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秘寶丹

神仙秘寶丹

SHEN XIAN MI BAO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6

熱/寒比例

(3.1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6%
脾經 21%
心經 17%
肺經 12%
腎經 9%
膽經 5%
胃經 4%
膀胱經 2%
心包經 1%
肝經
脾經
心經
肺經
腎經
膽經
胃經
膀胱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中藥方劑「神仙祕寶丹」中包含「白花蛇」,主要原因有二:

  1. 祛風濕、通經絡: 白花蛇性溫,味甘,入肝經,具有祛風濕、通經絡的功效。對於因風寒濕邪侵襲導致的痺痛麻木、筋骨疼痛等症狀,白花蛇能有效緩解。
  2. 活血化瘀: 白花蛇亦具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有一定療效。

然而,白花蛇屬於毒性藥材,使用需謹慎,需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應用,不可自行配製使用。

神仙祕寶丹中加入烏梢蛇,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通絡:烏梢蛇性味甘平,入肝經,具有祛風濕、通經絡、止痙攣的功效。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痺痛、麻木、肢體不遂等症,烏梢蛇能有效疏通經絡,改善血循環,緩解疼痛。

2. 舒筋活血:烏梢蛇含有多種氨基酸、蛋白質等營養成分,能滋養筋骨,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改善筋骨疼痛、麻木等症狀。

因此,烏梢蛇在神仙祕寶丹中起到祛風通絡、舒筋活血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治療作用。

中藥方劑「神仙祕寶丹」中包含蜈蚣,主要原因如下:

  1. 通絡止痛: 蜈蚣性寒,具有通絡止痛、消腫散結的功效,可治療風濕痺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疾病。
  2. 驅風解毒: 蜈蚣善於驅風解毒,可治療中風、毒蛇咬傷、瘡瘍腫毒等症狀。

蜈蚣入藥需經過炮製,去除毒性,方可安全使用。使用蜈蚣需謹慎,需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神仙祕寶丹中包含附子,主要是因為其溫陽散寒、回陽救逆之效。附子性熱,味辛,入心、腎經,具有強心、升陽、祛寒的作用。

方劑中若出現寒凝血瘀、陽氣衰微等症狀,則需要溫陽散寒、回陽救逆的藥物來治療。附子可以溫暖脾腎陽氣,驅散寒邪,改善血瘀,進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因此,附子成為神仙祕寶丹中不可或缺的藥物之一。

神仙祕寶丹中包含硃砂,主要原因如下:

  1.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味甘,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古人認為硃砂能鎮定心神,治療心悸、失眠等症狀,有助於達到「神仙」般的寧靜狀態。
  2. 驅邪辟邪: 硃砂的紅色色澤,在古代被視為辟邪之物,能驅除惡靈,保佑平安。因此,神仙祕寶丹中加入硃砂,除了藥效之外,也具有辟邪的象徵意義。

神仙祕寶丹方中加入白僵蠶,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止痙: 白僵蠶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祛風止痙、通絡止痛的功效。用於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痙攣、抽搐、麻木等症狀,與方中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可有效緩解因風邪入侵而引起的各種病症。
  2. 解毒消腫: 白僵蠶亦有解毒消腫之效,可用於治療毒蛇咬傷、蜂螫傷等。神仙祕寶丹可能含有其他解毒消腫的藥材,白僵蠶的加入可以增強方劑的解毒效果,提高療效。

神仙祕寶丹中加入全蠍,主要基於其毒性功效

全蠍性寒,入肝經,具有解毒消腫通絡止痛的功效。其毒性可攻毒散結,用於治療瘡瘍腫毒、瘰癧結核等症;其通絡止痛之效,則可治風濕痺痛、肢體麻木等病。

因此,在神仙祕寶丹中加入全蠍,一方面可藉其毒性治療頑固病症,另一方面可利用其通絡止痛之效,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神仙祕寶丹中加入天麻,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平肝熄風,止痙止痛: 天麻性平味甘,入肝經,具有平肝熄風、止痙止痛之效。對於因肝風內動引起的頭痛、眩暈、肢體麻木、抽搐等症狀,天麻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2. 補益氣血,促進恢復: 天麻除了平肝熄風外,還具有一定的補益氣血作用,能促進身體的恢復。神仙祕寶丹通常用於治療較為嚴重的疾病,加入天麻有助於增強患者的體質,加快康復速度。

因此,天麻在神仙祕寶丹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僅能有效治療疾病,還能促進患者的恢復。

神仙祕寶丹中使用天南星,主要是因為其具備以下兩項特性:

  1. 祛風散寒止痛: 天南星味辛性溫,具有祛風散寒、止痛消腫的功效,對於風寒濕痺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關節腫脹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2. 化痰止咳平喘: 天南星可入肺經,具有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痰多咳嗽、哮喘等症狀。

然而,天南星屬於有毒藥材,需要謹慎使用,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服用,避免藥物中毒。

神仙祕寶丹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益血: 人參性溫味甘,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等功效。神仙祕寶丹多用於治療氣虛血虧、體弱乏力、精神不振等症狀,人參能補益中氣,改善血虛,提升整體元氣,有助於恢復體力,提高免疫力。
  2. 協同作用: 人參與方劑中其他藥材具有協同作用,能發揮更佳的療效。例如,人參可與黃芪等藥材相輔相成,增強補氣作用,或與當歸等藥材配伍,改善血虛症狀,使整體藥效更顯著。

神仙祕寶丹中加入沉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補氣,行氣止痛:沉香性溫,入脾、腎經,具有溫陽補氣、行氣止痛的功效,能改善因氣虛陽虛引起的各種病症,例如脾胃虛寒、脘腹冷痛、陽痿早洩等。
  2. 芳香開竅,安神定志:沉香氣味芳香,能開竅醒神,安神定志,對於神經衰弱、失眠多夢、心悸不安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因此,神仙祕寶丹中加入沉香,旨在通過溫陽補氣、行氣止痛、芳香開竅等功效,達到改善氣血運行、增強體質、安神定志的目的。

神仙祕寶丹方中加入五靈脂,主要是利用其活血化瘀、止痛消腫的功效。五靈脂為動物糞便中的一種菌類,具有疏通經絡、行氣止痛的藥性。在方劑中,它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環,消除瘀血阻滯,從而達到止痛消腫的效果。此外,五靈脂還有散寒除濕的功效,對於因寒濕凝滯而導致的疼痛也有較好的療效。

神仙祕寶丹中包含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活血化瘀: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能改善血液循環,解除瘀血阻滯,適用於因氣血瘀滯引起的各種疼痛,如頭痛、牙痛、腹痛等。
  2. 行氣止痛: 川芎能疏通經絡,行氣止痛,對於因氣滯血瘀引起的疼痛,如胸悶、心悸、頭昏等,有較好的療效。

因此,神仙祕寶丹中加入川芎,可發揮其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增強方劑的療效。

「神仙祕寶丹」中添加乳香,乃因其具有以下兩大特性:

  1. 活血化瘀:乳香性溫,味苦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其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瘀血阻滯,有助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症狀。
  2. 消炎止痛:乳香亦具消炎止痛功效,能抑制炎症反應,減輕疼痛。這對於一些因炎症導致的疼痛,如關節炎、風濕痛等,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乳香在「神仙祕寶丹」中能發揮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功效,有助於改善身體狀況。

神仙祕寶丹中包含沒藥,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活血化瘀,止痛消腫: 沒藥性溫,味苦,入肝、脾經。其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消腫之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2. 補腎壯陽: 沒藥亦具補腎壯陽功效,可改善腎虛陽痿、腰膝酸軟等症狀。

因此,神仙祕寶丹中加入沒藥,可起到活血化瘀、止痛消腫及補腎壯陽的功效,使其更能達到治療目的。

「神仙祕寶丹」方劑中包含牛黃,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清熱解毒: 牛黃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可治療熱病、神昏、驚厥等症狀。
  • 開竅醒神: 牛黃能通竅開竅,醒腦安神,可治療中風、昏迷、神志不清等。

牛黃的加入,能有效提升「神仙祕寶丹」清熱解毒、開竅醒神之效,使其更能針對熱病、神志不清等症狀,達到治療效果。

神仙祕寶丹中含有血竭,主要原因有二:

一、活血化瘀,止痛生肌:血竭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生肌止血的功效。其有效成分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創傷出血等症狀具有顯著療效。

二、補氣益血,強筋壯骨:血竭亦有補氣益血、強筋壯骨的作用。其能補益氣血,改善體質,對於氣血不足、筋骨酸軟、體虛乏力等症狀有一定改善效果。

因此,神仙祕寶丹中加入血竭,旨在發揮其活血化瘀、止痛生肌,以及補氣益血、強筋壯骨等功效,以達到整體療效的提升。

神仙祕寶丹中包含麝香,其主要原因在於麝香獨特的藥性。麝香具有開竅醒神、活血通經、消腫止痛之功效,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能通達經絡、疏通氣血,並具有溫陽散寒的作用。因此,在治療某些疾病,如中風昏迷、跌打損傷、風濕痺痛等時,加入麝香能起到迅速改善症狀的效果。此外,麝香亦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藥物更有效地被人體吸收。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神仙秘寶丹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範疇廣泛,集中於「風邪」引發的全身性病變,尤其針對「中風」及其後遺症。根據描述,其適應症可分三類:

  1. 成人中風重症:包括半身不遂(左癱右緩)、肢體弛緩無力(手足軃曳)、顏面神經麻痺(口眼斜)、言語障礙(語言謇澀),甚至意識昏迷(昏塞如醉)。
  2. 頑固性痹痛:深入骨髓之痛(痛連骨髓)或皮膚層的麻木瘙癢(痹襲皮膚),反映風邪夾雜濕痰、瘀血阻滯經絡的病理。
  3. 特殊族群應用:小兒驚風(涎潮抽溺)與產後中風,顯示其具備熄風、開竅之效,可能用於風痰上擾或血虛生風之證。

從症狀描述推測,此方強調整體「通絡祛風」之功,既能治療急性風痰閉阻(如牙關緊急),亦能改善慢性經絡氣血瘀滯(如頑痹瘙癢)。


組成與治療原理探討

(原方未列全藥,但根據「硇砂」「腦子」「朱砂」等關鍵藥物及製法推論)

核心藥物推測及邏輯

  1. 開竅醒神

    • 腦子(龍腦/冰片):辛香走竄,助醒神開閉,針對「昏塞如醉」。
    • 硇砂(或硼砂):腐蝕化痰,可能用於痰阻喉痹(牙關緊急)。
  2. 熄風鎮痙

    • 朱砂:重鎮安神,衣用兼治小兒驚風抽搐。
    • 薄荷(湯送服):清輕透表,助疏風解痙。
  3. 活血通絡

    • 無灰酒和丸:酒行藥勢,增強通絡活血之效,改善「血脈不行」。
    • 可能含活血藥(如乳香、沒藥)以治「痛連骨髓」。
  4. 祛風化痰

    • 若含天南星、白附子:可祛風痰,治口眼歪斜。
    • 硼砂替代硇砂時,側重清熱化痰,減毒性。

配伍特點

  • 攻邪為主:集中於風、痰、瘀三邪,以辛香、峻烈藥物突破閉塞。
  • 兒科調整:丸劑分服緩和藥性,薄荷湯增強透表力,適應小兒體質。
  • 外治內治兼備:既可內服調氣血,又可能外用(如硇砂)治皮膚頑痹。

此方體現「異病同治」思維,凡屬風邪夾雜痰瘀閉阻者,無論中風、痹症或驚風,皆可透過通絡開閉、祛風化痰的核心機制調治。

傳統服藥法


上為細末,入腦子等末,拌研極勻,用好無灰酒和丸,每1兩作15丸,朱砂為衣。
每服1丸,空心溫酒磨下;小兒急慢驚風者,以1丸分作4服,薄荷湯磨下。
方中硇砂,《普濟方》作「硼研」。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臨用宜慎。

相關疾病


牙齦腫脹痛貝爾氏癱瘓動脈粥樣硬化坐骨神經痛腦中風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多痰顏面神經麻痺牙齒緊閉口張不開膝部腫大疼痛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神仙秘寶丹,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一。 組成:白花蛇頭1枚(酒浸3日,焙乾),烏蛇頭1枚(酒浸3日,焙乾),赤足蜈蚣2條(酒浸3日,炙),附子1枚(重6錢者,炮,去皮臍),白花蛇項後肉(離項7寸後取2兩,酒浸3日,去皮骨,焙乾)7錢,朱砂6錢(别研,納2錢入藥,4錢爲衣),白僵蠶半兩(直者,炒,去絲嘴),雄雀1枚(去毛肛腸,入硇砂1錢,用泥固濟,曬乾,用文武火煅,青煙出爲度,别末),全蠍(去毒,炒)半兩,天麻(去苗)半兩,天南星(炮)半兩,人參(去蘆頭)半兩,沉香半兩,五靈脂8錢(炒,别末),川芎1錢,腦子(别末)1錢,乳香(别研)1錢,沒藥(别研)1錢,牛黃(别研)1錢,血竭1錢,麝香(别研)1錢。 主治:一切中風,左癱右緩,手足軃曳,牙關緊急,口眼歪斜,語言謇澀,昏塞如醉,或痛連骨髓,或痹襲皮膚,瘙癢頑痹,血脈不行,及小兒心肺中風,涎潮抽溺,婦人産後中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