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虎頭骨1兩(塗酥,炙令黃),白茯苓1兩,白朮1兩,人參3分(去蘆頭),麥門冬1兩半(去心),赤芍藥半兩,桂心半兩,黃耆1兩,柴胡1兩(去苗),陳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焙),當歸半兩,沈香1兩,五味子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桃仁1兩半(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為散。
每服5錢,以水1大盞,加生薑半分,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虎頭骨散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慎用。
- 虎頭骨散有溫補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 虎頭骨散有收斂作用,大便不通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虎頭骨散, 出處:《聖惠》卷五十二。 組成:虎頭骨1兩(塗酥,炙黃),牡蠣3分(炒轉色),地骨皮1兩,柴胡1兩半(去苗),鱉甲1兩(塗酥,炙黃,去裙襕),知母1兩,桂心半兩,川朴消1兩。 主治:瘧疾。發作無時,寒熱不定。
虎頭骨散, 出處:《聖惠》卷十八。 組成:虎頭骨1兩(塗酥,炙令黃),白茯苓1兩,白朮1兩,人參3分(去蘆頭),麥門冬1兩半(去心),赤芍藥半兩,桂心半兩,黃耆1兩,柴胡1兩(去苗),陳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焙),當歸半兩,沉香1兩,五味子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桃仁1兩半(湯浸,去皮尖雙仁,麸炒微黃)。 主治:熱病後,虛勞氣發,作寒熱,乍進乍退,頭痛,眼睛疼,口苦,不思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