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人參半兩,五味子半兩,桔梗半兩,白朮半兩,白茯苓半兩,甘草(炙)半兩,熟地黃半兩,當歸(焙)半兩,地骨皮3錢,前胡(去苗)3錢,桑白皮(炒)3錢,枳殼(去瓤,炒)3錢,黃耆(炙)3錢,陳皮(去白)3錢,柴胡3錢。
煩渴,加烏梅、青蒿;咳膿血,加知母、阿膠。
嚼碎。每服8錢,水1盞半,加生薑3片,煎至8分,去滓,食後溫服,日3次。
人參五味子湯(《普濟方》卷一六○)、人參五味散(《壽世保元》卷四)、人參五味湯(《外科正宗》卷二)。
方劑組成解釋
人參、五味子、熟地黃、當歸、白朮、茯苓、甘草等中藥具有補氣養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虛勞、氣血兩虛等症。桔梗、前胡、桑白皮、枳殼、黃耆、陳皮、柴胡等中藥具有宣肺止咳、化痰散結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咳嗽、痰多、咯血等症。本方合用,可起到補氣養血、斂肺止咳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補氣養血、斂肺止咳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人參五味子散, 出處:《直指》卷八引《聖惠》。 組成:人參、五味子、桔梗、白朮、白茯苓、甘草(炙)、熟地黃、當歸(焙)半兩,地骨皮3錢,前胡(去苗)3錢,桑白皮(炒)3錢,枳殼(去瓤,炒)3錢,黃耆(炙)3錢,陳皮(去白)3錢,柴胡3錢。 主治:虛勞,氣血兩虛,熱邪內伏,咳唾膿血,寒熱往來,夜卧盜汗,形體羸瘦。男女老幼,諸虛百損,氣血勞傷,涎喘咳膿,或嗽咯血,寒熱往來,夜有盜汗,羸瘦睏乏,一切虛損。勞復,咳膿或咯血。肺痿。肺癰。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