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蠍梢散中包含白芷,主要原因有二:
- 祛風止痛:白芷性溫,味辛,入肺、胃經,具有祛風止痛、通竅止涕的功效。蠍梢散主治風寒濕痹,筋骨疼痛,而白芷可與蠍子、羌活等藥物協同作用,疏散風寒濕邪,止痛消腫。
- 通竅止涕:白芷亦能通鼻竅,止流涕。蠍梢散中常配伍辛夷、蒼耳子等通鼻竅藥物,白芷可助其宣通鼻竅,使邪氣外出,達到止涕的效果。
因此,白芷在蠍梢散中起著祛風止痛、通竅止涕的輔助作用,與其他藥物相配合,共同發揮治療功效。
蠍梢散中包含當歸,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 補血活血: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之功效。蠍梢散以蠍子為主藥,性寒,可祛風止痙,但易傷血,而當歸可補血活血,平衡藥性,避免藥物過於寒涼,損傷正氣。
- 調和藥性: 蠍梢散中其他藥物如全蠍、蜈蚣等,性寒燥,易傷陰津。當歸可滋養肝腎,潤燥生津,協調藥性,使藥物更趨平和,避免燥性過強,引起不良反應。
因此,當歸的加入,既能補血活血,平衡藥性,又能滋養陰津,協調藥性,使蠍梢散藥效更佳。
蠍梢散中加入柴胡,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解鬱,和解表裡: 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具有疏肝解鬱、和解表裡之功效。蠍梢散主治風熱鬱閉、氣機不暢之症,柴胡可以疏散肝鬱,調和氣血,使表裡通暢,達到清熱解毒、止痛止痙的效果。
- 配合全方,協同作用: 蠍梢散中其他藥物如全蠍、蜈蚣等,具有息風止痙、解毒散結的作用,柴胡則有助於疏肝理氣,促進藥物更好地發揮療效,達到協同作用,提高藥物療效。
蠍梢散方劑中包含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驅風散寒,止痛止痙:桂枝性溫,味辛,具有溫經通絡、散寒止痛之效。蠍梢散主治風寒濕邪引起的肢體麻木、疼痛、痙攣等症,桂枝能溫經散寒,驅除風寒濕邪,緩解疼痛,達到止痛止痙的目的。
- 協調藥性,增強療效:蠍梢散中,蠍子、蜈蚣等藥性較寒,而桂枝性溫,加入桂枝可調和藥性,避免寒性過強,同時也起到溫陽助陽的作用,增強藥物療效,使藥力更能順利到達病竈部位。
蠍梢散中包含升麻,主要原因有二:
- 升麻能疏散風熱,清熱解毒: 蠍梢散主治風熱毒盛、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而升麻性味辛涼,能疏散風邪,清熱解毒,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可有效消散風熱,緩解咽喉腫痛等症狀。
- 升麻能升提陽氣,利咽開音: 升麻性輕揚,能升提陽氣,利咽開音,與蠍子等藥物配合,能迅速解除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使患者恢復正常發聲功能。
蠍梢散中加入防風,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疏散風邪,止痛止癢:蠍梢散主治風濕痺痛,而防風性味辛溫,具有祛風散寒、止痛止癢之效。其能疏散經絡中的風邪,緩解因風邪入侵而導致的疼痛、瘙癢等症狀。
- 配合蠍梢,增強療效:蠍梢散中以全蠍、蜈蚣等藥物為主,其性寒,善於祛風止痙、解毒散結。而防風性溫,可以溫通經絡,促進藥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和發揮作用,相輔相成,增強治療效果。
因此,防風在蠍梢散中起到疏散風邪、止痛止癢,並配合蠍梢增強療效的作用,是方劑組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蠍梢散中包含藁本,主要基於其祛風止痛之效。
藁本味辛性溫,入肝經,具有祛風濕、止疼痛之功效,善治風寒濕痺、肢體麻木、筋骨疼痛等症。蠍梢散主治風寒濕邪侵襲經絡所致的風濕痹痛,而藁本的祛風止痛之效,正好可以協同其他藥物,散寒除濕、舒筋活絡,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蠍梢散中加入黃耆,主要考量其補氣固表之功效。
蠍梢散主治風寒濕邪侵襲,症見風寒濕痺,肢體麻木、疼痛,或兼見筋脈拘急,屈伸不利。而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利水消腫之效。
方中加入黃耆,可補益正氣,提升人體抗病能力,抵禦風寒濕邪的侵襲,並輔助蠍梢、羌活、防風等藥物祛風散寒、通絡止痛,協同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蠍梢散中包含羌活,主要基於其祛風除濕的功效。
羌活味辛、苦,性溫,歸膀胱、肝經,具有祛風濕、止痛、解表等功效。蠍梢散以蠍子、蜈蚣等藥物為主,用於治療風濕痺痛、筋骨拘攣、麻木不仁等症。
羌活可與蠍子、蜈蚣等藥物相配伍,相輔相成,加強祛風除濕、止痛的效果,有助於緩解痺痛症狀,促進病患康復。
蠍梢散方劑中包含草荳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脾止瀉:草荳蔻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燥濕止瀉之功效。蠍梢散主治寒濕凝滯,脾胃虛寒導致的腹痛泄瀉,草荳蔻能溫暖脾胃,驅散寒濕,止瀉止痛,協同方中其他藥物發揮療效。
- 行氣止痛:草荳蔻能行氣止痛,散結消積。蠍梢散中,蠍梢、地榆等藥物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草荳蔻加入可增強藥力,促進氣血流通,緩解腹痛,使藥效更為顯著。
蠍梢散中加入麻黃,乃因其辛溫發散之性,可配合方中其他藥物,起到以下作用:
- 疏風散寒:麻黃能發散風寒,有助於驅散體內寒邪,緩解因風寒侵襲而引起的諸症。
- 通鼻竅:麻黃能通利鼻竅,對於風寒引起的鼻塞、流涕等症狀具有改善作用。
麻黃與蠍梢散中其他藥物相配伍,可協同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蠍梢散方劑中包含全蠍,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全蠍性味辛、平,入肝經,具有祛風止痙、消腫止痛的功效。蠍梢散主治小兒驚癇、抽搐、痙攣等症,而全蠍能有效鎮靜安神,緩解痙攣,故而被列入方劑之中。
- 全蠍與方劑其他藥物相配伍,能起到協同作用。蠍梢散中其他藥物如僵蠶、蜈蚣、地龍等,均有祛風止痙、通絡止痛之效,與全蠍相配伍,能加強藥效,使療效更佳。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蠍梢散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大寒風犯腦,牙齒疼痛」,意指外感嚴寒之邪侵襲頭面,導致牙齒劇烈疼痛。古代醫家認為,風寒之邪可循經絡上攻頭面,阻滯氣血,引發局部拘急疼痛。其痛勢多為猝發、遇冷加劇,可能伴隨頭痛或牙齦緊縮感。蠍梢散以單味蠍梢為方,取其辛散溫通、搜風剔邪之性,直達病所,散寒止痛。
組成與治療原理
蠍梢的藥性與作用
- 蠍梢(全蠍尾部)性辛平(或稱微溫),專入肝經,具強力 祛風通絡、解痙止痛 之效。其辛味能散寒開結,溫性可破除陰凝,適用於風寒凝滯所致經脈攣急疼痛。
- 古代文獻如《本草綱目》載蠍能「治風寒濕痹,偏正頭風」,其尾梢藥力銳利,善走頭面,針對風邪上攻之牙痛有定向作用。
熱酒調服的輔助原理
- 熱酒性熱而發散,可增強蠍梢的溫通效能,助藥勢上行頭面,同時促進局部氣血運行,強化散寒止痛效果。
- 酒行藥勢的特性,能加速蠍梢有效成分的釋放與吸收,形成「藥引」效應。
邏輯推理與配伍精簡性
- 此方為「單行」配伍(獨味成方),集中藥力攻逐寒邪。蠍梢的 走竄之性 可直透經絡,鬆解寒性收引導致的牙齦痙攣;其 毒性成分(如蝎毒) 可能透過神經調節作用,阻斷疼痛傳導。
- 古人用蠍梢治牙痛,體現「以毒攻毒」思維,藉其峻烈之性克制寒邪的陰凝特性。此外,蠍梢歸肝經,肝主筋,牙齒周圍齦肉屬筋之延伸,故能透過調肝解痙間接緩解牙痛。
現代視角下的潛在機轉
從現代藥理看,蠍梢中的活性肽類(如多種蝎毒素)可能具 鈉離子通道阻滯 作用,抑制疼痛信號傳遞;其抗炎效應或可緩解牙周組織因寒邪刺激引發的無菌性炎症。熱酒的乙醇成分能短暫擴張血管,改善局部微循環,輔助緩解缺血性疼痛。
此方體現中醫「簡、便、效、峻」的急症治療思維,適用於風寒實證牙痛,然須辨證準確方能奏效。
傳統服藥法
蠍梢7個。
上為細末。
熱酒調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過敏體質者慎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蠍梢散, 出處:《醫統》卷九。 組成:蠍梢7個。 主治:破傷風。
蠍梢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六九。 組成:蠍梢7枚,烏頭尖7枚,半夏1枚(漿水煮過),丹砂(研)半字,附子(生,去皮臍)1分。 主治:小兒急慢驚風。
蠍梢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六九。 組成:全蠍14個,甘草(炙)2錢,川芎2錢,麻黃(去節)1錢,防風1錢,薄荷葉1錢。 主治:傷風發熱,睡卧不安,直視涎盛,時作驚掣。
蠍梢散, 出處:《幼幼新書》卷十三引《張氏家傳方》。 組成:人參3錢,僵蠶(直)1分,全蠍14個,辰砂1分,麝1分。 主治:小兒胎風,天釣,容忤,急慢驚風,往來潮搐,涎盛喘逆,埂氣不安。
蠍梢散, 出處:《衛生家寶》卷四。 組成:蠍梢49枚(用薄荷葉逐個包裹,以絲紮定,于砂铫中滾轉,炒令薄荷乾酥爲度),白僵蠶49個(生薑汁浸,炒乾去嘴)。 主治:小兒胎風,及百碎孩兒臍風撮口,他藥不能救療者。
蠍梢散, 出處:《蘭室秘藏》卷中。 組成:白芷2分,當歸身2分,柴胡2分,桂枝3分,升麻3分,防風3分,藁本3分,黃耆3分,羌活5分,草豆蔻皮1錢,麻黃(去節)1錢5分,蠍梢少許,羊脛骨灰2錢5分。 主治:大寒風犯腦,牙齒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