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續命丹

XU MING DAN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肝經 23%
脾經 18%
心經 17%
腎經 14%
肺經 7%
胃經 6%
膀胱經 5%
小腸經 2%
膽經 2%
大腸經 2%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男子、婦人左癱右瘓,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失音不語,遍身疼痛,打撲傷損。外感風邪及諸風瘖暗風,角弓反張,目睛上視,搐搦無時,但患風疾皆可服之。痹症,肩背腰腿及周身疼痛,重著不移者,爲寒凝血瘀。

方劑組成解釋

天南星性味苦、辛、溫、有毒。主治燥濕化痰、祛風止痙、散結消腫。用於頑痰咳嗽、風痰眩暈、中風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癲癇、驚風、破傷風。生用外治癰腫、蛇蟲咬傷。

烏頭性辛、苦、熱、大毒。主治祛寒濕、散風邪、溫經、止痛、治風寒濕痺、歷節風痛、四肢拘攣、半身不遂、頭風頭痛、心腹冷痛、陰疽腫毒、頭風頭痛、寒疝作痛、跌打損傷、瘀血腫痛、陰疽腫毒、麻醉止痛。

五靈脂性味苦、甘、溫。主治活血散瘀、炒炭止血。 用於心腹淤血作痛、痛經、血瘀經閉、產後淤血腹痛、炒炭治崩漏下血、外用治跌打損傷、蛇、蟲咬傷。

生薑性味辛、溫。主治主風寒感冒、惡寒發熱、頭痛鼻塞、嘔吐、痰飲喘咳、脹滿、泄瀉。

地龍性味鹹、寒。主治清熱定驚、通絡、平喘、利尿。用於高熱神昏、驚癇抽搐、關節痹痛、肢體麻木、半身不遂、肺熱喘咳、尿少水腫、高血壓等症。

乳香性苦,辛,溫。主治活血行氣;通經止痛;消腫生肌。用於心腹諸痛、筋脈拘攣、跌打損傷、瘡癰腫痛、心腹疼痛、風濕痹痛、經閉痛經、腸癰。外用於消腫生肌、瘡潰不斂。

沒藥性苦、平。主治散瘀止痛、外用消腫生肌。用於跌打淤血腫痛、癰疽腫痛、胸腹諸痛、外用治瘡口久不收斂。

白僵蠶性鹹、辛、平。主治祛風解痙、化痰散結解毒利咽。治中風失音、中風口歪眼斜、驚癇、頭風、偏正頭痛、喉風。喉痺、瘰癧結核。風瘡癮疹、丹毒、乳腺炎、咽喉腫痛、瘰癧、痄腮、風疹、瘡毒

羌活性辛、苦、溫。主治散表寒、祛風濕、利關節。主治感冒風寒、頭痛無汗、風寒濕痹、項強筋急、骨節酸疼、風水浮腫、癰疽瘡毒。

天麻性甘、辛、平、無毒。主治息風止痙、平肝陽、祛風通絡。主急慢驚風、抽搐拘攣、眩暈、頭痛、半身不遂、肢麻、風濕痹痛。

蠍性。主治息風鎮痙、攻毒散結、通絡止痛。 用於小兒驚風、抽搐痙攣、中風口歪、半身不遂、破傷風、風濕頑痺、偏正頭痛、瘡瘍、瘰癧。

白附子性味辛,甘,溫,有毒。主治祛風痰,定驚搐,解毒散結止痛。用於中風痰壅,口眼歪斜,語言澀謇,痰厥頭痛,偏正頭痛,喉痺咽痛,破傷風;外治瘰癧痰核,毒蛇咬傷。

硃砂性甘、涼、有毒。主治鎮心安神、清熱解毒、明目。主癲狂、驚悸、心煩、失眠症、眩暈、目昏、腫毒、瘡瘍。

麝香性味辛、溫。主治開竅醒神、活血通經、消腫止痛。用於熱病神昏、中風痰厥、氣鬱暴厥、中惡昏迷、經閉、癓瘕、難產死胎、心腹暴痛、癰腫瘰癧、咽喉腫痛、跌撲傷痛、痹痛麻木。

雄黃性辛、苦、溫、有毒。主治解毒殺蟲、燥濕祛痰、截瘧。用於癰腫疔瘡、蛇蟲咬傷、蟲積腹痛、驚癇、瘧疾。

性辛苦,涼《唐本草》:"味辛苦,微寒"《海藥本草》:"味苦辛,微溫,無毒"張元素:"熱"《本經逢原》:"辛苦,溫,有毒"。主治開竅醒神,清熱止痛

「輕粉」又稱汞粉、水銀粉,其為氯化亞汞,外觀為白色,有光澤的鱗片狀或雪花狀結晶粉末,無臭。其屬辛、寒、有毒。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聲音嘶啞失音(啞)貝爾氏癱瘓肩痛(肩中部)坐骨神經痛雷諾氏綜合症麻痺半身不遂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痛風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咳嗽

相同名稱方劑

續命丹, 出處:《幼幼新書》卷六引丁時發方。 組成:防風1分,乳香1分,蔓荊子(炒)1分,牛膝1分,麻黃1分,羚羊角1分,酸棗仁1分,草烏頭(去皮)1分,沒藥1分,白朮1分,茯苓1分,天麻(酒煮)半兩,胡麻(炒)半兩,當歸半兩,續斷半兩,川烏頭(去皮)4錢,黃耆4錢,蒺藜半分。 主治:大人、小孩銼骨,行步艱難,腳無力。

續命丹, 出處:《衛生寶鑑》卷八。 組成:川芎1兩,羌活1兩,南星(薑制)1兩,川烏(炮,去皮)1兩,天麻1兩,白鮮皮1兩,當歸1兩,防風1兩,海桐皮1兩,地榆1兩,虎骨1兩,熟地黃1兩,朱砂1兩,烏蛇(生)1兩,鉛白霜1兩,乾蠍1兩,肉桂1兩,牛黃3錢,雄黃3錢,輕粉1-2錢,麻黃(去節)4兩(以好酒3升浸2晝夜,不用麻黃用酒)。 主治:男子、婦人卒中諸風,口眼歪斜,言語謇澀,牙關緊急,半身不遂,手足搐搦,頑麻疼痛,涎潮悶亂。婦人血運血風,咳嗽吐逆,睡卧不寧。

續命丹, 出處:《丹溪心法附餘》卷一。 組成:天南星(用米泔水浸7日,每日換水,削去皮臍,薄切,曬乾。寒天加2日)6兩,川烏頭(制法與前同,去皮臍尖)6兩,五靈脂(淘去沙石,曬乾,用薑汁浸曬10日,每日添薑汁,直候其汁轉黑,曬乾)6兩,地龍(去土,水洗淨,曬乾)4兩,滴乳香(研)2兩,沒藥2兩,白僵蠶(鐵铛炒絲斷淨,去足嘴)2兩,羌活2兩,天麻2兩,全蠍(去毒,曬乾,生用)1兩,白附子(生用)1兩,辰砂(研)1兩,輕粉(研)1兩,雄黃(研)1兩,片腦(研)1錢半,麝香(研)1兩2錢5分。 主治:通瘀散寒,宣通經絡。主治:男子、婦人左癱右瘓,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失音不語,遍身疼痛,打撲傷損。外感風邪及諸風瘖暗風,角弓反張,目睛上視,搐搦無時,但患風疾皆可服之。痹症,肩背腰腿及周身疼痛,重着不移者,爲寒凝血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家寶丹

相似度 94%

通神丹

相似度 71%

靈寶丸

相似度 64%

鎮心至寶丹

相似度 64%

川烏頭丸

相似度 62%

回春丹

相似度 62%

大聖一粒金丹

相似度 62%

五雷丹

相似度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