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石膈散中加入乾薑,主要原因有二:
- 溫中散寒:乾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止嘔的功效。石膈散主要用於治療寒凝氣滯、脾胃虛寒所致的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嘔吐泛酸等症,乾薑的溫中散寒作用可以緩解寒邪凝滯所致的胃氣不暢,促進脾胃運化,達到止痛止嘔的效果。
- 助藥力:乾薑性溫,可以促進其他藥物的藥力發揮。石膈散中其他藥物,如半夏、茯苓等,性寒或偏涼,乾薑的溫性可以中和其寒涼之性,使藥性協調,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石膈散中包含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厚朴理氣燥濕: 厚朴味辛性溫,歸肺、脾經,具有行氣消積、燥溼化痰的功效。石膈散治療的是痰熱阻肺,氣機不利,咳嗽痰多等症,厚朴可通過理氣燥溼,使痰熱得以降解,氣機得以通暢,從而緩解症狀。
- 厚朴與其他藥材協同: 石膈散中還有其他藥材,如半夏、茯苓等,它們分別具有燥溼化痰、健脾利溼等功效。厚朴與這些藥材協同作用,能夠更好地發揮藥效,達到治療目的。
石膈散中加入甘草,主要是因為甘草在方劑中扮演着調和諸藥、緩解藥性、保護脾胃的重要角色。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補脾益氣、緩急止痛、調和藥性的功效。在石膈散中,甘草可以緩解其他藥材的燥性,防止藥物對脾胃造成損傷,並能增強藥效,使藥物更易於吸收和發揮作用。同時,甘草還有解毒的作用,可以減輕藥物對人體的毒副作用,確保患者用藥安全。
石膈散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 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肝經。其具有疏肝解鬱、行氣止痛的功效。石膈散主治肝氣鬱結、脾胃不和所致的胸膈脹滿、脘腹疼痛、食慾不振等症狀,木香可通過疏解肝氣,促進脾胃運化,緩解疼痛,達到治療目的。
- 燥濕化痰: 木香還具有燥濕化痰的功效。石膈散中可能含有其他化痰藥物,木香可以協同作用,促進痰液排出,改善胸悶氣短等症狀。
石膈散方中加入青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理氣,消食化滯: 青皮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疏肝理氣、消食化滯的功效。石膈散主治胸膈滿悶,食積不消,症狀與肝氣鬱結、脾胃不和密切相關。青皮的加入有助於疏解肝氣,促進脾胃運化,消除食積,達到胸膈舒暢的效果。
-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石膈散中包含多種藥物,如厚朴、枳殼等,共同作用於脾胃,以達到消食化滯、和胃降逆的效果。青皮與其他藥物相互配合,可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石膈散中加入肉荳蔻,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 降逆止嘔: 肉荳蔻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降逆止嘔的功效。石膈散主治脾胃虛寒、痰氣上逆所致的呃逆、嘔吐等症,肉荳蔻能溫中降逆,化痰止嘔,與其他藥材共同發揮功效。
- 溫中散寒: 肉荳蔻溫中散寒,能改善脾胃虛寒的症狀,提高機體對寒邪的抵抗力。石膈散中加入肉荳蔻,有助於溫陽散寒,促進脾胃功能恢復,從根本上緩解呃逆、嘔吐等症狀。
石膈散中加入枳實,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行氣消積:枳實味苦酸、性寒,具有行氣消積、化痰止咳的功效。石膈散主治胸膈痞滿、痰涎壅盛等症,枳實能疏通氣機,消除積滯,有助於改善胸膈不適,並促進痰液排出。
- 降氣止嘔:枳實能降氣止嘔,對於因氣逆上衝導致的嘔吐症狀有緩解作用。石膈散中加入枳實,可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降氣止嘔、和胃降逆的功效,緩解患者的嘔吐不適。
石膈散中加入檳榔,主要是為了消積導滯。檳榔性溫,味辛、苦,入胃、大腸經,具有消食導滯、行氣利水等功效。
石膈散主治食積胃脘脹滿、胸悶氣短、噯氣泛酸等症狀,這些症狀多因飲食不節、脾胃虛弱、痰濁阻滯所致。檳榔能消解積滯、化解痰濁,並促進胃腸蠕動,幫助食物消化吸收,從而達到緩解胃脘脹滿、胸悶氣短等症狀的效果。
石膈散方中包含益智仁,主要因其具有健脾益智、開竅醒神的功效。益智仁味甘、性溫,入脾、腎經,能補益脾腎之氣,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改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此外,益智仁還可通竅開竅,改善神志不清、記憶力減退、頭昏腦脹等症狀。
石膈散治療的是脾虛濕困、痰濁阻絡所致的胸膈痞悶、心悸氣短、食少納呆、頭昏乏力等症,益智仁加入其中,可增強健脾益智作用,使脾胃運化功能增強,同時也能改善神志不清、頭昏乏力等症狀,有助於整體療效的提升。
石膈散方中使用三稜,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消積化瘀: 三稜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其具有破氣消積、行血化瘀的功效,可治療血瘀阻滯、氣機鬱滯所致的胸膈痞滿、脘腹脹痛等症。石膈散方主治胸膈痞滿、痰涎壅塞、飲食難下等症,三稜的消積化瘀之效可以疏通氣血,消解積滯,促進脾胃運化。
- 活血化瘀: 三稜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治療血瘀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石膈散方中,三稜的活血化瘀之效可以改善胸膈瘀阻,緩解胸悶氣短、心悸等症狀。
總之,三稜在石膈散方中的使用,是基於其消積化瘀和活血化瘀的功效,以達到治療胸膈痞滿、痰涎壅塞等症的目的。
石膈散中加入陳皮,主要有兩大原因:
- 行氣消滯: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行氣消食、燥濕化痰的功效。石膈散主要用於治療痰熱阻肺、氣機鬱滯所致的咳嗽、胸悶等症,陳皮可助於理氣化痰,解除胸膈之鬱,使氣機通暢,痰液易於排出。
- 降逆止嘔:陳皮還具有降逆止嘔的作用,可緩解因痰熱上逆引起的噁心、嘔吐等症。石膈散中加入陳皮,可協同其他藥物,共同達到降逆止嘔、疏肝理氣的效果,提升療效。
石膈散中包含莪朮,主要原因有二:
- 消積化滯: 莪朮性溫,味辛苦,入肝脾經,具有破氣行滯、消積化痰之效。石膈散治肝胃氣滯,痰濁阻滯,所致的胸膈滿悶,脘腹脹痛,食慾不振等症,莪朮可助其消食積,化痰濁,解除肝胃之氣滯,改善患者症狀。
- 活血止痛: 莪朮亦有活血化瘀之功,可改善肝鬱氣滯導致的疼痛,如胸肋脹痛、脘腹疼痛等。對於石膈散治療的胸膈脹悶、脘腹脹痛等症狀,莪朮的活血止痛功效可起到輔助作用,減輕患者的痛苦。
石膈散中加入肉桂,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化氣,散寒止痛:肉桂性溫,味甘辛,具有溫陽化氣、散寒止痛的功效。石膈散主治寒邪客於胃腸,導致胃脘疼痛、腹痛泄瀉等症狀。肉桂溫陽化氣,能驅散寒邪,溫暖脾胃,緩解胃寒引起的疼痛。
- 引藥入脾,助藥力達病所:肉桂性辛香,能引藥入脾,有助於其他藥物發揮療效。石膈散中其他藥物,如厚朴、陳皮等,多具有理氣化痰、健脾消食的作用,而肉桂能引導這些藥物深入脾胃,更有效地達到治療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石膈散」
【組成】
- 乾薑: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
- 厚朴: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木香: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
- 青皮: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
- 肉荳蔻:溫中散寒,行氣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瀉,止嘔,下氣消食。
- 枳實:理氣行氣,降逆化痰,寬中消脹。
- 檳榔: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
- 益智仁:補陽,補氣,溫裡溫中,調經和補腎。
- 三稜: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消食化積,止嘔,通經。
-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 莪朮: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健脾胃和消食化積。
- 肉桂: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
【主治功效】
胸口和腹部感到悶脹,吐出帶有食物的唾液,食慾不振。
【總結】
石膈散是中醫中藥常用方劑之一,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健脾和胃、理氣降逆的功效。對胸腹脹滿、呃逆嘔吐、腹痛泄瀉、食慾不振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
傳統服藥法
乾薑半兩,厚朴半兩,甘草半兩,木香半兩,青皮半兩,肉豆蔻半兩,枳實1兩,檳榔1兩,益智1兩,三稜1兩,陳皮1兩,蓬莪朮1兩,桂1兩。
上為細末。
加鹽少許,生薑3片,大棗1個,水1盞,藥2錢,同煎至7分,去滓,食後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石膈散性溫,有溫中散寒、行氣消痞的功效,因此不宜長期服用。
- 石膈散有一定的刺激性,因此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及過敏體質者慎用。
- 石膈散服用後可能會出現口乾、口苦、胃部不適等副作用,如有不適,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石膈散, 出處:《雞峰》卷二十。 組成:乾薑半兩,厚朴半兩,甘草半兩,木香半兩,青皮半兩,肉豆蔻半兩,枳實1兩,檳榔1兩,益智1兩,三棱1兩,陳皮1兩,蓬莪朮1兩,桂1兩。 主治:膈脘痞悶,吐沫食少。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