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既濟固真丹方中包含五味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固腎精,止遺精:五味子味酸收斂,性溫,入肺、腎經,有固腎精、止遺精的功效。方中以五味子配伍其他藥物,如山茱萸、茯苓等,共同起到補腎固精,治療腎虛遺精的功效。
- 斂肺氣,止咳喘:五味子還具有斂肺氣、止咳喘的作用。方中以五味子配伍桑白皮、杏仁等,共同起到收斂肺氣、止咳化痰的功效。
因此,既濟固真丹中以五味子為藥物,能有效治療腎虛遺精、肺氣虛弱等症狀。
「既濟固真丹」中包含茯苓,乃取其利水滲濕、健脾寧心之功效。
茯苓性平味甘,入心、脾、腎三經,擅長於消除水濕,並能健脾利水,使脾胃運化功能正常,達到固真的效果。此外,茯苓亦能寧心安神,緩解因水濕停滯所致的心悸、失眠等症狀。
故茯苓在「既濟固真丹」中起到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關鍵作用,以達到固真之目的。
既濟固真丹中加入附子,主要有兩個原因:
- 溫陽救逆: 附子性溫熱,能溫陽救逆,對於脾腎陽虛,命門火衰所導致的陽氣不足、寒凝血脈、氣虛乏力等症狀有明顯的治療效果。既濟固真丹主要針對的是虛寒證,附子的溫陽作用能夠有效地改善病人的體質。
- 助陽益氣: 附子具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的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氣血運行,提升病人抵抗力。與其他藥材配合,能夠更有效地達到固本培元、滋補氣血的作用。
「既濟固真丹」方中使用沉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腎納氣,固本培元: 沉香性溫,入腎經,能溫腎陽,助腎氣之不足,固攝精氣,防止元氣耗散。此方主治腎陽虛弱,元氣不足,脾胃不健,故以沉香溫腎納氣,固本培元,使腎陽充沛,脾胃健運,元氣充足。
- 行氣止痛,理氣和中: 沉香味辛,能行氣止痛,理氣和中,對於脾胃虛寒、氣滯疼痛等症有很好的改善作用。方中亦有其他行氣止痛之藥材,與沉香配合,使氣血運行通暢,疼痛緩解。
總而言之,沉香在「既濟固真丹」方中,既能溫腎納氣,固本培元,又能行氣止痛,理氣和中,達到整體調理的效果。
「既濟固真丹」中包含「龍骨」,其作用主要在於固本培元,鎮心安神。
龍骨性微寒,味甘鹹,入心、腎經,具有收斂固澀,鎮靜安神之功效。方中以龍骨配伍其他藥物,如熟地黃、山藥、茯苓等,可補益精血,滋陰養腎,同時鎮定心神,改善心悸失眠等症狀。因此,龍骨在「既濟固真丹」中起著重要的固本培元,鎮心安神的作用,有助於患者恢復元氣,改善精神狀態。
「既濟固真丹」方劑中包含「肉蓯蓉」,主要原因如下:
- 補腎益精,固本培元: 肉蓯蓉性溫,味甘鹹,入腎經,具有補腎益精、固本培元之功效。對於腎虛精虧、腰膝酸軟、陽痿早洩等症狀,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而「既濟固真丹」主治腎虛精虧、氣血不足等症,肉蓯蓉作為主要藥材,可有效改善腎虛狀態,起到固本培元的作用。
- 滋陰潤燥,提高免疫力: 肉蓯蓉亦具有滋陰潤燥、益氣生津的功效,可改善因腎虛引起的陰虛內熱、口乾舌燥等症狀。同時,肉蓯蓉還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疲勞的作用,有助於促進身體健康,增強抵抗力。
既濟固真丹方中含有鹿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鹿茸性溫,味甘鹹,入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益精髓、強筋骨之效。 既濟固真丹主要功效為補腎益氣,固本培元,而鹿茸能補腎陽、填精髓,與方劑功效相符,可增強藥效。
- 鹿茸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磷脂等成分,能促進細胞生長,增強機體免疫力。 此功效能有效改善因腎氣不足引起的體虛乏力、面色蒼白等症狀,有助於患者康復。
因此,鹿茸作為既濟固真丹的組成藥材,能有效提升藥效,達到補腎益氣、固本培元的功效。
「既濟固真丹」方劑中包含益智仁,主要是針對其健脾益智的功效。益智仁味甘性溫,入脾、腎經,能溫脾止瀉,健脾益智,且具備一定的補腎作用。
方劑中使用益智仁,旨在改善脾腎虛弱導致的記憶力減退、精神不振、食慾不振、腹瀉等症狀,同時也起到固本培元,增強體質的作用。益智仁的加入,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溫補脾腎,益智健腦的功效,使方劑更能有效地治療相關疾病。
既濟固真丹中加入柏子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補腎,安神定志: 柏子仁性味甘平,入腎經,具有滋陰補腎、養心安神之效。既濟固真丹用於治療腎陰不足,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柏子仁可補腎陰,改善心腎不交,從而達到安神定志的效果。
- 潤腸通便,助消化: 柏子仁亦具潤腸通便之功,可改善因腎陰不足導致的腸燥便祕,促進消化吸收,有利於整體療效的提升。
「既濟固真丹」方劑中包含「補骨脂」,主要原因有二:
一、補腎固精:補骨脂性溫,味甘,入腎經,具有溫腎壯陽、固精止遺的功效。此方旨在補腎固精,故選用補骨脂以增強腎陽,提升腎精的固攝能力,防止精氣外泄。
二、溫陽散寒:補骨脂亦能溫陽散寒,對於腎陽虛寒導致的腰膝酸軟、陽痿早泄、宮寒不孕等症狀,具有溫暖腎陽,改善血液循環的作用,有助於提升患者體質,改善病情。
既濟固真丹中包含酸棗仁,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安神寧心: 酸棗仁性平味甘,入心、脾經,具有養心安神、斂汗止盜之效。方中以其安撫心神,治療心神不安、失眠多夢等症狀,有助於固本培元,提高機體抵抗力。
- 養血滋陰: 酸棗仁能滋養心血,改善血虛所致的頭暈目眩、心悸失眠等症狀。與方中其他滋陰補血藥物配合,共同達到滋陰養血、固本培元的功效。
既濟固真丹中包含苦楝子,主要原因在於其苦寒清熱、殺蟲止癢之效,針對方劑所治之病症具有重要作用。
苦楝子性寒,味苦,入肝、脾、肺經,可清熱解毒、殺蟲止癢,對於因濕熱蘊結、蟲毒侵襲所致的皮膚病、風濕痺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既濟固真丹主要用於治療濕熱蘊結、脾虛濕盛所致的皮膚病,而苦楝子可清熱解毒、殺蟲止癢,與方劑中其他藥材共同發揮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中藥方劑[既濟固真丹]的組成中包含當歸,是因為當歸具有強效的補血活血作用。當歸能夠有效改善由血虛引起的症狀,如面色蒼白、月經不調等,對於提升血液循環和促進血液生成有顯著效果。其具有養血調經、活血化瘀的功能,能夠幫助緩解由血虛引起的各種健康問題。使用時需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劑量,以達到最佳療效。
「既濟固真丹」方劑中包含「巴戟天」,主要是因為巴戟天具有補腎壯陽、益氣固精的功效,與方劑的整體作用相契合。
方劑中可能包含其他補腎益精的藥物,如淫羊藿、菟絲子等,而巴戟天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協同其他藥物,共同發揮補腎固精、增強體質的作用。
此外,巴戟天還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可以輔助其他藥物,改善腎虛導致的腰膝酸軟、水腫等症狀。因此,巴戟天在「既濟固真丹」方劑中的加入是合理的,可以有效增強方劑的治療效果。
既濟固真丹中加入菟絲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補腎固精:菟絲子性溫,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腎壯陽、固精縮尿之功效。方中以其補腎氣、固元氣,以達固真止瀉之效。
二、益氣養血:菟絲子亦能益氣養血,與方中其他藥物如黃芪、當歸等相輔相成,共同起到補益氣血、固本培元的作用,進一步增強止瀉功效。
總之,菟絲子在既濟固真丹中的加入,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思想,以其補腎固精、益氣養血之性,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脾腎虛弱、真氣不足所致的慢性泄瀉之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既濟固真丹主治功效分析
方劑組成:
根據《奇效良方》、《類編朱氏集驗醫方》、《証治準繩‧類方》等古籍記載,既濟固真丹組成略有差異,主要包含以下藥材:
- 主藥: 五味子、茯苓、附子、沉香、龍骨、肉蓯蓉(或鹿茸)、益智仁、柏子仁、補骨脂。
- 輔藥: 川巴戟、當歸、川椒、酸棗仁、金鈴子、菟絲子。
主治功效:
綜合各古籍記載,既濟固真丹主治:
- 水火不濟,心腎不寧: 表現為精神恍惚、頭目昏眩、心悸失眠、多夢健忘等症狀。
- 陽道痿弱,遺瀝失精: 表現為性功能低下、遺精早洩、腰膝酸軟等症狀。
- 陰濕多汗: 表現為自汗盜汗、小便頻數、大便溏薄等症狀。
- 脾胃虛怯: 表現為食慾不振、脘腹脹滿、神疲乏力等症狀。
治療原理:
既濟固真丹的治療原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交通心腎,水火既濟: 方中附子溫腎陽,肉蓯蓉(或鹿茸)補腎益精,龍骨潛陽安神,五味子滋腎陰,茯苓健脾滲濕,沉香降氣溫中。諸藥合用,可溫補腎陽,滋養腎陰,交通心腎,使心火下降,腎水上濟,達到水火既濟,陰陽平衡的目的。
- 固澀精氣,澀精止遺: 方中補骨脂、菟絲子、五味子均有固澀之功,可收斂腎氣,澀精止遺,改善陽道痿弱、遺瀝失精等症狀。
- 健脾益氣,溫中祛濕: 方中茯苓健脾滲濕,益智仁溫脾開胃,沉香行氣溫中,可改善脾胃虛弱、陰濕多汗等症狀。
- 養心安神,寧心定志: 方中龍骨、柏子仁、酸棗仁均有養心安神之功,可平抑心火,安定情緒,改善精神恍惚、心悸失眠等症狀。
總而言之,既濟固真丹通過溫補腎陽、滋養腎陰、交通心腎、固澀精氣、健脾益氣、養心安神等作用,達到治療水火不濟、心腎不寧、陽道痿弱、遺瀝失精、陰濕多汗、脾胃虛怯等病症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北五味子1兩,白茯苓1兩,附子1兩,沈香1兩,龍骨1兩,蓯蓉(酒浸1宿,如無以鹿茸酥炙代之)1兩,益智仁半兩,柏子仁(去殼,炒)半兩,補骨脂(炒)半兩,酸棗仁(去殼,炒)半兩,金鈴子(去核,炒)半兩,紅椒(去目)半兩,當歸(酒浸)半兩,川巴戟(去心)半兩,菟絲子(酒浸,合研)1兩半。
壯陽因氣,溫脾益血。
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以辰砂末3錢為衣。
每服50-70丸,空心鹽、酒任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溫補腎陽、益氣固精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油膩生冷的食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既濟固真丹, 出處:《朱氏集驗方》卷八。 組成:北五味子1兩,白茯苓1兩,附子1兩,沉香1兩,龍骨1兩,蓯蓉(酒浸1宿,如無以鹿茸酥炙代之)1兩,益智仁半兩,柏子仁(去殼,炒)半兩,補骨脂(炒)半兩,酸棗仁(去殼,炒)半兩,金鈴子(去核,炒)半兩,紅椒(去目)半兩,當歸(酒浸)半兩,川巴戟(去心)半兩,菟絲子(酒浸,合研)1兩半。 主治:壯陽固氣,溫脾益血。主治:水火不濟,精神恍惚,頭目昏暗,陽道痿弱,陰濕多汗,遺瀝失精,脾胃虛怯,心腎不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