燔蔥散
FAN CONG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局方》卷三(新添諸局經驗秘方)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燔蔥散」中包含「延胡索」的主要原因為:
- 活血止痛:延胡索性溫,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效。此方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延胡索能有效舒筋活絡,消腫止痛,配合其他藥物,發揮協同作用。
- 散結消癥:延胡索亦具有一定散結消癥的作用,對於因瘀血凝滯所致的腫塊、包塊,也能起到一定輔助治療作用。在「燔蔥散」中,延胡索可與其他藥物共同作用,達到散瘀消腫、活血化瘀的目的。
燔蔥散中加入蒼朮,主要基於其 燥濕健脾 和 祛風散寒 的功效。
蒼朮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其燥濕健脾之性,能有效改善脾胃濕困,有助於消化吸收;而祛風散寒之效,則能驅散體內寒邪,改善因寒濕導致的腹痛、腹瀉等症狀。
因此,在燔蔥散中加入蒼朮,有助於 健脾消食,祛風止痛,達到治療脾胃濕困、寒濕腹痛的功效。
燔蔥散中添加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緩解藥性: 燔蔥散以辛溫之品為主,燥烈之性較強。甘草性甘平,味甘潤,可緩解藥物燥烈之性,避免傷陰耗津,使藥物作用更加溫和,不致損傷人體。
- 調和藥性: 藥材之間存在著相生相剋,甘草味甘,性平,入脾經,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在燔蔥散中,甘草可調和各藥材之間的藥性,使藥效更加協調,發揮最佳功效。
燔蔥散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健脾利濕: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燔蔥散以散寒除濕為主,茯苓可輔助健脾利濕,促進水液代謝,使寒濕之邪得以排出,提高藥效。
- 利水消腫: 茯苓能利水消腫,對於因濕邪困阻所致的水腫,有較好的改善效果。燔蔥散中常搭配其他利水消腫藥物,茯苓可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因此,茯苓的加入不僅能提升藥效,更能使方劑更為全面,達到更好的療效。
燔蔥散中加入莪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 莪朮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狀態,有助於消除腫痛,緩解炎症。燔蔥散多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莪朮的活血化瘀作用正好與方劑主治相符。
- 消腫止痛: 莪朮還具有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減輕局部腫脹和疼痛,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療效。對於跌打損傷引起的局部疼痛腫脹,莪朮的消腫止痛作用能有效緩解症狀,促進恢復。
「燔蔥散」中加入「三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行氣止痛: 三稜性溫,味辛,歸肝、脾經,具有行氣止痛、破瘀散結之功效。方中加入三稜,可助於行氣活血,緩解因氣滯血瘀所致的腹痛、脹痛等症狀。
二、 消積化瘀: 三稜亦具消積化瘀之效,有助於排除腸胃積滯,改善消化不良等問題。
綜上所述,三稜的加入,可協同方中其他藥物,共同發揮行氣止痛、消積化瘀的功效,治療因氣滯血瘀、積滯等因素引起的腹部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狀。
燔蔥散中加入青皮,主要考量其行氣消脹與疏肝解鬱的功效。
青皮性辛、苦,微溫,入肝、脾經。其味辛能行氣,苦能燥濕,溫能散寒,故能理氣止痛,消食化積,並有助於疏肝解鬱。
在燔蔥散中,青皮與其他藥物合用,能有效改善因氣滯血瘀、肝氣鬱結所致的胸悶腹脹、脘腹疼痛等症狀,達到通暢氣機、緩解疼痛的目的。
在中藥方劑[燔蔥散]中,丁香樹皮的應用主要是因為其具有溫中散寒、止痛的功效。丁香樹皮可以幫助改善胃腸不適、腹痛等問題,對於治療寒性胃痛有一定效果。此外,丁香樹皮還能幫助調節腸胃功能。
燔蔥散中加入砂仁,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 溫脾止瀉:砂仁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脾胃、止嘔逆、消食積的功效。方中以蔥白、薑等辛溫之品溫散寒邪,而砂仁的加入則能進一步溫暖脾胃,助其運化水谷,防止寒邪傷脾導致的腹瀉。
- 行氣化濕:砂仁具有行氣化濕的功效,能促進脾胃氣機運行,化解濕氣。方中蔥白、薑等辛溫之品可發散風寒,但亦可能導致氣機鬱滯,而砂仁的加入則能疏通氣機,協調藥性,使藥物更有效地發揮療效。
「燔蔥散」方劑中加入檳榔,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行氣消積: 檳榔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積、驅蟲殺蟲的功效。此方中,檳榔可幫助消除積滯,促進氣血運行,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消食化積的效果。
- 降逆止嘔: 檳榔亦有降逆止嘔之效,對於胃氣上逆、嘔吐不止的患者,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此方中,加入檳榔可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緩解因食積引起的胃部不適。
因此,燔蔥散方中加入檳榔,有助於改善食積、消食化滯、降逆止嘔等病症,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之一。
燔蔥散中加入肉桂,主要原因有二:
一、溫陽散寒:肉桂性溫,味辛甘,入心、肝、腎經,有溫陽散寒、補火助陽之功效。蔥散本身以蔥白、白芷等辛溫散寒之品為主,加入肉桂可增強散寒之力,助其溫通經脈,驅散寒邪。
二、溫補脾腎:肉桂不僅能溫陽散寒,還能補益脾腎。蔥散治療的病症常伴有脾腎虛寒,肉桂能溫補脾腎,益氣助陽,增強脾胃消化功能,從而更好地扶正祛邪。
肉桂的加入,使燔蔥散溫陽散寒之效更強,同時兼具溫補脾腎之功,有助於患者更快康復。
燔蔥散中加入乾薑,主要有兩個原因:
- 溫中散寒: 乾薑性溫,具有溫中散寒、止痛的功效。蔥白辛溫,能發散風寒。兩者相合,可溫暖脾胃,驅散寒邪,對於因寒邪客胃所致的脘腹冷痛、消化不良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 調和脾胃: 乾薑溫中散寒,能促進脾胃陽氣的升發,促進消化功能。蔥白則能理氣通絡,有助於改善胃腸蠕動,促進食物消化吸收。兩者配合,可有效調和脾胃,改善脾胃虛寒所致的消化不良、腹脹等症狀。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燔蔥散」
**組成:**延胡索,蒼朮,甘草,茯苓,莪朮,三稜,青皮,丁香樹皮,砂仁,檳榔,肉桂,乾薑
**主治功效:**脾胃虛寒,邪氣侵犯心腹,連帶脅肋疼痛,胸膈痞悶,背部和頸部僵硬疼痛。不思飲食,有時嘔吐,霍亂轉筋,腹冷泄瀉,膀胱氣血不通,小腸和腎臟腫痛。還有治療婦女生理期血氣不通,子宮有硬塊,白帶異常,有時發冷發熱,懷孕前或產後惡露不止,臍腹部疼痛。還有各種原因導致的虛寒,不思飲食。
藥方組成介紹: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檳榔:**性苦能破滯,辛能散邪,具有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等功效。
**蒼朮:**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
**莪朮:**具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健脾胃和消食化積的功效。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青皮:**性辛、溫、微苦,入肝、脾、胃經,具有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肉桂:**性溫,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三稜:**性味辛、溫,歸脾、胃經。具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消食化積、止嘔、通經等傳統代功效。
**砂仁:**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等傳統代功效。
**延胡索:**性辛、溫,歸肝、腎經,具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活絡止痛之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燔蔥散」由延胡索、蒼朮、甘草、茯苓、莪朮、三稜、青皮、丁香樹皮、砂仁、檳榔、肉桂、乾薑等12味中藥組成,具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主治脾胃虛寒,邪氣侵犯心腹,連帶脅肋疼痛,胸膈痞悶,背部和頸部僵硬疼痛。不思飲食,有時嘔吐,霍亂轉筋,腹冷泄瀉,膀胱氣血不通,小腸和腎臟腫痛。還有治療婦女生理期血氣不通,子宮有硬塊,白帶異常,有時發冷發熱,懷孕前或產後惡露不止,臍腹部疼痛。還有各種原因導致的虛寒,不思飲食。
傳統服藥法
延胡索3兩,蒼朮(米泔浸1宿,去皮)半斤,甘草(爁)半斤,茯苓(白者,去皮)6兩,蓬莪朮6兩,三稜(煨)6兩,青皮(去白)6兩,丁皮4兩,縮砂(去皮)4兩,檳榔4兩,肉桂(去粗皮)2兩,乾薑(炮)2兩。
上為末。
每服2錢,水1盞,連根蔥白1莖,煎7分,空心、食前稍熱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燔蔥散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劑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燔蔥散, 出處:《局方》卷三(新添諸局經驗秘方)。 組成:延胡索3兩,蒼朮(米泔浸1宿,去皮)半斤,甘草(爁)半斤,茯苓(白者,去皮)6兩,蓬莪朮6兩,三棱(煨)6兩,青皮(去白)6兩,丁皮4兩,縮砂(去皮)4兩,檳榔4兩,肉桂(去粗皮)2兩,乾薑(炮)2兩。 主治:脾胃虛冷,攻築心腹,連脅肋刺痛,胸膈痞悶,背膊連項拘急疼痛,不思飲食,時或嘔逆,霍亂轉筋,腹冷泄瀉,膀胱氣刺,小腸及外腎腫痛;及治婦人血氣攻刺,癥瘕塊硬,帶下赤白,或發寒熱,胎前産後惡血不止,臍腹疼痛;一切虛冷,不思飲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