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醫典籍《本草綱目》的簡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3-11-20

名詞介紹


《本草[1]綱目》是一部藥學著作,由明朝李時珍編撰,於1590年刊行。全書共五十二卷,收錄藥物1892種,其中新增374種,收載方劑一萬多首,插圖一千多幅。

本書在繼承和總結明代以前本草學成就的基礎上,結合作者長期並廣泛地向藥農、民間醫生、獵人、漁人等勞動人民學習與採訪所積累的大量藥物學知識,共參考各類典籍八百餘種,經過長期的刻苦實踐和鑽研,歷時數十年而編成的一部藥物學巨著。

卷一至二集錄各家本草學序例。卷三至四以證候為綱,分述各種病證所用藥物。卷五以後,將藥物分為天水類、地水類、火類、土類等六十二類,收載藥物1892種(其中新增374種),收載方劑一萬多首,插圖一千多幅。每種藥物分列釋名、集解、正誤、修治[2]氣味、主治、發明、附方等項。

書中不僅考正了過去本草學中的若干錯誤,綜合了大量的科學資料,也提出了較科學的藥物分類方法,具有先進的生物進化思想;並反映了豐富的臨床實踐。李氏論述藥物,在很多方面體現了人定勝天的唯物主義思想。

本書不僅是一部中藥學[3]著作,書中涉及的內容極為廣泛,舉凡生物、化學、天文、地理、地質、採礦以至於歷史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成就。所以也可以說,本書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響的博物學著作。對科研、臨床、教學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這部巨著受到國內外科學界的重視,據考證,進化論奠基人達爾文[4]曾提到過「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可能就包括《本草綱目》在內。此書在科學史上有崇高的地位,已被部分或全部譯成多種外國文字。現存數十種明清刻本及石印本。1949年後有影印本和校勘排印本。

【原文】

本草綱目,明李時珍撰。時珍字東垣,號瀕湖,湖北蘄州人。幼好醫學,博覽群書,尤精本草。三十餘歲,遍遊名山大川,訪求名醫,採集藥物。四十歲後,隱居蘄州,潛心著述。歷時二十餘年,編成《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共五十二卷,分為上、中、下三部。上部為總論,中部為藥物分類,下部為附錄。書中收載藥物1892種,其中新增374種,收載方劑一萬多首,插圖一千多幅。

《本草綱目》在繼承和總結明代以前本草學成就的基礎上,結合作者長期並廣泛地向藥農、民間醫生、獵人、漁人等勞動人民學習與採訪所積累的大量藥物學知識,共參考各類典籍八百餘種,經過長期的刻苦實踐和鑽研,歷時數十年而編成的一部藥物學巨著。

《本草綱目》在藥物分類上,將藥物分為天水類、地水類、火類、土類等六十二類,並對每類藥物進行詳細的論述。在藥物性狀、藥理作用、臨床應用等方面,都有較為詳盡的記載。

《本草綱目》的編撰,對我國本草學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它不僅是一部重要的中醫藥學著作,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響的博物學著作。

【釋義】

本草綱目,是一部藥學著作。它由明朝李時珍編撰,於1590年刊

參考資訊


  1. 證類本草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 修治(中药学术语。即炮制)_百度百科

  3. 中藥學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4. 達爾文主義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