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附滲濕湯

CAN FU SHEN SH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7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4%
心經 20%
肺經 17%
腎經 13%
胃經 10%
肝經 10%
膀胱經 3%
脾經
心經
肺經
腎經
胃經
肝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參附滲濕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原因在於其補氣健脾之功效。

  1. 補氣固表: 人參能補益元氣,固護脾胃,提升機體抵抗力,有助於抵禦外邪入侵,預防濕邪困脾。
  2. 健脾益氣: 濕邪困脾會導致脾氣虛弱,影響消化吸收功能。人參補益脾氣,促進脾胃運化,使濕邪得以順利排出體外,改善脾虛濕困的症狀。

參附滲濕湯中,人參與附子相配,一補一溫,相輔相成,既能扶正祛邪,又能溫陽化濕,對於脾虛濕困的患者療效顯著。

參附滲濕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燥濕:白朮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效。參附滲濕湯以參、附補氣,但脾虛濕盛則氣難以運化,白朮可健脾燥濕,使脾胃運化正常,氣血運行通暢,達到更好的補氣效果。
  2. 固表止汗:白朮還具固表止汗作用。參附滲濕湯多用於脾虛濕盛,易出虛汗的患者,白朮可固表止汗,防止氣隨汗出,增強補氣的效果。

白朮在參附滲濕湯中起著健脾燥濕、固表止汗的重要作用,與其他藥材配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參附滲濕湯中加入茯苓,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利濕: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滲濕利水之功效。參附滲濕湯的主要功效是益氣滲濕,茯苓的加入可以加強健脾利濕的效果,幫助脾胃運化水濕,使水濕得以排出體外。
  2. 利水消腫: 茯苓還能利水消腫,有助於消除體內多餘的水分,緩解水腫症狀。參附滲濕湯常用於治療脾虛濕盛、水腫、小便不利等病症,茯苓的加入可以增強利水消腫的作用,更有效地改善水腫症狀。

參附滲濕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1. 調和藥性:參附滲濕湯以參、附為君藥,性偏溫燥,容易傷津耗氣。甘草味甘性平,可調和參附之燥性,避免藥性過於偏激,防止傷陰耗氣,使藥力更平和,更易於人體吸收利用。
  2. 增強療效: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緩急止痛、調和藥性的作用,可協同參附藥效,增強補氣固表、滲濕止瀉之效。同時,甘草還可緩解參附藥性可能造成的口乾舌燥等副作用,提高藥物的安全性。

參附滲濕湯中包含附子,主要是針對脾腎陽虛,水濕內停的病證。

附子為溫陽之品,能回陽救逆,溫補脾腎,藉此提升脾腎陽氣,驅散水濕,改善因脾腎陽虛導致的水腫、腹瀉、小便不利等症狀。

此外,附子還有溫經散寒的作用,能有效改善因寒濕阻滯導致的四肢冰冷、腰膝痠痛等症狀。

因此,參附滲濕湯中包含附子,是為了溫陽利水,驅寒除濕,以達到治療脾腎陽虛,水濕內停的效果。

參附滲濕湯中加入乾薑,主要原因在於其溫中散寒,化濕止瀉的功效。

參附滲濕湯主治脾陽虛寒所致的泄瀉,而乾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能溫暖脾胃,促進脾陽運化,驅散寒濕,達到止瀉的效果。同時,乾薑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腸胃蠕動,進一步緩解腹痛、腹瀉等症狀。

此外,乾薑與其他藥物搭配,如參、附、苓等,可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參附滲濕湯中加入桂枝,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化濕,助參附之力: 桂枝性溫,善於溫通陽氣,並能化解濕邪。參附滲濕湯以參、附溫補脾陽,而桂枝則有助於溫陽化濕,增強藥效,使藥力更能深入濕邪之處,達到祛濕的效果。
  2. 調和營衛,助脾胃運化: 桂枝具有調和營衛的作用,能改善氣血流通,促進脾胃的運化功能。參附滲濕湯中加入桂枝,可促進脾胃吸收營養,並使水濕代謝更順暢,進一步改善脾虛濕困的症狀。

參附滲濕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藥性: 參附滲濕湯以參、附為君藥,性偏燥熱,容易耗傷津液。白芍性寒涼,味酸收斂,能滋陰養血,緩和參附燥熱之性,防止藥物對脾胃的傷害,使藥性更平和。

2. 協調作用: 參附滲濕湯主要針對脾虛濕盛之證,白芍入肝經,能疏肝理氣,調節氣血運行,配合參附健脾滲濕,使藥效更加協調,達到祛濕健脾、理氣止痛的效果。

主治功效


參附滲濕湯

組成:

  • 人參:補氣益血,生津止渴
  • 白朮:健脾利濕
  • 茯苓:健脾利水
  • 甘草:補中益氣,調和諸藥
  • 附子:溫腎壯陽
  • 乾薑:溫經散寒
  • 桂枝:發汗解表
  • 白芍:養血柔肝
  • 荊芥:解表散寒
  • 防風:祛風解表
  • 蒼朮:燥濕健脾
  • 澤瀉:利水滲濕
  • 豬苓:利水滲濕
  • 茯苓:利水滲濕
  • 懷牛膝:利水滲濕
  • 黨參:補氣健脾
  • 當歸:補血活血

主治:

  • 肢體麻木
  • 關節疼痛
  • 身體沉重
  • 皮膚瘙癢
  • 舌苔白膩
  • 脈濡緩

功效:

  • 溫陽化濕
  • 補氣健脾
  • 活血化瘀
  • 祛風除濕
  • 利水滲濕

方劑組成介紹:

桂枝: 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

甘草: 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白芍: 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平肝息風功能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

白朮: 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茯苓: 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附子: 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乾薑: 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人參: 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總結:

參附滲濕湯為中醫經典方劑,具有溫陽化濕、補氣健脾、活血化瘀、祛風除濕、利水滲濕等功效。方中人參、白朮、茯苓補益脾氣,健運中焦,化生水穀精微。甘草益氣補中,調和諸藥。附子、乾薑溫陽化濕,溫中散寒,祛除陰寒。桂枝、白芍活血化瘀,祛風除濕。荊芥、防風芳香化濕,祛風解表。蒼朮、澤瀉、豬苓、茯苓、懷牛膝利水滲濕,祛除水濕。黨參、當歸補氣養血,滋陰潤燥。諸藥合用,共奏溫陽化濕,補氣健脾,活血化瘀,祛風除濕,利水滲濕之功。

傳統服藥法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附子(炮)、乾薑(炮)、桂枝、芍藥各等分。用水二鐘,加生薑三片,大棗二個,煎八分,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排尿困難大便溏坐骨神經痛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痲風 [漢生氏病]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脖子頸項酸痛腹瀉無尿及少尿怕冷眼睛模糊身體沉重膝部腫大疼痛怕吹到風半身或下肢麻木四肢關節疼痛

相同名稱方劑


參附滲濕湯, 出處:《景岳全書》卷五十八引《局方》。 組成: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附子(炮)、乾薑(炮)、桂枝、芍藥各等分。 主治:坐卧濕地,雨露所襲,身重腳弱,關節疼痛,發熱惡寒,小便不利,大便溏泄。膚腠不密,易冒風濕,身體煩疼,不能屈伸,多汗惡風,頭目昏重,項背強急,手足時厥、周身麻痹,肢體微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