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丸
SHEN XIAN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幼幼新書》卷九引《張氏家傳》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熱 (3.17)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神仙丸中含有硃砂,主要原因如下:
-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之效,可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古人認為硃砂能驅邪避祟,故將其加入方劑中,以達到安神定志的目的。
- 清熱解毒: 硃砂亦具清熱解毒之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熾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然而,硃砂本身有毒性,需在醫師指導下服用,不可自行使用。
神仙丸中包含人參,主要原因如下:
- 補氣固本: 人參為補氣之聖藥,能益氣補脾,扶正固本,增強人體抵抗力。神仙丸多用於治療體虛乏力、氣血不足等症,人參有助於提升患者體能,改善症狀。
- 增強藥效: 人參具有引藥入藥的作用,能促進其他藥材的吸收和利用,使藥效發揮得更加充分。在神仙丸中,人參與其他藥材配伍,能協同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神仙丸中加入沉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腎納氣,降逆止嘔: 沉香性溫,入腎經,能溫腎陽,納氣降逆,對於腎虛氣逆、脾胃虛寒導致的嘔吐,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 行氣止痛,溫中散寒: 沉香能行氣止痛,溫中散寒,對於氣滯血瘀、寒凝氣滯所致的脘腹疼痛,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神仙丸中加入沉香,不僅可以溫腎納氣,降逆止嘔,同時也能行氣止痛,溫中散寒,有助於提高藥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神仙丸中加入全蠍,主要是取其毒性與活血化瘀的功效。
全蠍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祛風止痙、通絡止痛、解毒消腫之效。其毒性可破血通絡,治療因血瘀凝滯導致的中風半身不遂、肢體麻木等症狀。同時,其活血化瘀作用也能改善血液循環,緩解疼痛,並對一些皮膚病和腫瘤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神仙丸中加入全蠍,旨在通過其毒性與活血化瘀功效,達到治療中風、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的目的。
神仙丸中包含白僵蠶,主要原因有二:
- 祛風止痙:白僵蠶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祛風止痙、化痰散結之效。其可疏通經絡,緩解筋脈拘攣,對於因風邪入侵所致的痙攣、抽搐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 化痰散結:白僵蠶亦能化痰散結,對於痰濁阻滯所致的咳嗽、喘息、胸悶等症狀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神仙丸中加入白僵蠶,旨在發揮其祛風止痙、化痰散結的作用,以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神仙丸中加入天麻,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平肝熄風: 天麻味甘性平,入肝經,具有平肝熄風之效。神仙丸多用於治療頭風眩暈、肢體麻木等症,天麻能有效改善腦部血液循環,緩解頭部脹痛、眩暈等症狀,並舒筋活絡,減輕肢體麻木。
- 祛風止痛: 天麻亦有祛風止痛之功,可有效緩解由風寒濕邪引起的頭痛、肢體疼痛等症狀。神仙丸中常配伍其他具有祛風止痛功效的藥材,如川芎、白芷等,共同發揮功效,達到治療目的。
神仙丸方劑中含有天南星,主要基於其 祛風止痙,化痰散結 的功效。天南星性溫,味辛苦,入肺、脾經。其能 散風寒,止咳平喘,化痰消積,對於風寒痰阻所致的咳嗽、哮喘、驚風抽搐等症狀有較好療效。此外,天南星還具有一定的 解毒 作用,可用於治療毒蛇咬傷、蜂蜇傷等。因此,神仙丸中加入天南星,旨在通過其藥性 散風寒、止痙攣、化痰濁,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效果。
神仙丸方劑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行氣止痛: 川芎味辛、性溫,入肝、膽經,具有行氣活血、止痛的功效。對於因氣血瘀滯導致的頭痛、頭暈、肢體麻木等症狀,川芎能有效疏通經絡,緩解疼痛。
- 活血化瘀: 川芎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利於消腫止痛。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川芎可以促進瘀血消散,加速傷口癒合。
因此,川芎在神仙丸方劑中發揮著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有助於改善氣血循環,減輕疼痛,促進疾病恢復。
神仙丸方劑中包含附子,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溫陽散寒: 附子為大熱之藥,性峻力強,善於回陽救逆,溫通經脈,對於寒邪客於陽氣,出現手足厥冷、面色蒼白、呼吸微弱等症狀,有顯著的溫陽散寒作用。
- 助藥力: 附子可增強其他藥材的藥力,提高藥效。神仙丸中往往包含一些寒涼藥材,以治療寒證,而附子則可以起到平衡寒涼藥性,避免寒涼藥過於傷陽的作用,同時也能促進其他藥材的藥力發揮,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神仙丸方中加入五靈脂,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活血化瘀,止痛消腫: 五靈脂味甘、辛,性溫,入肝、脾經。其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效。神仙丸多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瘀血等症,五靈脂可促進瘀血消散,減輕疼痛,幫助傷口癒合。
-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 五靈脂性溫,可以調和方中其他藥物的寒涼之性,避免寒涼之品損傷脾胃,增強藥效。同時,五靈脂的活血化瘀作用,也能促進其他藥物的吸收和發揮作用。
神仙丸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乳香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改善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神仙丸多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乳香的加入可幫助消散瘀血,促進傷口癒合。
- 引導藥力,增強療效: 乳香性溫,入心、肝、脾經,能引導藥力直達病所,增強其他藥物的療效。與其他藥物配合使用,可起到協同作用,使藥效更加顯著。
神仙丸中含有蜈蚣,主要基於其通絡止痛、祛風解毒的功效。蜈蚣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較強的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作用,可治療因風寒濕邪侵襲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半身不遂等症。
此外,蜈蚣亦具有解毒功效,可治療蛇蟲咬傷、瘡瘍腫毒等。在神仙丸中,蜈蚣與其他藥材配伍,可發揮協同作用,達到更佳的療效。
神仙丸中包含白花蛇,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白花蛇性味甘溫,入肝經,具有祛風止痛、通絡活血、解毒消腫之功效。此藥材能有效改善因風寒濕邪入侵導致的痺痛、麻木、肢體不遂等症狀,同時對跌打損傷、骨折、蛇蟲咬傷等外傷也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 神仙丸主要針對風濕痺痛、筋骨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而白花蛇的藥效正好與之契合。 其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功效能有效緩解患者的疼痛,促進血液循環,恢復肢體功能。
因此,白花蛇在神仙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神仙丸中包含烏梢蛇,其主要原因如下:
- 祛風止痛:烏梢蛇性味甘平,入肝經,具有祛風濕、止疼痛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因風寒溼邪入侵所致的疼痛,如關節疼痛、頭痛、腰痛等。
- 通絡活血:烏梢蛇能活血化瘀,通經活絡,對於因氣血瘀滯所致的痺痛、麻木、肢體活動不便等症,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因此,烏梢蛇在神仙丸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與其他藥物共同協同,達到祛風止痛、通絡活血的功效。
神仙丸方劑中包含牛黃,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解毒: 牛黃性寒,味苦,入心、肝、膽經,具有清熱解毒、鎮驚開竅的功效。對於熱毒內盛、神昏譫語、驚癇抽搐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 活血化瘀: 牛黃能活血化瘀,通經止痛,對於瘀血阻滯、血脈不通所致的頭痛、眩暈、肢體麻木等症狀亦有良好效果。
因此,神仙丸中加入牛黃,旨在發揮其清熱解毒、鎮驚開竅、活血化瘀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神仙丸中含有麝香,其主要原因如下:
- 開竅醒神: 麝香性辛溫,走竄力強,能開竅醒神,治療神志昏迷、痰迷心竅等症狀。神仙丸作為醒腦開竅的方劑,麝香的加入有助於迅速改善患者的意識狀態。
- 活血化瘀: 麝香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神仙丸中加入麝香,有助於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腫止痛。
「神仙丸」方劑中含有「沒藥」,主要基於其活血止痛、消腫生肌的功效。
沒藥味苦辛,性溫,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骨折、瘡瘍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此外,沒藥還有生肌的作用,可以促進傷口癒合,對於外傷感染、潰瘍等症狀也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因此,在「神仙丸」方劑中加入沒藥,可以有效地緩解疼痛、消腫止痛、促進傷口癒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神仙丸方劑中包含血竭,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活血化瘀: 血竭性溫,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生肌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清除瘀血,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有顯著療效。神仙丸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血竭的活血化瘀作用能加速傷口癒合,減輕疼痛。
- 止血生肌: 血竭具有收斂止血、生肌止痛的功效,對於外傷出血、潰瘍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神仙丸中加入血竭,除了活血化瘀外,也能幫助傷口止血,促進傷口癒合,加速康復。
神仙丸中添加硇砂,乃因其具有燥濕化痰、解毒止痛之功效。硇砂為含砷化合物,性寒、毒性較強,故需謹慎使用。
方劑中,硇砂可針對痰濕凝滯、疼痛難忍等症狀發揮作用。例如,對於咳嗽痰多、胸悶氣喘、胃痛腹脹、風濕痹痛等病症,硇砂能有效化痰止痛。
然而,硇砂毒性較大,需在醫師指導下合理使用,避免過量使用或長期服用,以免造成身體損害。
主治功效
神仙丸方劑主治功效分析
神仙丸,古方名號眾多,如五疰丸、千金丸、轉疰丸、司命丸、殺鬼丸等,皆顯示其療效之廣泛及受重視程度。綜觀諸家醫籍記載,神仙丸主治功效主要集中於小兒急慢驚風及中風癱瘓,並見於其他病症,如腳氣、膝痛、心痛上氣等,此皆與其組成藥物之功效密切相關。
方中藥物之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
神仙丸組成藥物繁多,藥性涵蓋多個方面,其治療原理並非單純某一藥物作用,而是多藥合用,協同作用,達到治療目的。以下分析其主要藥物功能及整體作用機理:
安神定驚類: 紅砂、天麻、全蠍等,此類藥物具有平肝熄風、鎮驚安神的作用,可有效緩解驚風症狀,如抽搐、痙攣、意識障礙等。其中,全蠍與白僵蠶更具有祛風止痛的功效,針對風邪引起的疼痛也具備療效。
活血化瘀類: 川芎、五靈脂、乳香、沒藥、血竭、蜈蚣、白花蛇等,此類藥物具有活血行氣、通絡止痛、消腫散瘀之效。針對中風癱瘓,其作用機理在於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淤血消散,從而緩解肢體麻木、癱瘓等症狀。白花蛇與專梢蛇更具有祛風通絡之功,針對因風邪阻滯經絡引起的痺痛也具有療效。
解毒散結類: 白僵蠶、蜈蚣、牛黃等,此類藥物具有清熱解毒、解毒消腫的功效。這在治療感染性疾病,或因外邪入侵引起的病症中,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
補益氣血類: 人參,此藥具有補氣養血、益氣固脫之效,可增強機體抵抗力,輔助其他藥物更好地發揮療效。
理氣化痰類: 沈香、天南星,此類藥物具有理氣化痰、行氣止痛的作用,可緩解氣機阻滯、痰濁阻絡引起的症狀。
溫陽散寒類: 附子,此藥具有溫陽散寒、回陽救逆之功,主要針對陽氣虛衰,寒邪內侵的病症。
開竅醒腦類: 麝香,此藥具有開竅醒腦、活血通絡的功效,能迅速改善腦部血液循環,提高意識水平,對於急症狀態下,如驚厥昏迷,有較快的救治作用。
清熱利水類: 硟砂,此藥具有清熱利水、瀉火通淋的功效,可針對伴有發熱、小便不利等症狀的患者。
綜上所述,神仙丸方劑的治療原理是通過多種藥物協同作用,達到平肝熄風、活血化瘀、解毒散結、補益氣血、理氣化痰、溫陽散寒、開竅醒腦等多重功效,從而治療小兒急慢驚風及中風癱瘓等病症。 不同醫家對其組成及用法用量略有差異,反映了古代醫家在臨牀實踐中的經驗積累與調整。 方中藥物多為峻猛之品,其應用需謹慎,需根據患者病情及體質進行調整。 文中所述僅為方劑功效之分析,不構成任何醫療建議。
傳統服藥法
朱砂6錢(用5錢,,以1錢為衣),人參半兩,沈香半兩,全蠍(微炒)半兩,白僵蠶(微炒)半兩,天麻(炙)半兩,天南星1個(重3兩,者,炮),川芎1兩,附子1個(重6錢,者,炮),五靈脂1兩(只用八錢,),乳香1錢半,蜈蚣2條(酒浸,和蛇頭1處浸),白花蛇1個(連皮骨,酒浸34宿),頭烏蛇頭1個(連皮骨,酒浸34宿),花蛇7錢(項後由7寸以後和皮骨12兩,,取7錢,淨肉,連蛇頭1處浸),牛黃1錢,麝香1錢,腦子1錢,沒藥1錢,血竭1錢,硇砂(細研)1錢,雄雀1個(去腸胃,納硇砂,用鹽泥固濟,文武火煅)。
上為末,以絕好酒為丸,如彈子大。
治大人中風癱瘓,每服半丸,早晨用酒磨下;小兒急慢驚風,每丸分為4服,以薄荷酒磨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使用時應慎重。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神仙丸, 出處:《幼幼新書》卷九引《張氏家傳》。 組成:朱砂6錢(用5錢,以1錢爲衣),人參半兩,沉香半兩,全蠍(微炒)半兩,白僵蠶(微炒)半兩,天麻(炙)半兩,天南星1個(重3兩者,炮),川芎1兩,附子1個(重6錢者,炮),五靈脂1兩(隻用8錢,),乳香1錢半,蜈蚣2條(酒浸,和蛇頭1處浸),白花蛇頭1個(連皮骨,酒浸3-4宿),烏蛇頭1個(連皮骨,酒浸3-4宿),花蛇7錢(項後由7寸以後和皮骨1-2兩,取7錢淨肉,連蛇頭1處浸),牛黃1錢,麝香1錢,腦子1錢,沒藥1錢,血竭1錢,硇砂(細研)1錢,雄雀1個(去腸胃,納硇砂,用鹽泥固濟,文武火煅)。 主治:小兒急慢驚風;兼治中風癱瘓。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