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石更生散

WU SHI GENG SHENG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0%
脾經 15%
腎經 14%
肝經 13%
心經 12%
胃經 11%
膀胱經 6%
大腸經 4%
膽經 2%
肺經
脾經
腎經
肝經
心經
胃經
膀胱經
大腸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五石更生散中包含鐘乳石,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益腎氣,固本培元: 鐘乳石性寒,味甘鹹,入腎經,具有滋陰補腎、固精止遺的作用。五石更生散主治腎虛精虧、遺精滑精、腰膝痠軟等症,而鐘乳石可補益腎氣,增強腎臟功能,從根本上改善腎虛之症,達到固本培元的效果。
  2. 化瘀止血,生肌斂瘡: 鐘乳石還具有一定的化瘀止血、生肌斂瘡作用。五石更生散中常配合其他具有止血生肌功效的藥物,如血竭、三七等,共同作用於創傷出血、潰瘍難癒等症。鐘乳石的加入有助於促進創面癒合,減少出血,加速傷口癒合。

五石更生散中加入白石英,主要是基於其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的藥性。白石英,性寒,味甘,歸肺、胃經。其清熱解毒之力,可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各種熱症,如高熱不退、神昏譫語、口渴煩躁等。而其生津止渴之效,則可用於治療熱病津傷,口乾舌燥、咽喉幹痛等症。

在五石更生散中,白石英與其他藥材配合,協同作用,可起到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益氣養陰的功效,從而治療熱病、虛熱、津傷等病症。

五石更生散中加入紫石英,主要是因為其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

紫石英性寒,味甘,入肺經,能清熱瀉火,解熱毒,並可生津止渴,潤燥止咳。在五石更生散中,其主要作用是清熱解毒,緩解熱病所致的煩渴、口乾舌燥等症狀,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更生之效。此外,紫石英亦有助於滋陰潤肺,改善因燥熱引起的肺燥咳嗽等症狀

五石更生散中包含赤石脂,主要由於其止血收斂止瀉的功效。

赤石脂性寒,味甘澀,入肺、脾、腎經。其能收斂止血,對於脾虛不固、肺氣虛弱所致的咯血、吐血、便血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此外,赤石脂還具有收斂止瀉的作用,能有效改善脾胃虛弱、泄瀉等症狀。

因此,五石更生散中加入赤石脂,旨在止血收斂,輔助其補氣固脫、益腎生精的功效,以達到更有效的治療效果。

五石更生散中加入硫磺,主要原因有二:

一、 驅邪止癢: 硫磺性溫燥,具有殺蟲止癢之效,可治療因濕熱或蟲毒引起的皮膚病,如濕疹、疥瘡、癬疾等。

二、 溫陽通絡: 硫磺亦具溫陽通絡之效,能溫煦脾腎陽氣,促進氣血流通,改善肢體麻木、畏寒肢冷等症狀。

因此,五石更生散中加入硫磺,旨在發揮其驅邪止癢、溫陽通絡之效,以達到治療皮膚病及改善寒濕痹痛的效果。

五石更生散中加入文蛤,主要是取其清熱利濕、解毒消腫之效。

文蛤性寒,味甘鹹,入肺、胃經。其清熱利濕的作用,可有效緩解因濕熱蘊結所致的發熱、口渴、小便不利等症狀。而文蛤的解毒消腫功效,則有助於清除體內毒素,並緩解腫脹疼痛。

因此,文蛤在五石更生散中,配合其他藥材,可起到清熱解毒、利濕消腫的作用,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五石更生散中包含防風,主要原因如下:

  1. 疏散風寒,解表止痛: 防風性溫,入肺經,具有疏散風寒、解表止痛的功效。五石更生散主要用於治療寒溼痹痛,而防風可以幫助驅散外寒,緩解疼痛。
  2. 調和藥性: 五石更生散中其他藥物多偏寒涼,而防風性溫,可以起到調和藥性的作用,避免藥性過寒而損傷陽氣。

因此,防風在五石更生散中起着疏散風寒、解表止痛和調和藥性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五石更生散中加入桔梗,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宣肺利咽,開宣氣機: 桔梗味辛,性平,入肺經,具有宣肺利咽、開宣氣機的功效。五石更生散以補益腎氣為主,但亦需兼顧肺氣以助藥力通達全身,故加入桔梗以開宣氣機,使補腎之藥力更易於發揮。
  2. 利水消腫,通暢水道: 桔梗還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可幫助水液代謝,通暢水道。五石更生散用於腎虛水腫,桔梗可配合其他藥材共同利水,改善水腫症狀,更有效地促進機體的恢復。

五石更生散中加入桂枝,主要是為了溫陽化氣,通絡止痛

桂枝性溫,味辛,入心、肺、膀胱經,具有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發汗解表之功效。

五石更生散以溫腎壯陽、補益精血為主,而桂枝溫陽化氣,可促進藥物中其他藥材的吸收和利用,更有效地發揮藥效。同時,桂枝通絡止痛,可緩解腎虛所致的腰膝冷痛、四肢麻木等症狀,提升藥方的整體療效。

五石更生散中包含天花粉,主要基於其清熱生津、降火解毒的功效。

天花粉味甘、性寒,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生津、降火解毒的功效。其性寒涼,能清解肺胃之熱,生津止渴,尤其對於熱病津傷、口渴心煩、咽喉腫痛、熱毒瘡瘍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

此外,天花粉還能利尿通淋,對於小便不利、熱淋澀痛等症狀也有幫助。因此,五石更生散中加入天花粉,有助於清熱解毒、生津利尿,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

五石更生散中包含細辛,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散寒: 細辛性溫,味辛,入肺、腎經,具有溫經散寒、通竅止痛的功效。五石更生散主治陽氣虛衰,寒凝血瘀所致的陽痿、早洩、腰膝酸軟、四肢厥冷等症狀,細辛的溫陽散寒作用能溫暖腎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寒凝血瘀的病理狀態。
  2. 通鼻竅: 細辛有通鼻竅的功效,有助於改善因陽氣不足、寒凝鼻竅導致的鼻塞、流涕等症狀。五石更生散中其他藥材如附子、肉桂等也有溫腎助陽、通經活絡的作用,細辛的加入更能增強整體通鼻竅的效果,達到改善陽虛寒凝的治療目的。

五石更生散中包含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大補元氣,回陽救逆: 人參為補氣藥之首,具有大補元氣、扶正固本的功效,對於五石更生散所針對的元氣大傷、陽氣虛衰、氣血不足等情況,可起到回陽救逆、振奮脾胃、改善體虛的作用。
  2. 助藥力,增效力: 五石更生散中其他藥材如五石、附子等皆屬溫熱藥性,人參的甘涼之性可中和藥性,避免燥熱傷陰,同時又能協同其他藥物,增強補陽益氣之效,使藥力更趨平和而有效。

五石更生散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乾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回陽救逆的作用。五石更生散多用於寒邪直中,陽氣衰微,心腎陽虛等證,而乾薑可溫補陽氣,驅散寒邪,使心腎陽氣復甦,達到回陽救逆之效。

2. 助脾胃運化:乾薑還可促進脾胃的運化功能,有助於改善寒邪阻滯所致的消化不良、腹痛、腹瀉等症狀。五石更生散中加入乾薑,可以溫中散寒,同時促進脾胃運化,使藥效更加顯著。

五石更生散中包含白朮,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項功效:

  1. 健脾益氣:白朮性溫味甘,入脾胃經,能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等症狀,提升患者體質,為更生散中其他藥材的吸收和發揮作用奠定基礎。
  2. 固表止汗:白朮能固表止汗,對於因脾虛氣陷導致的汗出不止,具有緩解作用,配合其他藥材,有助於提升免疫力,減少感染風險,有利於患者康復。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五石更生散」

五石更生散,是中醫常用來治療男性勞動過度或七情內傷,導致身體虛弱,臥牀不起,長期醫治也不見效的方劑。

組成:

  • 桂枝: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
  •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 赤石脂:具有固澀收斂、化腐生肌、止瀉、止血、排膿、除煩、生肌斂瘡等功效。
  • 防風: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 乾薑: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 桔梗: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
  • 硫磺: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補陽散寒、溫肺化痰、平喘止咳、通絡散結之功。
  • 人參: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 天花粉:具有清熱瀉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排膿、潤燥、清熱解毒等功效。
  • 細辛: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
  • 紫石英:具有安神、鎮心安神、降逆氣和暖子宮的功效。

主治功效:

五石更生散主要用於治療男性因勞動過度或七情內傷,導致身體虛弱,臥牀不起,長期醫治也不見效。

用法用量:

五石更生散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辨證論治,酌情加減。一般來說,每日一劑,分兩次服用。

注意事項:

五石更生散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不宜擅自服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應慎用。

總結:

中藥方劑「五石更生散」,具有補氣、益血、溫陽、散寒、祛濕、止痛、安神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男性因勞動過度或七情內傷,導致身體虛弱,臥牀不起,長期醫治也不見效。

傳統服藥法


煉成鐘乳2兩,白石英(細研,水飛過)1兩,紫石英(細研,水飛過)1兩,赤石脂1兩,硫黃1兩,海蛤1兩(細研),防風1兩(去蘆頭),桔梗(去蘆頭)1兩,桂心1兩,栝樓根1兩,細辛1兩,人參(去蘆頭)1兩,乾薑(炮裂,銼)3分,防葵3分,白朮3分。
上為細散,入研了藥和勻。
每服2錢,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補益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肺結核

相同名稱方劑


五石更生散, 出處:《聖惠》卷三十八。 組成:煉成鍾乳2兩,白石英(細研,水飛過)1兩,紫石英(細研,水飛過)1兩,赤石脂1兩,硫黃1兩,海蛤1兩(細研),防風1兩(去蘆頭),桔梗(去蘆頭)1兩,桂心1兩,栝樓根1兩,細辛1兩,人參(去蘆頭)1兩,乾薑(炮裂,銼)3分,防葵3分,白朮3分。 主治:男子五勞七傷,虛羸著床,久醫不效。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