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意湯

ZHI Y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雞峰》卷十二

熱性指數

27

寒性指數

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7%
胃經 18%
腎經 13%
心經 12%
肺經 11%
肝經 8%
大腸經 3%
膽經 2%
膀胱經 1%
心包經 1%
三焦經 1%
脾經
胃經
腎經
心經
肺經
肝經
大腸經
膽經
膀胱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智意湯中加入肉荳蔻,主要基於其溫腎助陽醒脾開胃的功效。

肉荳蔻味辛、溫,入脾、腎經,能溫補腎陽,改善陽虛所致的脾胃虛寒、食慾不振、神疲乏力等症狀。同時,其辛香之氣可醒脾開胃,增進食慾,有助於恢復正常的消化功能。

因此,在智意湯中加入肉荳蔻,可以幫助溫補腎陽,改善陽虛所致的脾胃失調,從而達到健脾開胃、增進食慾、提振精神的效果。

智意湯中包含白朮,主要原因有二:

  1. 健脾益氣,增強智力:白朮性溫,味甘,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瀉的功能。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氣健運,則氣血充足,腦髓得養,自然有助於增強智力。
  2. 調和藥性,提高療效:白朮常與其他藥物配伍使用,可以調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寒涼或燥熱,使藥效發揮更為充分。同時,白朮還能起到保護脾胃的作用,防止其他藥物對脾胃造成損傷,使整體療效更佳。

因此,白朮在智意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能健脾益氣,增強智力,又能調和藥性,提高療效,是不可或缺的藥材。

智意湯中包含益智仁,主要原因如下:

  1. 益智仁具有健脾開胃、益智寧心之效。

    • 智意湯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心神不安等症狀,而益智仁能健脾和胃,增強消化功能,同時能寧心安神,改善精神狀態,與方劑主治相符。
  2. 益智仁與其他藥物配伍相宜。

    • 智意湯中常含有茯苓、山藥等健脾藥,與益智仁共同作用,可加強健脾益智的效果。
    • 益智仁性溫,與其他藥物配伍,可緩解藥性偏寒或偏涼的弊端,使藥性更加平和。

智意湯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降逆止嘔: 半夏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降逆止嘔、化痰止咳之效。方中若出現脾胃不和、痰濁上逆所致的嘔吐,半夏可以幫助降逆止嘔,改善患者的症狀。

2. 燥濕化痰: 半夏還具燥濕化痰的功效,可以針對痰濕阻滯,導致的思維遲鈍、言語不清等症狀,起到改善作用。對於智意不清、神志恍惚的患者,半夏的化痰作用也能幫助患者恢復正常思維。

總之,半夏在智意湯中發揮著降逆止嘔、燥濕化痰的重要作用,對於改善患者的智力、精神狀態,具有不可或缺的功效。

智意湯中包含附子,主要原因如下:

  1. 溫陽散寒: 附子性溫熱,入心、腎經,能溫補陽氣,散寒止痛,對於寒邪凝滯、陽氣虛弱所致的肢體麻木、精神萎靡、記憶力減退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2. 振奮心陽: 智意湯主治心陽不足、神志恍惚、健忘等症,附子能溫補心陽,振奮心神,改善心神不寧、記憶力衰退等症狀。

附子藥性強勁,需嚴格遵醫囑使用,切勿自行服用,以免造成不良反應。

智意湯中加入肉桂,主要是為了其溫陽補腎、行氣活血的功效。

溫陽補腎:肉桂性熱,入腎經,能溫補腎陽,對於腎陽虛所致的陽氣不足、畏寒肢冷、腰膝酸軟等症狀有較好的改善作用。

行氣活血:肉桂具有辛溫之性,能溫通經絡,活血化瘀,對於因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胸悶氣短、心悸頭暈等症狀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智意湯中加入肉桂,可與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溫陽補腎、行氣活血的作用,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智意湯中加入乾薑,主要是為了 溫中散寒,回陽救逆

乾薑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溫脾胃、散寒止痛、回陽救逆等功效。智意湯主要用於治療陽氣虛弱,寒凝氣滯所致的胸悶氣短、心悸、神疲乏力等症。

乾薑的溫熱之性可以 溫暖脾胃,驅散寒邪,解除寒凝氣滯,改善胸悶氣短、心悸等症狀,同時還能 回陽救逆,提升患者的陽氣,改善神疲乏力等症狀。因此,乾薑在智意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智意湯中包含藿香,主要原因有二:

  1. 解暑化濕: 藿香性辛溫,芳香闢穢,能解暑化濕,尤其對於暑濕所致的頭昏腦脹、胸悶腹脹、噁心嘔吐等症狀有良好的治療效果。智意湯本身就以清暑解表、化濕開竅為主要功效,藿香的加入正好補足了此方面的作用。
  2. 醒脾開胃: 藿香還能醒脾開胃,增進食慾。智意湯常用於脾胃不和、食慾不振等症,藿香的加入可以促進消化,提高藥效。

智意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能調和諸藥,使藥性趨於平和,避免藥物相互剋制或產生不良反應。智意湯中可能含有性質偏寒或燥熱的藥材,加入甘草能起到中和作用,使藥物更加安全有效。
  2. 增強療效: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緩解疼痛、解毒等功效,能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增強藥效。例如,甘草能提高其他藥材的吸收利用率,或減輕藥物的毒副作用,使治療效果更佳。

智意湯中加入茴香,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一、 理氣開胃: 茴香性溫,味辛,入脾、肝經,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止嘔、開胃消食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寒、氣機不暢所致的食慾不振、脘腹脹痛、噯氣吞酸等症狀,茴香可以起到理氣開胃、促進消化吸收的作用。

二、 溫腎助陽: 茴香亦有溫腎助陽的功效,可改善腎陽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陽痿早洩等症狀。

因此,智意湯中加入茴香,旨在通過其理氣開胃、溫腎助陽的功效,達到改善脾胃功能、增強體質的效果。

智意湯中包含人參,主要原因如下:

  1. 補益心脾,振奮精神: 人參為補氣之聖藥,能益氣養血,補脾健胃。心脾兩虛,則神志不清,智力減退,人參能補益心脾,使心神安定,提高記憶力及思維能力,改善智力不足。
  2. 固本培元,增強體力: 智力活動需要充足的能量,而人參能補益元氣,增強體力,為大腦提供充足的營養,有利於提高智力水平。

智意湯中包含木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醒脾開胃,理氣止痛: 木香性溫,味苦辛,入脾胃經,具有行氣解鬱、健脾消食之功效。對於脾胃氣滯、食慾不振、脘腹脹痛等症狀,木香能起到疏通氣機、促進消化、緩解疼痛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可增強療效。
  2. 升清降濁,益氣養神: 木香還具有升清降濁的作用,能將脾胃之濁氣下行,使清氣上升,從而達到益氣養神、提振精神的效果。對於因脾胃不和、氣機不暢導致的精神不振、思慮過度等症狀,木香可起到調理脾胃、改善神經功能的作用。

智意湯中加入丁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溫中散寒,醒脾開胃:丁香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醒脾開胃的功效。智意湯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所致的食慾不振、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症狀。丁香的加入可以溫暖脾胃,促進消化,增強食慾。
  2. 行氣止痛,化痰止咳:丁香還具有行氣止痛、化痰止咳的功效。智意湯中加入丁香,可以改善因氣滯血瘀、痰濕阻滯所致的胸悶、心悸、咳嗽等症狀。

因此,丁香在智意湯中起到溫中散寒、醒脾開胃、行氣止痛、化痰止咳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寒、氣滯血瘀等症狀。

智意湯中加入大麥,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和胃,益氣生津:大麥性平味甘,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和胃消食、除濕利水之功效。對於脾胃虛弱、氣血不足、食慾不振等症狀,大麥可以增進消化功能,促進營養吸收,改善脾胃運化,為整體方劑的補益作用提供支持。
  2. 清熱利濕,止渴生津:大麥還具有清熱利濕的作用,可以有效緩解暑熱所致的口渴、尿少等症狀。智意湯的組成中可能加入了其他清熱解毒的藥材,大麥的加入可以增強其清熱利濕的效果,使方劑整體作用更全面。

智意湯中包含補骨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腎助陽,改善陽虛症狀:補骨脂性溫,味辛,入腎經,具有溫腎壯陽、補益精髓之效。智意湯多用於治療陽虛所致的腎虛精虧、神志不清、健忘、失眠等症,補骨脂可溫補腎陽,改善陽虛症狀,提高藥效。
  2. 祛風止痛,改善寒凝血瘀:補骨脂亦具有一定的祛風止痛作用,能溫經通絡,改善寒凝血瘀所致的疼痛。智意湯中常配合其他活血化瘀藥物,補骨脂的加入可加強祛風止痛的效果,更全面地改善患者的症狀。

智意湯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活血,改善心神: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其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養血滋陰的功效。在智意湯中,當歸能補益心血,改善血虛所致的心神不寧、健忘失眠等症狀,並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腦部供血,進一步提高思維能力。
  2.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 智意湯方劑中通常會加入一些較寒涼的藥材,例如黃連、黃芩等。當歸的溫性可以中和這些寒涼藥材的寒性,避免寒涼傷陽,並協調藥性,使藥效更加溫和有效。

智意湯中加入神麴,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助消化吸收: 神麴為麥芽經發酵製成,性溫味甘,能消食健脾,助消化吸收。智意湯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食慾不振,神志不清等症,而神麴可以增強脾胃功能,促進食物消化吸收,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為治療提供更好的基礎。
  2. 活血化瘀,通經絡: 神麴具有活血化瘀,通經絡的作用。智意湯常用於治療瘀血阻滯導致的肢體麻木,言語不清等症,神麴能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解除瘀血阻滯,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智意湯中加入青皮,主要基於其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功效,用於治療肝氣鬱結、氣機不暢所致的胸脅脹痛、脘腹脹滿、情緒抑鬱、失眠等症狀。

青皮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其辛溫之性,能疏通肝氣,理氣止痛;苦味入肝,能瀉肝火,降肝氣。因此,青皮在智意湯中可起到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緩解肝氣鬱結導致的各種不適的作用。

智意湯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健脾: 陳皮味辛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效。智意湯多用於治療脾胃氣滯、痰濕內阻所致的胸悶心煩、食慾不振等症狀,陳皮的理氣健脾作用可以幫助脾胃運化,促進食慾,化解痰濕,緩解胸悶不適。
  2. 行氣消脹: 陳皮還有行氣消脹的功效,可以幫助消除因氣滯所導致的腹脹、腹痛等症狀。智意湯中常與其他具有消脹作用的中藥配伍使用,如枳實、厚朴等,共同達到行氣消脹的目的。

智意湯中加入細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經通竅,開竅醒神:細辛性溫,入肺經、膀胱經,具有溫經通竅之效,可改善因寒邪阻滯導致的頭昏腦脹、神志不清等症狀。對於智力下降、記憶力衰退等,細辛能溫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腦部供血,起到醒神開竅的作用。
  2. 散寒止痛,通鼻竅:細辛亦有散寒止痛之效,對於因寒邪引起的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細辛能溫散寒氣,通利鼻竅,緩解症狀。對於智力下降可能伴隨的頭疼、鼻塞等症狀,細辛的加入能起到輔助改善作用。

智意湯中加入高良薑,主要出於以下兩點考慮:

一、溫中散寒: 高良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消食的作用。智意湯本身用於治療寒凝氣滯、心胸憋悶、神志不清等症,加入高良薑可增強其溫中散寒之效,幫助緩解寒邪凝滯所致的症狀。

二、行氣止痛: 高良薑還具備行氣止痛的作用,可緩解寒邪凝滯所致的胸痛、腹痛等症。這對於智意湯治療寒凝氣滯引起的疼痛症狀起到輔助作用。

綜上所述,高良薑的加入,既可增強智意湯溫中散寒之效,又可輔助其行氣止痛,有助於全面改善寒凝氣滯所致的各種症狀。

主治功效


智意湯


組成方劑:

  • 肉荳蔻:溫中散寒、行氣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瀉、止嘔、下氣消食。
  •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 半夏: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
  • 補骨脂:補陽、補氣、止瀉和健脾胃。
  •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丁香: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
  • 附子: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
  • 乾薑: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
  • 高良薑:溫裡溫中、止嘔、活絡止痛、理氣行氣、降氣、補陽、健脾胃、治瘧、行氣止痛、鎮痛解熱
  • 藿香:燥濕、芳香化濕、止嘔、止咳化痰、祛風除濕、健脾胃。
  • 木香: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
  • 青皮: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
  • 肉桂: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 細辛: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
  • 茴香:溫裡溫中、理氣行氣、驅蟲殺蟲、補腎壯陽、疏肝解鬱、活絡止痛、健脾益氣。
  • 益智仁:補陽、補氣、溫裡溫中、調經和補腎。
  • 神麴: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
  • 大麥:健脾胃、利水滲濕、生津止渴、消食化積、補氣、和胃消食、清熱解渴、止汗固表。

主治:

  • 脾胃虛弱:脾胃功能虛弱,消化吸收能力下降。
  • 中滿氣痞:胸腹中飽滿,氣機不暢,有痞悶感。
  • 四肢怠惰:四肢倦怠,懶於活動。
  • 九竅不通:五官九竅不通暢,影響視、聽、嗅、味等功能。
  • 腰背疼痛:腰背部痠痛,疼痛劇烈時甚至影響活動。
  • 食下悶亂:吃東西後胸腹悶脹,有堵塞感。
  • 昏倦嗜臥:精神疲倦,嗜睡,即使睡了也覺得疲累。
  • 愁憂傷意:經常愁悶憂慮,影響心情。
  • 胃中痞悶:胃部脹滿,痞塞不暢。
  • 飲食無味:吃東西沒有味道,食慾不振。
  • 不爲肌膚:營養不能滋潤肌膚,皮膚乾燥粗糙。
  • 面色萎黃:面色枯黃,沒有光澤。
  • 大便祕澀不調:大便乾結,排便困難,排便不規律。
  • 面目四肢時腫:面部和四肢有時腫脹。
  • 身重:身體沉重,疲乏無力。
  • 喜饑吞酸:經常感到飢餓,喜歡吃酸味的東西。
  • 嘔逆痰水:嘔吐痰涎,不能消化食物。

智意湯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補氣、健脾、化濕、止瀉的功效。本方劑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弱、中滿氣痞、四肢怠惰、九竅不通、腰背疼痛、食下悶亂、昏倦嗜臥、愁憂傷意、胃中痞悶、飲食無味、不爲肌膚、面色萎黃、大便祕澀不調、面目四肢時腫、身重、喜饑吞酸、嘔逆痰水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肉豆蔻1兩,白朮1兩,益智1兩,半夏1兩,附子1兩,桂1兩,乾薑1兩,藿香半兩,甘草半兩,茜香半兩,人參半兩,木香半兩,丁香半兩,大麥糵半兩,破故紙半兩,當歸半兩,曲半兩,青皮、陳皮、畢澄茄、細辛、良薑半兩。
上為細末。
每服3錢,水1盞,加生薑3片,大棗1個(擘破),同煎7分,去滓,空心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理氣健脾、溫中散寒的功效,適合脾胃虛弱、中滿氣痞、四肢怠惰、九竅不通、腰背疼痛、食下悶亂、昏倦嗜卧、愁憂傷意、胃中痞悶、飲食無味、不爲肌膚、面色萎黃、大便秘澀不調、面目四肢時腫、身重、喜饑吞酸、嘔逆痰水、不能消谷等症狀患者服用。但本方具有溫燥的性質,陰虛火旺、口乾咽燥、大便乾結、小便短赤等症狀患者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噯氣大便秘結胃潰瘍胃及十二指腸炎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嘔吐大腸激擾綜合症多痰身體沉重經常疲勞想睡面色發黃

相同名稱方劑


智意湯, 出處:《雞峰》卷十二。 組成:肉豆蔻1兩,白朮1兩,益智1兩,半夏1兩,附子1兩,桂1兩,乾薑1兩,藿香半兩,甘草半兩,茴香半兩,人參半兩,木香半兩,丁香半兩,大麥糵半兩,破故紙半兩,當歸半兩,曲半兩,青皮、陳皮、畢澄茄、細辛、良薑半兩。 主治:脾胃虛弱,中滿氣痞,四肢怠惰,九竅不通,腰背疼痛,食下悶亂,昏倦嗜卧,愁憂傷意,胃中痞悶,飲食無味,不爲肌膚,面色萎黃,大便秘澀不調,面目四肢時腫,身重,喜饑吞酸,嘔逆痰水,不能消谷。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