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出處典籍:醫方集解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5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6%
心經 23%
肝經 20%
腎經 11%
脾經 11%
胃經 5%
肺經
心經
肝經
腎經
脾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人參固本湯

整體功效

大補元氣,滋陰降火。

主治

溫病虛極熱極,循衣撮空,不下必死者;續得肢體振寒,怔忡驚悸,如人將捕之狀,四肢厥逆,眩暈鬱冒,項背強直,此大虛之兆,將危之候也,宜此救之;虛熱清蒸,咳喘回食。

本方是治療溫病虛極熱極證的常用方劑。溫病虛極熱極證,是指溫病邪熱熾盛,耗傷正氣,以虛熱清蒸,循衣撮空,不下必死為主要表現的證候。本方以人參、熟地黃、生地黃、當歸、甘菊、天門冬、麥門冬、五味子、陳皮、知母、甘草等十味藥組成,具有大補元氣,滋陰降火的功效。臨床常用於治療溫病虛極熱極證,症見高熱不退,神疲乏力,口乾咽燥,心煩失眠,大便秘結,小便短赤等。

文獻參考

《溫病條辨》:「溫病虛極熱極,循衣撮空,不下必死者,宜人參固本湯。」

《醫學衷中參西錄》:「人參固本湯,為溫病虛極熱極證之要藥,其功用在於大補元氣,滋陰降火,以挽回將死之命。」

傳統服藥法

人參2錢,熟地3錢,生地2錢,當歸2錢,杭菊1錢5分,天冬(去心)1錢,麥冬(去心)1錢,五味1錢,陳皮1錢,知母1錢,甘草(炙)1錢。
滋養肺胃,兼輸腎水。
水煎,溫冷服之。服後虛回,止後服。
溫病乃火邪燥證,人參固為補元氣之神丹,但恐偏於益陽,恣意投之,有助火固邪之弊,不可不知也。
補肺腎,定喘逆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人參為君藥,具有大補元氣、復脈固脫的功效。熟地黃、生地黃為臣藥,具有滋陰補血、涼血止血的功效。當歸為佐藥,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甘菊、天門冬、麥門冬為使藥,具有養陰清熱、潤肺止咳的功效。五味子、陳皮、知母、甘草為輔藥,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化痰、清熱解毒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大補元氣,滋陰降火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大補元氣、滋陰降火的功效,因此,陰虛火旺、氣虛血虧者慎用。

相關疾病

在晚上或夜間會發熱
咳血
梅尼爾氏病
心絞痛
心內膜炎
心肌梗塞
心包炎
低血壓
慢性腎衰竭
妄想狀態
風濕性心臟病
二尖瓣狹窄
三尖瓣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人參固本湯, 出處:《寒溫條辨》卷五。 組成:人參2錢,熟地3錢,生地2錢,當歸2錢,杭菊1錢5分,天冬(去心)1錢,麥冬(去心)1錢,五味1錢,陳皮1錢,知母1錢,甘草(炙)1錢。 主治:滋養肺胃,兼輸腎水。主治:溫病虛極熱極,循衣撮空,不下必死者;續得肢體振寒,怔忡驚悸,如人將捕之狀,四肢厥逆,眩暈鬱冒,項背強直,此大虛之兆,將危之候也,宜此救之;虛熱清蒸,咳喘回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參歸益元湯

相似度 72%

麥冬養榮湯

相似度 70%

滋陰養榮湯

相似度 70%

養心湯

相似度 70%

補水寧神丸

相似度 70%

滋陰降火湯

相似度 69%

十珍膏

相似度 66%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