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除濕酒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主要功用是驅除體內的濕邪,促進血液循環,緩解關節疼痛和肌肉不適。此方劑中包含虎骨成分,主要是因為虎骨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具有很好的聯繫作用,能夠強化筋骨,增強身體的抵抗力。虎骨富含多種鈣質與膠原蛋白,對骨骼的修復及強化有顯著效果,並且能增進骨關節的靈活性。
由於虎骨的特性,它也被用於治療風濕、關節炎等疾病,能有效改善由於濕氣重而導致的疼痛及不適。因此,使用虎骨作為除濕酒的成分之一,能加強其除濕利關節的功效。此外,虎骨的溫熱特性還可促進血流,加速新陳代謝,使身體在排出濕氣的同時,達到舒緩疼痛的效果。然而,由於虎骨來源的問題,使用時需謹慎考量其環保與倫理議題。
「除濕酒」方劑中包含「防己」的原因主要有二:
- 祛濕利水: 防己味苦性寒,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消腫、祛風除濕之效。濕邪困脾,導致水濕停滯,身體沉重,四肢浮腫。防己能利水滲濕,將體內積存的濕氣排出,改善濕困脾胃、水濕停滯等症狀,有助於除濕。
- 解表散寒: 防己亦能解表散寒,針對外感風寒引起的發熱、頭痛、鼻塞等症狀,能起到疏風解表、散寒止痛的作用。濕邪常與寒邪相伴而生,防己既能除濕,又能散寒,對於濕寒交雜的病症有較佳的治療效果。
「除濕酒」方劑中包含「獨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除濕:獨活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祛風濕、通經絡的功效。酒性溫熱,能助藥力,二者合用,可加強祛風除濕之力,有效改善濕邪阻滯經絡所致的肢體疼痛、麻木、關節腫脹等症狀。
- 活血化瘀:獨活亦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緩解濕邪瘀阻所致的局部腫痛、瘀血凝滯等。酒能活血通絡,與獨活相輔相成,加強活血化瘀的功效,有助於改善濕邪引起的疼痛和局部瘀血。
「除濕酒」方劑中加入茯苓,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利濕: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功效。酒性溫熱,可助茯苓利濕之力,改善濕邪困脾、脾虛不運所致的濕氣困重、水腫等症狀。
- 配伍相宜: 除濕酒中多含有辛溫散寒的藥材,如蒼朮、白朮等,茯苓性平,能緩解辛溫藥材的燥烈之性,使其利濕而不傷正氣,更利於祛除濕邪,達到治病的目的。
「除濕酒」方劑中加入杜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腎壯腰,利水消腫:杜仲性溫,味甘苦,入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利水消腫之效。濕邪困脾,水濕不化,可導致腰膝酸軟、肢體沉重等症狀。杜仲能補腎壯腰,利水消腫,有助於祛除濕邪,改善因濕邪導致的腰膝酸軟等不適。
- 溫陽化濕,促進氣血循環:杜仲性溫,可溫陽化濕,有助於促進氣血運行,改善濕邪阻滯所導致的血液循環不暢。同時,杜仲還具有補益氣血之效,能增強人體抵抗力,防止溼邪入侵。
因此,在「除濕酒」方劑中加入杜仲,可起到補腎壯腰、利水消腫、溫陽化濕等作用,有助於增強療效。
「除濕酒」方劑中包含「萆薢」,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利水滲濕:萆薢性味甘淡微寒,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的功效。對於濕邪困脾、水濕停滯所致的肢體沉重、小便不利、腹脹等症狀,萆薢能有效改善。
- 通絡止痛:萆薢還具有通絡止痛的作用,可舒筋活絡,緩解濕邪引起的關節疼痛、腰膝酸軟等症狀。
因此,萆薢作為「除濕酒」方劑的組成成分,有助於利水滲濕、通絡止痛,達到祛除濕邪、改善症狀的效果。
「除濕酒」方劑中加入蠶砂,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利水滲濕: 蠶砂性寒,味甘,入脾、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毒之功效。其能促進體內水分代謝,排出濕邪,對於脾虛濕阻、水腫等症狀有良好療效。
- 燥濕止癢: 蠶砂對於濕疹、皮膚瘙癢等濕熱蘊結引起的皮膚病也有不錯的療效。其能吸附濕氣,改善皮膚濕潤狀態,減輕瘙癢症狀。
因此,在「除濕酒」方劑中加入蠶砂,可以起到利水滲濕、燥濕止癢的作用,有助於改善濕邪所致的各種病症。
「除濕酒」方劑中包含「松節」,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項功效:
- 祛風除濕:松節性溫,入肝經,具有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其揮發油可促進血液循環,驅散寒濕,對於風濕痹痛、肢體麻木等濕邪所致的病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 活血通絡:松節能活血化瘀、通經絡,對於濕邪阻滯經絡所致的疼痛、麻木、腫脹等症狀亦有緩解作用。
因此,在「除濕酒」方劑中加入松節,可起到祛風除濕、活血通絡的作用,有助於治療濕邪引起的各種病症。
除濕酒方劑中加入木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健脾利濕:木瓜味甘性平,入脾、胃經,有健脾消食、利水消腫之效。濕邪困脾,導致脾失健運,水濕停滯,而木瓜能健脾益氣,促進脾胃運化,利水滲濕,有助於祛除體內濕氣。
- 舒筋活絡:木瓜具有一定的舒筋活絡功效,能緩解濕邪所致的肌肉痠痛、關節疼痛等症狀。除濕酒中加入木瓜,可以增強其祛濕功效,並輔助舒筋活絡,促進血液循環,緩解濕邪引起的各種不適。
「除濕酒」方劑中加入蒼耳子,主要是針對其祛風除濕、通鼻竅的功效。蒼耳子性溫,味辛,歸肺、脾經,具有散風寒、通鼻竅、止癢、利水消腫的功效。
對於風濕痺痛、鼻塞流涕、皮膚瘙癢等濕邪困阻經絡、外感風寒等症,蒼耳子可以起到疏通經絡、驅散風寒、利水消腫的作用,配合酒的溫通之力,更能促進藥效發揮,達到除濕止痛的目的。
除濕酒方劑中加入枸杞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益肝腎,助濕氣排出: 枸杞子性平味甘,入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腎、益精明目、補血安神之功效。濕氣困阻脾胃,可導致脾腎虛弱,而枸杞子能補益肝腎,提升脾腎功能,有助於促進體內水液代謝,利於濕氣排出。
- 溫陽散寒,助藥力發揮: 枸杞子性溫,能溫陽散寒,與酒性相輔相成,有助於促進藥力滲透,增強除濕效果。濕氣往往伴有寒邪,枸杞子溫陽散寒,可有效緩解濕寒之困擾,使除濕效果更顯著。
「除濕酒」方劑中加入秦艽,主要原因如下:
- 祛風濕止痛:秦艽性苦寒,入肝經,具有祛風濕、止疼痛的作用。其能有效緩解因濕邪侵襲所致的關節疼痛、肌肉痠痛等症狀,與酒性溫通,相輔相成,能更好地將藥力滲透至病竈部位。
- 利水滲濕:秦艽具有利水滲濕之效,能促進體內濕邪排出,配合酒性溫通,有利於藥力深入體內,達到除濕止痛的效果。
「除濕酒」方劑中加入桑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風散寒,通絡止痛:桑枝性味苦寒,入肺經,具有疏散風寒、通絡止痛的功效。濕邪常與風寒相伴,而桑枝可祛除風寒,解除濕邪入侵經絡所致的疼痛,改善濕邪阻滯所造成的肢體沉重、麻木等症狀。
- 利水消腫,祛風除濕:桑枝亦具利水消腫的作用,能促進體內水分代謝,減輕濕邪在體內積聚所造成的腫脹。同時,桑枝能祛除風濕,改善風濕痹痛、關節腫痛等症狀,有助於整體解除濕邪對人體的影響。
「除濕酒」方劑中加入川牛膝,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 利水滲濕:川牛膝性味苦寒,入肝腎經,具有利水滲濕的功效,能通利水道,將體內過多的濕氣排出體外,有助於改善濕邪困阻所致的諸多病症,如關節疼痛、水腫等。
- 活血通絡:川牛膝還具活血通絡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瘀滯,有助於緩解濕邪阻滯經絡所致的疼痛、麻木等症狀。
因此,在「除濕酒」方劑中加入川牛膝,可發揮其利水滲濕、活血通絡的功效,更有效地達到除濕止痛的效果。
「除濕酒」方劑中加入「狗脊」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祛風濕,強筋骨: 狗脊性溫,味甘,入肝腎經,具有祛風濕、強筋骨的功效。酒性溫熱,可助藥力深入經絡,達到溫經散寒、除濕止痛的效果。
- 補腎壯腰: 狗脊具有補腎壯腰的功效,對於因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腿腳無力等症狀有緩解作用。酒能溫通經脈,促進藥物吸收,加強其補腎壯腰的效果。
因此,狗脊與酒的組合,在「除濕酒」方劑中發揮了祛風濕、強筋骨、補腎壯腰的功效,有效改善因濕邪侵襲引起的相關症狀。
除濕酒方劑中加入續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濕止痛:續斷性味甘溫,入肝腎經,具有祛風濕、強筋骨、止痛的功效。對於風濕痺痛、筋骨痠痛、腰膝痠軟等症狀,續斷能有效緩解。除濕酒方劑常用於治療風寒溼痹、關節疼痛等,續斷的加入有助於增強方劑的祛風溼止痛作用。
- 補肝腎壯筋骨:續斷具有補肝腎、壯筋骨的作用,對於因肝腎不足導致的腰膝痠軟、筋骨無力等症狀,續斷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除濕酒方劑中加入續斷,可以起到補益肝腎、增強筋骨的作用,進一步增強療效。
除濕酒方劑中加入豨簽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祛風濕、利關節: 豨簽草性味甘溫,入肝、腎經,具有祛風濕、利關節、通絡止痛之效。對於風濕痹痛、肢體麻木、筋骨痠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 利水消腫: 豨簽草亦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可促進體內濕氣排出,改善水腫現象。這與除濕酒的藥理作用相符,可更有效地達到除濕利水、改善水腫的目的。
「除濕酒」方劑中加入白酒,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溫陽驅寒: 白酒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溫陽散寒、活血通絡之效。濕邪易阻滯經絡,造成寒凝血瘀,白酒能溫通經絡,有助於驅散寒濕,改善因濕邪引起的肢體沉重、疼痛等症狀。
二、引藥入藥: 白酒可作引藥,能促進藥物成分的溶解和吸收,增強藥效。例如,一些中藥材如蒼朮、白朮等,以酒浸泡後,其藥性更易發揮,能更好地達到除濕止痛的效果。
主治功效
「除濕酒」:治療風寒濕痺的中藥方劑
藥材組成:
- 虎骨:強筋健骨、舒筋活絡、補腎壯陽、活絡止痛、續筋接骨、安神益智。
- 防己:祛風除濕、利水消腫、散風寒、健脾胃、止咳化痰、利水滲濕、活絡止痛、破血消癥。
- 獨活: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杜仲: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安胎、補腎。
- 萆薢:祛風除濕、活絡止痛、利水滲濕、利尿、解毒。
- 蠶砂:活血化瘀、通經絡、祛風除濕、和胃化濁、活血通經。
- 松節:祛風除濕、活血化瘀、止痛。
- 木瓜:祛風除濕、平肝息風、強筋骨、通經絡。
- 蒼耳子: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
- 枸杞子:滋陰、補氣、益精、潤肺、補血養肝、補益肝腎、清肝明目和強筋骨。
- 秦艽:清熱瀉火、祛風除濕、清熱利尿和強筋骨。
- 桑枝:清肺止咳、化痰平喘、祛風除濕、利水消腫、清熱利尿、燥濕、通經、除煩、疏散風熱、清肺潤燥、利咽止咳、和血止痛。
- 川牛膝: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
- 狗脊:補陽、補氣、止血、祛風除濕、補益肝腎、補血養肝。
- 續斷:補陽、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利水消腫、安胎、通經絡、止血。
- 豨簽草:清熱瀉火、強筋骨、解毒、祛風除濕和活絡止痛。
- 白酒:活血化瘀、通絡止痛、消腫散結、祛風散寒、通竅止痛、溫中健脾、助消化、散寒除濕、活血通絡、開胃消食、促進胃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有助於消化吸收、殺菌消毒、抑制腸道有害菌生長、緩解消化不良、食積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
主治功效:
- 風寒濕痺:由風、寒、濕三種邪氣引起的痹證。
總結:
中藥方劑「除濕酒」,主要成分包括虎骨、防己、獨活、茯苓、杜仲、萆薢、蠶砂、松節、木瓜、蒼耳子、枸杞子、秦艽、桑枝、川牛膝、狗脊、續斷、豨簽草、白酒等,具有祛風除濕、利水消腫、散風寒、補腎壯陽、補益肝腎、強筋健骨、活絡止痛等功效,主治風寒濕痺等疾病。
傳統服藥法
虎脛骨3錢,防己3錢,獨活2錢,雲苓3錢,杜仲3錢,萆薢3錢,晚蠶砂3錢,松節3錢,茄根4錢,木瓜4錢,蒼耳子4錢,枸杞子4錢,秦艽3錢,桑枝5錢,牛膝1錢,狗脊3錢,續斷3錢,伸筋草3錢,豨簽草4錢,白酒5斤。
除濕通經。
虎脛骨酥炙為面,防己等十八味藥共研粉末,再將虎脛骨面混入粗面中,用消毒紗布包好,用繩懸於酒中泡兩周備用(冬季泡一月)。
內服,每次3-5錢,1日2次。
孕婦禁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
- 陰虛火旺、肝腎陰虛者慎用。
- 服用本方劑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 如有不適,應及時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除濕酒, 出處:《中醫正骨經驗概述》。 組成:虎脛骨3錢,防己3錢,獨活2錢,雲苓3錢,杜仲3錢,萆薢3錢,晚蠶砂3錢,松節3錢,茄根4錢,木瓜4錢,蒼耳子4錢,枸杞子4錢,秦艽3錢,桑枝5錢,牛膝1錢,狗脊3錢,續斷3錢,伸筋草3錢,豨簽草4錢,白酒5斤。 主治:除濕通經。主治:風寒濕痹。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