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振湘

《治痢南針》~ 附 霍亂(即虎疫)症治 (1)

回本書目錄

附 霍亂(即虎疫)症治 (1)

1. 虎不傷人說

霍亂之為病,心腹卒痛,上吐下瀉,俗名天乾地漏,不急治則死,西醫謂之虎列拉,簡名曰虎疫,以其病系細菌,症甚凶惡,如虎之傷人,談者無不色變。其實,此症治漢中醫發明最早。漢張仲景著《傷寒論》已附霍亂一編。自茲以降,陳無擇謂霍亂有三因,外因風、寒、暑、濕,內因痰涎郁聚,又有不內外因而在飲食。

劉河間謂熱氣傷於三焦,張戴人則以風、濕、暍三氣合而為病,戴氏則謂飲冷乘風,其說不一。蓋以原因錯雜,所發之病雖大致相同,而或寒或熱,或自汗,或轉筋,亦往往有差異,故治法亦因症候不同而異。

其方有用極冷之香薷飲藿香正氣散五苓散、胃苓散加木瓜內外兼治者,有用理中湯四逆湯訶子散吳茱萸食鹽湯溫散寒邪者,有用地漿水黃連丸白虎合六一散、木瓜汁清解暑熱者,有用連理湯石膏理中湯、通脈四逆加膽汁湯、桂苓白朮散、四君子加大黃湯寒熱並治者,有用白礬水吐升其氣者,對症施藥,無不立愈。然余治病四十餘年,對於此症,經驗極多。

據余所用最有效力之方,即《局方》中之六和湯是也。所以然者,霍亂病是夏月飲食不調或內傷生冷,或外感六氣,錯雜混亂,故謂之霍亂也。余前《駁余氏醫述·六氣論》中,言之甚詳。譬如夏月酷暑,晚間必涼,秋日燥炎,雨後必涼,以故風、寒、暑、濕、燥、火當嘗含於夏秋之間。

人居其中,同時感受六氣中之二氣或三氣,寒熱複雜,狼狽為奸,體氣強壯者,猶或可免,若體衰抵抗力弱之人,必即時染病。其人人同者,以所感之氣相同也。其間有異者,以人之體氣各殊也。

及至氣之既感,傷於脾則瀉,傷於胃則吐,傷於肺則渴,傷於膀胱則溺赤,陰陽相爭,則寒熱交作;或轉筋者,以病在脾經,脾主四肢也,豈必細菌而後有此哉(吳氏漢仙六淫為細菌之母可參看)!六和之名取和六氣之義也。

方中有藿香砂仁杏仁厚朴能舒脾行氣,又砂、樸兼能化食,有木瓜平肝舒筋,扁豆、茯苓滲濕泄熱,而扁豆又能散暑和脾,有半夏散逆止嘔,參、術補正匡邪,甘草補中和氣,薑、棗調和營衛,錯雜之病則用此錯雜之藥。輕者一劑,重者二三劑,無不藥到病除。初未嘗以霍亂為難治者,但是方藥味分量加減最關緊要。

如傷寒則加蘇葉,傷暑則加香薷;吐甚則重用砂仁、半夏,瀉甚則重用白朮、扁豆;轉筋則重用木瓜;余更有熱加黃連黃柏,寒加附子乾薑,寒熱俱有黃連、乾薑同用之權變法。

前用各方分治之症,今則以一方加減而統治之矣,其簡捷豈啻天壤哉!再有不吐不瀉之乾霍亂,俗謂之痧,其或寒或熱,或心痛,或腹痛,或手足冷,或自汗出,比前症更凶,往往有一時悶死者。俗有放痧法,及臥龍丹吹鼻取嚏法,均有速效。服方則有炒鹽調童便法,二陳湯川芎蒼朮防風白芷法,此中法之治霍亂,最為神驗者也。

若西醫診視此病,謂腸生彎曲形桿菌,分乾性與電擊性兩種,治用消毒灌腸,生理鹽液注射,或服多量甘汞、阿片等劑。寒則用嗎啡針、樟腦精、勃蘭地溫熱興奮藥,熱則用冰塊、冰袋清冷退熱藥。雖亦有效,然往往經過長久時間,使病者精神受無形損失,此何故哉?蓋西醫不究六氣致病之理,專於殺菌,不知既生之菌被殺,而由六氣再生之菌殺之不勝殺矣。且西藥補劑缺乏,嘗以一藥單用,不能面面俱到。

即令有造成之複方,又不能臨時因病變更其分量與藥味,此西法治霍亂所以不及中法也。近日西醫又有注射防疫漿苗法,以為先事預防,可以免發霍亂。不知人之身體有強有弱,強者雖不打針而不病,弱者雖打針而亦不免。況霍亂由於天氣不正所發,不比人之痘瘡,毒出先天,非種而引之使出不可。

據廣東《光漢醫報》所載,上海熊司令之夫人打防疫針後,又以霍亂斃命,可見防疫針未必可恃。今觀六和湯加減法,有補有散,有滲有澀,有寒有熱,隨病變更,故醫者有運用在心,自得著手成春之妙,所以在各方中獨居上劑,倘能踵而行之,尚得有虎之傷人哉?

霍亂預防法

宜清潔房屋溝渠。凡人呼出碳素,吸入酸素,最為相宜。若房屋溝渠有汙穢等物,則能使空氣混濁,使人吸之,嘗有登時即嘔者,不必細菌作用,因腥臭之氣刺激人之臟腑機能也。

宜禁赤身乘涼。暑熱之時,莫不好乘寒涼,此時最宜謹慎。夏月汗多,皮竅空虛,最易感寒。不比冬時皮膚固結,受稍大涼風而亦能耐也。若過貪寒涼,因表虛之故,往往直中入內,則發吐瀉。故乘涼時不宜赤身,電扇下不宜赤身,必須加食以衛之,總期適宜而止。

節食膏粱厚味。凡人嘗服之品,適宜滋養,則消化力有習慣常度。若驟然過飽脂肪,則消化力失其常度,往往發生下利,此時又感風寒等氣,則吐瀉交作。

戒食瓜果生冷。夏月陽氣在外,陰氣在內,故腹內常寒。少食瓜果生冷等物,體氣強壯者,雖無大害,若過食之,體又素弱,則寒者更寒,吐瀉並至,不必定有細菌之傳入其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