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華散
SHI HUA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局方》卷二(紹興續添方)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十華散中加入五加皮,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作用:
- 補腎壯陽,強筋健骨: 五加皮性溫,味甘,入肝、腎經,具有補腎壯陽、強筋健骨之功效。此方以五加皮補益腎氣,配合其他藥材,可改善因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筋骨無力等症狀。
- 祛風除濕,止痛: 五加皮亦具祛風除濕、止痛功效。十華散中,五加皮可協助其他藥材,共同達到祛風除濕、止痛的效果,從而緩解風濕痹痛、肢體麻木等症狀。
十華散中包含陳皮,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理氣健脾: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肺、脾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十華散多用於治療脾胃氣滯、食積不消、脘腹脹痛等症,陳皮能理氣消脹,幫助脾胃運化,促進消化,改善食慾不振、腹脹等症狀。
- 調和藥性:陳皮性溫和,能調和諸藥,使其藥性更平和、更易於被人體吸收。十華散中包含多味藥材,陳皮能起到協調藥性,使各藥效相互配合,發揮最佳療效的作用。
十華散中包含乾薑,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溫中散寒: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止嘔止瀉的功效。十華散中其他藥材多偏寒涼,加入乾薑可起到溫中和寒、平衡藥性的作用,避免寒涼之性傷及脾胃。
- 助藥力行氣: 乾薑辛溫之性,可助其他藥材行氣活血、化瘀止痛,使其藥力更有效地發揮,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因此,乾薑在十華散中起到溫中散寒、助藥力行氣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十華散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如下:
- 調和藥性: 十華散多用辛溫燥烈之品,易傷津耗氣,甘草性甘平,能緩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燥烈,避免傷及脾胃。
- 增強療效: 甘草有益氣補中、緩急止痛、解毒生津之效,可增強其他藥材的藥效,並有助於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
總之,甘草在十華散中扮演著調和藥性、增強療效的重要角色,使其更安全有效。
十華散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發熱等症狀。其組成中包含烏頭(又名白附子),這是因為烏頭具有強烈的解表散寒作用。烏頭性溫,能促進血液循環,舒緩筋骨的緊張,對於因外感風寒引起的症狀有良好的緩解效果。
然而,烏頭的毒性較強,使用時需謹慎,應遵循醫師的指導。這也反映了中藥方劑的調配講究,以達到 synergistic 效果。在十華散中,烏頭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可以增強方劑的解表、散寒、止痛效果,從而提高療效。因此,雖然烏頭具有一定毒副作用,但在合適的劑量和配伍中,它在十華散中發揮著關鍵的調理功能。
十華散中含有附子,主要是因為其 溫陽散寒 之功效。附子性溫熱,入心、腎經,能溫補心陽,散寒止痛,且能回陽救逆,對於因寒邪侵襲而致的心陽不足、肢冷畏寒、面色蒼白等症狀具有顯著療效。
此外,附子亦有 溫經通絡 之效,能改善寒凝血瘀導致的疼痛麻木等症狀。因此,在十華散中加入附子,可以有效地溫陽散寒、通經活絡,改善因寒邪侵襲而引起的各種病症。
十華散中加入桔梗,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宣肺利咽: 桔梗味辛甘,性微寒,入肺經。其具有宣肺、利咽、排膿、消腫等功效。十華散主要用於治療咽喉腫痛、聲音嘶啞、口乾舌燥等症,桔梗能宣通肺氣,利咽消腫,配合其他藥物,有效緩解咽喉不適。
- 引藥上行: 桔梗還具有引藥上行的作用,能將其他藥物引導至咽喉部位,增強藥效。十華散中其他藥物如金銀花、連翹等,也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桔梗的引導作用能使這些藥物更好地發揮其功效,達到治療目的。
十華散中加入肉桂,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溫陽散寒: 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脾、腎經,具有溫陽散寒、活血通經的作用。十華散主治寒濕凝滯,經絡不通所致的婦科疾病,肉桂可溫暖子宮,驅散寒邪,促進氣血運行,改善寒濕凝滯的症狀。
- 溫補腎陽: 肉桂具有溫補腎陽的功效,可以改善腎陽虛所致的腰膝酸軟、畏寒肢冷等症狀。十華散中加入肉桂,可以溫補腎陽,促進氣血運行,提高機體抵抗力,從而達到治療婦科疾病的目的。
十華散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氣固表: 黃耆性溫,味甘,具有補氣固表之功效。十華散多用於治療表虛自汗、氣虛乏力等症,而黃耆能補益正氣,固護肌表,提升人體抵抗力,有助於緩解這些症狀。
- 配合其他藥材: 十華散中其他藥材,如當歸、白芍等,偏於滋陰養血,而黃耆則偏於補氣升陽,二者相輔相成,可以達到氣血雙補的效果,使療效更加顯著。
十華散中加入蒼朮,主要基於其兩大功效:
1. 燥濕化濁: 蒼朮性溫燥,善於燥濕化濁,對於脾胃濕困、痰濁內阻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十華散中,蒼朮可幫助去除體內濕氣,促進脾胃運化,改善消化不良、腹脹等症狀。
2. 祛風止痛: 蒼朮亦具祛風止痛之效,對於風寒濕痹所致的關節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十華散中加入蒼朮,有助於疏通經絡,緩解疼痛,改善痺痛症狀。
十華散中加入羌活,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疏散風寒,止痛解表: 羌活性溫,味辛,入膀胱經,具有疏散風寒、止痛解表之效。十華散主治風寒感冒,症見頭痛、鼻塞、流涕、肢體痠痛等,羌活可有效緩解這些症狀,幫助患者快速恢復健康。
- 配合其他藥材,協同作用: 十華散中其他藥材如防風、白芷等,同樣具有疏散風寒之效。羌活與之搭配,可增強散風解表的作用,提高藥效,使藥物更有效地治療風寒感冒。
主治功效
十華散
**成分:**五加皮、陳皮、乾薑、甘草、烏頭、附子、桔梗、肉桂、黃耆、蒼朮、羌活
**主治:**丈夫身體虛弱,全身疼痛,四肢僵硬,腰膝無力;脾氣虛弱,不想吃東西,經常腹瀉,四肢寒冷麻木;身體受到寒毒侵襲,腳氣腫脹疼痛,走路困難,甚至出現虛弱勞累等症狀。
組成介紹: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蒼朮:**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
-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 **附子:**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
- **乾薑:**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
- **黃耆:**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
-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
- **羌活:**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
- **肉桂:**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
- **五加皮:**補益肝腎、強筋骨、活血化瘀、止咳化痰、祛風除濕、利水消腫。
- **烏頭:**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
**總結:**十華散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溫經散寒、補氣、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喉嚨痛、風濕痹痛、腰痠背痛、中風半身不遂、頭風頭痛、心腹冷痛、陰疽腫毒、瘀血腫痛等症。十華散是一種複方中藥,組成成分複雜,在使用前應諮詢醫生,避免不當使用造成副作用。
傳統服藥法
附子(炮,去皮臍)1兩,桂心1兩,人參1兩,白朮(炒)1兩,黃耆1兩,乾薑(炮)1兩,青皮(去白,炒)1兩,羌活1兩,甘草0.5兩(炙),五加皮1兩(吳茱萸1兩,以水一碗同煮,至水盡為度,去茱萸不用,五加皮切片,焙)。
補暖元氣,調理脾胃風勞,解二毒傷寒,除腰膝疼痛。
上為粗末。
每服2大錢,水1中盞,加生薑3片,大棗2個,煎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十華散具有祛風散寒、溫經通絡、補氣健脾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十華散, 出處:《衛生寶鑑》卷五。 組成:附子(炮,去皮臍)1兩,桂心1兩,人參1兩,白朮(炒)1兩,黃耆1兩,乾薑(炮)1兩,青皮(去白,炒)1兩,羌活1兩,甘草半兩(炙),五加皮1兩(吳茱萸1兩,以水一碗同煮,至水盡爲度,去茱萸不用,五加皮切片,焙)。 主治:補暖元氣,調理脾胃風勞,解二毒傷寒,除腰膝疼痛。主治:酒色衰憊,霍亂吐利,偏風頑麻痹痛,腳氣註腫,行步不得。
十華散, 出處:《局方》卷二(紹興續添方)。 組成:五加皮6兩,陳皮(去白)6兩,乾薑(炮)6兩,甘草6兩,大川烏3兩,附子(炮)6兩,桔梗(炒)8兩8錢,肉桂(去粗皮)8兩8錢,綿黃耆(去蘆,炒)8兩8錢,蒼朮(去皮,炒)8兩8錢,羌活8兩8錢。 主治:丈夫五勞七傷,渾身疼痛,四肢拘急,腰膝無力;脾元氣虛,不思飲食,霍亂吐瀉,四肢冷麻;二毒傷寒,腳氣流註腫痛,行步不得及虛勞等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