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皮一物湯

JU PI YI WU TA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2.1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50%
肺經 50%
脾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橘皮一物湯」顧名思義,僅以橘皮為藥材。此方之所以只用橘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橘皮性味平和,功能廣泛:橘皮味辛、苦,性溫,歸脾、胃、肺經。它具有理氣化痰、健脾和胃、疏肝止痛、降逆止嘔等多重功效。因此,單用橘皮就能治療多種病症,例如胸悶氣脹、消化不良、嘔吐、腹痛等。
  2. 橘皮藥性溫和,安全性高:橘皮屬於常見的藥食同源食材,長期服用也不易產生副作用。因此,單用橘皮製成的方劑,對於體質虛弱或怕藥者更為適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橘皮一物湯主治功效分析

橘皮一物湯,組成極簡,僅以橘皮一味藥材構成。然其功效卻廣泛而實用,在多部古籍中均有記載,主要用於治療各種「氣」的病症。

主治功效

綜合分析古籍文獻,橘皮一物湯主要功效如下:

  1. 行氣止痛:治療各種氣機阻滯引起的疼痛,如胸脅脹痛、脘腹刺痛等。《仁齋直指方論》謂其“治諸氣攻刺”,《仁術便覽》亦云“治諸氣攻刺”,《萬氏家抄濟世良方》和《濟陽綱目》皆言“治諸氣攻刺”,可見其行氣止痛之效為醫家所公認。
  2. 解表散寒除濕:適用於外感風寒暑濕初起之證。《仁齋直指方論》、《仁術便覽》、《萬氏家抄濟世良方》和《濟陽綱目》均提到本方可用於治療“感風寒暑濕,初證通用”,表明其具有一定的解表散寒除濕功效。
  3. 消食和胃:治療飲食不節,導致中脘痞塞、嘔吐吞酸等症狀。《仁齋直指方論》、《仁術便覽》、《萬氏家抄濟世良方》和《濟陽綱目》皆載本方能“凡酒食所傷,中脘痞塞妨悶,嘔吐吞酸”,說明其具有良好的消食和胃作用。《濟陽綱目》更記載一例“吞酸諸藥不效者,服之立愈”,凸顯其在治療吞酸方面的特效。
  4. 理氣寬中:《瘍醫大全》引《入門》之言,指出“逸則氣滯,亦令氣結”,認為過度安逸可導致氣機阻滯,輕者自行活動即可緩解,重者則需用橘皮一物湯治療。此亦說明本方具有理氣寬中之效。

治療原理

橘皮,性溫,味辛、苦,歸脾、肺經。其主要功效為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1. 理氣止痛:橘皮辛溫,能行散肺脾氣機,使氣行則痛止。對於各種氣機阻滯引起的疼痛,橘皮能疏通氣機,暢達經絡,從而緩解疼痛。
  2. 解表散寒除濕:橘皮辛溫,能發散風寒,燥濕化濁。對於外感風寒暑濕初起,橘皮能輕宣發散,祛除表邪,使邪從外解。
  3. 消食和胃:橘皮辛能行氣,苦能燥濕,歸脾胃經,能促進脾胃運化,增強消化功能。對於飲食不節引起的脘腹脹滿、嘔吐吞酸等症狀,橘皮能行氣消食,燥濕和胃,使食積得化,胃氣得和,則諸症自消。
  4. 理氣寬中:橘皮能理氣行氣,對於氣機鬱滯,導致中脘痞塞、胸悶不舒等症狀,橘皮能疏通氣機,使氣機暢達,胸脘舒展。

綜上所述,橘皮一物湯雖僅一味藥,但其理氣、燥濕、化痰、健脾、和胃之功,使其能廣泛應用於多種病症,尤其對於氣機不暢引起的各種問題,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其組方簡潔,藥材易得,煎服方便,實為臨牀常用之良方。

傳統服藥法


橘皮5兩。水3升,煮取1升,去滓頓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胃潰瘍胃及十二指腸炎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嘔吐噯氣噁心反胃

相同名稱方劑


橘皮一物湯, 出處:《肘後方》卷三。 組成:橘皮5兩。 主治:卒失聲,聲噎不出。諸氣攻刺,及感受風寒暑濕,初症通用。又凡酒食所傷,中脘痞塞妨悶,嘔吐吞酸。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