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水牛皮方中加入橘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理氣行氣,消腫止痛:橘皮味辛、苦,性溫,入肺、脾經,具有理氣行氣、燥濕化痰、消腫止痛的功效。水牛皮性寒,味甘,入肝、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消腫生肌的功效。橘皮與水牛皮配伍,一寒一溫,相輔相成,可起到調和藥性,增強藥效的作用。
- 促進藥物吸收:橘皮含有揮發油,可促進藥物吸收,提高藥效。水牛皮性寒,不易吸收,加入橘皮可以幫助水牛皮成分更好地被人體吸收,發揮其藥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水牛皮方」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記載主治「老人水氣,身體虛腫,面目虛脹」,屬於水腫病症範疇。古代醫家認為,老年人因脾腎氣虛,水濕運化失常,導致水液停滯於肌膚腠理之間,形成虛腫。其特徵為腫脹按之凹陷、病程較緩,且多伴隨疲倦乏力、食欲不振等虛象。
組成與邏輯推理
水牛皮(2斤,去毛淨洗):
- 本草依據:水牛皮性平,古代用於「利水消腫」,尤其針對皮膚水腫。《本草綱目》提及牛皮可「治虛勞,除水腫」,其質地厚重,富含膠質,煮後易消化吸收,可能通過滋養脾腎、利水滲濕以改善虛性水腫。
- 推測原理:牛皮膠質能緩補脾胃,促進水液代謝,間接改善因脾虛導致的濕滯腫脹。
橘皮(1兩):
- 本草功效:橘皮(陳皮)辛溫,歸脾、肺經,具「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在此方中配合水牛皮,可調暢氣機,防止滋膩礙胃,並增強脾胃運化水濕之效。
- 協同作用:陳皮芳香醒脾,能化解牛皮之滋膩,同時通過行氣促進水液運行,達到「氣行則水行」的效果。
生薑、醋、五味調味:
- 生薑:辛溫發散,溫中止嘔,助陳皮醒脾,並能散水氣。
- 醋:酸收軟堅,可能用於平衡牛皮之膩滯,兼能開胃消食。
- 五味調和:古代強調「藥食同源」,此方以食療形式緩緩調理,符合老人體質不宜峻攻的特性。
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以「補瀉兼施」為原則:
- 補益層面:水牛皮滋養脾胃,補充因年老或久病虧損的氣陰,改善基礎代謝。
- 祛濕層面:橘皮、生薑行氣燥濕,促進水液流通,標本兼顧。
- 食療特性:通過長期食用(「常作尤益」)溫和調理,符合老年人「虛不受補」的體質特點,逐步恢復水液平衡。
總結
「水牛皮方」以食療形式,結合動物藥與植物藥的協同作用,針對老年人脾腎氣虛、水濕不化的病機,通過補脾行氣、利水消腫以改善虛性水腫。其組方邏輯體現古代「藥食同用」與「緩治虛症」的智慧。
傳統服藥法
水牛皮2斤(刮去毛,淨洗),橘皮1兩。
上藥相和,煮令爛熟,切。以生薑、醋、五味漸食之。常作尤益。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腎絲球腎炎全身性水腫
相同名稱方劑
水牛皮方, 出處:《養老奉親》。 組成:水牛皮2斤(刮去毛,淨洗),橘皮1兩。 主治:老人水氣,身體虛腫,面目虛脹。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