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物五子丸

SI WU WU ZI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0

熱/寒比例

偏熱 (1.50)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2%
肝經 22%
脾經 15%
心經 11%
肺經 9%
膽經 5%
胃經 3%
膀胱經 3%
大腸經 3%
心包經 1%
腎經
肝經
脾經
心經
肺經
膽經
胃經
膀胱經
大腸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四物五子丸中加入菟絲子,主要是為了補腎固精、益氣養血。

菟絲子性平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腎益精、養血安神的作用。四物湯以補血為主,但對於腎虛導致的氣血不足,效果有限。而菟絲子能補腎氣,使腎精充盈,從而促進氣血生化,增強四物湯補血效果,並能改善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頭昏耳鳴等症狀。同時,菟絲子還能安神定志,緩解因腎虛所致的失眠多夢等症狀。

四物五子丸中加入地膚子,主要原因在於其補腎益精、烏髮養顏的功效。

地膚子性寒,味甘,入肝、腎經。其藥性可清熱利濕,涼血止血,並能滋陰養血,促進頭髮生長。四物五子丸以補腎養血為目的,而地膚子能輔助其補腎益精,促進血液生成,同時又能改善髮質,達到烏髮養顏之效。因此,地膚子在四物五子丸方劑中起到重要的協同作用,增強其整體療效。

四物五子丸中加入枸杞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一、補腎益精:枸杞子性平味甘,入肝腎經,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的功效。四物湯以補血為主,但若腎精不足,血難以生化,則補血效果大打折扣。枸杞子補腎益精,可助四物湯更有效地補血,提升整體療效。

二、滋陰潤燥:枸杞子富含多種營養物質,能滋陰潤燥,緩解血虛所致的燥熱症狀。四物湯雖有補血作用,但若血虛同時伴有陰虛燥熱,單靠四物湯不足以解決。枸杞子的滋陰潤燥之效,能協同四物湯,更全面地改善血虛症狀。

中藥方劑[四物五子丸]的組成中包含覆盆子。覆盆子性平、味甘酸,具有補腎益精、收澀止瀉的作用。在四物五子丸中添加覆盆子,主要是為了增強方劑的補腎作用,改善腎虛所引起的症狀。覆盆子能夠強化腎臟功能,對於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遺尿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此外,它的收澀作用可以幫助調理腸胃功能,減少腹瀉、便溏等問題,使得整體方劑效果更為全面。

四物五子丸中包含車前子,主要原因有二:

一、利水消腫: 車前子性寒,味甘,入肺、膀胱經,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四物五子丸以補血滋陰為主,而車前子加入則可輔助利水,消除因血虛所致的水腫,有助於改善整體症狀。

二、清熱解毒: 車前子亦有清熱解毒之效,可清泄肺熱,對於因熱毒所致的口乾、咽痛等症狀有緩解作用。四物五子丸中加入車前子,可增強清熱解毒之效,更全面地調理身體。

四物五子丸中的酸棗仁,其加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安神養心,改善睡眠: 酸棗仁性味甘酸,入心脾經,具有養心安神、斂汗止汗的功效。四物五子丸多用於血虛心悸,失眠多夢等症,而酸棗仁能夠鎮靜神經,改善睡眠質量,協同其他藥材達到更好的療效。
  2. 滋養肝腎,補益氣血: 酸棗仁亦有養肝補腎之效,可緩解肝腎陰虛所致的失眠、心悸、頭暈等症狀。四物五子丸中四物湯滋補氣血,酸棗仁則補益肝腎,兩者相輔相成,更能全面調理氣血陰陽,改善失眠等症狀。

四物五子丸中加入薏苡仁,主要是針對其利水滲濕、健脾除濕的功效。

薏苡仁具有利水滲濕的作用,能將體內多餘的水分排出,有助於改善水腫、濕氣重等問題。同時,薏苡仁亦能健脾除濕,促進脾胃運化,增強消化吸收功能,減少濕邪的產生。

四物五子丸以補血養血為主,而薏苡仁的加入則能改善濕氣導致的脾胃不佳,進而更好地吸收補血藥效,達到更佳的療效。

四物五子丸中加入柏子仁,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滋陰補腎,寧心安神:柏子仁味甘性平,入腎、心經,具有滋陰補腎、寧心安神之效。四物湯以補血養血為主,加入柏子仁可以進一步滋養腎陰,並安神定志,避免因血虛而導致的心神不寧。
  2. 潤腸通便,改善便祕:柏子仁亦具潤腸通便之功效,可緩解因血虛或腎虛所導致的腸燥便祕。四物五子丸多用於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痛經等,而便祕亦是常見伴隨症狀,加入柏子仁可改善此症狀,提升療效。

對於[四物五子丸]中的鹿茸成分,鹿茸性味甘溫,具有補腎壯陽、生髓填精的功效,適用於治療腎虛腰痛、性功能減退等症狀。該方加入鹿茸旨在增強補腎壯陽的作用。

四物五子丸的組成中包含肉蓯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填精: 肉蓯蓉性溫,味甘鹹,歸腎經,具有補腎壯陽、填精益髓之功效。四物五子丸主治腎虛精虧、腰膝痠軟、陽痿早泄等症狀,肉蓯蓉的加入有助於補腎填精,改善腎虛所致的各種症狀。

2. 潤腸通便: 肉蓯蓉還能潤腸通便,改善因腎虛引起的便祕問題。四物五子丸中的五子藥,具有滋陰補腎、潤腸通便的作用,肉蓯蓉的加入可以加強五子藥的潤腸通便功效,使藥效更顯著。

中藥方劑[四物五子丸]的組成中包含當歸。當歸性溫、味甘辛,主要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作用。當歸在四物五子丸中的作用是補血活血,幫助調理月經不規則、經痛等症狀。當歸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血液生成,對於改善因血虛引起的疲勞、面色蒼白等問題有很好的療效。這使得整體方劑在調理女性生理周期、改善血虛症狀方面更為有效。

中藥方劑[四物五子丸]的組成中包含熟地黃。熟地黃性甘、微寒,具有滋陰補腎、益血生津的作用。在四物五子丸中加入熟地黃,旨在增強方劑的滋補作用,改善腎虛引起的症狀,如腰膝酸軟、體力不足等。熟地黃能夠滋養血液,補充腎陰,對於改善因腎陰虛引起的失眠、潮熱等症狀有良好的效果。此外,它還能調節內分泌,使方劑在整體療效上更加全面。

對於[四物五子丸]中的沉香成分,沉香性味辛溫,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散寒的功效,適用於治療胸脅脹痛、脘腹冷痛等症狀。該方加入沉香旨在增強行氣止痛的作用。

四物五子丸中添加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利濕: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四物五子丸以補血滋陰為主,但若脾虛濕盛,則易阻礙氣血運行,影響藥效。茯苓加入後,可健脾利濕,使補血藥物更容易被吸收利用,提升藥效。

2. 和解脾胃:茯苓能緩和藥性,避免補血藥物過於滋膩,導致脾胃不適。四物五子丸多用於女性月經不調、面色蒼白等問題,茯苓加入其中,有助於調和脾胃,使藥性更平和,更易於被身體吸收,達到更好的療效。

四物五子丸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化瘀,行氣止痛:川芎性溫,味辛,入肝、膽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四物五子丸以補血養血為主,但若血瘀不通,則補血難以奏效。川芎的加入,可幫助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使補血效果更佳,並緩解因血瘀引起的疼痛。
  2. 疏肝解鬱,調理氣血:川芎還具有一定疏肝解鬱的作用,可緩解肝鬱氣滯,從而改善氣血運行,幫助身體恢復平衡。四物五子丸常用於治療女性經期不調、痛經等問題,而肝鬱氣滯往往是導致這些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川芎的加入,可有效緩解肝鬱症狀,促進氣血調和,使治療效果更全面。

四物五子丸中加入白芍,主要是為了其養血柔肝的功效。

白芍味苦酸,性寒,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的作用。其養血的功效可補充因血虛而導致的月經不調、經血量少、面色蒼白等症狀;而柔肝的功效則可緩解肝氣鬱結導致的胸脅脹痛、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等症狀。

此外,白芍與四物湯中的當歸、川芎、熟地黃搭配,能更有效地滋陰養血、調經止痛,達到治療血虛、血瘀、肝鬱等病症的功效。

主治功效


四物五子丸 主治功效分析

綜合古籍內容分析:

四物五子丸主要針對「心腎不足,眼目昏暗」的病症。此方劑的治療核心在於滋補肝腎、養血明目,並兼顧利水濕,其理論依據可歸納如下:

  1. 肝腎虧虛為本: 多部古籍均指出,眼目昏暗的根本原因在於肝腎不足。《眼科心法要訣》進一步闡釋,此病症可能由嗜酒恣欲、勞瞻竭視、思慮過度等因素導致肝腎虧損。肝腎虧虛則精血不足,無法上榮於目,致使視物不清。

  2. 四物湯補血滋陰: 方劑組成中,包含了四物湯(當歸、川芎、熟地黃、白芍),四物湯具有補血活血、滋陰養血的功效。肝腎精血同源,補血有助於滋養肝腎,改善眼目失養的狀況。

  3. 五子補益肝腎、明目: 五子(枸杞子、覆盆子、地膚子、菟絲子、車前子)在此方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 枸杞子、菟絲子: 具有補肝腎、明目的功效,能直接針對肝腎不足的問題進行補益,並改善眼部視覺功能。
    • 覆盆子: 具有補腎、益精的功效,有助於強化肝腎的精血。
    • 地膚子、車前子: 具有利水滲濕的功效。肝腎功能不足時,易導致水濕內停,故運用利水之藥可輔助改善體內環境,間接幫助肝腎功能恢復,且《奇效良方》董宿提及,可以虛實加減,表示此方劑能針對病人體質調整劑量,故此利濕藥可以根據病人體質斟酌使用,以防利水過度。
  4. 整體治療思路: 四物湯與五子的結合,形成一個既補益又疏通的治療體系。在補血滋陰的同時,亦兼顧了利水濕,以達到平衡陰陽、恢復肝腎功能、改善眼部病症的目的。正如《眼科心法要訣》所言,此方具有「滋陰養水,略帶抑火」的功效,能從根本上培補肝腎之本,改善眼目昏暗。

  5. 針對性治療: 《銀海指南》將四物五子丸與其他方劑做了比較,提出「四物五子丸,治腎虧血虧」,以及「六味五子丸」針對真陰虛證,強調了四物五子丸在治療腎虧血虧引起的眼疾上的針對性。

總結:

四物五子丸的核心治療原理在於針對肝腎不足、精血虧損的病機,以四物湯滋補精血,佐以五子補益肝腎,利水滲濕,達到滋補肝腎,養血明目的功效。此方針對肝腎不足導致的眼目昏暗,具有標本兼治的效果,能有效改善視覺功能。

傳統服藥法


菟絲子(制)、地膚子、枸杞子(酒蒸)、覆盆子(酒浸)、車前子(酒浸)、酸棗仁(去殼)、薏苡仁(炒)、柏子仁(炒)、鹿茸、蓯蓉、當歸、熟地黃、沈香、茯苓、川芎、白芍藥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為丸。
空心溫酒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不可自行服用。
  • 本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及月經量過多的患者不宜服用。
  • 本方有補益作用,體質虛弱、脾胃虛寒的患者應慎用。

相關疾病


眼睛乾澀白內障肺結核慢性肝炎眼睛模糊腹內有腫塊內障

相同名稱方劑


四物五子丸, 出處:《普濟方》卷七十二引《澹寮》。 組成:菟絲子(制)、地膚子、枸杞子(酒蒸)、覆盆子(酒浸)、車前子(酒浸)、酸棗仁(去殼)、薏苡仁(炒)、柏子仁(炒)、鹿茸、蓯蓉、當歸、熟地黃、沉香、茯苓、川芎、白芍藥各等分。 主治:肝腎不足,體弱眼昏,內障生花,不計遠近。

四物五子丸, 出處:《醫方類聚》卷六十八引《澹寮》。 組成:當歸(去蘆,酒浸)、川芎、熟地黃(酒蒸,焙)、白芍藥、覆盆子(酒浸)、枸杞子、地膚子、菟絲子(酒淘淨,浸蒸,别研)、車前子(酒蒸)分兩以虛實斟酌。 主治:滋陰養水,略帶抑火。主治:心腎不足,眼目昏暗。或因嗜酒恣欲,或勞瞻竭視,或思慮太過,肝腎俱傷,目覺乾澀不爽,視物昏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