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黃左經湯

MA HUANG ZUO JI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三因》卷三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3%
脾經 18%
膀胱經 15%
腎經 12%
心經 10%
肝經 10%
胃經 8%
膽經 2%
肺經
脾經
膀胱經
腎經
心經
肝經
胃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麻黃左經湯包含麻黃,乃因其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發散風寒、宣肺止咳之功效。

麻黃為此方劑之君藥,其發散風寒之力最強,能迅速驅散外邪,解除表寒之邪,故用以治療風寒表證,如風寒感冒、咳嗽痰白、鼻塞流涕等。此外,麻黃亦能宣肺通竅,利氣消腫,用以治療肺氣鬱閉、喘息咳逆、胸悶等病症。

麻黃左經湯中加入葛根,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解表散寒,升陽解肌: 麻黃性溫,善於發汗解表,但容易耗氣傷津。葛根性涼,善於解肌退熱,且能生津止渴,與麻黃配伍,可使發汗作用溫和而不傷正氣。
  2. 疏風通絡,止痛止痙: 葛根具有疏風解表、通經活絡的作用,可緩解麻黃所致的頭身疼痛,並可預防麻黃所致的肌肉痙攣。

總而言之,麻黃左經湯中加入葛根,可起到協調藥性、增強療效的作用,使方劑更加安全有效。

麻黃左經湯中加入細辛,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助麻黃散寒解表:細辛性溫,味辛,能散寒解表,且入肺經,與麻黃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散寒解表之效,加強藥力,更能迅速解除表寒。

二、通鼻竅,利鼻淵:細辛具有通鼻竅、利鼻淵的功效,對於寒邪客肺,鼻塞不通者,可幫助疏通鼻竅,使呼吸暢通,配合麻黃宣肺止咳,緩解鼻塞、流涕等症狀。

麻黃左經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益氣,固護中氣:麻黃左經湯以麻黃、桂枝等辛溫發散之品為主,易耗傷正氣。白朮具有健脾益氣、固護中氣的功效,可補益脾胃,防止藥物過於耗傷正氣,使治療更安全有效。
  2. 燥濕化痰,止咳平喘:麻黃左經湯用於治療風寒束肺、咳嗽喘息等症。白朮具燥濕化痰之功,可配合麻黃、桂枝等藥物,共同達到宣肺止咳、平喘的效果,提高治療效率。

麻黃左經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祛濕利水,佐麻黃宣肺: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之效。麻黃辛溫宣肺,可發汗解表,但容易傷津耗氣,而茯苓可健脾利水,補益氣津,佐以麻黃,既可宣散肺氣,又可防止耗傷正氣,使藥效更為平和。

2. 平衡藥性,防範副作用: 麻黃性溫燥,易傷津液,而茯苓性平,可緩解麻黃的燥烈之性,防止藥性過於偏燥,避免出現口乾、咽燥等副作用,使藥物更為安全有效。

麻黃左經湯中加入防己,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疏風解表,利水消腫: 防己性寒,善於祛除外感風寒,同時兼具利水消腫之效。與麻黃、桂枝等藥物配合,可增強疏風散寒之功,並有助於消除水腫,使表邪得解,水濕得排。
  2. 協同麻黃,宣肺通竅: 防己與麻黃均具有宣肺通竅的功效,二者合用,可增強宣肺之力,暢通氣道,使肺氣宣暢,痰濁得以排出,進而緩解呼吸困難等症狀。

麻黃左經湯中加入桂枝,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作用:

  1. 溫陽散寒:桂枝性溫,善於溫經散寒,與麻黃相配,可增強其發汗解表之效,有助於驅散外寒,緩解表寒証。
  2. 調和營衛:桂枝具有調和營衛的作用,可促進氣血運行,平衡營衛,有助於恢復機體正常功能,與麻黃共同發揮解表作用,並能避免汗出過多而傷正氣。

總而言之,桂枝在麻黃左經湯中,既能增強解表功效,又能調和氣血,使其發揮更佳的治療效果。

麻黃左經湯中加入羌活,主要考量以下兩個原因:

  1. 疏風解表,散寒止痛:麻黃左經湯以麻黃、桂枝為君藥,主治風寒表證,羌活性溫,善於疏散風邪,並能解表散寒,與麻黃、桂枝相輔相成,增強解表散寒之力。
  2. 祛風濕,止痛:羌活亦能祛風濕,止痛,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頭痛、肢體疼痛等症,有較好的緩解作用。麻黃左經湯中加入羌活,可有效增強止痛功效,並能緩解風寒濕邪引起的肢體痠痛等症。

麻黃左經湯中加入防風,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疏散風寒,止咳平喘:麻黃性溫,善於發汗解表,驅散風寒。防風性溫,亦能散風寒,且兼具止咳平喘功效。二者相合,可加強散寒止咳之力,用於治療風寒襲肺所致的咳嗽、喘息等症。
  2. 調和藥性,防止燥烈:麻黃性溫燥,單用易傷津液。防風性溫和,能調和麻黃的燥烈之性,避免過度耗傷津液,使藥力更為平和,更易於臨牀應用。

麻黃左經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 麻黃辛溫發散,性烈易傷津液,容易耗氣。而甘草性甘平,能緩和麻黃的辛燥之性,防止藥性過於猛烈,避免損傷正氣。
  2. 增強療效: 甘草與麻黃配伍,能增強麻黃的解表發汗作用,同時還能提高其止咳平喘的效果。甘草的補氣作用能減輕麻黃發汗後的虛弱感,使療效更加顯著。

主治功效


麻黃左經湯

中藥方劑「麻黃左經湯」,主要成分是:麻黃、葛根、細辛、白朮、茯苓、防己、桂枝、羌活、防風、甘草,主治功效是:風寒暑濕之邪客於足太陽經,引起手腳抽搐麻痺,行走困難,惡寒發熱,無汗怕冷,或者自汗怕風,頭痛眩暈,腰痠背痛,關節疼痛;附骨疽、咬骨疽發作於大腿之後面。

其組成與功效如下:

  • 麻黃:性辛溫,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
  • 桂枝:性溫味辛,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
  • 甘草:性味甘平,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葛根:散風熱、發汗解表、止血、生津止渴、解酒毒、透疹、止瀉和清熱解毒。
  • 羌活: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
  • 細辛: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
  • 防己:祛風除濕、利水消腫、散風寒、健脾胃、止咳化痰、利水滲濕、活絡止痛、破血消癥。

總結

麻黃左經湯是以麻黃為君藥,佐以葛根、細辛、白朮、茯苓、防己、桂枝、羌活、防風、甘草等藥物組成。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活血止痛、健脾胃、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等功效,可用於治療風寒暑濕之邪客於足太陽經,引起手腳抽搐麻痺,行走困難,惡寒發熱,無汗怕冷,或者自汗怕風,頭痛眩暈,腰痠背痛,關節疼痛;附骨疽、咬骨疽發作於大腿之後面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風寒暑濕流註足太陽經,手足攣痹,行步艱難,憎寒發熱,無汗惡寒,或自汗惡風,頭疼眩暈,腰重關節痛;附骨疽、咬骨疽發於腿之後面的患者使用。

相關疾病


暈眩梅尼爾氏病坐骨神經痛心內膜炎五十肩原發性高血壓類風濕性關節炎心包炎心肌炎低血壓慢性腎衰竭癤和癰痲風 [漢生氏病]骨及軟骨之惡性腫瘤(骨癌)四肢麻痺癱瘓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心臟衰竭

相同名稱方劑


麻黃左經湯, 出處:《三因》卷三。 組成:麻黃(去節)、乾葛、細辛、白朮(切,米泔浸)、茯苓、防己、桂心(不見火)、羌活、防風、甘草(炙)各等分。 主治:風寒暑濕流註足太陽經,手足攣痹,行步艱難,憎寒發熱,無汗惡寒,或自汗惡風,頭疼眩暈,腰重關節痛;附骨疽、咬骨疽發於腿之後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