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白朮(土炒)1兩,黃耆1兩,,芍藥1兩,遠志1兩,當歸(酒洗)1兩,山藥1兩,熟地黃1兩,陳皮8錢,人參1兩,白茯苓2兩,山茱萸半兩,生地黃半兩。
咳嗽,加麥門冬、紫苑、貝母、款冬花各1兩;熱,加黃柏、知母各1兩;遺精、帶濁,加牡蠣1兩,龍骨半兩;吐血血腥,加牡丹皮、赤芍藥各1兩。
上為細末,用鴨一隻取血,入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80丸,鹽湯送下;冬月酒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補氣健脾、養血安神為主,兼以溫陽散寒。方中白朮、黃耆、人參、茯苓、山藥、熟地黃為君藥,補益脾肺,生化氣血;當歸、白芍、生地黃為臣藥,養血安神;遠志、陳皮為佐藥,安神定志,散寒除濕。諸藥合用,共奏補益脾肺,養血安神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容易掉頭髮月經稀少小便顏色偏黃貧血前列腺炎排尿困難嗜眠症(嗜睡症)妄想狀態阿茲海默症(失智症)精囊炎(精囊炎性疾患)多痰味覺減退容易健忘尿中混挾精液身體筋肉不由自主地跳動呼吸急促,氣不接續之症小便渾濁不清
相同名稱方劑
養榮丸, 出處:《玉案》卷三。 組成:黃耆8分,當歸8分,桂心8分,甘草8分,陳皮8分,白朮1錢,人參1錢,白芍1錢,生地1錢,五味子9粒,茯苓2錢,遠志2錢。 主治:五疸,體弱血虛,口淡耳響,微寒發熱,小便白濁。
養榮丸, 出處:《醫統》卷四十八。 組成:白朮(土炒)1兩,黃耆1兩,芍藥1兩,遠志1兩,當歸(酒洗)1兩,山藥1兩,熟地黃1兩,陳皮8錢,人參1兩,白茯苓2兩,山茱萸半兩,生地黃半兩。 主治:脾肺氣虛,榮血不足,驚悸健忘,寢汗發熱,食多無味,身體疲瘦,色枯氣短,毛發脫落,小便赤澀;亦治發汗過多,身振肢搖,筋惕肉瞤。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