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側子酒方中加入川牛膝,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通絡,消腫止痛: 川牛膝性溫,味苦辛,入肝、腎經,具有活血通絡、消腫止痛的功效。側子酒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症,川牛膝可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減輕疼痛,加快傷口癒合。
- 利尿通淋,祛風濕: 川牛膝還具有利尿通淋、祛風濕的功效。側子酒中若有濕氣、痰濁等症,川牛膝可幫助利水消腫,排出體內濕氣,減輕疼痛不適。
因此,川牛膝是側子酒中不可或缺的藥材,其活血通絡、消腫止痛以及利尿通淋、祛風濕的作用,有效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治療目的。
側子酒方劑中包含丹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 丹參性寒,味苦,歸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消腫的功效。側子酒方以酒為引,能促進丹參藥性穿透,加速血液循環,有效改善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
- 清熱解毒: 側子酒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丹參除了活血化瘀之外,也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有效清除傷口處的熱毒,防止感染,促進傷口癒合。
側子酒方中加入山茱萸,主要有兩個原因:
- 補益肝腎,固精縮尿: 山茱萸性溫,味酸甘,入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固精縮尿之功效。側子酒主要用於治療腎虛引起的遺精、滑精、早泄等症狀,而山茱萸可以補腎固精,改善這些症狀。
- 溫脾止瀉,助酒性: 山茱萸還能溫脾止瀉,與酒性相輔相成,可以提高酒的藥效。側子酒中加入山茱萸,可以減少酒的寒性,溫暖脾胃,避免酒性過寒而引起腹瀉等副作用。
側子酒方劑中加入杜仲,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補腎固精:杜仲性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固精縮尿的功效。側子酒針對男性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陽痿早洩等問題,杜仲能補益腎氣,固精止遺,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增強藥效。
- 強健筋骨:杜仲亦能強健筋骨,改善腰膝酸軟、行走不便等症狀。側子酒中加入杜仲,不僅能補腎固精,還能強健筋骨,改善男性整體體質。
側子酒方劑中包含石斛,主要源於其以下兩點特性:
- 滋陰生津:石斛性寒味甘,入胃、腎經,具有滋陰生津、清熱除煩、益胃生津的功效。側子酒屬於滋補類酒方,石斛的滋陰生津作用可以平衡酒的燥熱之性,使其更適合長期服用。
- 補益脾胃:石斛還具有益胃生津的作用,可以改善脾胃虛弱所致的口乾舌燥、食慾不振等症狀。側子酒常用於補益脾胃,石斛的加入可以增強其補益脾胃之效,使藥效更加全面。
側子酒中加入防風,主要是因為防風具有以下兩大功效:
- 祛風止痛: 防風性味辛溫,入膀胱經,具有祛風濕、止痛的效果。側子酒常用於治療風寒溼痹,而防風可以幫助驅散風寒濕邪,緩解疼痛,進而達到治療目的。
- 疏散風邪: 防風能疏散風邪,使之不致於鬱積於體內,而引發其他疾病。側子酒中加入防風,可以避免風邪侵襲人體,同時也能增強藥效,使藥物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總之,防風在側子酒中起到了祛風止痛、疏散風邪的作用,有助於提高藥效,使治療效果更佳。
側子酒中加入乾薑,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溫中散寒:乾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的功效。側子酒本身具有滋補肝腎、溫陽散寒的作用,加入乾薑可增強其溫中散寒之效,有助於改善因寒氣入侵導致的脾胃虛寒、腹痛、嘔吐等症狀。
- 調和脾胃:乾薑能促進胃液分泌,增進食慾,並能緩解胃寒引起的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側子酒中加入乾薑,可以更好地調和脾胃,增強其補益作用。
側子酒方劑中包含花椒,主要是因為花椒具有以下兩項功效:
- 溫經散寒: 花椒性溫,具有溫經散寒的作用,可助於驅除體內寒氣,溫暖身體,尤其對於寒濕凝滯所致的關節疼痛、腰膝酸冷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
- 止痛: 花椒具有麻醉止痛的功效,可減輕疼痛,並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助於緩解疼痛。
因此,在側子酒方劑中添加花椒,可以起到溫經散寒、止痛的功效,對於寒性體質、關節疼痛、腰膝酸冷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
側子酒方劑中加入細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經散寒: 細辛性溫,味辛,入肺、腎經,具有溫經散寒、祛風止痛的功效。側子酒以溫補腎陽為主,而細辛的溫散作用有助於促進藥力直達病所,增強溫補效果,緩解因寒邪入侵導致的腰膝冷痛、肢體麻木等症狀。
- 助藥力: 細辛辛香走竄,能引藥入經,促進其他藥材的藥力發揮。側子酒中其他藥材如鹿茸、杜仲等,皆需溫陽補腎,而細辛的引經作用可幫助這些藥材更好地發揮其功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側子酒」方劑中包含「獨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濕止痛:獨活性溫,具有祛風濕、止痛的功效,能有效緩解因風寒濕邪侵襲所致的腰膝痠痛、肢體麻木等症狀。側子酒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痹、腰膝冷痛等,獨活的藥性與方劑主治相符。
- 溫陽散寒:獨活還具有溫陽散寒的作用,能溫經通絡,改善因寒邪阻滯所致的肢體不溫、怕冷等症狀。側子酒中加入酒,本身也有溫陽散寒的效果,獨活的加入更能增強此功效,達到溫經散寒、祛風除濕的效果。
側子酒方劑中包含秦艽,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濕止痛:秦艽味苦性寒,具有祛風濕、止痛的功效,與側子酒中其他藥材如川芎、羌活等共同發揮作用,可有效緩解風寒濕邪引起的肢體疼痛、關節僵硬等症狀。
- 活血通絡:秦艽還具有一定的活血通絡作用,可改善氣血循環,促進局部血液流通,進一步緩解疼痛,改善肢體活動功能。
因此,秦艽在側子酒方劑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治療風寒濕痹、肢體疼痛等症狀的效果。
側子酒方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經散寒: 桂枝性溫,味辛,入心、肺、膀胱經,具有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側子酒主要用於治療寒邪客於經絡,導致的肢體疼痛、關節屈伸不利等症狀,桂枝的溫經散寒作用可有效緩解寒邪引起的疼痛。
2. 促進血液循環: 桂枝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有助於藥物成分的吸收和藥效的發揮。側子酒中加入桂枝,可以幫助藥物更有效地到達病竈部位,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側子酒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止痛: 川芎性溫,味辛,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功效。側子酒本身以活血化瘀為主,川芎的加入能增強藥效,改善血瘀阻滯所致的疼痛。
- 疏通經絡: 川芎能通經活絡,改善氣血運行不暢,對於因氣血阻滯導致的頭風、頭痛等症狀,與側子酒的功效相輔相成,起到協同作用。
總之,川芎的加入有助於提升側子酒的活血止痛、疏通經絡功效,使其更有效地治療相關病症。
側子酒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血活血: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側子酒本身具有溫陽補氣的作用,而當歸的加入可以增強補血活血之力,對於氣血不足、血虛經閉、痛經等症狀有較好的改善作用。
- 調和藥性: 側子酒的藥性偏溫燥,而當歸性溫,可起到調和藥性、緩解燥熱的作用。同時,當歸還能與其他藥物相互協調,發揮更好的療效。
側子酒方中加入白朮,主要是因為白朮具有以下功效:
- 健脾益氣:白朮能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有助於改善酒後引起的胃腸不適,如腹脹、消化不良等。
- 燥濕健脾:側子酒中含有酒,而酒性偏濕,白朮能燥濕健脾,平衡酒性,防止濕邪困脾,避免酒後不適加重。
白朮的加入,可以增強側子酒的健脾益氣作用,並降低酒性對人體的負面影響,使藥酒更安全有效。
「側子酒」方劑中加入「五加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補腎壯陽: 五加皮性溫,味甘,歸腎經,具有補腎壯陽、強筋骨、益氣血的功效。側子酒本身為補腎壯陽之方,加入五加皮可增強其補腎壯陽之效,更能溫補腎陽,改善陽痿早洩、腰膝痠軟等症狀。
- 溫陽散寒: 五加皮亦具溫陽散寒之效,可溫補脾腎,有助於驅寒除濕,改善因寒濕所致的腰膝冷痛、肢體麻木等症狀。側子酒中加入五加皮,可增強其溫陽散寒之效,更能改善因腎陽不足所導致的畏寒怕冷、手足不溫等症狀。
側子酒中加入薏苡仁,主要是考量其利水滲濕、健脾止瀉的功效。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入脾、肺經,具有利水滲濕的功效,可改善水濕停滯所致的浮腫、小便不利等症狀。同時,薏苡仁也能健脾止瀉,緩解脾虛濕困所引起的腹瀉、消化不良等問題。側子酒通常用於治療濕熱下注所致的帶下病,而薏苡仁的利水滲濕、健脾止瀉作用,正好可以幫助消除濕熱,達到治療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側子酒」組成介紹
-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
-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 川牛膝具有多種功效。包括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等。
- 花椒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止瀉、殺蟲解毒、祛寒止痛、溫中散寒、健脾止瀉、溫腎壯陽、補陽、壯命門火、止嘔、壯陽、通經絡、清熱利尿、祛風除濕、破血消癥、溫裡溫中、健脾胃、止咳平喘、止瀉、活絡止痛、通乳等功效。
-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 丹參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消腫、清心除煩、補氣、通經絡、安神、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 獨活是一種中藥,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
- 杜仲具有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安胎、補腎等功效。
-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 秦艽具有清熱瀉火、祛風除濕、清熱利尿和強筋骨的功效。
- 山茱萸具有固澀收斂、澀精止遺、補益肝腎、補血養肝、益精等傳統功效。
- 石斛性微寒,味甘,入胃、肺、腎經。具有滋陰清熱、生津益胃、潤肺益腎、明目強腰、補氣養血、清熱瀉火、生津止渴、強筋骨、益精等功效。
- 五加皮具有補益肝腎、強筋骨、活血化瘀、止咳化痰、祛風除濕、利水消腫等傳統代功效。
- 細辛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
- 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入脾、肺、腎經,功能利水消腫、健脾滲濕、清熱排膿、補肺益陰。
總結
中藥方劑「側子酒」的主要成分是:川牛膝,丹參,山茱萸,杜仲,石斛,防風,乾薑,花椒,細辛,獨活,秦艽,桂枝,川芎,當歸,白朮,五加皮,薏苡仁, 主治功效是:風濕痹痛,肢體麻木不仁,腿腳無力,不能行走。
傳統服藥法
側子4兩,牛膝4兩,丹參4兩,山茱萸4兩,蒴藋根4兩,杜仲4兩,石斛4兩,防風3兩,乾薑3兩,蜀椒3兩,細辛3兩,獨活3兩,秦艽3兩,桂心3兩,芎藭3兩,當歸3兩,白朮3兩,茵芋3兩,五加皮5兩,薏苡仁2升。
上(口父)咀,絹袋盛。清酒4鬥,漬6宿。初取3合,稍加以知為度。患目昏頭眩者彌精。
側子浸酒(《聖濟總錄》卷二十)、牛膝酒(《聖濟總錄》卷八十四)。方中丹參,《聖濟總錄》作「丹砂」。本方方名,《外台》引作「金牙側子酒」。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側子酒性溫,有一定的刺激性,孕婦、小孩、體質虛弱者不宜服用。服用側子酒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側子酒, 出處:《千金》卷七。 組成:側子4兩,牛膝4兩,丹參4兩,山茱萸4兩,蒴藋根4兩,杜仲4兩,石斛4兩,防風3兩,乾薑3兩,蜀椒3兩,細辛3兩,獨活3兩,秦艽3兩,桂心3兩,川芎3兩,當歸3兩,白朮3兩,茵芋3兩,五加皮5兩,薏苡仁2升。 主治:風濕痹不仁,腳弱不能行。
側子酒, 出處:《外台》卷十八引《崔氏方》。 組成:側子2兩(炮),乾薑2兩,石斛8兩,丹參3兩,牛膝2兩,甘草2兩(炙),防風3兩,乾地黃4兩,川芎2兩,當歸3兩,桂心3兩,五味子3兩,白朮2兩,秦艽3兩,防己2兩,椒2兩(汗),獨活3兩,山茱萸4兩,細辛2兩,黃芩2兩,茯苓4兩,附子1兩(炮)。 主治:腳氣雖癒,至冬季間常須服。
側子酒, 出處:《外台》卷十八引《崔氏方》。 組成:側子4兩(炮),生石斛8兩(碎),磁石8兩,獨活3兩,秦艽3兩,甘草3兩(炙),紫蘇莖1握,前胡4兩,防風3兩,茯苓8兩,黃芩3兩,五味子4兩,防己3兩,桂心2兩,丹參3兩,蜀椒2兩(出汗),山茱萸4兩,川芎2兩,細辛2兩,當歸3兩,白朮4兩,乾薑3兩,薏苡仁1升3合。 主治:腳氣不遂。
側子酒, 出處:《聖惠》卷四十五。 組成:側子2兩(炮裂,去皮臍),石斛1兩(去根),獨活2兩,秦艽1兩(去苗),紫蘇莖葉1兩,仙靈脾3分,防風3分(去蘆頭),赤茯苓3分,黃芩3分,漢防己3分,桂心3分,丹參3分,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川芎3分,細辛半兩,當歸1兩,白朮1兩,威靈仙1兩,薏苡仁5合,黑豆3合(炒熟)。 主治:腳氣,緩弱無力,疼痛,不遂行履。
側子酒, 出處:《外台》卷十八引《蘇恭方》。 組成:側子(生用)5兩,乾薑5兩(生者良),丹參6兩,牛膝6兩,金牙(碎,綿裹)1斤,磁石(碎,綿裹)1斤,生石斛1斤(乾用8兩),石南(炙),獨活6兩(炙),萆薢10兩,生茱萸10兩,土地黃10兩(乾者,用8兩),防風4兩,茯苓4兩,五加皮1兩,薏苡仁1兩,茵芋(炙)□兩,椒□兩(汗),桂心2兩,天雄(生用)2兩,人參2兩,川芎2兩,當歸2兩,白朮2兩,細辛2兩。 主治:腳氣,春、夏發,入秋腫消氣定,但苦腳弱,不能屈伸,足上不仁,手指脹悶,不得屈伸,四肢腰頸背皆廢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