羅振湘

《治痢南針》~ 痢疾之治法 (1)

回本書目錄

痢疾之治法 (1)

1. 痢疾之治法

治痢之方,自仲景桃花湯後汗牛充棟,惜言之不詳,或詳而不得其要領,以致痢疾一症,從古至今皆視為險惡,而無最捷解決方法。余臨症四十餘年,對於此病,經驗頗多,乃知古今治痢,非其方之不可用,特於辨症之際,尚未詳盡,試申言之。古稱赤痢屬熱,白痢屬冷,至劉河間、李東垣始非之。

然劉以濕熱甚於腸胃,用辛苦寒涼之藥,微佐以辛熱之品,李氏則專保脾胃。若《衛生寶鑑》以赤黃為熱,青白為寒。朱丹溪則較量氣血虛實以施治。戴氏則順氣為先,開胃為次。王肯堂謂:種種為邪,經經受傷,蓋心肺移氣血之病,大腸獨受其邪,則氣凝注而成白痢;小腸獨受其邪,則血凝注而成赤痢;大小腸通受其邪,則赤白相混而下。胃之濕熱淫於大小腸者亦如之,其色兼黃。

白話文:

治療痢疾的方法,自從東漢張仲景的「桃花湯」之後,數不勝數,可惜大多描述不清,或是描述詳細卻難以掌握要點,導致痢疾一直被認為是一種危險且難以迅速解決的疾病。我在臨牀工作四十年來,對此疾病有著豐富的經驗,發現古今治療痢疾並非一定不能使用某種方法,只是在辨認症狀時往往未能充分詳細,現在我們可以進一步討論這個問題。古書常提到紅色的痢疾屬於熱性,白色的痢疾屬於冷性,到了劉河間和李東垣才否定了這種說法。

劉河間認為腸胃的濕熱更為嚴重,使用苦、辛、寒、涼的藥物,但稍微加入一些辛、熱的成分,李東垣則專門保護脾胃。《衛生寶鑑》認為紅黃色的痢疾是熱性的,青白色的是寒性的。朱丹溪則根據氣血的虛實來進行治療。戴氏認為順氣是首要,開胃是其次。王肯堂指出,各種邪氣進入經絡,導致心肺的氣血失調,大腸受到邪氣影響會產生白痢,小腸受到邪氣影響會產生紅痢,大腸和小腸共同受到邪氣影響則會出現赤白相混的痢疾。胃部的濕熱侵入大腸和小腸的情況也是如此,痢疾的顏色可能呈現黃色。

若色之黑者有二,如色之焦黑,此熱極兼水化也;如黑之光若漆者,此瘀血也。此數子者,皆發前人之所未發,而於治痢不為無見。惜其各執所長,未能會通。最可怪者,喻嘉言用逆流挽舟之法,以人參敗毒散治之,詡詡然自鳴得意。在喻氏當日,必有屢試屢驗者,而沈堯封斥為偽法。

夫沈氏豈自作聰明而故意斥之耶?蓋用之不效,有斷然者矣。此無他,因辨症不明之故耳。夫痢疾有表裡、寒熱、實虛之分,未可以一法論治。前賢之主張皆就一種痢疾言之,舉其一則漏其餘,所以此用之而效,彼用之而不效也。傷既往冤亡,為將來以造福,不禁苦心孤詣,分為表、里、寒、熱、實、虛六門以施治。

言雖簡而意甚賅,方雖少而用不窮,不離古人成方,分別症候用藥,而於治痢之法有條不紊矣。

白話文:

如果大便顏色發黑,其實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焦黑,這表示熱氣過盛,而且有水份代謝異常;另一種是黑得發亮像漆一樣,這表示瘀血。這幾種現象,都是前人沒有提到的,但在治療痢疾方面,並非沒有意義。可惜他們各自堅持自己的見解,無法相互理解。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喻嘉言使用逆流挽舟的方法,用人參敗毒散來治療痢疾,並且洋洋得意地自誇。在他那個時代,這個方法肯定也治好了不少病人,但沈堯封卻認為這是錯誤的方法。

沈氏難道是故意自作聰明才批評喻嘉言嗎?其實是因為這個方法並不好用,有些人用了之後完全沒有效果。這其中的原因很簡單,就是他們沒有正確辨別病症。痢疾有表裡、寒熱、實虛之分,不能用一種方法來治療所有痢疾。前賢們的論述都是針對某一種痢疾,說到一種就忽略了其他的,因此這個方法對這個人有效,對那個人就沒有效果。為了不再讓過去的錯誤重演,讓後人能夠受益,我不得不費盡心思,將痢疾分為表、里、寒、熱、實、虛六種,並針對不同的情況施以不同的治療方法。

2. 表症

痢疾之病,本在腸胃,應屬裡症,有何表症之足言?然有時由表而傷者亦兼有表症,如頭痛、惡寒發熱、脈浮之類,故謂之表症。痢疾因外感不正之氣,內傷飲食而發,初起有表症,大便下利紅白,或單下白凍,症狀輕微,脈見浮緊;或痢疾流行時,但覺胸腹脹滿,宜藿香正氣散。

《局方》藿香正氣散

藿香葉,紫蘇,白芷,大腹皮,茯苓(三兩),白朮(土炒),陳皮,法半夏,厚朴(薑製),桔梗,甘草(一兩)

白話文:

痢疾這種病,主要發生在腸胃,屬於內在的疾病,怎麼會出現表面的症狀呢?但是,有時因為外感風寒而導致的痢疾,也可能伴隨一些表症,例如頭痛、發冷發熱、脈搏浮等,所以我們稱之為表症。痢疾是由於外感不正之氣,以及飲食不當導致的,初期可能出現表症,大便稀溏,顏色紅白相間,或者只有白色粘液狀,症狀較輕,脈象浮而緊;如果是在痢疾流行的季節,病人只感覺胸腹脹滿,就可以使用藿香正氣散治療。

《局方》中記載的藿香正氣散方劑,包括

  • 藿香葉
  • 紫蘇
  • 白芷
  • 大腹皮
  • 茯苓(三兩)
  • 白朮(土炒)
  • 陳皮
  • 半夏(法制)
  • 厚朴(薑製)
  • 桔梗
  • 甘草(一兩)

每服五錢,加薑、棗煎,再加木香五分。傷麵食者,加神麯、麥芽;傷肉食者,加山楂;傷瓜果生冷者,加丁香、肉桂,或麝香少許。以後兼有傷食症者,均仿此加之。方內白朮易銀花或荊芥炭更佳。若血色鮮紅,加黑豆三十粒。此方本治外感風寒,內傷飲食,憎寒壯熱,頭痛嘔逆,胸膈滿悶,咳嗽氣喘,及傷冷傷濕,瘧疾中暑,霍亂吐瀉,及感嵐瘴不正之氣。今用治痢疾兼表之輕症,亦極效驗。

白話文:

每劑藥用五錢,加入生薑、大棗一起煎煮,再加入木香五分。如果患者是因食用麵食過多而導致的胃腸不適,則需加入神麴、麥芽;若是因食用肉類過多引起不適,則需加入山楂;如果是因食用瓜果生冷食物而導致的胃腸不適,則需加入丁香、肉桂,或少許麝香。之後,若患者同時出現傷食症狀,亦可依此方法添加藥材。方中白朮可以替換為銀花或荊芥炭,效果更佳。若患者面色鮮紅,則需加入黑豆三十粒。

此方原本用於治療外感風寒,內傷飲食所引起的症狀,如憎寒壯熱、頭痛嘔逆、胸膈滿悶、咳嗽氣喘,以及因寒涼濕氣侵襲導致的瘧疾中暑、霍亂吐瀉,以及感觸瘴氣等病症。現今用於治療兼具表證的輕度痢疾,亦十分有效。

痢疾因夏秋之交,內傷飲食,外傷暑氣,初起有表症,自汗不欲食,或嘔或渴,或小便赤,大便甚瀉,間有紅白,脈浮虛或浮緊者,宜六和湯。

《局方》六和湯

砂仁,藿香葉,厚朴,杏仁,法夏(二錢),扁豆,木瓜(三錢),西黨參,白朮(錢半),赤茯苓(二錢),甘草(一錢)

加薑、棗煎。傷暑脈虛,加香薷二錢;傷寒脈緊,加紫蘇二錢;無汗,減去黨參。又白朮宜照前條易之。原方無分量,余權定之。

白話文:

痢疾通常發生在夏秋交替之際,可能是由於飲食不當而引起的內傷,或因暑氣侵襲而導致的外傷。初期會出現表症,患者容易自汗,食慾不振,可能伴隨嘔吐或口渴,尿液顏色偏紅,大便頻繁且稀薄,甚至混有紅白之物,脈象浮虛或浮緊。針對這種情況,適合服用六和湯。

六和湯配方:

  • 砂仁、藿香葉、厚朴、杏仁、法夏(各二錢)
  • 扁豆、木瓜(各三錢)
  • 西黨參、白朮(各一錢半)
  • 赤茯苓(二錢)
  • 甘草(一錢)

加入生薑、大棗煎煮。

若患者是因暑氣侵襲而導致脈象虛弱,可加香薷二錢;若患者是因寒氣侵襲而導致脈象緊實,可加紫蘇二錢;若患者無汗,則減去黨參。另外,白朮的使用可參考前文中的方法。

原方未記載藥材用量,以上為筆者根據經驗推測的用量。

此治夏月飲食不調,內傷生冷,外傷暑氣,寒熱交作,霍亂吐瀉,及伏暑煩悶,倦怠嗜臥,口渴便赤,中酒等症。今用治痢疾有表症,吐瀉不止者,亦極效驗。

痢疾發於夏月暑時,有表症,用黃連香薷飲加甘草、芍藥、生薑。

黃連香薷飲加甘芍姜

黃連(一錢),香薷(三錢半),厚朴(二錢),扁豆(二錢),甘草(錢),芍藥(三錢),生薑(三片)

(按:此方用於暑痢異常神效,以夏月多屬暑症故也。分量減輕。)

白話文:

這個方子可以治療夏季飲食不當、內傷寒涼、外感暑氣引起的寒熱交替、霍亂嘔吐腹瀉,以及暑濕困脾導致的煩躁、倦怠嗜睡、口渴、小便赤、喝酒等症狀。也適用於夏季痢疾伴有表證、嘔吐腹瀉不止的患者,效果顯著。夏季痢疾多屬暑症,所以用黃連香薷飲加甘草、芍藥、生薑治療,效果特別好。

痢疾初起有表症(即頭痛惡寒發熱等症)無汗,或有微汗,脈浮洪而緊,下利紅白,裡急後重,或噤口不食者,宜人參敗毒散。

《活人》人參敗毒散

人參,羌活,獨活,柴胡,前胡,川芎,枳殼,桔梗,茯苓(一兩),甘草(五錢)

每服一兩,加生薑三片、薄荷少許煎。本方加陳倉米,名倉廩湯,治噤口痢(即不能食,或食即嘔)。若無陳米,以紅曲代之。若人參價高,以西黨參代之。唐容川加白芍、黃芩。

白話文:

如果痢疾剛開始,伴隨著發熱、頭痛、畏寒等表症,沒有出汗或只有少許汗,脈象浮而有力且緊,拉肚子時排泄物呈紅白色,並且有裡急後重(即想拉肚子卻拉不出來,肛門有墜脹感),或是完全不願意進食的,就可以用人參敗毒散來治療。

人參敗毒散的組成:人參、羌活、獨活、柴胡、前胡、川芎、枳殼、桔梗、茯苓(一兩)、甘草(五錢)。

每次取藥一兩,加入生薑三片、薄荷少許,煎服。

如果患者還有不能進食或食後嘔吐的症狀,可以在人參敗毒散中加入陳倉米,稱為倉廩湯,治療這種「噤口痢」。如果沒有陳倉米,可以用紅曲代替。如果人參價格昂貴,可以使用西黨參代替。唐容川(唐代名醫)在方中加了白芍、黃芩。

(按:此湯本治傷寒頭痛,憎寒壯熱,項強睛暗,鼻塞聲重,風痰咳嗽,及時氣癘病,嵐瘴鬼瘧,或聲如蛙鳴,眼赤口瘡,濕毒流注,腳腫腮腫,喉痹毒痢,諸瘡斑疹。今用治痢疾之兼有表症者,百發百中。但此湯服後,宜溫覆取微汗。有人患痢,頭痛、惡寒發熱,余用此湯,服兩劑後,仍如故。

知其服不如法,乃令再備二劑,一夜服盡,溫服取汗,翼日病若失。用此湯者,對於服法上,亦須注意。喻嘉言用此湯謂之逆挽,其實即有表開表之意也。

是書脫稿後,余就正於曾君覺叟、劉君岳侖,多蒙指教。然對於此方,曾君嫌風燥藥太多,不宜於熱症。劉君嫌人參大補,不宜於強壯之人。有刪去全方,及去人參加荊芥、防風之議。但以余所經驗,得力於此方極多,不敢改變,姑存其說,以俟研究。)

白話文:

(按:此方原本用來治療傷寒引起的頭痛、畏寒發熱、頸部僵硬、眼睛昏暗、鼻塞、聲音沈悶、風痰咳嗽,以及因氣候變化引起的癘病,瘴氣、鬼瘧等疾病,或是聲音像青蛙叫、眼睛紅腫、口腔潰瘍、濕毒流注、腳腫、腮腺腫大、喉嚨疼痛、中毒性腹瀉、各種皮膚疹子等症狀。現今用於治療帶有表症的痢疾,效果百發百中。但服用此方後,應覆蓋身體讓身體微微出汗。有人患痢疾,伴有頭痛、畏寒發熱,我使用此方,服用兩劑後,病情並無改善。

知道他們的服用方法不正確,於是讓他們再次準備兩劑,一夜之間全部服用完畢,並在服用後微微加熱,隔天病情似乎消失。使用此方的人,在服用方法上也需要注意。喻嘉言用此方稱為「逆輓」,實際上就是一種開表的療法。

這本書完成後,我向曾君覺叟和劉君嶽侖請教,他們都給了我很多指導。然而,對於這個方子,曾君認為風燥藥物太多,不適合熱症;劉君則認為人參具有大補作用,不適合體質強壯的人。有人建議去掉整個方子或者去掉人參加上荊芥、防風。但是根據我的經驗,這個方子對我幫助很大,我不敢更改,暫且保留這個說法,等待進一步的研究。)

喻嘉言曰:下痢必從汗先解其外,後調其內。首用辛涼以解表,次用苦寒以清裡,一二劑愈矣。失於表者,外邪但從里出,不死不休,故雖為日已遠,仍用逆挽之法,引其邪而出於外,則死證可治,危證可安。治經千人,成效歷歷可紀。

(按:《金匱》有云:下痢,脈反弦,發熱身汗者,自愈。夫久痢之脈,深入陰分,必沉澀微弱矣,忽然轉弦脈,純是少陽生髮之氣,非用逆挽之法,何以得此?久痢邪入於陰,身必不熱,間有陰虛發熱,則熱而不休。今用逆挽之法,逼其暫時燥熱,傾之邪從表出,熱自無矣。

久痢陽氣下陷,皮膚乾澀,斷然無汗,今以逆挽之法,衛外之陽領邪氣同還於表,而身有汗,是以腹中安靜而病自愈矣。昌豈敢用無師之智哉?又有驟受暑濕之毒,水穀傾囊而出,一晝夜七八十行,大渴引水自救,百杯不止,此則腸胃為熱毒所攻,頃刻腐爛,比之誤服巴豆、鉛粉,其烈十倍,更用逆挽之法,迂矣,遠矣。

白話文:

喻嘉言說:下痢(腹瀉)一定要先從汗液開始解表(驅除外邪),然後再調理內部。首先用辛涼藥物來解表,其次用苦寒藥物來清裡,一兩劑藥就可痊癒。如果錯過了解表,外邪就會從內部發散,不死不休。所以即使已經病了很久,仍然要使用逆挽之法,將邪氣引導出來,這樣即使是死症也能治好,危症也能安穩。我治療過上千個病人,療效都一一可考。

(按: 《金匱要略》中說:下痢,脈象反弦(脈象有力),發熱出汗者,會自行痊癒。久痢的脈象,深入陰分,必定沉澀微弱,突然轉為弦脈,完全是少陽生髮之氣,如果不是用逆挽之法,怎麼會有這種轉變呢?久痢的邪氣侵入陰分,身體一定不會發熱,偶爾有陰虛發熱,那熱症就不會消退。現在使用逆挽之法,逼迫它暫時燥熱,將邪氣從表部排出,熱症自然就消失了。

久痢陽氣下陷,皮膚乾燥粗糙,完全沒有汗液,現在用逆挽之法,衛外之陽帶著邪氣一同回到表層,所以身體出汗,因此腹中安靜,病症自然痊癒了。我不敢用沒有老師的智慧啊!還有一種情况,突然受到暑濕的毒氣侵襲,水穀傾囊而出,一天一夜要拉七八十次,口渴得要命,拼命喝水,百杯不止,這是腸胃被熱毒攻克,瞬間腐爛,比誤服巴豆、鉛粉還要嚴重十倍,這種情況再用逆挽之法,就迂迴曲折,偏離正道了。)

每從《內經》通因通用之法,大黃、黃連、甘草,一晝夜連進三、五十杯,俟其下痢口渴之勢稍緩,乃始平調於內,更不必挽之於外。蓋其邪如決水轉石,乘勢出盡,無可挽耳。)

有急開支河一法,其邪熱之在裡者,奔迫於大腸,必鬱結於膀胱,膀胱熱結,則氣不化而小便赤,不用順導而用逆挽,仍非計也。清膀胱之熱,令氣化行而分消熱勢,則甚捷也。

(按:開支河一法,即利小便之謂。治下利則可,治痢疾無益。今讀喻氏自注,以見用此方時亦多繫有寒熱表症,為千古治痢一大法門。惜徒以逆挽解之,未知痢疾有表裡、寒熱、實虛之不同,是又千慮之一失耳。)

白話文:

第一段

每當從《內經》中學習通因通用之法,便會用到大黃、黃連、甘草,一日一夜之間連續服用三、五十杯。等到下痢口渴的症狀稍微緩解,才開始調和內部的機能,不必再從外部進行治療。因為邪氣就像決堤的水流或滾落的石頭,順勢排出,無法阻擋。

第二段

有一種急開支河的治法,針對邪熱積聚在裡面的情況,它會衝迫大腸,必然鬱結在膀胱。膀胱熱結,就會導致氣機不暢,小便赤色。這種情況下,不應順勢導引,而應該逆勢牽引,這並不是好的方法。清熱膀胱,讓氣機化行,分消熱勢,才是最快速的解決方案。

第三段

(註:開支河法,指的是利尿。這種方法可以治療下痢,但對於痢疾卻無益。現在讀到喻氏的注釋,發現使用這個方子時,也需要考慮寒熱表症。這可以說是治療痢疾的一個重要的法門。可惜只把它理解為逆勢牽引,卻沒有認識到痢疾的表裡、寒熱、實虛的不同,這是千慮之一失。

又痢疾不納食,或湯藥入口隨即吐出者,俗名噤口,甚為危險,宜詳辨之。《準繩》云:有因邪留,胃氣伏而不宣,脾氣澀而不布,故嘔逆而食不得入者;有陽氣不足,胃中宿食因之未消,則噫而食卒不下者;有肝乘脾胃發嘔,飲食不入,縱入亦反出者;有水飲所停,氣急而嘔,谷不得入者;有火氣炎熾,內格嘔逆而食不得入者;有胃氣虛冷,食入反出者;有胃中邪熱不欲食者,有脾胃虛弱不欲食者;有穢積在下,惡氣熏蒸,而嘔逆、食不得入者,當各從其所因以為治,以脈症辨之。

如脾胃素不虛,問而知其頭疼、心煩、手足溫熱,未嘗多服涼藥者,此乃毒氣上衝心脾,所以嘔而不食,宜倉廩湯;若其脈微弱,或心膨脹,手足厥冷,初病則不嘔,因服罌粟殼、烏梅苦澀涼藥太過,以致聞食先嘔者,此乃脾胃虛弱,用山藥一味,銼如小豆大,一半炒熟,一半生用,同為末,飯飲調下。又方用真石蓮捶去殼,留心,並肉研末,每用陳米飲調下二錢。

白話文:

痢疾患者若不進食,或喝下湯藥馬上就吐出來,俗稱「噤口」,非常危險,必須仔細辨別原因。

《準繩》中記載:

  • 有可能是因為邪氣停留,胃氣閉塞不舒展,脾氣凝滯無法運化,所以嘔吐,食物無法入口。
  • 也可能是陽氣不足,胃中積留的食糜無法消化,因此打嗝,食物吞下去就吐出來。
  • 還有可能是肝氣犯脾胃,導致嘔吐,飲食無法進食,即使吃進去也吐出來。
  • 也可能是水飲停滯,氣喘而嘔吐,谷物無法進入。
  • 或者火氣旺盛,內熱上衝導致嘔吐,食物無法入口。
  • 亦可能是胃氣虛寒,食物吃進去就吐出來。
  • 也有可能是胃中邪熱,不想吃東西。
  • 或是脾胃虛弱,不想吃東西。
  • 甚至可能是穢物積聚在下腹,惡臭氣體熏蒸,導致嘔吐,食物無法入口。

治療方法需根據病因對症下藥,並結合脈症進行辨證。

  • 如果脾胃原本不虛,詢問患者得知其頭疼、心煩、手足溫熱,而且沒有服用過多涼性藥物,那麼這是毒氣上衝心脾,導致嘔吐不食,宜用倉廩湯治療。
  • 若患者脈搏微弱,或者心臟膨脹、手足冰冷,初期並沒有嘔吐,但服用罌粟殼、烏梅等苦澀涼性藥物過度,導致聞到食物就想吐,那麼這是脾胃虛弱,可以用山藥一味,切成小豆大小,一半炒熟,一半生用,研磨成粉,用飯或飲水調服。
  • 另一個方子是用真石蓮,去除外殼,留下心部,與肉一起研磨成粉,每次用陳米水調服兩錢。

丹溪用人參、黃連薑汁炒濃煎汁,終日細細呷之,如吐再吃,但一呷下,咽便開,痢亦自止。楊仁齊用參苓白朮散加石菖蒲末,以粳米飲乘熱調下(參苓白朮散即人參、山藥、蓮肉、扁豆、白朮、桔梗、砂仁、茯苓、苡米、炙草,加薑棗)。戴復庵用治中湯加木香半錢,或縮砂一錢(治中湯即理中湯加青皮、陳皮)。

白話文:

丹溪、楊仁齊、戴復庵治療痢疾的方法:

丹溪先生 使用人參、黃連,以薑汁炒至濃稠,煎取汁液,讓病人終日慢慢飲用。如果病人嘔吐,可以再次服用。只要喝下一口,咽喉就會打開,痢疾也會自然停止。

楊仁齊先生 使用參苓白朮散,再加入石菖蒲末,用粳米飲乘熱調服。(參苓白朮散的組成:人參、山藥、蓮肉、扁豆、白朮、桔梗、砂仁、茯苓、苡米、炙草,再加入薑棗)。

戴復庵先生 使用治中湯,再加木香半錢或縮砂一錢。(治中湯是由理中湯加入青皮、陳皮組成)。

(按:以上各方皆系古人治噤口痢之成法,用之得當,無不靈驗。若辨症不明,無怪方之不效也。治痢者,其於表裡、寒熱、實虛處詳察之,庶無不治之症矣。)

痢疾初起有表證,但熱多寒少,下利紅白,裡急後重,或腹痛,或口渴,脈浮沉皆數者,宜柴胡荊芥湯。

柴胡荊芥湯

北柴胡(八錢,要真者,不辛散,只清香升發而已),荊芥(一錢半),竹茹(三錢),銀花(二錢),連翹(二錢),白芍(三分),杏仁(三分),桔梗(三分),青木香(一錢),黃芩(二錢),甘草(一錢)

白話文:

(按以上各方都是古人治療噤口痢的有效方法,用得恰當,無不靈驗。如果辨別症狀不明,就不要怪藥方無效。治療痢疾,要仔細觀察表裡、寒熱、實虛等方面,這樣才能無不治之症。)

痢疾剛開始出現,有表證,但熱多寒少,大便稀薄,顏色紅白相間,裡急後重,可能伴隨腹痛或口渴,脈象浮沉皆數的,應該使用柴胡荊芥湯。

柴胡荊芥湯

  • 北柴胡(八錢,必須是真品,不辛散,只清香升發而已)
  • 荊芥(一錢半)
  • 竹茹(三錢)
  • 銀花(二錢)
  • 連翹(二錢)
  • 白芍(三分)
  • 杏仁(三分)
  • 桔梗(三分)
  • 青木香(一錢)
  • 黃芩(二錢)
  • 甘草(一錢)

先煎諸藥,後入荊芥,溫服,取微汗,則熱自退,痢亦減。

痢疾發熱不休,微惡寒,或不惡寒,協熱下利,赤白相間,日數十行,或腹痛,或小便赤,或有微汗,或嘔者,宜葛根黃芩黃連湯。

仲景葛根黃芩黃連湯

葛根(四錢),黃芩(錢半),黃連(錢半),炙甘草(錢)

此用仲景《傷寒》方,變通分量。如嘔者,加半夏三錢。唐容川曰:喻氏用人參敗毒散即此湯之意。不知人參敗毒散治發熱惡寒,此治發熱不惡寒,如此分別,更屬精當。余屢試屢驗。

白話文:

先煮其他草藥,再加入荊芥,溫熱服用,能發微汗,這樣熱氣自然退去,腹瀉也會減輕。

如果出現腹瀉發熱不止,輕微怕冷,或者不那麼怕冷,伴有發熱腹瀉,大便呈紅白相間的顏色,每天腹瀉次數可達數十次,或者腹部疼痛,或者尿液呈紅色,或者有輕微出汗,或者嘔吐等症狀時,適合使用葛根黃芩黃連湯。

使用仲景《傷寒》方,調整藥量。如果出現嘔吐,可添加半夏三錢。唐容川曾說:喻氏所使用的參敗毒散就是基於這個湯方的概念。但不知道參敗毒散是用於發熱怕冷的情況,而這個湯方是用於發熱不那麼怕冷的情況,這種區別更爲精確。我多次試用,都得到了驗證。

痢疾發熱如焚,大渴引飲,自汗如雨,下利赤白,日數十行,或下白色,脈洪大者,宜白虎湯。

仲景白虎湯

知母(三錢),生石膏(八錢),炙甘草(一錢),粳米(二合)

此用仲景《傷寒》方,變通分量。大汗不止者,可加人參。蓋熱在肌腠,《傷寒》列於《太陽篇》中,故亦云表症。

唐容川曰:白痢屬氣分,主在肺,病重者,宜用此湯加黃芩、白芍、杏仁、桔梗、厚朴。有外寒者,再加葛根、荊芥;小便不利者,再加桑皮、滑石。若白痢稍輕者,用銀菊散,即銀花、白菊、連翹、生白芍、杏仁、桔梗、梔子、木香、牛蒡子、甘草等味。如有宿食,加生大黃。

白話文:

這個方子是出自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並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了藥量。如果患者大量出汗不止,可以加人參。因為這個病症屬於肌膚表面的熱症,在《傷寒雜病論》的《太陽篇》中也有提及,因此也被稱為表症。

唐容川曰:白痢屬氣分,主在肺,病重者,宜用此湯加黃芩、白芍、杏仁、桔梗、厚朴。有外寒者,再加葛根、荊芥;小便不利者,再加桑皮、滑石。若白痢稍輕者,用銀菊散,即銀花、白菊、連翹、生白芍、杏仁、桔梗、梔子、木香、牛蒡子、甘草等味。如有宿食,加生大黃。

唐容川說:白痢屬於氣分病,主要影響肺臟,病情嚴重者,應該在白虎湯的基礎上加入黃芩、白芍、杏仁、桔梗、厚朴。如果患者還有外寒,可以再加入葛根、荊芥;如果小便不利,可以再加入桑皮、滑石。如果白痢症狀較輕,可以使用銀菊散,即銀花、白菊、連翹、生白芍、杏仁、桔梗、梔子、木香、牛蒡子、甘草等藥物。如果有食物積滯,可以加生大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