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頭骨散

HU TOU GU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惠》卷十八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8%
脾經 17%
心經 17%
肝經 11%
腎經 9%
胃經 8%
大腸經 5%
三焦經 4%
膽經 4%
心包經 2%
小腸經 1%
肺經
脾經
心經
肝經
腎經
胃經
大腸經
三焦經
膽經
心包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09

主治功效


虎頭骨散

整體功效: 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止痛。

主治: 熱病後,虛勞氣發,作寒熱,乍進乍退,頭痛,眼睛疼,口苦,不思食。

虎頭骨散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熱病後虛勞氣發,作寒熱,乍進乍退,頭痛,眼睛疼,口苦,不思食等症狀。虎頭骨散由虎骨、茯苓、白朮、人參、麥門冬、赤芍、桂枝、黃耆、柴胡、橘皮、當歸、沉香、五味子、甘草、桃仁等中藥組成。虎骨散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

文獻參考:

  • 《本草綱目》
  • 《醫學入門》
  • 中醫學大辭典》

傳統服藥法


虎頭骨1兩(塗酥,炙令黃),白茯苓1兩,白朮1兩,人參3分(去蘆頭),麥門冬1兩半(去心),赤芍藥半兩,桂心半兩,黃耆1兩,柴胡1兩(去苗),陳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焙),當歸半兩,沈香1兩,五味子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桃仁1兩半(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為散。
每服5錢,以水1大盞,加生薑半分,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方劑組成解釋


  • 虎骨: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
  • 茯苓:具有健脾利水、滲濕安神的功效。
  • 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
  • 人參:具有大補元氣、生津止渴、安神的功效。
  • 麥門冬:具有養陰潤肺、清心除煩的功效。
  • 赤芍: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 桂枝:具有發汗解表、溫經通絡的功效。
  • 黃耆:具有補氣固表、利尿消腫的功效。
  • 柴胡:具有疏肝解郁、和解表里、升陽舉陷的功效。
  • 橘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
  • 沉香:具有行氣止痛、散結消腫的功效。
  • 五味子:具有收斂固澀、益氣生津的功效。
  •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的功效。
  • 桃仁:具有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虎頭骨散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慎用。
  • 虎頭骨散有溫補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 虎頭骨散有收斂作用,大便不通者慎用。

相關疾病


頭痛嘴裡發苦肺結核瘧疾神經性厭食症原發性高血壓低血壓肺氣腫慢性腎衰竭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骨質疏鬆症食慾不振

相同名稱方劑


虎頭骨散, 出處:《聖惠》卷五十二。 組成:虎頭骨1兩(塗酥,炙黃),牡蠣3分(炒轉色),地骨皮1兩,柴胡1兩半(去苗),鱉甲1兩(塗酥,炙黃,去裙襕),知母1兩,桂心半兩,川朴消1兩。 主治:瘧疾。發作無時,寒熱不定。

虎頭骨散, 出處:《聖惠》卷十八。 組成:虎頭骨1兩(塗酥,炙令黃),白茯苓1兩,白朮1兩,人參3分(去蘆頭),麥門冬1兩半(去心),赤芍藥半兩,桂心半兩,黃耆1兩,柴胡1兩(去苗),陳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焙),當歸半兩,沉香1兩,五味子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桃仁1兩半(湯浸,去皮尖雙仁,麸炒微黃)。 主治:熱病後,虛勞氣發,作寒熱,乍進乍退,頭痛,眼睛疼,口苦,不思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