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迷七氣湯

ZHI MI QI Q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便覽》卷三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2%
胃經 17%
肝經 15%
肺經 15%
心經 7%
三焦經 5%
腎經 5%
大腸經 5%
小腸經 2%
心包經 2%
膽經 2%
脾經
胃經
肝經
肺經
心經
三焦經
腎經
大腸經
小腸經
心包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指迷七氣湯中加入莪朮,主要原因如下:

  1. 活血化瘀:莪朮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其具有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破血消癥的功效,可以有效改善因氣滯血瘀導致的胸悶、腹脹、疼痛等症狀。
  2. 消積化癥:莪朮還具有消積化癥的功效,可以幫助消化不良、積食等症狀的緩解。在指迷七氣湯中,莪朮可以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消食導滯、化瘀止痛的效果。

總之,莪朮的加入可以有效改善氣血運行不暢、積食瘀滯等問題,與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治療作用,達到指迷七氣湯的整體功效。

指迷七氣湯中包含三稜,主要原因如下:

  1. 行氣止痛: 三稜性味苦辛,入肝經,具有行氣散瘀、消腫止痛之功效。七氣湯主治肝氣鬱結、氣血不通所致的胸脅脹痛、脘腹脹滿、噯氣吞酸、月經不調等症。三稜能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疼痛。
  2. 破瘀化積: 三稜還能破瘀化積,有助於清除瘀血阻滯,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胸脅、脘腹等處的疼痛症狀。

指迷七氣湯中包含藿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解表化濕: 藿香性辛溫,具有芳香化濕、解表止嘔之功效。七氣湯主要用於治療外感風寒溼邪,兼有脾胃不和的病症。藿香可協助驅散寒溼之邪,緩解表證,並調理脾胃,增強消化功能,使患者儘快恢復。

2. 疏散氣機: 藿香能疏散氣機,理氣止痛。七氣湯中常加入其他理氣藥,如陳皮、香附等,與藿香協同作用,共同疏通氣機,消除胸悶、腹痛等症。

因此,藿香的加入,既可驅散外邪,又可調理脾胃,疏散氣機,是七氣湯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指迷七氣湯中包含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諸藥: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藥性、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指迷七氣湯中多用辛溫之品,容易造成燥熱之弊,而甘草的加入能緩解辛溫之性,使藥性趨於平和,避免藥物過於猛烈,達到中和補瀉的效果。
  2. 益氣健脾: 甘草具有益氣健脾之功,可以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提高機體對藥物的吸收和利用率。指迷七氣湯主治氣虛,甘草的加入可以補氣益脾,進一步增強藥效,促進病人恢復健康。

指迷七氣湯中加入肉桂,主要有兩大原因:

  1. 溫陽散寒: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腎、脾經,具有溫陽散寒、通經活絡之效。該方主要治腎陽虛寒之症,肉桂可溫補腎陽,驅散寒邪,使陽氣回升,改善體寒、肢冷等症狀。
  2. 溫通氣血:肉桂能促進氣血運行,溫通經絡,有助於改善陽氣不足導致的氣血瘀滯,從而緩解寒凝氣滯所致的疼痛、麻木等症狀。

總而言之,肉桂在指迷七氣湯中起到溫陽散寒、溫通氣血的功效,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治療腎陽虛寒之症的效果。

指迷七氣湯中加入桔梗,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宣肺利咽:桔梗味辛甘性微寒,入肺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止咳之效。指迷七氣湯主治風寒犯肺所致的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而桔梗可開宣肺氣,使痰液易於排出,緩解咽喉不適,有助於整體療效。
  2. 引藥入肺:指迷七氣湯中包含多味藥材,桔梗的加入可起到引藥入肺的作用,使其他藥材的藥力更好地發揮於治療肺部疾患。此外,桔梗還具有升提中氣的作用,可輔助其他藥材提升藥效。

指迷七氣湯中加入青皮,主要原因如下:

  1. 疏肝理氣: 青皮性辛、苦,味微溫,入肝、脾經,具有疏肝解鬱、理氣止痛之效。指迷七氣湯主治肝氣鬱結、氣機不暢所致的胸脅脹痛、脘腹痞悶等症,青皮能疏肝解鬱,使氣機流通,緩解疼痛。
  2. 行氣消脹: 青皮具有行氣消脹的作用,能促進腸胃蠕動,消除腹脹,有助於改善因氣機不暢引起的消化不良、食積等症狀。指迷七氣湯中加入青皮,可輔助其他藥材達到行氣消脹的效果,提升療效。

指迷七氣湯中加入益智仁,主要源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健脾益智,助氣化痰: 益智仁性溫,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健脾開胃,益智寧神,化痰止咳的作用。指迷七氣湯針對氣虛痰阻,神志不清的症狀,益智仁可健脾助運,促進水液代謝,有助於化解痰濕,改善神志不清。
  2. 溫腎助陽,補益精氣: 益智仁亦可溫補腎陽,增強腎氣,對於腎虛所致的頭昏腦脹,記憶力減退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指迷七氣湯中加入益智仁,更能增強其溫陽化痰,益氣開竅的功效,使藥效更加全面。

指迷七氣湯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化痰: 陳皮味辛性溫,入脾、肺經,具有行氣化痰、健脾燥濕之效。方中因氣機阻滯,痰濕內阻,導致胸悶氣短等症狀。陳皮能理氣化痰,使氣機通暢,痰濁消散,緩解胸悶氣短。

2. 和胃降逆: 陳皮亦可降逆止嘔,和胃止痛。方中若有胃氣上逆,則可藉助陳皮的降逆作用,使胃氣下降,緩解噁心嘔吐等症狀。

指迷七氣湯中包含香附,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 香附氣味辛香,具有行氣解鬱、止痛的效果。指迷七氣湯主治肝氣鬱結、氣滯血瘀所致的胸脅脹痛、胃脘疼痛等症狀。香附可疏解肝鬱之氣,使氣血流通,緩解疼痛。
  2. 調和脾胃,助消化: 香附也具有一定的健脾和胃功效,可幫助消化,緩解胃氣不舒、食積脹滿等症狀。指迷七氣湯中常與其他健脾和胃藥物配伍,共同作用,達到治療效果。

指迷七氣湯中包含大黃,主要原因有二:

一、瀉熱通便:大黃味苦寒,性急,入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的功效。此方以大黃為君藥,用以清熱瀉火,通利大腸,對於暑熱內盛、腸胃積熱導致的便祕、腹脹、口苦、舌苔黃膩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二、活血化瘀:大黃兼具活血化瘀之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淤血。指迷七氣湯中其他藥物如桃仁、紅花等也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大黃與之相輔相成,可有效治療因氣滯血瘀導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

指迷七氣湯中加入檳榔,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止痛:檳榔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積、止痛化痰之效。對於胸腹脹滿、氣滯疼痛等症,檳榔能促進氣血運行,緩解疼痛。
  2. 降逆止嘔:檳榔能降逆止嘔,適用於胃氣上逆、嘔吐不止的患者。七氣湯中其他藥物如半夏、陳皮等也具有降逆止嘔之效,與檳榔相輔相成,增強療效。

總而言之,檳榔在指迷七氣湯中起著行氣止痛、降逆止嘔的作用,與其他藥物共同發揮療效,達到治療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指迷七氣湯」

成分:

  • 莪朮:性溫,味苦、辛,歸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健脾胃和消食化積的功效。
  • 三稜:性味辛、溫,歸脾、胃經。具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消食化積、止嘔、通經等傳統代功效。
  • 藿香:性溫,味辛,歸脾、肺經。具有芳香化濕、醒脾開胃、止嘔止瀉、理氣和中的功效。
  •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肉桂:性溫,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 桔梗:性微寒,味甘辛,歸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
  • 青皮:性辛、溫、微苦,入肝、脾、胃經。具有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 益智仁:性溫,味甘,歸脾、胃、腎經。具有補陽、補氣、溫裡溫中、調經和補腎的功效。
  •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 香附:辛散苦降,能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
  •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 檳榔:性苦能破滯,辛能散邪,具有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等功效。

主治功效:

  • 無論是大人小孩,體內都有蟲積的症狀,例如喜歡吃生米、喜歡吃牆壁的泥土、喜歡吃茶葉末和木炭、喜歡吃鹹辣苦酸等各種刺激性食物,導致各種痞積病。表現為面黃肌瘦、四肢無力。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3-5克,一日3次。
  • 煎服,一次5-10克,一日3次。

禁忌:

  •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禁用。
  • 脾胃虛弱者慎用。
  • 氣血虛弱者慎用。
  • 陰虛火旺者慎用。
  • 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總結:

  • 指迷七氣湯是一種中藥方劑,由莪朮、三稜、藿香、甘草、肉桂、桔梗、青皮、益智仁、陳皮、香附、大黃、檳榔等12味中藥組成。
  • 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益血,化瘀止痛,行氣活血等功效。
  • 臨牀上用於治療蟲積痞積等症。

傳統服藥法


廣陳皮、杭青皮、 藿香葉、芽桔梗、蓬莪朮、香附米、法半夏、上肉桂、公丁香、益智仁、炙甘草。
疏利臟腑。
上(口父)咀。加生薑、紅棗,水2碗,煎至1碗,母子同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及脾胃。
  • 本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胎毒胰臟炎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腹瀉身體消瘦面色發黃

相同名稱方劑


指迷七氣湯, 出處:《幼幼集成》卷二。 組成:廣陳皮、杭青皮、藿香葉、芽桔梗、蓬莪朮、香附米、法半夏、上肉桂、公丁香、益智仁、炙甘草。 主治:疏利臟腑。主治:小兒陰陽不升降,氣道壅塞,腹痛寒熱,多啼不乳。

指迷七氣湯, 出處:《便覽》卷三。 組成:莪朮(醋制)、三棱(醋制)、藿香、甘草、官桂、桔梗、青皮、益智、陳皮、香附、大黃、檳榔。 主治:大人、小兒內有蟲積,或好食生米,好食壁泥,好食茶炭、鹹辣苦酸,以致諸般痞積,面色萎黃,肢體羸瘦,四肢無力。

指迷七氣湯, 出處:《杏苑》卷三。 組成:木香5錢,檳榔8分,桔梗7分,厚朴7分,半夏7分,紫蘇8分,香附1錢,橘紅(去白)2錢,白朮2錢,甘草(炙)5分,人參3錢,麥門冬1錢,桑白皮7分,丁香8分,草果7分,藿香4錢。 主治:疏壅滯之氣。主治:七情之氣相乾,陰陽不得升降,氣道壅滯,攻衝作痛。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