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脾溫胃散

HE PI WEN WE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玉案》卷六

熱性指數

2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1%
肺經 19%
胃經 14%
心經 11%
肝經 11%
腎經 6%
膀胱經 4%
脾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肝經
腎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4

主治功效


和脾溫胃散

整體功效: 溫中健脾,止瀉止利。

主治: 小兒瀉利清水不止。

小兒瀉利清水不止,是由於脾胃虛寒,不能運化水濕所致。和脾溫胃散由陳皮、蒼朮、白朮、茯苓、甘草、防風、肉桂等組成,具有溫中健脾,止瀉止利的功效。

文獻參考:

  •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三:「和脾溫胃散,治小兒瀉利清水不止,其證必脾胃虛寒,不能運化水濕所致。方中陳皮、蒼朮、白朮、茯苓、甘草,皆健脾燥濕之品;防風、肉桂,則溫中散寒之藥。諸藥合用,共奏溫中健脾,止瀉止利之功。」

  • 中醫方劑學》:「和脾溫胃散,具有溫中健脾,止瀉止利的功效。主治小兒瀉利清水不止,其證必脾胃虛寒,不能運化水濕所致。本方由陳皮、蒼朮、白朮、茯苓、甘草、防風、肉桂等組成,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健脾益氣,緩急和中的功效。臨床應用時,可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適當加減藥物。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傳統服藥法


陳皮5錢,蒼朮5錢,白朮5錢,白茯苓5錢,甘草5錢,防風5錢,肉桂2錢。
上為末。
每服1錢,生薑湯調下。

方劑組成解釋


  • 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 蒼朮:健脾燥濕,利水消腫。
  • 白朮:健脾益氣,燥濕利水。
  • 茯苓:健脾滲濕,利水消腫。
  • 甘草:補脾益氣,緩急和中。
  • 防風:祛風除濕,解表散寒。
  • 肉桂:溫經散寒,補火助陽。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及有其他疾病者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和脾溫胃散, 出處:《玉案》卷六。 組成:陳皮5錢,蒼朮5錢,白朮5錢,白茯苓5錢,甘草5錢,防風5錢,肉桂2錢。 主治:小兒瀉利清水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朮附防風湯

相似度 76%

胃苓湯

相似度 75%

平胃快斑散

相似度 75%

一苓散

相似度 75%

甘桂湯

相似度 72%

新制蠲痹湯

相似度 71%

藿朴胃苓湯

相似度 71%

調胃散

相似度 71%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