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石散

SAN SH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乾金》卷十九

熱性指數

27

寒性指數

3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8%
腎經 16%
脾經 16%
心經 15%
肝經 14%
胃經 9%
膽經 4%
膀胱經 3%
心包經 2%
肺經
腎經
脾經
心經
肝經
胃經
膽經
膀胱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09

方劑組成解釋

主治功效


三石散

整體功效

祛風散寒,溫經通絡。

主治

風勞毒冷,百治不癒者。

風勞毒冷,百治不癒者。

風勞毒冷,是指風寒之邪侵襲人體,久而化熱,損傷人體正氣,導致經絡阻塞,氣血不通,出現肢體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等症狀。

百治不癒,是指長期治療,病情仍不見好轉。

三石散由鐘乳石、紫石英、白石英、人參、天花粉、花椒、乾薑、附子、牡蠣、桂枝、杜仲、細辛、茯苓、白朮、桔梗、防風等中藥組成。

鐘乳石、紫石英、白石英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散結的作用;人參、天花粉、花椒、乾薑、附子、牡蠣、桂枝、杜仲、細辛、茯苓、白朮、桔梗、防風具有祛風散寒、溫經通絡的作用。

三石散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散結、祛風散寒、溫經通絡的作用,可用於治療風勞毒冷,百治不癒者。

方解

鐘乳石、紫石英、白石英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散結的作用,可清除風寒之邪,化解痰濁,緩解疼痛、麻木等症狀。

人參、天花粉、花椒、乾薑、附子、牡蠣、桂枝、杜仲、細辛、茯苓、白朮、桔梗、防風具有祛風散寒、溫經通絡的作用,可溫通經脈,散寒止痛,緩解肢體疼痛、麻木等症狀。

三石散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散結、祛風散寒、溫經通絡的作用,可用於治療風勞毒冷,百治不癒者。

注意事項

三石散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三石散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文獻參考

  1. 本草綱目
  2. 《醫學衷中參西錄》
  3. 《中醫臨床治療學》

傳統服藥法


鐘乳5分,紫石英5分,白石英5分,人參10分,栝樓根10分,蜀椒10分,乾薑10分,附子10分,牡蠣10分,桂心10分,杜仲10分,細辛10分,茯苓10分,白朮5分,桔梗5分,防風5分。
補虛。
上藥治下篩。
每服方寸匕,酒送下,日3次。行10數步至50步以上服此大佳。
少年勿用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三石散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三石散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相關疾病


耳朵癢肺結核糖尿病麻疹頻尿

相同名稱方劑


三石散, 出處:《中醫外科學講義》。 組成:制爐甘石3兩,熟石膏3兩,赤石脂3兩。 主治:收澀生肌。主治:一切濕疹及燙傷。

三石散, 出處:《乾金》卷十九。 組成:鍾乳5分,紫石英5分,白石英5分,人參10分,栝樓根10分,蜀椒10分,乾薑10分,附子10分,牡蠣10分,桂心10分,杜仲10分,細辛10分,茯苓10分,白朮5分,桔梗5分,防風5分。 主治:補虛。主治:風勞毒冷,百治不癒者。

三石散, 出處:《仙傳外科集驗方》。 組成:人參1錢,白朮1錢,當歸1錢,白芍藥1錢,桔梗1錢,知母1錢,山梔子1錢,茯苓2錢,連翹2錢,天花粉2錢,乾葛2錢,肉桂半錢,藿香半錢,木香半錢,甘草6錢,朴消1兩6錢,寒水石8錢,石膏8錢,滑石1兩,大黃8錢。 主治:瘡瘍,消渴小便數。

三石散, 出處:《聖惠》卷三十八。 組成:煉成鍾乳2兩,紫石英1兩(細研,水飛過),白石英1兩(細研,水飛過),人參3分(去蘆頭),白朮3分,白茯苓1兩,細辛3分,附子3分(炮裂,去皮臍),川椒3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出汗),杜仲1兩(去粗皮,炙令微黃,銼),牡蠣1兩(燒爲粉),乾薑2-3分(炮裂,銼),防風1兩(去蘆頭),桔梗半兩(去蘆頭)。 主治:風勞積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