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朮芎散

XIAN ZHU XIONG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5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8%
肝經 16%
胃經 16%
脾經 14%
心經 11%
膽經 4%
膀胱經 3%
大腸經 3%
心包經 3%
三焦經 3%
小腸經 3%
腎經 2%
肺經
肝經
胃經
脾經
心經
膽經
膀胱經
大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小腸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9

方劑組成解釋

仙朮芎散中加入川芎,主要有兩大原因:

一、行氣止痛:川芎性溫,味辛,入肝、膽經,具有活血行氣、止痛的作用。可疏通經絡,改善氣血循環,從而緩解疼痛,特別適用於頭痛、頭風、牙痛等疾病。

二、引藥入肝:仙朮芎散的主要功效為疏肝解鬱,而川芎具有引藥入肝的作用,可以將其他藥物的功效引導至肝經,發揮更好的治療效果。

「仙朮芎散」方中加入「連翹」,主要出於以下兩點考慮:

  1. 清熱解毒:連翹性寒,味苦,歸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之功效。此方中,連翹可與其他清熱藥協同作用,清除體內熱毒,緩解熱證症狀。
  2. 疏散風熱:連翹善於疏散風熱,並能止咳化痰。此方若用於治療風熱感冒,連翹的加入可有效緩解發熱、咳嗽、咽痛等症狀。

總體而言,連翹的加入提升了「仙朮芎散」的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功效,使其更能有效治療相應的病症。

仙朮芎散方中包含黃芩,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燥濕: 黃芩性寒,味苦,入肺、胃、膽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效。方中仙朮、芎等藥材具有溫經散寒、行氣止痛之功效,但若患者體內濕熱較重,容易導致寒邪鬱阻,難以透達。黃芩加入,可清熱燥濕,使寒邪得以疏散,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2. 解毒止痛: 黃芩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可緩解濕熱引起的毒邪上攻,以及疼痛不適等症狀。仙朮芎散主要用於治療寒濕凝滯、氣血運行不暢引起的各種疼痛,加入黃芩可加強解毒止痛的作用,使治療更加全面。

仙朮芎散中加入梔子,主要是為了清熱瀉火,解毒涼血。

梔子性寒,味苦,入肝、胃、膀胱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利濕退黃的功效。方中加入梔子,可以針對熱毒蘊結、濕熱交蒸所致的症狀,如高熱、口渴、煩躁、黃疸、尿赤等,起到清熱解毒、涼血利濕的作用。

此外,梔子還能與其他藥材相配伍,起到增效作用。例如,與黃芩、連翹等清熱解毒藥合用,可以加強清熱解毒的效果;與茯苓、澤瀉等利濕藥合用,可以加強利濕退黃的效果。

仙朮芎散中加入菊花,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清熱解毒:菊花性涼,味甘苦,具有清熱解毒、平肝明目的功效。仙朮芎散本身以疏風解表、活血化瘀為主要功效,加入菊花,可以增強其清熱解毒的功效,尤其適用於外感風熱,兼有頭脹目赤,口渴咽痛等症狀的患者。

二、緩解頭目脹痛:菊花能疏散風熱,清利頭目,有助於緩解頭痛、目眩等症狀。仙朮芎散中加入菊花,可以增強其疏散風熱、止痛的功效,更有效地緩解頭目脹痛的症狀。

仙朮芎散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疏散風寒,止痛止癢: 防風味辛性溫,具有疏散風寒、止痛止癢的功效。仙朮芎散主治風寒濕邪引起的頭痛、鼻塞、流涕、肢體痠痛等症狀,而防風可以驅散寒邪,緩解疼痛,並能止癢,與其他藥物相輔相成,增強療效。
  2. 調和藥性,增強功效: 防風性溫,可以調和仙朮芎散中其他藥物的寒性,避免寒涼過度,達到溫和散寒的效果。同時,防風還能協助其他藥物更好地發揮功效,使藥效更加協調、顯著。

仙朮芎散的組成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瀉熱通便,消腫止痛: 大黃性寒,味苦,入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消腫止痛之效。仙朮芎散以祛風濕、止疼痛爲主,但部分患者可能伴有熱毒內蘊,或因瘀血阻滯導致腸胃不通暢,此時加入大黃可協助清熱解毒、通腑泄熱,改善疼痛症狀,使療效更佳。
  2. 活血化瘀,促進藥物吸收: 大黃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有利於其他藥物的吸收和藥效發揮,從而更有效地治療風濕疼痛。

仙朮芎散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血活血: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仙朮芎散主治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痛經、崩漏等,而當歸能補血活血,改善血液循環,有助於緩解這些症狀。

2. 協調藥性:仙朮芎散中其他藥材如川芎、白朮等偏燥熱,而當歸性溫偏涼,加入當歸可以調和藥性,避免燥熱傷陰,使藥性更加平和,更利於臨牀應用。

仙朮芎散中包含白芍,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疼痛,調和氣血: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的功效。方中加入白芍,可緩解肝氣鬱結、血虛所致的疼痛,並協調氣血運行,使藥效更加和緩。
  2. 配伍增效:白芍與方中其他藥物,如蒼朮、川芎等,配伍使用可相輔相成,增強療效。例如,白芍可緩解川芎的燥烈之性,使其更易於入肝經,達到疏肝理氣、止痛的效果。

仙朮芎散中加入桔梗,是因其具有宣肺利咽、通氣降逆之功效。

桔梗味辛甘,性平,入肺、胃經,能宣肺氣,利咽喉,化痰止咳,並可通暢氣道,降逆止嘔。

仙朮芎散主治風寒犯肺,氣逆喘咳,痰多粘稠,胸悶氣短等症。而桔梗可助於宣散肺氣,化解痰濁,使氣道通暢,達到止咳化痰、通氣降逆之效,進一步提升方劑療效。

仙朮芎散方劑中加入藿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和中,解表化濕:藿香性辛溫,氣味芳香,具有理氣和中、解表化濕的作用。仙朮芎散以健脾益氣、行氣止痛為主,而藿香的加入可以協同理氣作用,並可緩解因脾胃氣滯而引發的脘腹脹痛、食慾不振等症狀,同時對於濕濁內阻所致的惡心嘔吐、腹瀉等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2. 芳香闢穢,增強療效:藿香具有芳香闢穢之功,能散發特殊的香氣,有助於消除病邪,增強療效。仙朮芎散針對的是脾胃虛弱、氣血不足所致的各種病症,加入藿香可以起到芳香醒脾、增進食慾的效果,同時也能起到一定的驅邪避穢作用。

仙朮芎散中加入石膏,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表: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表、瀉火止渴的功效。方中加入石膏,可清熱解表,散寒解表,並與其他藥物共同作用,達到疏風解表、清熱解毒的效果。
  2. 清熱除煩:石膏可清熱除煩,緩解發熱、煩躁等症狀。仙朮芎散常用於治療外感風熱、頭痛發熱、口渴咽乾等症,石膏的加入可緩解患者的熱證症狀,提高療效。

仙朮芎散中包含蒼朮,主要原因如下:

  1. 祛濕化濁:蒼朮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具有燥濕健脾、祛風止痛、化濁止瀉的功效。方中常與白朮、茯苓等藥物配合,以加強健脾除濕之功。
  2. 疏肝理氣:蒼朮亦有疏肝理氣之效,能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悶、腹脹、脅痛等症狀。與香附、白芷等藥物配合,可增強疏肝理氣、調和氣血的作用。

因此,蒼朮在仙朮芎散中發揮著祛濕化濁、疏肝理氣的功效,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物。

仙術芎散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仙術芎散中其他藥材如川芎、白芷等,性偏溫燥,甘草可以減緩其燥烈之性,避免傷陰,使藥性更加平和,更適合患者服用。
  2. 增強功效: 甘草與其他藥材配伍,可以增強藥效。例如,甘草與川芎、白芷等配合,可以增強活血化瘀、止痛止癢的功效。

仙朮芎散中加入滑石,主要有兩大原因:

  1. 清熱利濕:滑石性寒滑,能清熱利濕,利尿通淋,有助於清除體內濕熱,改善因濕熱蘊結所導致的諸多不適。仙朮芎散本身主治濕熱下注、小便不利等症狀,滑石的加入能增強利濕通淋的作用,使藥效更為顯著。
  2. 滑利腸道:滑石能滑利腸道,潤腸通便,有助於清除腸道積滯,緩解便祕。仙朮芎散中含有白朮、蒼朮等燥性藥物,滑石的加入可避免其燥性過強,並能促進藥物吸收,使藥效更趨平和。

仙朮芎散中包含荊芥,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疏散風寒,解表發汗: 荊芥性辛溫,入肺經,具有疏散風寒、解表發汗的功效。仙朮芎散主治風寒濕邪所致的頭痛、鼻塞、流涕、肢體痠痛等症狀,荊芥的加入可起到驅散風寒,宣通鼻竅,緩解頭痛等作用。
  2. 通鼻竅,止流涕: 荊芥氣味芳香,可通鼻竅,利鼻竅,對於風寒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有顯著效果。仙朮芎散中加入荊芥,可增強其通鼻竅、止流涕的效果,使患者鼻塞、流涕症狀得到更快緩解。

仙朮芎散中加入薄荷,主要是為了其 疏散風熱清利頭目 的功效。

薄荷性涼,味辛,歸肺經,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止癢止痛的功效。此方中加入薄荷,可以配合其他藥材,如蒼朮、川芎等,共同達到 疏風解表、清熱止痛 的效果,對於因風熱上擾引起的頭痛、鼻塞、流涕、發熱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

此外,薄荷還有 芳香開竅 的作用,可以幫助藥物更好地發揮功效,改善患者的頭部不適。

仙術芎散中加入砂仁,主要是基於其溫脾止嘔的功效。

砂仁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溫脾止嘔、消食化滯、理氣止痛的功效。方中加入砂仁,主要針對脾胃虛寒、氣滯濕阻所致的嘔吐症狀。其溫脾散寒,理氣消滯,可有效改善脾胃功能,進而緩解嘔吐。

此外,砂仁還具有一定的行氣止痛作用,可輔助仙術芎散整體治療效果,使藥效更為全面。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仙朮芎散」

中藥方劑「仙朮芎散」,主要成分包括川芎、連翹、黃芩、梔子、菊花、防風、大黃、當歸、白芍、桔梗、藿香、石膏、蒼朮、甘草、滑石、荊芥、薄荷、砂仁,主治功效為:風熱鬱積於體內,出現頭部昏沉眩暈的症狀。

川芎

性微溫,味辛,入肝、膽、心包經,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連翹

性微寒,味苦,入心、胃、小腸經,具有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散結、排膿、利水消腫、止嘔等多種功效。

黃芩

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梔子

性寒,味苦、微辛,歸心、肝經,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包括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

菊花

性微寒,味苦、甘,歸肺、肝經,具有清熱解毒、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散風熱、止咳化痰、解毒、清肝明目、平肝息風和安神等功效。

防風

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大黃

性寒,味苦,歸脾、大腸經,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當歸

性溫,味甘、辛,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白芍

性微寒,味苦、酸,歸肝、脾經,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

桔梗

性微寒,味甘辛,歸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

藿香

性溫,味辛,歸肺、脾經,具有燥濕、芳香化濕、止嘔、止咳化痰、祛風除濕、健脾胃等功效。

石膏

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

蒼朮

性溫,味苦,歸脾、胃經,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

甘草

性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滑石

性寒味甘,歸肺經、膀胱經,具有清熱利尿、利水滲濕、清熱瀉火、消暑的功效。

荊芥

性微溫、味辛,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

薄荷

性辛涼,入肺、肝經。具有發汗解表、清利咽喉、透疹、止血、降氣、透疹、疏肝解鬱、清熱解毒、消暑等功效。

砂仁

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等傳統代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仙朮芎散」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祛風除濕、宣肺利咽、健脾胃等功效,主治風熱鬱積於體內,出現頭部昏沉眩暈的症狀。方中各味藥相輔相成,共同發揮藥效,具有較好的臨牀療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風熱感冒初起,症狀較輕時使用。若風熱之邪較盛,症狀較重,則宜使用清熱解表、宣肺透邪的方劑。

相關疾病


暈眩梅尼爾氏病心內膜炎心包炎二尖瓣狹窄多痰眼睛模糊

相同名稱方劑


仙朮芎散, 出處:《袖珍》卷一引《宣明論》。 組成:川芎5錢,連翹5錢,黃芩5錢,山梔子5錢,菊花5錢,防風5錢,大黃5錢,當歸5錢,芍藥5錢,桔梗5錢,藿香葉5錢,石膏2兩,蒼朮1兩,甘草3兩,滑石3兩,荊芥穗2錢半,薄荷葉2錢半,縮砂仁2錢半。 主治:明耳目,消痰飲,清神。主治:風熱壅塞,頭目昏眩。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