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火散寒湯

YI HUO SAN HAN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會約》卷十一

熱性指數

24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0%
脾經 16%
肺經 14%
胃經 13%
心經 11%
腎經 11%
膀胱經 6%
膽經 5%
肝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腎經
膀胱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益火散寒湯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散寒: 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脾、腎經,具有溫陽散寒、補火助陽的作用。此方旨在溫補陽氣,驅散寒邪,肉桂可溫暖脾腎,激發陽氣,並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手腳冰冷、畏寒等症狀。
  2. 引藥入經: 肉桂辛香氣厚,能引導藥力直達病所。益火散寒湯中藥材多偏寒涼,肉桂可起到引導藥物進入經脈,並使其發揮最大功效的作用,提升藥效,更有效地達到溫陽散寒的目的。

益火散寒湯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散寒:乾薑性溫,味辛,歸脾、胃、肺經,具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的功效。對於寒邪凝滯、陽氣不足所致的畏寒肢冷、腹痛泄瀉等症,乾薑可溫陽散寒,恢復陽氣,改善症狀。

2. 助陽化氣:乾薑能促進陽氣生發,有助於氣血運行,改善脾胃功能,增強抵抗力。與其他藥材配伍,可起到溫陽化氣,扶正祛邪的作用,提高治療效果。

益火散寒湯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溫陽散寒:桂枝性溫,味辛,入肺、心、膀胱經,具有溫陽散寒、通經活絡之功效。該方旨在溫補陽氣,驅散寒邪,桂枝的溫陽之力可助其達到溫補陽氣、驅散寒邪的目的。
  2. 調和營衛:桂枝有調和營衛之功,能使營衛之氣運行正常,從而達到平衡陰陽、恢復人體正氣之目的。益火散寒湯常用於治療陽虛寒盛、營衛不和等病症,桂枝的調和作用能幫助方劑更好地發揮療效。

益火散寒湯中包含羌活,主要原因在於羌活具有以下功效:

  1. 散寒解表: 羌活味辛性溫,能散發寒邪,解表止痛,適合治療外感風寒,頭痛、鼻塞、肢體痠痛等症狀。
  2. 升陽散寒: 羌活性溫升散,能升發陽氣,驅散寒邪,適合治療陽氣不足,畏寒肢冷、面色蒼白等症狀。

益火散寒湯旨在溫陽散寒,而羌活的解表散寒、升陽散寒功效,正好符合方劑的整體治病思路,因此成為方劑組成的一部分。

益火散寒湯中包含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燥濕健脾:蒼朮味辛、苦,性溫,具有燥濕健脾的功效。方中若脾陽虛寒,濕邪內阻,則易致寒凝氣滯,蒼朮可祛除濕邪,健脾燥濕,使脾陽得復,氣血流通,寒邪得以散解。
  2. 升陽散寒:蒼朮升散之性,可升舉陽氣,散寒除濕,使陽氣得升,寒邪得以驅散。方中若脾陽不振,寒凝氣滯,則可運用蒼朮的升陽散寒之性,溫陽化寒,恢復脾胃功能,達到散寒止痛的效果。

益火散寒湯中加入秦艽,是基於其疏散風寒、祛濕止痛的功效。秦艽味苦性寒,入肝經,具有疏散風寒之邪,並能祛除濕邪,止痛止癢。此方以益火散寒為治則,而秦艽的功效恰好能協助溫陽散寒,並針對寒濕引起的疼痛進行治療。此外,秦艽的疏風散寒作用亦可避免溫陽藥物過於燥烈,達到平衡寒熱的效果。因此,秦艽在益火散寒湯中扮演著疏散風寒、祛濕止痛,並調節藥性平衡的重要角色。

益火散寒湯中加入防風,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疏風散寒: 防風性味辛溫,入肺經,具有疏散風寒、止痛解痙的功效。本方以益火散寒為目的,防風可幫助散去寒邪,使陽氣得以生髮,達到溫陽散寒的效果。
  2. 調和藥性: 方中其他藥材如附子、乾薑等溫熱性較強,容易出現燥熱之弊。防風辛溫而微寒,能起到緩解燥熱,調和藥性的作用,使藥效更加平和。

益火散寒湯中使用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益火散寒湯主要用於治療寒凝心脈所致的心悸、胸痛等症狀,方中藥物多屬辛溫之品,容易燥烈傷陰。甘草性甘平,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可以緩解方中藥物的燥熱之性,防止其傷及脾胃陰液。
  2. 補氣益脾: 甘草具備補氣益脾的功效,能增強心臟功能,改善心脈循環,配合方中其他藥物,更能有效地溫補心陽,散寒通脈,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益火散寒湯中加入陳皮,是基於其 理氣燥濕 的功效。

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其 理氣 疏肝解鬱,可通暢氣機,緩解寒邪凝滯; 燥濕 則可化解脾胃濕氣,防止寒邪內襲。

此外,陳皮還具有 健脾開胃 的作用,可促進脾胃運化,增強機體對寒邪的抵抗力。因此,益火散寒湯中加入陳皮,可有效 溫陽散寒、理氣化濕,達到治療寒邪內侵所致疾病的效果。

主治功效


益火散寒湯是中醫方劑,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具有溫陽散寒、解表止痛、疏通經絡的功效。益火散寒湯主治寒邪侵犯體內,身體疼痛難忍,脈搏弦緊等症狀。

益火散寒湯由肉桂、乾薑、桂枝、羌活、蒼朮、秦艽、防風、甘草、陳皮等中藥材組成。其中,肉桂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等功效;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等功效;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等功效;羌活性辛溫,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蒼朮性溫味辛,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等功效;秦艽具有清熱瀉火、祛風除濕、清熱利尿和強筋骨的功效;防風性溫,微苦,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等功效;甘草性味甘平,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等功效;陳皮性溫,味苦、辛,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等功效。

益火散寒湯的組方嚴謹,各味藥材配伍合理,具有溫陽散寒、解表止痛、疏通經絡的功效,可有效治療寒邪侵犯體內,身體疼痛難忍,脈搏弦緊等症狀。

益火散寒湯適用於寒邪侵犯體內,外感風寒,頭痛身痛,鼻塞流涕,咳嗽咳痰,脈搏弦緊等症狀,也可用於治療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等症狀。

益火散寒湯具有溫陽散寒,解表止痛,疏通經絡的功效,對於因寒邪侵犯體內引起的腰痛,背痛等症狀,也能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益火散寒湯是中醫方劑,在使用時應當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傳統服藥法


肉桂1錢半,乾薑(炮)1錢,桂枝8分,羌活7分,蒼朮1錢,秦艽2錢,防風1錢,甘草8分,陳皮8分。
寒甚者,加附子;手臂痛甚,加片子薑黃、海桐皮;寒邪滯者,加麻黃、白芍。
生薑為引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 本方具有溫熱的性質,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服用後可能會出現口乾舌燥、心煩等副作用,若出現不適症狀,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師。

相同名稱方劑


益火散寒湯, 出處:《會約》卷十一。 組成:肉桂1錢半,乾薑(炮)1錢,桂枝8分,羌活7分,蒼朮1錢,秦艽2錢,防風1錢,甘草8分,陳皮8分。 主治:寒邪外中,身體切痛,脈弦緊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