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內補黃耆湯以黃耆為君藥,乃因其具有補氣固表之功效。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能補中益氣,固表止汗,託毒生肌。其補氣之效,可提升人體正氣,增強抵抗力,對於脾氣虛弱、氣血不足、體虛乏力等症狀,皆有顯著療效。
此外,黃耆亦有固表止汗之功,對於因氣虛導致的汗出不止、易感風寒等症狀,亦具良好療效。因此,內補黃耆湯以黃耆為君藥,旨在補氣固表,增強人體抵抗力,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內補黃耆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氣健脾:人參與黃耆皆為補氣之要藥,二者相合,能更有效地補益中氣,增強人體正氣,改善脾胃功能,從而提高人體抵抗力。
- 協同作用:黃耆擅長補氣固表,而人參則更擅長益氣生津,二者合用,能相輔相成,發揮更強的補氣功效,使補氣效果更全面且持久。
因此,內補黃耆湯中加入人參,能更有效地提升藥效,達到補氣健脾、增強體質的目的。
內補黃耆湯中加入白朮,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益氣: 白朮性溫味甘,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與黃耆同用,能加強補氣效果,並改善脾胃虛弱所致的氣短乏力、食慾不振、腹脹便溏等症狀。
- 固表止汗: 白朮能固表止汗,與黃耆共同作用,有助於改善因氣虛所致的自汗、盜汗、易感冒等症狀。
因此,白朮在內補黃耆湯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與黃耆相輔相成,發揮更佳的補氣固表功效。
內補黃耆湯中加入茯苓,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利濕,助黃耆補氣: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與黃耆搭配,可加強黃耆補氣作用,避免單獨使用黃耆補氣過於燥烈,造成脾胃虛弱。
- 化濕除痰,防止氣滯: 黃耆補氣,若濕氣重則氣機易受阻,茯苓利水化濕,可輔助黃耆補氣,使氣血暢通,避免氣滯痰阻,進一步增強補氣效果。
內補黃耆湯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理氣健脾,助黃芪補中益氣:黃芪性溫,偏於補氣,但氣機不通則難以運化,陳皮味辛性溫,具有理氣健脾的作用,可助黃芪之氣行於周身,使補氣之效更佳。
- 調和藥性,防止燥烈:黃芪性溫燥,長期服用容易出現口乾舌燥等副作用,陳皮味辛微苦,性微溫,可緩解黃芪的燥烈之性,使藥性更平和,利於長期服用。
內補黃耆湯中包含當歸,主要原因有二:
- 補血滋陰,調和氣血: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等功效。與黃耆同用,能補氣養血,使氣血充盈,達到「內補」的效果。
- 相輔相成,增強療效:黃耆補氣,當歸補血,二者相輔相成,能共同改善氣血不足、面色蒼白、頭暈乏力等症狀。同時,當歸能潤燥滑腸,有助於黃耆氣燥之弊,使藥效更為和緩。
內補黃耆湯中加入酸棗仁,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安神寧心,改善睡眠: 酸棗仁具有養心安神、斂汗止汗的功效,可有效改善因氣虛導致的心悸、失眠、多夢等症狀。黃耆補氣,而酸棗仁安神,兩者相輔相成,更能有效改善氣虛所致的失眠問題。
- 緩解氣虛津傷: 黃耆補氣,但同時也可能導致津液消耗。酸棗仁滋陰養血,可有效緩解氣虛津傷,避免補氣過度而導致陰虛內熱。
內補黃耆湯中加入五味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固護元氣,防止氣虛外泄: 黃耆補氣,但氣虛者易汗出,五味子收斂固澀,可防止氣隨汗液外泄,有助於黃耆補氣功效的發揮。
- 滋養心脾,增強補氣效力: 五味子味酸甘,入心脾經,可滋養心脾,提高機體對營養的吸收利用,從而增強黃耆補氣的效力。
內補黃耆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如下:
- 調和藥性: 黃耆性溫,甘草性甘平,二者搭配,可調和藥性,避免黃耆過於燥烈,避免傷陰。
- 增強補益: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緩和藥性、解毒的功效。與黃耆共同使用,可增強補益的效果,更有效地提升人體正氣。
- 保護脾胃: 甘草可緩解黃耆對脾胃的刺激,保護脾胃功能,避免補益過度而損傷脾胃。
- 增進藥效: 甘草可與黃耆共同作用,增強黃耆的補氣功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總體而言,甘草在內補黃耆湯中起著重要作用,既能調和藥性,又能增強補益,保護脾胃,增進藥效。
主治功效
內補黃耆湯
組成:
- 黃耆: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
-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
-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酸棗仁:安神,生津止渴,補血養肝,清虛熱,固表止汗。
- 五味子: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功效:
- 化膿性潰瘍膿液分泌過多,或過量服用清熱解毒的藥物,導致氣虛血弱,發熱、失眠,或伴有盜汗和內熱,或傷口不癒合。
用法:
- 口服,每日2次,每次10-15克,或遵醫囑。
禁忌:
- 孕婦,兒童,有出血傾曏者禁用。
注意事項:
- 服藥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 如果出現頭暈、噁心、嘔吐等不適,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 服藥期間,應避免飲酒和服用其他藥物。
總結:
內補黃耆湯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安神、補血養肝、清虛熱、固表止汗等功效。常用於治療化膿性潰瘍膿液分泌過多,或過量服用清熱解毒的藥物,導致氣虛血弱,發熱、失眠,或伴有盜汗和內熱,或傷口不癒合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黃耆(炒)2錢,人參1錢半,白朮(炒)1錢半,茯苓1錢半,陳皮1錢半,當歸1錢半,酸棗仁(炒)1錢,五味(桿)5分,甘草(炒)5分。
水煎,徐徐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內補黃耆湯, 出處:《鬼遺》卷三。 組成:黃耆3兩,茯苓3兩,芍藥2兩,麥門冬3兩(去心),甘草2兩(炙),厚朴1兩(炙),人參3兩,生薑4兩,乾地黃3兩。 主治:婦人客熱,乳結腫,或潰,或作癰。
內補黃耆湯, 出處:《千金翼》卷二十二。 組成:黃耆2兩,當歸2兩,乾地黃3兩,麥門冬3兩,生薑5兩(切),大棗14枚(擘),芍藥1兩,川芎1兩,人參1兩,甘草(炙)1兩。 主治:男子背上發腫,時覺牽痛。
內補黃耆湯, 出處:《鬼遺》卷三。 組成:黃耆2兩,茯苓2兩,桂心2兩,人參2兩,麥門冬3兩(去心),甘草6分(炙),生薑4兩,遠志2兩(去心),當歸2兩,五味子4兩,大棗20枚。 主治:發癰疽,腫潰去膿多,裏有虛熱。
內補黃耆湯, 出處:《保嬰撮要》卷十五。 組成:黃耆(炒)2錢,人參1錢半,白朮(炒)1錢半,茯苓1錢半,陳皮1錢半,當歸1錢半,酸棗仁(炒)1錢,五味(杆)5分,甘草(炒)5分。 主治:潰瘍膿水出多,或過服敗毒之劑,致氣虛血弱,發熱無寐,或兼盜汗內熱,或不生肌。
內補黃耆湯, 出處:《鬼遺》卷三。 組成:黃耆3兩,乾地黃2兩,人參2兩,茯苓2兩,當歸1兩,芍藥1兩,川芎1兩,桂心1兩,遠志(去心)1兩,甘草1兩半,麥門冬(去心)3兩,生薑5兩,大棗14枚。 主治:發背已潰,大膿汁,虛惙少氣力。潰瘍作痛,倦怠少食,無睡自汗,口乾或發熱,久不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