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元丹

ZHENG YUAN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雞峰》卷十四

熱性指數

34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2%
腎經 14%
胃經 14%
心經 12%
肺經 12%
肝經 10%
膀胱經 4%
大腸經 4%
心包經 2%
三焦經 2%
脾經
腎經
胃經
心經
肺經
肝經
膀胱經
大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正元丹中包含附子,主要是因為其具有回陽救逆、溫腎助陽的功效。附子為大辛大熱藥物,性烈力強,能溫補陽氣,對於陽氣虛衰、寒凝血瘀所致的各種病症,如陽虛畏寒、四肢厥冷、脈微欲絕等,具有顯著的治療作用。

此外,附子還能溫通經絡、散寒止痛,對於由寒邪阻滯經絡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也有很好的療效。因此,正元丹中加入附子,可以增強方劑的溫陽散寒功效,提高其治療陽虛寒症的療效。

正元丹中加入乾薑,主要是因為其 溫中散寒助陽補氣 的功效。

乾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能溫脾胃、散寒氣,並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手腳冰冷等症狀。對於脾胃虛寒、陽氣不足導致的腹痛、嘔吐、腹瀉、消化不良等症狀,乾薑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此外,乾薑還能 化痰止咳,對於寒咳、痰多、喘息等症狀也有不錯的療效。因此,正元丹中加入乾薑,可以起到溫補脾胃、散寒止咳的作用,有助於改善整體的陽氣不足和寒濕體質。

正元丹中包含高良薑,主要原因有二:

一、 溫中散寒,理氣止痛:高良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之功效。正元丹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寒凝氣滯所致的脘腹冷痛、消化不良等症,高良薑可溫暖脾胃,驅散寒邪,緩解疼痛,並促進消化功能。

二、 助藥力,增效用:高良薑辛溫之性,可助其他藥材發揮藥力,增強其療效。正元丹中其他藥材如肉桂、附子等,皆屬溫熱藥性,高良薑與之搭配,可使藥力相輔相成,更有效地治療脾胃虛寒之症。

正元丹中含有烏頭,主要原因在於烏頭的辛溫燥烈之性,可起到溫陽散寒、祛風止痛的作用。

烏頭性溫,味辛,入肺、腎經,具有溫經散寒、祛風止痛的功效,尤其對於寒邪阻滯經絡、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正元丹作為溫補陽氣、祛寒止痛的方劑,烏頭的加入有助於增強方劑的溫陽散寒作用,進一步提高藥效。

然而,烏頭毒性較大,需嚴格控制用量,且應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避免發生中毒事件。

正元丹方中加入胡椒,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行氣止痛: 胡椒性辛溫,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之功效。對於脾胃虛寒、寒邪客胃導致的脘腹冷痛、嘔吐腹瀉等症狀,胡椒能夠起到溫胃散寒、止痛止瀉的作用。
  2. 助藥力: 胡椒辛香,能夠起到引藥入經的作用,幫助其他藥材更好地發揮功效。正元丹中往往包含一些溫補脾胃的藥材,胡椒可以協助這些藥材更好地進入脾胃經,增強其溫補效果。

正元丹中包含蓽澄茄,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腎助陽,散寒止痛:蓽澄茄性溫,具有溫腎助陽、散寒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腎陽虛衰、腰膝酸冷、小腹冷痛等症。正元丹作爲溫補腎陽的方劑,蓽澄茄的加入可增強其溫腎助陽之力,更有效地改善腎陽虛所致的症狀。
  2. 行氣止痛,活血化瘀:蓽澄茄還具有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氣滯血瘀導致的脘腹疼痛、經閉痛經等症。正元丹中加入蓽澄茄,可促進氣血運行,緩解氣滯血瘀,提高治療效果。

正元丹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其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

人參為補氣藥之首,能振奮心氣,改善心臟功能,並能提高人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其益血作用有助於改善氣血不足引起的疲乏、面色蒼白等症狀。同時,人參也具備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對於心神不安、失眠多夢等症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正元丹中加入人參,可起到補益元氣、改善心神、增強體質的作用,符合其補益元氣、強壯身體的整體功效。

正元丹方劑中包含紅豆蔻,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脾止瀉: 紅豆蔻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燥濕止瀉的作用。對於脾胃虛寒、寒濕內阻導致的腹痛、泄瀉、食慾不振等症狀,紅豆蔻能溫脾暖胃,促進消化,緩解腹瀉。
  2. 行氣消積: 紅豆蔻還具有行氣消積的作用,能促進腸胃蠕動,排除積滯,對於消化不良、脘腹脹滿、食慾不振等症狀也有不錯的療效。

正元丹方劑中加入紅豆蔻,旨在通過溫脾止瀉、行氣消積的作用,調理脾胃,增強消化功能,達到治病的目的。

正元丹中加入白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益氣,增強元氣:白朮性溫,味甘,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固表之功效。正元丹旨在補益元氣,白朮能補脾胃之氣,使脾胃運化正常,從而增強身體的元氣。

2. 固本培元,增強抵抗力:白朮能固護脾胃,使脾胃運化正常,進而促進營養吸收,提升機體抵抗力,有助於抵禦外邪入侵,鞏固元氣。正元丹中加入白朮,有助於提高藥效,達到固本培元的目的。

正元丹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溫陽補腎,助陽氣升騰: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腎經,具有溫陽補腎、助陽氣升騰的功效。對於腎陽虛、陽氣不足導致的畏寒肢冷、腰膝痠軟、陽痿早洩等症狀,肉桂能溫補腎陽,使陽氣回升,改善體質。
  2. 溫經散寒,通絡止痛:肉桂能溫通經絡,散寒止痛。對於因寒凝經脈導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肉桂能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緩解疼痛。

因此,正元丹中加入肉桂,能有效溫補腎陽,溫經散寒,改善因腎陽虛或寒凝經脈導致的相關症狀。

正元丹中含有訶子,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 收斂固澀:訶子味酸澀,性收斂,能固澀腸胃,止瀉痢,對於脾胃虛弱,久瀉不止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

二、 清熱解毒:訶子性寒,可清熱解毒,對於熱毒壅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

因此,正元丹中加入訶子,既能固澀止瀉,又能清熱解毒,對於治療脾胃虛弱、久瀉、熱毒壅盛等症狀具有綜合作用。

正元丹中加入花椒,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溫中散寒,止痛止瀉: 花椒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止瀉的作用。對於正元丹所治療的寒邪凝滯、胃脘疼痛、腹痛泄瀉等症狀,花椒能起到溫陽散寒、止痛止瀉的功效。
  2. 增強藥效,促進吸收: 花椒中含有揮髮油、生物鹼等成分,可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藥物的吸收和利用率,有助於其他藥材的發揮藥效。

總體而言,花椒在正元丹中起到溫中散寒、止痛止瀉,並增強藥效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正元丹 」,主要成分有附子、乾薑、高良薑、烏頭、胡椒、蓽澄茄、人參、紅豆蔻、白朮、肉桂、訶子、花椒等。

附子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高良薑性溫、味辛,歸脾、胃、膽經,具有溫中祛寒、燥濕止痛、溫中止嘔、止嘔、活絡止痛、理氣行氣、降氣、補陽、健脾胃、治瘧、行氣止痛、鎮痛解熱等功效。烏頭具有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胡椒性溫,具有溫裡溫中、補陽、解毒、降氣、溫中散寒、下氣消痰等功效。蓽澄茄性溫、味苦、辛,具有溫中祛寒、散寒止痛、活絡止痛、行氣破血的功效。

人參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肉桂性溫,味辛甘,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訶子性酸澀,微寒,具有澀腸止瀉、固表止汗、清肺利咽、化痰止咳、降氣除煩等功效。花椒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嘔、活絡止痛、理氣行氣、降氣、補陽、健脾胃、止咳平喘、止瀉、活絡止痛、通乳等功效。

主治功效

  1. 脾胃虛冷:脾胃功能虛弱,怕冷。
  2. 寒濕久滯:寒邪和濕邪長期積聚在體內。
  3. 心腹脹滿:心窩和腹部脹滿。
  4. 脅肋牽疼:肋骨部位疼痛,牽拉到其他部位。
  5. 吞酸氣逆:胃酸反流,噁心。
  6. 嘔吐清涎:嘔吐清澈的口水。
  7. 風寒入腹:受到風寒,引起腹部疼痛。
  8. 拘攣不得俯仰:肌肉痙攣,不能俯身或仰臥。
  9. 癥瘕積聚:腹部有腫塊積聚。
  10. 上下奔衝:腫塊在腹部上下移動。
  11. 瀉滑腸:腹瀉,大便溏薄。
  12. 裏急後重:肛門有便意,但排便困難。
  13. 手足厥冷:手腳冰涼。
  14. 口中氣寒:嘴裡有寒氣。
  15. 腹內虛鳴:腹部空虛,有鳴叫聲。
  16. 腹脹泄註:腹部脹滿,腹瀉。
  17. 膈間停水:膈肌下有積水。
  18. 脅下飲癖:肋骨下有積水。
  19. 眩運惡心:頭暈目眩,噁心。
  20. 飲食不下:飲食不能下嚥。

傳統服藥法


附子(炮裂,去皮臍)1分,阿魏(醋化面和作餅,慢火炙)1分,硫黃(研)半兩,遠志(去心)半兩,沈香半兩,檳榔(炮,銼)2枚,木香半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蜀椒(去目並合口,炒取紅)半兩,乾薑(炮)半兩,茴香子(炒)半兩,桃仁(去皮尖雙仁,炒)半兩。
補虛損,益氣血,壯筋骨。
上為末,酒煮面為丸,如梧桐子大,以丹砂為衣。
每服15-20丸,食前溫酒或鹽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慎用。
  • 陰虛火旺者慎用。
  • 不宜與烏頭同用。

乾薑

相關疾病


遺精暈眩梅尼爾氏病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瘤神經性厭食症胃潰瘍胃及十二指腸炎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鼻咽惡性腫瘤(鼻咽癌)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嘔吐噯氣手腳冰冷夜間盜汗多痰呼吸氣短言語無力

相同名稱方劑


正元丹, 出處:《醫級》卷八。 組成:故紙1兩(酒浸),蓯蓉(酒洗)1斤,巴戟1斤,蘆巴1斤,文蛤8兩,茯苓6兩,龍骨2兩,朱砂2兩。 主治:真氣不足,遺精盜汗,目暗耳鳴,吸吸短氣,四肢瘦損。

正元丹, 出處:《普濟方》卷二二六。 組成: 正元丹(《普濟方》卷二二六。)出處:《普濟方》卷二二六。組成:黃精(揀淨)1斤(銼),蒼朮(去皮)1斤,北棗1斤。主治:開三焦,破積聚,消五谷,益子精,祛冷除風,令陽氣入腦,補益極多。 。 主治:開三焦,破積聚,消五穀,益子精,祛冷除風,令陽氣入腦,補益極多。

正元丹,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八五。 組成:附子(炮裂,去皮臍)1分,阿魏(醋化面和作餅,慢火炙)1分,硫黃(研)半兩,遠志(去心)半兩,沉香半兩,檳榔(炮,銼)2枚,木香半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蜀椒(去目并合口,炒取紅)半兩,乾薑(炮)半兩,茴香子(炒)半兩,桃仁(去皮尖雙仁,炒)半兩。 主治:補虛損,益氣血,壯筋骨。主治:下經積冷。

正元丹, 出處:《雞峰》卷十四。 組成:附子4兩,乾薑4兩,良薑4兩,烏頭4兩,胡椒1兩,蓽澄茄1兩,人參1兩,紅豆蔻1兩,白朮1兩,桂1兩(一方添赤石脂1兩,訶子1兩,川椒1兩,去桂)。 主治:脾胃虛冷,寒濕久滯,心腹脹滿,脅肋牽疼,吞酸氣逆,嘔吐清涎,風寒入腹,拘攣不得俯仰,癥瘕積聚,上下奔衝,瀉滑腸,裏急後重,手足厥冷,口中氣寒,腹內虛鳴、腹脹泄注,及膈間停水,脅下飲癖,眩運惡心,飲食不下。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