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蔥散

PAN CONG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4

寒性指數

5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4%
胃經 19%
肝經 17%
心經 12%
肺經 12%
腎經 9%
膽經 2%
大腸經 2%
脾經
胃經
肝經
心經
肺經
腎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蟠蔥散中加入延胡索,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的功效。

延胡索性味苦、辛,歸肝、脾經。其功效為活血止痛,行氣解鬱,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經閉腹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

蟠蔥散作為治療血瘀氣滯的方劑,其主要組成藥物均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作用。延胡索的加入,可進一步增強方劑的活血化瘀之力,促進瘀血消散,達到治病的效果。

蟠蔥散中包含蒼朮,主要由於蒼朮具備以下兩點功效,與方劑的整體作用相輔相成:

  1. 燥濕化痰:蒼朮味辛性溫,能燥濕化痰,對於濕痰阻滯所致的咳嗽、胸悶、痰多等症狀有良好的改善作用。蟠蔥散用於治療痰濕壅肺所致的咳嗽,蒼朮的燥濕化痰作用正好可以針對病因,達到祛痰止咳的效果。
  2. 健脾利濕:蒼朮同時具有健脾利濕的功效,能促進脾胃運化,利水消腫。蟠蔥散中可能還含有其他健脾利濕的藥材,蒼朮的加入可以加強整體的利水效果,從根本上改善痰濕內阻的病理狀態。

蟠蔥散方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副作用的作用。蟠蔥散中可能含有較為辛辣、燥熱的藥材,甘草可中和這些藥性,使藥物更為平和,減少對人體的刺激。
  2. 增強療效:甘草本身也具有止咳化痰、解毒消炎等功效,與其他藥材配合使用,可增強整體療效。例如,甘草與蔥白、杏仁等藥材搭配,可有效緩解風寒咳嗽。

蟠蔥散中加入茯苓,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滲濕: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之功效,可協助排除體內多餘水分,改善水腫、痰濕等症狀。蟠蔥散多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瘡瘍腫毒,茯苓可利水滲濕,幫助消腫止痛。
  2. 健脾益氣:茯苓能健脾益氣,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有助於恢復機體的抵抗力。蟠蔥散中加入茯苓,不僅可以利水消腫,更能增強患者的體質,促進瘡瘍癒合。

蟠蔥散中加入莪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破瘀消積: 莪朮具有破血行氣、消積止痛的功效,可有效解決因氣血瘀滯、痰濕阻滯所致的胸悶、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蟠蔥散本身主治胸中痰積、氣逆喘咳,而莪朮的破瘀消積作用,能促進痰液排出,緩解氣逆喘咳,提高療效。
  2. 活血化瘀: 莪朮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改善氣血循環,促進局部組織的修復。蟠蔥散中加入莪朮,可以增強其活血化瘀作用,更有效地治療因氣血瘀滯所致的各種病症。

蟠蔥散中包含三稜,主要基於其破血消癥、行氣止痛的功效。

三稜性溫,味苦辛,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其破血消癥,可有效化解血瘀,消散積聚於體內之癥塊。行氣止痛,則可疏通經絡,緩解疼痛。蟠蔥散主要用於治療血瘀阻滯所致的癥瘕積聚、腹痛、經閉等症,三稜的加入,可有效改善血瘀阻滯,達到散結止痛的目的。

蟠蔥散中加入青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青皮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其疏肝理氣之功效,可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脇脹痛、脘腹疼痛等症狀,與蟠蔥散中其他藥材共同作用,達到行氣止痛的效果。
  2. 消食化積,健脾和胃:青皮兼具消食化積、健脾和胃的功效,可改善脾胃不和、食積不消等症狀,有助於提高機體消化吸收能力,配合其他藥材共同調理脾胃功能。

蟠蔥散中加入丁香樹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降逆,止嘔止瀉: 丁香樹皮性溫,味辛,具有溫中降逆、止嘔止瀉的功效。蟠蔥散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寒邪犯胃所致的嘔吐、腹瀉等症,丁香樹皮可溫暖脾胃,驅散寒邪,有助於緩解嘔吐、腹瀉等症狀。
  2. 行氣止痛,消腫止痛: 丁香樹皮還有行氣止痛、消腫止痛的功效。蟠蔥散中加入丁香樹皮,可以改善胃腸氣滯、疼痛等症狀,有助於整體療效的提升。

蟠蔥散方劑中加入砂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止痛:砂仁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其辛溫之性,能溫中散寒,理氣止痛,對於寒邪凝滯、氣機阻滯所致的腹痛、胃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2. 健脾開胃:砂仁還具有健脾開胃的作用,可以促進消化,增進食慾。對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所致的食慾不振、脘腹脹滿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因此,蟠蔥散方劑中加入砂仁,可以起到行氣止痛、健脾開胃的功效,從而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蟠蔥散中含有檳榔,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驅蟲止瀉:檳榔味辛、苦,性溫,具有驅蟲、消積、止瀉的功效。蟠蔥散中加入檳榔,主要針對寄生蟲引起的腹痛、腹瀉等症狀,能有效驅除蟲積,止瀉止痛。
  2. 健脾和胃:檳榔亦有健脾和胃之效,能促進消化,增進食慾。對於因脾胃虛弱、消化不良導致的腹瀉,加入檳榔能起到輔助作用,幫助恢復脾胃功能,改善消化吸收。

總而言之,蟠蔥散中加入檳榔,是為了發揮其驅蟲止瀉、健脾和胃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蟠蔥散方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陽散寒: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溫陽散寒、活血通經的功效。蟠蔥散多用於治療寒凝血瘀所致的病症,如痛經、腹痛、肢體冰冷等,肉桂的溫陽散寒之性可溫經散寒,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2. 助藥力:肉桂性辛熱,能促進其他藥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和利用,增強藥效。蟠蔥散中可能含有其他寒涼藥物,肉桂的溫性可調和藥性,避免寒涼藥物過於寒涼,造成副作用。

蟠蔥散中加入乾薑,主要是為了溫中散寒,止痛

乾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痛、回陽通脈的作用。其溫暖脾胃,散寒止痛,可有效緩解因寒邪入侵脾胃所致的胃脘疼痛、腹痛、腹瀉等症狀。

此外,乾薑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供血,進一步緩解疼痛。在蟠蔥散中,乾薑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共同發揮溫中散寒、止痛的功效,達到治療目的。

主治功效


蟠蔥散:治療脾胃虛寒的中藥方劑

中藥方劑「蟠蔥散」,主要成分有:

  • 延胡索:性辛、溫,歸肝、腎經,具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活絡止痛之功效。
  • 蒼朮: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
  •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 莪朮:具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健脾胃和消食化積的功效。
  • 三稜:性味辛、溫,歸脾、胃經。具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消食化積、止嘔、通經等傳統代功效。
  • 青皮:性辛、溫、微苦,入肝、脾、胃經,具有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 丁香樹皮:性溫,味辛、微苦,歸脾、胃、腎經。具有溫中散寒、止嘔止瀉、行氣止痛等功效。
  • 砂仁: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等傳統代功效。
  • 檳榔:性苦能破滯,辛能散邪,具有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等功效。
  • 肉桂:性溫,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主治功效:脾胃虛寒

脾胃虛寒是中醫的一個證候,是指脾胃陽氣不足,運化水谷和氣血的功能減弱,導致水濕內停,氣血運行不暢。脾胃虛寒的臨牀表現包括:

  • 心腹疼痛:疼痛部位多在心腹部,疼痛的性質為脹痛、刺痛或隱痛。
  • 胸隔悶痛:胸部和隔膜部位感到悶痛。
  • 背、肩、項強痛:背部、肩部和頸部感到僵硬和疼痛。
  • 納呆:不想吃東西,或吃一點就飽了。
  • 嘔吐、泄瀉:嘔吐和腹瀉,嘔吐物多為清水或黏液,大便稀溏。
  • 小腹疼痛:小腹疼痛,疼痛的性質為脹痛或刺痛。
  • 膀胱疼痛:膀胱疼痛,排尿時疼痛加重。
  • 小腸、腎臟腫痛:小腸和腎臟部位腫痛。
  • 婦女血氣攻刺:婦女出現血氣上逆,導致頭痛、眩暈、心悸等症狀。
  • 癥瘕塊硬:婦女出現癥瘕塊硬,即婦科腫塊。
  • 白帶異常:婦女出現白帶異常,如白帶增多、顏色異常或有異味等。
  • 發燒:婦女出現發燒,多為低熱。
  • 產前產後惡露不止:婦女在產前產後出現惡露不止。
  • 臍腹疼痛:婦女在臍腹部位出現疼痛。

總結

中藥方劑「蟠蔥散」,主要成分是:延胡索,蒼朮,甘草,茯苓,莪朮,三稜,青皮,丁香樹皮,砂仁,檳榔,肉桂,乾薑, 主治功效是:脾胃虛寒,會導致心腹疼痛,並蔓延到肋骨,出現刺痛。胸部和隔膜會感到悶痛,背部和肩膀到脖子都會感到僵硬和疼痛。患者可能會不想吃東西,有時還會嘔吐、腹瀉、小腹疼痛、腹瀉、膀胱疼痛、小腸和腎臟腫痛。另外,婦女可能會出現血氣攻刺、癥瘕塊硬、白帶異常或發燒、產前產後惡露不止、臍腹疼痛等症狀。總之,脾胃虛寒會導致各種虛寒症狀,包括不想吃東西。

傳統服藥法


延胡索3兩,蒼朮(米泔浸1宿,去皮)半斤,甘草(爁)半斤,茯苓(白者,去皮)6兩,蓬莪朮6兩,三稜(煨)6兩,青皮(去白)6兩,丁皮4兩,縮砂(去皮)4兩,檳擯榔4兩,肉桂(去粗皮)2兩,乾薑(炮)2兩。
上為末。
每服2錢,水1盞,加連根蔥白1莖,煎7分,空心、食前稍熱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胃虛冷、攻築心腹、連脅肋刺痛、胸膈痞悶、背膊連項拘急疼痛,不思飲食,時或嘔逆,霍亂轉筋,腹冷泄瀉,膀胱氣刺,小腸及外腎腫痛;及婦人血氣攻刺,癥瘕塊硬,帶下赤白,或發寒熱,胎前産後惡血不止,臍腹疼痛,一切虛冷,不思飲食等症。但本方性溫,有溫燥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食慾不振上吐下瀉子宮內膜異位症陰道炎子宮肌瘤胰臟炎霍亂腹股溝疝氣白帶細菌性食物中毒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嘔吐子宮頸炎大腸激擾綜合症腹瀉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睪丸疼痛腫脹

相同名稱方劑


蟠蔥散, 出處:《醫級》卷七。 組成:蔥1握。 主治:寒犯三陰,腹痛,脈絕肢冷。

蟠蔥散, 出處:《醫學傳燈》卷下。 組成:蒼朮、三棱、砂仁、丁香、肉桂、炮薑、玄胡、白茯苓、甘草、蔥白。 主治:原有疝氣,反縮入內,聚於少腹,疼痛異常者;陰寒夾食,積聚不通。

蟠蔥散, 出處:《局方》卷三(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組成:延胡索3兩,蒼朮(米泔浸1宿,去皮)半斤,甘草(爁)半斤,茯苓(白者,去皮)6兩,蓬莪朮6兩,三棱(煨)6兩,青皮(去白)6兩,丁皮4兩,縮砂(去皮)4兩,檳榔4兩,肉桂(去粗皮)2兩,乾薑(炮)2兩。 主治:脾胃虛冷,攻築心腹,連脅肋刺痛,胸膈痞悶,背膊連項拘急疼痛,不思飲食,時或嘔逆,霍亂轉筋,腹冷泄瀉,膀胱氣刺,小腸及外腎腫痛;及婦人血氣攻刺,癥瘕塊硬,帶下赤白,或發寒熱,胎前産後惡血不止,臍腹疼痛,一切虛冷,不思飲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