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皮酒

orange peel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2.1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6%
胃經 26%
肺經 26%
大腸經 12%
肝經 6%
脾經
胃經
肺經
大腸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主治功效


橘皮酒方劑主治功效分析

橘皮酒主要用於治療產後肌浮。其功效與治療原理,可從以下幾方面分析:

一、方劑組成與功效分析

《濟陰綱目》中記載的橘皮酒組成單一,僅為橘皮。其作用主要依靠橘皮的藥性。橘皮,即陳皮,味辛、苦,性溫,歸脾、肺經。具有理氣化痰、燥濕健脾的功效。

產後肌浮,指的是產後身體浮腫,肌膚鬆弛無力。這與產後氣血不足,經絡運行不暢密切相關。橘皮溫中理氣,能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從而緩解產後肌膚浮腫的症狀。 酒作為引經藥,可以促進藥物吸收,並起到溫陽活血的作用,增強橘皮的療效。

二、治療原理探討

從古籍中可以看出,不同醫家在治療產後諸證時,常會根據病人的具體症狀加入其他藥物。而橘皮酒單獨使用,主要著眼於其理氣行氣的功效。產後肌浮,雖然可能與氣血不足、水濕停聚等多種病因相關,但氣機阻滯是其重要病機之一。橘皮酒通過溫和的理氣作用,疏通經絡,使氣血得以運行,從而達到消除浮腫的目的。 這與現代醫學中,針對產後水腫採用利尿消腫的治療方法,在機理上有所不同,但都指向改善體內水分代謝,緩解浮腫的目標。

三、不同版本橘皮酒的比較

值得注意的是,《古今醫統大全》中記載的「茴香橘皮酒」,除了橘皮外,還添加了茴香、白豆蔻等藥物,功效也擴展到治療心腹痛。這說明,橘皮酒的組成和功效可以根據臨牀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而其他古籍中提到的方劑,雖然也提及橘皮,但多是複方,橘皮僅為其中一味藥,其作用並非單獨發揮,而是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治療更為複雜的產後病症。 這也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

四、總結

總而言之,橘皮酒單方主要通過橘皮的理氣化痰、燥濕健脾功效,治療產後肌浮。其治療原理是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從而消除浮腫。 需要強調的是,不同版本的橘皮酒組成和功效有所不同,應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使用。 古籍記載提供了豐富的臨牀經驗,但需結合現代醫學知識,謹慎應用。

傳統服藥法


橘皮。
行氣。
上為末。
每服2錢,酒調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孕婦禁用:因為橘皮具有一定的行氣作用,孕婦應避免使用。
  2. 過敏反應:對於橘皮或酒精過敏者,應避免使用,使用前最好進行皮膚測試。
  3. 適量飲用:藥酒雖然有益,但不宜過量,建議每次服用2錢(約6克),每日至多2-3次。
  4. 慢性疾病者慎用:有慢性疾病(如肝腎疾病者)的人,應諮詢醫師後再考慮使用。
  5. 酒精影響:因為含有酒精,使用期間需注意不搭配其他酒類,並且避免駕駛或操作重型機械。

相關疾病


月經腹痛腹痛嘔吐下腹部痛上腹胃脘痛纖維肌痛症全身酸痛暈眩容易悲傷胃腸脹氣淋巴結腫大打嗝呃逆經常放屁低血壓胸悶脹容易憂鬱消化不良上吐下瀉臍下偏左或偏右處疼痛

相同名稱方劑


橘皮酒, 出處:《濟陰綱目》卷十三。 組成:橘皮。 主治:行氣。主治:産後肌浮。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