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胃風湯

BAI ZHI WEI FE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19%
脾經 18%
肺經 16%
膀胱經 13%
肝經 12%
大腸經 5%
腎經 4%
心經 3%
三焦經 2%
心包經 2%
膽經 2%
胃經
脾經
肺經
膀胱經
肝經
大腸經
腎經
心經
三焦經
心包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白芷胃風湯」中包含「白芷」,主要原因在於白芷具有以下特性:

  1. 祛風止痛:白芷味辛性溫,能散風寒、止痛,尤其對胃部風寒所致的疼痛有較好的療效。
  2. 燥濕化痰:白芷亦能燥濕化痰,適用於胃部寒濕、痰濁壅滯所致的胃脘脹痛、噁心嘔吐等症。

因此,白芷在「白芷胃風湯」中,發揮著祛風止痛、燥濕化痰的功效,有助於治療胃部風寒、濕痰引起的各種不適。

白芷胃風湯中加入升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疏散風寒,升舉陽氣:升麻性味辛溫,具有疏散風寒、升舉陽氣的功效。白芷胃風湯主要治療胃部風寒所致的症狀,如胃脘疼痛、腹脹冷痛、食慾不振等。升麻能疏散胃部風寒,溫暖脾胃,配合白芷等藥物,可達到溫中散寒、止痛的效果。

2. 助白芷升提藥力:升麻能使藥力上達,有助於白芷的藥力更好地發揮作用,更有效地治療胃部風寒。白芷性味辛溫,具有散風止痛、消腫生肌的功效。升麻與白芷相配,可加強白芷的升提藥力,使藥效更顯著。

白芷胃風湯中加入葛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葛根解肌散寒,緩解胃風症狀: 胃風常伴隨頭風、鼻塞、頭痛、肢體痠痛等症狀,葛根具有解肌散寒、升陽止痛的功效,能有效緩解這些症狀,促進氣血流通,改善頭面部血運。

二、葛根與白芷相輔相成,增強藥效: 白芷善於祛風止痛、消腫散結,葛根則能引導藥力上行,幫助白芷藥效更好地發揮,達到協同作用,更有效地治療胃風引起的各種不適。

白芷胃風湯中加入蒼朮,乃取其燥濕化痰、健脾開胃之效。

白芷性溫,擅於祛風散寒,而胃風多因風寒之邪侵襲胃部所致,故以白芷為主藥以驅散風寒。然而,胃風常伴有濕邪停滯,阻礙脾胃運化,導致脘腹脹滿、食慾不振等症。蒼朮性溫燥,善於燥濕化痰,且能健脾開胃,有助於祛除濕邪,增進食慾,使脾胃功能恢復正常。

因此,白芷胃風湯中加入蒼朮,可謂相輔相成,既能驅散風寒,又能化濕健脾,從而達到治標治本之功效。

白芷胃風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養血: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養血、活血止痛之功效。胃風多因氣血不足、經絡不通所致,當歸能補益氣血,改善血液循環,從而緩解胃部疼痛、脹滿等症狀。
  2. 調和藥性:白芷辛溫,善於散寒止痛,但其性偏燥。當歸性溫和,可與白芷相配,起到調和藥性、緩解燥性之作用,使藥效更加溫和,避免過於燥烈而傷及脾胃。

白芷胃風湯中加入草荳蔻,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胃散寒:草荳蔻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燥濕化痰之效。白芷胃風湯主治胃寒證,症狀如脘腹冷痛、食少納呆、噯氣泛酸等。草荳蔻的溫散之性,可溫暖胃陽,驅散寒邪,有助於改善胃寒引起的各種不適。
  2. 行氣止痛:草荳蔻芳香辛散,能行氣止痛,緩解胃脘脹痛、噯氣等症。白芷胃風湯中白芷、蒼朮等藥物,也有行氣止痛之功。草荳蔻的加入,可增強藥效,使行氣止痛的效果更加顯著。

白芷胃風湯中加入柴胡,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疏肝解鬱,和胃止痛: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入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升陽舉陷的功效。胃風常伴隨肝氣鬱結,導致胃脘脹痛、噯氣、泛酸等症狀。柴胡能疏解肝氣鬱結,使肝氣條達,從而緩解胃脘疼痛。
  2. 升散胃氣,消食止痛:柴胡還有升散胃氣的作用,能將停滯於胃中的食積、氣滯向上升散,有助於消化不良、胃脘脹痛等症狀的改善。

因此,白芷胃風湯中加入柴胡,可有效緩解胃風所致的肝氣鬱結、胃脘疼痛等症狀,達到和胃止痛的效果。

白芷胃風湯中包含黃柏,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燥濕、瀉火止痛: 黃柏性寒,味苦,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止痛的功效。胃風多因濕熱內蘊,或脾胃虛弱,外感風寒所致,而黃柏可清熱燥濕,瀉火止痛,有助於消除胃部濕熱,緩解胃痛等症狀。
  2. 配合白芷,增強療效: 白芷味辛,性溫,入肺、胃經,具有散風解表、通竅止痛的功效。黃柏與白芷相配,一寒一溫,寒熱相濟,既可清熱燥濕,又可散風解表,更能發揮協同作用,增強療效。

白芷胃風湯中加入藁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風通竅,止痛止癢:藁本性溫,辛散,具有疏風通竅、止痛止癢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因風寒外襲引起的胃脘疼痛、脹滿、噁心嘔吐等症狀。
  2. 配合白芷,增強止痛效果:白芷性溫,辛散,擅長止痛消腫。與藁本相配,兩藥合用,可起到協同作用,進一步加強止痛效果,並能疏通經絡,促進氣血流通,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白芷胃風湯中加入羌活,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羌活性溫,善於散寒止痛。胃風之症,常因寒邪侵襲胃部而起,導致胃脘疼痛、脹滿、嘔吐等症狀。羌活能散寒解表,溫經止痛,可有效緩解胃寒引起的疼痛。

其二,羌活亦能疏風散寒,通絡止痛。白芷胃風湯中白芷性溫,能祛風燥濕,止痛消腫。羌活與白芷相配,一溫一燥,相輔相成,共奏祛風散寒、通絡止痛之功效,更能有效治療胃風之症。

白芷胃風湯中加入蔓荊子,主要是針對其 疏散風熱、清利頭目 的功效。

胃風之症,常伴隨頭暈目眩、頭痛鼻塞等症狀,而蔓荊子性涼,味辛,入肝經,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之效,能有效緩解上述症狀。

此外,蔓荊子還能 通鼻竅,有助於改善鼻塞不通的情況,配合白芷等藥物,共同起到 清熱解表、疏風止痛 的作用,使整體方劑療效更佳。

白芷胃風湯中加入白僵蠶,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止痙:白僵蠶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祛風止痙、化痰散結的功效。胃風常表現為胃脘疼痛、脹滿、嘔吐等症狀,且常伴有痙攣,而白僵蠶能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2. 疏散風寒:白芷胃風湯的主要功效為疏散風寒,而白僵蠶則有助於促進風寒之邪的排出,進一步提升藥效。白僵蠶與白芷、蒼朮等藥物相配伍,共同發揮疏散風寒、止痛止痙的功效,使藥效更為顯著。

白芷胃風湯中加入麻黃,主要是利用其辛溫發散之性,配合白芷等藥材,達到以下目的:

  1. 宣肺散寒:麻黃性溫,能發散風寒,且能通鼻竅,有助於解除因胃寒所致的鼻塞、流涕等症狀。
  2. 溫中止痛:胃寒多伴隨胃脘疼痛,麻黃溫中散寒,有助於緩解胃寒引起的疼痛。

此外,麻黃也具有一定的利水功效,有助於排除體內寒濕,進一步改善胃部不適。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白芷胃風湯 」介紹

「 白芷胃風湯 」為中醫常用方劑之一,其組成藥物包含麻黃、白芷、蒼朮、草荳蔻、柴胡、當歸、藁本、葛根、黃柏、白僵蠶、蔓荊子、羌活、升麻等,具有發汗解表、疏風散熱、活血止痛之效,常應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牙痛、目赤、耳鳴等症狀。中藥方劑「 白芷胃風湯 」味辛,性溫,主要用於治療手足陽明經脈的氣虛弱,導致風熱之邪乘虛而入,因而出現臉部麻木,或者牙關緊閉,眼睛不停眨動的症狀。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麻黃性辛溫,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
  • 白芷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功效。
  • 蒼朮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
  • 草荳蔻具有芳香化濕、溫裡散寒、健脾胃、理氣行氣、降氣、燥濕等功效。
  • 柴胡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等功效。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 藁本具有發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 葛根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血、生津止渴、解酒毒、透疹、止瀉和清熱解毒等功效。
  • 黃柏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等功效。
  • 白僵蠶具有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清熱解毒、清肺熱利咽、散結等功效。
  • 蔓荊子具有發汗解表、散風熱、活絡止痛、清肝明目的功效。
  • 羌活性辛溫,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
  • 升麻性味辛、苦、甘,微寒,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等功效。

總結

「 白芷胃風湯 」為中醫常用之方劑,由麻黃、白芷、蒼朮、草荳蔻、柴胡、當歸、藁本、葛根、黃柏、白僵蠶、蔓荊子、羌活、升麻等藥材組成。該方具有發散風寒、解肌透表、疏風散熱、活血止痛之效。常應用於治療感冒、頭痛、牙痛、目赤、耳鳴等症狀,可有效緩解相關症狀,改善患者生活品質。

傳統服藥法


白芷2錢5分, 升麻2錢5分, 葛根8分, 蒼朮(米泔炒)8分, 炙草1錢5分, 當歸1錢5分, 草豆蔻4分, 柴胡4分, 黃柏(炒)4分, 藁本4分, 羌活4分, 蔓荊子3分, 白僵蠶3分, 麻黃(去節)7分。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白芷胃風湯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服用過量可能會導致胃腸道不適、頭暈、心悸等症狀。因此,在服用白芷胃風湯前,患者應先諮詢醫生,並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相關疾病


牙齦腫脹痛麻痺嗜眠症(嗜睡症)牙齒緊閉口張不開

相同名稱方劑


白芷胃風湯, 出處:《外科樞要》卷四。 組成:白芷2錢5分,升麻2錢5分,葛根8分,蒼朮(米泔炒)8分,炙草1錢5分,當歸1錢5分,草豆蔻4分,柴胡4分,黃柏(炒)4分,藁本4分,羌活4分,蔓荊子3分,白僵蠶3分,麻黃(去節)7分。 主治:手足陽明經氣虛風熱,面目麻木,或牙關緊急,眼目瞤動。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