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神益氣湯

QING SHEN YI Q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脾胃論》卷下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2%
肺經 20%
胃經 15%
心經 11%
腎經 8%
肝經 8%
膀胱經 6%
大腸經 3%
膽經 1%
脾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腎經
肝經
膀胱經
大腸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4

方劑組成解釋

清神益氣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寧心安神: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心、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的功效。清神益氣湯主治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精神疲乏等症狀,茯苓能健脾益氣,促進脾胃運化,使氣血充足,並能寧心安神,改善睡眠,從而達到清神益氣的效果。
  2. 利水滲濕,化痰止咳: 茯苓還具有利水滲濕、化痰止咳的功效。部分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的患者,可能伴隨脾濕痰濁,茯苓能利水滲濕,化解痰濁,進一步促進心神安定,改善睡眠質量。

清神益氣湯中加入升麻,是為了其 疏散風熱、升陽舉陷 的功效。

升麻性味辛涼,入肺、脾經,具有疏散風熱、升陽舉陷、解毒止痛的功效。清神益氣湯主要用於治療外感風熱、神志不清、氣虛乏力、頭昏目眩等症。

升麻在方中起到 疏散風熱、提振氣機 的作用,幫助機體抵抗外邪,恢復清明的精神狀態。此外,升麻還能 升提陽氣,改善氣虛乏力、頭昏目眩等症狀,使患者恢復元氣。因此,升麻是清神益氣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清神益氣湯中加入澤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滲濕,清熱解毒: 澤瀉性寒,入膀胱、腎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的功效。方劑中若有濕熱蘊結,或因體內水液代謝失衡導致氣機阻滯,澤瀉可利水滲濕,將濕熱排出體外,使氣機通暢,達到清熱解毒、益氣養神之效。
  2. 協同其他藥材,增強功效: 澤瀉與其他藥材配合,可發揮協同作用,增強清神益氣的效果。例如,澤瀉與茯苓、白朮等藥物同用,可加強利水滲濕、健脾益氣的作用,使方劑功效更佳。

清神益氣湯中加入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燥濕,升清益氣:蒼朮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燥濕、升清益氣之效。對於脾虛濕困、氣機不暢所致的頭昏腦脹、神疲乏力等症狀,蒼朮能健脾燥濕,升清氣機,改善頭昏乏力,提振精神。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功效:清神益氣湯中,其他藥物如黃芪、人參等具有補氣升陽的作用,而蒼朮的燥濕健脾之效可以促進脾胃運化,利於補氣藥物的吸收和利用,進一步增強補益氣血的效果。

因此,蒼朮的加入,既能健脾燥濕,改善脾虛濕困,又能配合其他藥物,增強補益氣血的效果,有助於達到清神益氣的目的。

清神益氣湯中加入防風,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

  1. 祛風止痙: 防風性味辛溫,具有祛風解表、止痙止痛的功效。方劑中若有因風邪入體引起的頭暈目眩、肢體麻木、痙攣抽搐等症狀,防風可有效緩解,起到清神益氣的作用。
  2. 疏散風邪,助氣行血: 防風能疏散風邪,使氣血流通,有利於氣血運行,改善因氣血不足導致的頭昏腦脹、精神不振等症狀,達到清神益氣的目的。

總之,防風在清神益氣湯中起到了祛風止痙、疏散風邪、助氣行血的作用,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清神益氣、改善神志、增強體力的功效。

清神益氣湯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助藥力:生薑性溫,具有溫中散寒、解表發汗之效。方劑中可能含有寒涼藥性成分,加入生薑可溫和藥性,避免寒涼之氣損傷脾胃,提升藥效。
  2. 調和氣血,增強療效:生薑能行氣活血,促進血液循環,使藥物更容易被吸收利用,增強藥效。同時,生薑還能調節氣血運行,有助於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態,提升藥效。

清神益氣湯中加入青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青皮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其疏肝解鬱、理氣止痛之效,可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悶、脅痛、頭暈等症狀,並有助於改善氣血運行,提升整體精神狀態。
  2. 健脾和胃,增強體質:青皮亦具健脾和胃之效,可促進脾胃運化,改善消化吸收功能,使身體獲得充足的營養,進而增強體質,提升抵抗力。

因此,清神益氣湯中加入青皮,可達到疏肝理氣、健脾和胃,整體改善氣血運行、增強體質,從而達到清神益氣之效。

清神益氣湯中加入橘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解鬱,疏肝健脾:橘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具有理氣解鬱、疏肝健脾之功效。能緩解肝氣鬱結導致的胸悶、脅痛、胃脘脹滿等症狀,同時促進脾胃運化,增進食慾。
  2. 化痰止咳,降氣止嘔:橘皮亦有化痰止咳、降氣止嘔之效。對於痰多、咳嗽、嘔吐等症狀,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橘皮的加入,不僅有助於改善氣機鬱滯,還可促進脾胃功能,並緩解痰咳嘔吐等症狀,為清神益氣湯增添了重要的功效。

清神益氣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解毒、緩和藥性之功。清神益氣湯多用辛溫藥材,甘草能緩和藥性,防止燥烈傷津,使藥效更平和、更易於人體吸收。

二、益氣健脾:甘草亦有補脾益氣之效,能增強脾胃功能,促進營養吸收,進而增強體質,配合其他藥材,更能有效地達到益氣養血、清心安神的功效。

清神益氣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養血柔肝,緩解肝鬱氣滯: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緩急止痛之功效。清神益氣湯常用於治療肝鬱氣滯所致的神志不安、心悸失眠等症狀,而白芍能緩解肝氣鬱結,使氣血流通,從而達到安神益氣的效果。
  2.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 方劑中可能含有其他性偏燥熱或溫燥的藥材,白芍的性味偏涼,可起到調和藥性、平衡陰陽的作用,避免藥物過於燥烈,加強藥效,使藥力更平和有效。

清神益氣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健脾益氣:白朮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效。方中加入白朮,可補脾益氣,增強機體抵抗力,從而達到清神益氣之功效。

2. 燥濕健脾:白朮具有燥濕健脾的作用,可改善脾胃運化功能,利水滲濕,進一步促進氣血生化,達到清神益氣之目的。

綜上所述,白朮在清神益氣湯中起到健脾益氣、燥濕健脾的作用,有助於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達到清神益氣之效。

清神益氣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益神: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安神定志的功效。清神益氣湯旨在補益氣血,振奮心脾,而人參能有效增強體力,改善心神疲乏、精神不振等症狀,達到清神益氣的目的。
  2. 扶正祛邪:人參具有扶正固本的作用,能增強人體抵抗力,抵抗外邪入侵。清神益氣湯多用於氣虛體弱、元氣不足所致的疾病,人參的加入能增強機體抵抗力,幫助機體恢復健康。

清神益氣湯中加入黃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瀉火: 黃柏性寒,味苦,入心、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瀉火、除濕止癢之效。若症狀表現為心煩不寐、神志恍惚、口舌乾燥、小便赤澀,則可藉由黃柏清泄心火、腎火,達到安神定志之效。
  2. 利濕退黃: 黃柏兼具利濕退黃之效,若患者同時伴隨黃疸、小便黃赤等濕熱內蘊之症狀,則黃柏可協助利濕排毒,促進身體恢復。

總之,黃柏在清神益氣湯中起著清熱瀉火、利濕退黃的作用,協同其他藥材共同達到安神益氣、清熱解毒之效。

清神益氣湯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滋陰養肺,清心除煩: 麥門冬味甘微苦,性寒,入肺、心經,具有滋陰潤肺、清心除煩的功效。對於因陰虛火旺、心神不寧、心煩失眠等症狀,麥門冬可以滋養心肺之陰,清熱除煩,使心神安定,睡眠安穩。
  2. 生津止渴,潤燥止咳: 麥門冬還具有生津止渴、潤燥止咳的作用。對於因肺燥津傷、口乾咽燥、咳嗽少痰等症狀,麥門冬可以滋養肺陰,生津潤燥,緩解症狀。

因此,清神益氣湯中加入麥門冬,可以有效地滋陰養肺、清心除煩,並有助於生津止渴、潤燥止咳,達到整體調理的效果。

清神益氣湯中加入五味子,主要原因有二:

一、 益氣固精: 五味子味酸甘,性溫,入肺、腎經,具有益氣生津、斂肺止咳、滋腎固精的功效。對於氣虛神疲、心悸失眠、遺精滑精等症狀,五味子能補益腎氣,固攝精氣,提高機體免疫力,改善睡眠質量。

二、 收斂固澀: 五味子有收斂固澀之效,能抑制汗液分泌,減少津液流失,有助於提升精氣神,改善面色蒼白、頭暈乏力等症狀。

因此,清神益氣湯中加入五味子,可有效改善氣虛神疲、精氣不足等問題,達到益氣固精、收斂固澀的功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清神益氣湯」由茯苓、升麻、澤瀉、蒼朮、防風、生薑、青皮、橘皮、甘草、白芍、白朮、人參、黃柏、麥門冬、五味子組成,具有清熱降火、益氣養陰、安神補腦等功效,適用於治療因脾胃虛弱,氣血不足,陰虛火旺引起的失眠、多夢、心悸、煩躁、盜汗、口乾舌燥、四肢無力等症狀。

茯苓性平,味甘淡,有益氣健脾、利水滲濕、寧心安神等功效。用於治療脾虛食少、水腫、小便不利、心悸失眠等症。

升麻性味辛、苦、甘,微寒,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益氣補血等功效。用於治療感冒發燒、頭痛身痛、中暑、貧血、月經不調等症。

澤瀉性寒,味甘,有化濕利水、清熱解毒、澀精止遺等功效。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遺精、早洩等症。

蒼朮性溫,味苦,有燥濕健脾、化濕利尿、行氣止痛等功效。用於治療脾虛泄瀉、水腫、小便不利、風濕痹痛等症。

防風性溫,味辛,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等功效。用於治療感冒發燒、頭痛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等症。

生薑性溫,味辛,有散寒發汗、溫中止瀉、止嘔解毒等功效。用於治療感冒發燒、頭痛身痛、中暑、嘔吐腹瀉、食積不消化等症。

青皮性溫,味苦、辛,有理氣行氣、疏肝解鬱、消食化積等功效。用於治療胸悶腹脹、消化不良、食積不消化、肝氣鬱結等症。

橘皮性溫,味苦、辛,有理氣行氣、健脾胃、燥濕化痰等功效。用於治療胸悶腹脹、消化不良、食積不消化、咳嗽痰多等症。

甘草性甘,味平,有補氣益血、清熱解毒、緩解疼痛等功效。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咳嗽氣喘、口乾舌燥、咽喉腫痛等症。

白芍性寒,味酸,有養血調經、緩解疼痛、平肝熄風等功效。用於治療月經不調、痛經、頭痛身痛、心煩意亂等症。

白朮性溫,味苦,有補氣健脾、燥濕利水、固表止汗等功效。用於治療脾虛泄瀉、水腫、小便不利、汗虛盜汗等症。

人參性溫,味甘,有補氣固脫、益氣生津、補脾益肺等功效。用於治療氣虛乏力、心悸氣短、脾虛泄瀉、肺虛咳嗽等症。

黃柏性寒,味苦,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瀉、滋陰降火等功效。用於治療熱病神昏、煩躁口渴、泄瀉痢疾、陰虛火旺等症。

麥門冬性寒,味甘,有養陰清肺、潤燥止咳、益氣生津等功效。用於治療肺陰虛、咳嗽氣喘、口乾舌燥、津傷口渴等症。

五味子性溫,味酸,有固澀收斂、補氣益腎、生津止渴等功效。用於治療遺精早洩、月經不調、盜汗津虧、久咳虛喘等症。

總結:中藥方劑「清神益氣湯」由茯苓、升麻、澤瀉、蒼朮、防風、生薑、青皮、橘皮、甘草、白芍、白朮、人參、黃柏、麥門冬、五味子組成,具有清熱降火、益氣養陰、安神補腦等功效,適用於治療因脾胃虛弱,氣血不足,陰虛火旺引起的失眠、多夢、心悸、煩躁、盜汗、口乾舌燥、四肢無力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不宜自行服用。
  • 本方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 本方不宜與其他中藥同時服用,以免發生藥物相互作用。

相關疾病


氣喘四肢麻痺癱瘓小便顏色偏黃經常疲勞想睡呼吸急促,氣不接續之症

相同名稱方劑


清神益氣湯, 出處:《杏苑》卷四。 組成:茯苓1錢,升麻1錢,澤瀉1錢,蒼朮1錢,防風1錢5分。 主治:暑雨之際,脾胃虛損,目疾時作,身面目睛俱黃,小便黃赤,大便不調,飲食減少,氣短上驟,怠惰嗜卧,四肢不收。

清神益氣湯, 出處:《脾胃論》卷下。 組成:茯苓2分,升麻2分,澤瀉3分,蒼朮3分,防風3分,生薑5分,青皮1分,橘皮2分,生甘草2分,白芍藥2分,白朮2分,人參5分,黃柏1分,麥門冬2分,五味子3分。 主治:素有脾胃虛損病,目疾時作,身面目睛俱黃,小便或黃或白,大便不調,飲食減少,氣短上氣,怠惰嗜卧,四肢不收。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