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肌滲濕湯
QING JI SHEN SH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瘡瘍經驗全書》卷三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清肌滲濕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血活血,改善氣血循環: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清肌滲濕湯主要用於治療濕熱蘊結、肌膚瘡瘍等病症,而當歸能改善氣血循環,促進濕熱排出,同時滋潤皮膚,有助於瘡瘍癒合。
- 養血潤燥,緩解皮膚乾燥: 清肌滲濕湯中的藥物,如黃柏、地膚子等,具有清熱燥濕的作用,可能導致皮膚乾燥。而當歸具備養血潤燥的功效,能緩解藥物對皮膚的乾燥刺激,保持皮膚濕潤,促進皮膚恢復。
清肌滲濕湯中包含白芷,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疏散風熱,通鼻竅:白芷具有疏散風熱、通鼻竅的功效,對於因風熱邪氣入侵而導致的鼻塞、流涕、頭疼等症狀有較好的改善作用。清肌滲濕湯多用於治療濕熱蘊結,兼夾風熱的疾病,白芷的加入可以起到清熱解表,通利鼻竅的作用。
- 解毒消腫:白芷亦具備解毒消腫的功效,可以緩解皮膚濕疹、瘡瘍等因濕熱毒邪引起的皮膚問題。清肌滲濕湯中白芷的加入,可以加強方劑的解毒消腫之功,更好地改善濕熱所致的皮膚病變。
清肌滲濕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藥性、緩解藥物毒性及副作用的作用。清肌滲濕湯中包含多種藥材,甘草能協調各藥材的功效,使藥效更加和緩、相輔相成,避免藥性過於偏寒或偏燥,達到最佳療效。
- 增強藥效: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和中緩急的作用,可以增強清肌滲濕湯的利水滲濕功效,同時也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利於疾病的康復。
清肌滲濕湯中加入升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升散透疹:升麻性微寒,味甘,入肺、脾經,具有升散透疹、宣肺解毒之效。清肌滲濕湯主治濕熱蘊結肌膚,導致疹出不暢,升麻可使疹出透發,清熱解毒,達到肌膚清爽的目的。
- 利濕解毒:升麻兼具利濕解毒之功效,可助其他藥物將濕熱之邪從體內排出,避免濕熱內蘊,加重病情。
綜上,升麻在清肌滲濕湯中扮演着升散透疹、利濕解毒的重要角色,與其他藥物相互配合,達到治療濕熱蘊結肌膚的目的。
清肌滲濕湯中加入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燥濕化濁:蒼朮性溫燥,能燥濕化濁,祛除體內濕邪。清肌滲濕湯主治濕熱蘊蒸,肌膚濕疹、瘙癢,蒼朮能有效祛除濕邪,使濕熱之邪外出,達到清肌止癢的效果。
2. 健脾利濕:蒼朮入脾經,能健脾利濕,促進脾胃運化,使濕邪不至於困阻脾胃。清肌滲濕湯中常與其他健脾利濕藥物配伍,如茯苓、白朮等,共同促進脾胃運化,從根源上解決濕邪內生。
清肌滲濕湯中包含白朮,主要是因為白朮具有健脾燥濕、利水滲濕的功效。
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能補脾益氣、燥濕利水,對於脾虛濕盛導致的肌膚濕疹、水腫等症狀有良好的改善作用。清肌滲濕湯以清熱利濕為主,但脾虛濕盛也會加重病情,白朮的加入可以健脾燥濕,增強脾胃運化水濕的能力,從而更好地達到清熱利濕、祛風止癢的效果。
清肌滲濕湯中加入川芎,主要原因有二:
- 疏散風寒,通絡止痛:川芎性溫,入肝經,能疏散風寒,通經活絡,對於風寒濕邪所致的頭痛、肢體疼痛,有較好的緩解效果。清肌滲濕湯主要用於治療風濕痹痛、濕熱阻絡等病症,川芎的加入可以促進氣血運行,消除局部疼痛。
- 活血化瘀,通利關節: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輕炎症反應,促進關節液流通,有利於緩解關節僵硬、疼痛等症狀。
清肌滲濕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原因如下:
- 緩解熱毒,清熱涼血: 白芍性微寒,入肝經,具有涼血止血、柔肝止痛的作用。清肌滲濕湯旨在清熱解毒,祛濕止癢,白芍能緩解由濕熱所致的發熱、口渴、皮膚紅腫等症狀,並能清熱涼血,減輕毒素對人體的損害。
- 養血柔肝,緩解肝鬱: 白芍能養血柔肝,緩解肝氣鬱滯所致的胸脅疼痛、月經不調等症狀。濕熱容易侵犯肝經,導致肝氣鬱滯,白芍的加入可以起到疏肝理氣,協調肝脾的作用,使藥效更加全面。
清肌滲濕湯中包含梔子,主要由於其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
梔子性寒,味苦,入心、肺、三焦經。其苦寒之性可清瀉心火,解毒涼血,對於濕熱蘊結於肌膚所致的瘡瘍腫痛、濕疹、黃疸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
此外,梔子還具有一定的利濕作用,可促進體內濕熱的排泄,進一步減輕濕熱對機體的傷害。因此,清肌滲濕湯中加入梔子,可以更好地發揮其清熱解毒、利濕止癢的功效。
清肌滲濕湯中包含連翹,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
連翹性味苦寒,入肺、心經,能清熱解毒,散結消腫,對於外感熱毒、癰腫瘡瘍等症狀具有良好療效。清肌滲濕湯主要用於治療濕熱蘊結肌膚,導致的皮膚濕疹、瘡瘍、瘙癢等病症。連翹的清熱解毒作用,能有效清除肌膚內的濕熱之邪,同時也能消散腫塊,促進皮膚組織的修復。因此,連翹在清肌滲濕湯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有助於快速改善患者的皮膚病症。
清肌滲濕湯中包含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 黃連味苦寒,入心、胃、膽經,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瀉的功效。方中溼熱蘊結,常伴有熱毒內盛,黃連可清熱解毒,並抑制濕熱的繁殖,有助於消除濕熱之邪。
- 瀉火除煩: 黃連能瀉心火、胃火,使心煩、口渴等症狀得到緩解。方中濕熱阻滯,容易導致心煩、口渴,黃連可清熱瀉火,解除濕熱對心陽的阻礙,使患者感到舒適。
因此,黃連在清肌滲濕湯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可有效清熱解毒、瀉火除煩,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祛除濕熱的目的。
清肌滲濕湯中加入黃柏,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大作用:
- 清熱燥濕: 黃柏味苦寒,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對於濕熱蘊結肌膚,導致濕疹、瘡瘍等症狀,黃柏能有效清熱燥濕,使濕邪得以排除,達到止癢消腫的效果。
- 涼血止癢: 黃柏亦具有涼血止癢的功效,能抑制皮膚炎症,減輕紅腫、瘙癢等症狀。對於濕熱導致的皮膚瘙癢,黃柏能起到止癢消腫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清熱滲濕的功效。
清肌滲濕湯中加入知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滋陰降燥: 知母味苦寒,入肺、腎經,具有清熱瀉火、滋陰降燥的功效。此方多用於治療濕熱蘊結,內熱熾盛,症狀表現為皮膚瘙癢、紅腫、丘疹等。知母可清泄體內熱邪,滋養陰液,緩解燥熱,從而達到清熱解毒、涼血止癢的效果。
-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知母與方中其他藥物如黃柏、蒼朮、茯苓等,共同起到清熱利濕、燥濕止癢的作用。知母的清熱瀉火之性,可以促進其他藥物發揮其功效,達到協同作用,增強整體療效。
清肌滲濕湯中包含木通,主要原因在於其利水通淋的功效。木通性寒味甘,入膀胱經,可通利水道,排除體內濕熱,對於因濕熱阻滯經絡而引起的濕疹、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此外,木通還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可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清除體內濕熱,改善皮膚炎症,達到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的功效。因此,木通是清肌滲濕湯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清肌滲濕湯中加入青皮,主要基於其疏肝理氣、行氣止痛、利水滲濕的功效。
青皮性味辛溫,入肝、脾經,能疏肝解鬱,行氣止痛,對於濕熱蘊結、氣機阻滯所致的濕疹、瘡瘍等症狀,具有消腫止痛、利濕止癢的功效。
此外,青皮還能利水滲濕,幫助排除體內的溼邪,配合其他藥材,能更有效地清熱利濕,改善濕疹等皮膚病的症狀。
清肌滲濕湯中加入木瓜,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健脾消食,利水滲濕:木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健脾消食、利水滲濕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弱,水濕內停導致的肌膚濕疹、瘡瘍腫痛等症狀,木瓜能幫助健脾化濕,促進水濕排出,達到清肌滲濕的效果。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木瓜還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作用。對於因濕熱瘀阻引起的皮膚紅腫、疼痛等症狀,木瓜能幫助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促進組織修復。
因此,清肌滲濕湯中加入木瓜,可以起到健脾消食、利水滲濕、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綜合功效,更好地治療濕熱內蘊、肌膚不適的疾病。
清肌滲濕湯中包含澤瀉,主要原因在於其利水滲濕之效。澤瀉味甘淡性寒,入膀胱、腎經,善於利水滲濕,泄熱除煩。方中使用澤瀉,旨在通利水道,排出濕熱,以達到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效果。同時,澤瀉亦能引導其他藥物滲透肌膚,達至清熱解毒之效,進一步增強方劑整體療效。
清肌滲濕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滲濕: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之功效。清肌滲濕湯主要針對濕邪困阻肌膚,導致皮膚濕疹、瘙癢等症狀。茯苓有助於利水滲濕,將體內濕邪排出,減輕肌膚病變。
- 健脾益氣:茯苓還兼具健脾益氣的功效,能改善脾胃運化功能,促進水液代謝。濕邪困阻脾胃,易導致脾虛濕困。茯苓能健脾益氣,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從根本上減少濕邪的產生。
清肌滲濕湯中包含苦參,主要是因為苦參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的功效。
苦參味苦性寒,入肺、胃、膀胱經,可清熱解毒,燥濕止癢,尤其對於濕熱蘊結肌膚所致的濕疹、皮膚瘙癢、瘡瘍腫毒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
清肌滲濕湯以清熱利濕為主,苦參的加入可增強方劑的清熱燥濕功效,幫助消除濕熱,改善皮膚炎症,達到清熱解毒、止癢消腫的目的。
清肌滲濕湯中加入枳殼,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疏肝理氣,行氣消脹: 枳殼味苦、辛,性微寒,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消脹的作用。此方主要用於治療濕熱阻滯,蘊積於肌膚,導致濕疹、皮炎等症。枳殼能疏肝理氣,使氣機通暢,有助於濕熱之邪外洩,達到清熱利濕的效果。
二、 降氣化痰,利水消腫: 枳殼兼具降氣化痰、利水消腫的作用。濕熱之邪阻滯肌膚,常伴有痰濕凝聚,導致皮膚腫脹。枳殼能降氣化痰,利水消腫,有利於清除痰濕,減輕皮膚腫脹。
清肌滲濕湯中加入柴胡,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解鬱,和解表裏:柴胡具有疏肝解鬱、昇陽舉陷之效,能調和氣機,使鬱結之氣得以宣泄,並能解表散寒,將外邪從體內驅散。清肌滲濕湯治療的是溼熱蘊結、肌表不和之症,柴胡可使氣血流通,利於溼熱之邪外達,緩解肌膚不適。
- 配合其他藥材,協同作用:清肌滲濕湯中還含有黃芩、梔子等清熱燥溼藥,柴胡可協同這些藥材,增強清熱解毒、利溼通淋之功效,使藥物作用更加全面有效。
清肌滲濕湯中加入石菖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開竅醒神,化濕利水:石菖蒲性辛溫,入心、脾、胃經,具有開竅醒神、化濕利水之功。清肌滲濕湯用於治療濕熱蘊結肌膚,導致肌膚濕疹、瘡瘍等症。石菖蒲可通過開竅醒神,使濕熱之邪得以宣泄,同時化濕利水,幫助肌膚排出濕熱之毒,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癢的效果。
- 芳香化濁,通竅利竅:石菖蒲氣味芳香,具有芳香化濁、通竅利竅之功效。清肌滲濕湯中常配伍其他芳香化濕藥物,如蒼朮、藿香等,共同發揮芳香化濁之效,促進濕邪排出,使肌膚清爽,恢復正常功能。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清肌滲濕湯」
清肌滲濕湯的成分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白芷: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升麻: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
- 蒼朮: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
-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濕、補血、強筋骨。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梔子:多種傳統功效,包括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
- 連翹: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散結、排膿、利水消腫、止嘔等多種功效。
- 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
- 黃柏: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
- 知母:清熱瀉火、滋陰潤燥。
- 木通:清熱瀉火、清熱利尿、補血養肝、利水滲濕、排膿、通乳、利尿、利尿通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 青皮: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
- 木瓜:祛風除濕、平肝息風、強筋骨、通經絡。
- 澤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苦參:清熱燥濕、殺蟲止癢、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清熱瀉火。
- 枳殼: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
- 柴胡: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
- 石菖蒲:開竅醒神、化濕豁痰、闢穢。
清肌滲濕湯的主治功效
血疳瘡:指嬰兒皮膚生有紅色的斑塊或丘疹,伴有瘙癢和疼痛的疾病。
總結
中藥方劑「清肌滲濕湯」由多種中藥組成,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滲濕、活血化瘀、補氣益血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血疳瘡、皮膚瘙癢、濕疹等疾病。
傳統服藥法
蒼朮、白朮、升麻、甘草、澤瀉、山梔、黃連、車前子、厚朴、茯苓、當歸、川芎、青皮、木通、苦參、小柴胡。
水煎服。
忌鯉、鮎、蝦、蟹。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
- 對本方劑過敏者禁用。
- 服用本方劑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
- 服用本方劑期間,應定期到醫院進行檢查,以便及時發現不良反應。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清肌滲濕湯, 出處:《瘡瘍經驗全書》卷一。 組成:蒼朮、白朮、升麻、甘草、澤瀉、山梔、黃連、車前子、厚朴、茯苓、當歸、川芎、青皮、木通、苦參、小柴胡。 主治:面上及遍身生瘡似貓眼,有光彩,無膿血,冬則近脛,名曰寒瘡。
清肌滲濕湯, 出處:《瘡瘍經驗全書》卷三。 組成:歸須(酒洗)、白芷、甘草、升麻、蒼朮、白朮(土炒)、川芎、白芍(酒炒)、山梔子(酒炒)、連翹、黃連(酒炒)、黃柏(鹽酒拌炒)、知母(鹽酒拌炒)、木通、青皮、木瓜、澤瀉、茯苓、苦參(酒炒)、枳殼、柴胡、石菖蒲各等分。 主治:血疳瘡。
清肌滲濕湯, 出處:《金鑑》卷七十四。 組成:蒼朮(米泔水浸炒)1錢,厚朴(薑汁炒)1錢,陳皮1錢,甘草(生)1錢,柴胡1錢,木通1錢,澤瀉1錢,白芷1錢,升麻1錢,白朮(土炒)1錢,梔子(生)1錢,黃連1錢。 主治:貓眼瘡,一名寒瘡,由脾經久蘊濕熱,復被外寒,凝結而成。初起形如貓眼,光彩閃爍,無膿無血,痛癢不常,久則近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