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急五香丸

JIU JI WU XIA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3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2.88)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6%
肝經 16%
肺經 14%
胃經 14%
心經 13%
大腸經 11%
腎經 9%
膽經 2%
膀胱經 1%
三焦經 1%
脾經
肝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大腸經
腎經
膽經
膀胱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救急五香丸中加入牛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牛黃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鎮驚開竅的功效。對於因熱毒內盛、神昏譫語等急症,牛黃可迅速清熱解毒,醒神開竅,起到救急的作用。
  2. 開竅醒神:牛黃具有開竅醒神的功效,能通利心竅、清心降火,對於因熱邪入心、神志不清等症狀,牛黃可迅速開竅醒神,使患者恢復意識。

因此,救急五香丸中加入牛黃,可以有效地清熱解毒、開竅醒神,起到迅速救急的作用。

「救急五香丸」中包含犀角,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犀角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病、瘟疫、疔瘡、痄腮等。古人認爲犀角可以迅速解毒,能有效治療熱毒攻心、神昏譫語等危重病症,因此將其列入「救急」方劑中。
  2. 鎮驚止痙:犀角還具有鎮驚止痙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熱病神昏譫語、驚癇抽搐等症。古人認為犀角能清熱解毒,並能平肝熄風,有助於鎮定精神、止痙。

然而,由於犀牛是瀕危動物,現今已禁止使用犀角入藥。需尋找替代藥物,確保藥效安全有效。

救急五香丸中加入升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升麻具有解表散寒之效,可用於治療外感風寒所致的急症。五香丸本身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之功,而升麻的加入可以加強其解表散寒的功效,更能迅速緩解風寒感冒初期的症狀,如發熱、頭痛、鼻塞等。
  2. 升麻能昇陽舉陷,可用於治療因氣血虧虛導致的陽氣虛脫。在急症情況下,患者往往會出現氣血虧虛,陽氣不足的狀況,升麻可以昇陽舉陷,幫助患者恢復元氣,提高抗病能力,更有效地應對緊急狀況。

救急五香丸中加入沉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溫中散寒,止痛止嘔: 沉香性溫,入脾、胃、腎經,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降逆止嘔之效。對於因寒邪犯胃導致的脘腹冷痛、嘔吐腹瀉等症狀,沉香能溫暖脾胃,驅散寒邪,達到止痛止嘔的效果。

二、開竅醒神,安神定志: 沉香氣味芳香,能開竅醒神,對於神志不清、昏迷不醒等症狀,沉香能起到醒神開竅的作用。此外,沉香還能安神定志,對於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

救急五香丸中包含當歸,主要是因為當歸具有以下作用:

  1. 活血化瘀: 當歸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有助於緩解因氣血運行不暢引起的急症,例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
  2. 補血益氣: 當歸能補益氣血,改善因氣血不足引起的急症,例如頭暈目眩、心悸氣短等。

在救急五香丸中,當歸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活血化瘀、補血益氣的作用,有助於快速緩解急症。

救急五香丸中加入桂枝,主要原因有二:

一、 溫陽散寒: 桂枝性溫,味辛,入心、肺、膀胱經,具有溫陽散寒、通經活絡之效。對於寒邪凝滯、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急症,如風寒感冒、脘腹冷痛等,桂枝可溫經散寒,使氣血運行通暢,緩解症狀。

二、 調和營衛: 桂枝具有調和營衛的作用,可以調節人體內氣血的運行,使營氣充沛,衛氣固密,提高人體抵抗力,對於急症的恢復具有促進作用。

「救急五香丸」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止痛: 木香味辛、苦,性溫,入脾、胃、肝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燥濕止瀉的功效。對於因氣滯血瘀導致的脘腹疼痛,木香能起到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作用,緩解疼痛症狀。
  2. 調和脾胃: 木香能溫中健脾,促進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對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所引起的腹痛、腹脹等症狀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因此,木香在「救急五香丸」中起到了行氣止痛、調和脾胃的重要作用,有助於緩解急症疼痛,促進身體康復。

救急五香丸中加入麝香,主要原因有二:

  1. 開竅醒神: 麝香性極辛溫,能開竅醒神,迅速提振心神,尤其適用於昏迷、神志不清、呼吸微弱等危重症狀。
  2. 活血通絡: 麝香氣味芳香,能透達經絡,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心腦供血,對於中風、心絞痛等急症有緩解作用。

總之,麝香在救急五香丸中發揮著開竅醒神、活血通絡的重要作用,幫助迅速改善患者的危急狀態。

救急五香丸中包含雄黃,主要原因有二:

  1. 解毒殺蟲: 雄黃性溫,具有解毒殺蟲之功效,可治療蛇蟲咬傷、疔瘡腫毒等症,能有效應對外傷感染,迅速止痛消腫。
  2. 驅邪辟穢: 古人認為雄黃具有驅邪辟穢之效,可辟邪避瘟,常於端午節用雄黃酒塗抹小孩額頭,以避邪驅蟲。救急五香丸中的雄黃,或也具此意,用以驅除外邪,增強抵抗力。

然而,雄黃有毒,需謹慎使用,需遵醫囑服用,不可自行配製。

救急五香丸中加入鬼箭羽,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止痛消腫:鬼箭羽性寒,味苦,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骨折、筋骨疼痛等症狀,可起到緩解疼痛、促進組織修復的作用。
  2. 活血化瘀:鬼箭羽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對於瘀血阻滯引起的疼痛腫脹,有一定的療效。

總而言之,鬼箭羽在救急五香丸中發揮著止痛消腫、活血化瘀的作用,對於跌打損傷、骨折等外傷具有較好的輔助治療效果。

「救急五香丸」中加入巴豆,主要基於其峻下逐滯的功效。巴豆性味辛熱,有強力瀉下作用,能迅速清除腸道積滯,並刺激腸蠕動,達到快速通便的效果。

當患者出現便祕、腹脹、腸胃積滯等症狀時,使用巴豆可快速緩解症狀。然而,巴豆毒性較強,使用時需謹慎,需由專業醫師根據患者病情和體質進行辨證施治,切忌自行服用。

「救急五香丸」中包含訶子,主要原因有二:

一、收斂止瀉:訶子性澀,味酸,具有收斂止瀉的功效。對於因脾胃虛弱、腸胃不和導致的腹瀉,訶子能起到收澀止瀉的作用,緩解腹痛、腹瀉等症狀。

二、清熱解毒:訶子亦具清熱解毒之效,能清除腸道積熱,對於因熱毒引起的腹瀉,訶子也能發揮一定的療效。

總而言之,訶子在「救急五香丸」中,發揮著收斂止瀉、清熱解毒的作用,有助於治療急腹痛、腹瀉等症狀。

救急五香丸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其中硃砂(雲母)作為重要成分之一,其主要成分為硫化汞,具備特殊的藥理作用。硃砂在中醫中被廣泛應用,主要用於鎮靜、安神、平肝等效果,對於焦慮、失眠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此外,硃砂還具備清熱解毒的作用,能有效對抗由內熱引起的各類病症。

救急五香丸的組閤中,其他成分如甘草、陳皮等皆具有調和已達成藥效的作用,而硃砂則在整體方劑中喪失以輔助安撫神經、提升作用的效果。在急救情況下,人體常常需要迅速舒緩情緒和減輕不適。硃砂的加入能夠有效增強方劑的整體療效,尤其是在面對重大的壓力或突發情況時,使患者在短時間內得到必要的安慰與支持。因此,其在救急方劑中的使用是基於其獨特的藥理特性與臨牀需求。

救急五香丸中包含檳榔,主要原因如下:

  1. 行氣止痛: 檳榔性溫,味辛,能行氣活血,消積止痛。對於因氣滯血瘀引起的腹痛、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檳榔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2. 驅蟲殺蟲: 檳榔具有驅蟲殺蟲的功效,能有效殺滅腸道寄生蟲,對於因蟲積引起的腹痛、腹瀉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因此,在救急五香丸的組成中加入檳榔,可以起到行氣止痛、驅蟲殺蟲的作用,有助於快速緩解急症。

「救急五香丸」中加入乾薑,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溫中散寒:乾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嘔止瀉的功效。對於因寒邪入侵所致的胃寒、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乾薑能起到溫暖脾胃,驅散寒邪的作用,有助於緩解患者的症狀。
  2. 協調藥性:五香丸中含有其他藥材,如丁香、肉桂等,這些藥材多屬溫熱性,而乾薑則具有溫中散寒的作用,加入乾薑可以起到協調藥性的作用,避免藥性過於燥烈,同時也能更好地發揮各藥材的功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救急五香丸中包含吳茱萸,主要基於其溫中散寒、止痛止嘔的功效。

吳茱萸性溫,味辛、苦,入肝、脾、胃經。其辛溫之性可溫中散寒,驅除寒邪,而苦味則能降逆止嘔,緩解寒邪引起的胃脘疼痛、嘔吐等症狀。

因此,在救急五香丸中加入吳茱萸,可以起到溫中散寒、止痛止嘔的作用,對於寒邪引起的急症有一定的療效。

救急五香丸中包含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一、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解毒、緩和藥物烈性之功效。五香丸中其他藥物如丁香、肉桂等性偏溫熱,甘草可中和其燥熱之性,防止藥物過於刺激腸胃。

二、 增強療效:甘草可增強其他藥物的療效。例如,甘草與丁香、肉桂等藥物配伍,可增強其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效果。同時,甘草本身亦有緩解胃痛、止咳化痰之功效,能促進五香丸整體療效。

救急五香丸中加入草荳蔻,主要源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溫中止痛:草荳蔻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對於寒凝氣滯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症狀,草荳蔻能起到溫中散寒、止痛止瀉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能更有效地緩解疼痛。
  2. 消食化積:草荳蔻能促進消化,有助於消除食積,改善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痛、腹脹等症狀。救急五香丸中其他藥物如砂仁、丁香等也具有消食化積的功效,草荳蔻的加入更能增強此功效,幫助患者快速恢復。

救急五香丸中加入桃仁,主要是由於其活血化瘀的功效。桃仁性平,味苦甘,入心、肺、脾經,具有破血行瘀、潤腸通便的功效。

方劑中加入桃仁,可以有效地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並能緩解因血瘀導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同時,桃仁的潤腸通便作用也能幫助排泄體內毒素,促進身體恢復健康。因此,桃仁在救急五香丸中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有助於藥效的發揮。

救急五香丸中加入附子,主要原因如下:

  1. 溫陽救逆: 附子性溫熱,入心、腎經,具有回陽救逆、溫通經脈之效。針對因陽氣衰微、寒邪內侵導致的陽虛厥脫、肢冷脈微等危急情況,附子可迅速回陽救逆,改善患者生命體徵。
  2. 溫經止痛: 附子可溫通經絡,驅散寒邪,對於因寒凝血瘀引起的腹痛、腰痛等症狀,附子可起到溫經止痛的作用,緩解患者的疼痛。

主治功效


救急五香丸主治功效分析

古籍出處: 《外臺秘要》| 王燾

主治: 諸毒疰氣,心腹脹滿,大小便不通,鬼疰心痛不可忍。

方劑組成與功效分析:

救急五香丸由以下藥材組成,各藥材功效如下:

  • 牛黃: 清熱解毒、鎮靜安神。
  • 犀角: 涼血止痛、消腫散結。(注:現代已禁用)
  • 升麻: 發表透疹、疏風散熱。
  • 沉香: 行氣止痛、溫腎助陽。
  • 當歸: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 桂枝: 發汗解表、通絡止痛。
  • 木香: 理氣和胃、化溼醒脾。
  • 麝香: 開竅醒腦、闢穢避邪。(注:現代已嚴格控管)
  • 雄黃: 殺蟲燥溼、解毒療瘡。(注:現代已嚴格控管)
  • 鬼箭羽: 祛風溼、強筋骨。
  • 巴豆: 瀉下逐水、破瘀排膿。(注:現代已嚴格控管)
  • 訶子: 利尿消腫、降壓平喘。
  • 硃砂: 定驚安神、清心火。(注:現代已嚴格控管)
  • 檸檬: 健脾胃、潤肺止咳。
  • 幹姜: 暖身驅寒、溫中止嘔。
  • 吳茱萸: 溫肝經、調氣機。
  • 甘草: 益氣養陰、緩急止痛、調和諸藥。

治療原理分析:

此方主治「諸毒疰氣,心腹脹滿,大小便不通,鬼疰心痛不可忍」,其病機複雜,涵蓋了「毒」、「疰」、「氣滯」、「實熱」等多重病理因素。

  • 「諸毒」: 指各種毒邪,包括熱毒、寒毒、蟲毒等。方中牛黃、犀角、雄黃、硃砂等皆有清熱解毒、殺蟲燥濕之功,可以針對「諸毒」進行清解。
  • 「疰氣」: 指邪氣侵襲,留滯於體內,阻礙氣機,導致氣血運行不暢。「鬼疰」更強調邪氣的侵襲性和怪異性。方中沉香、木香、吳茱萸等行氣溫陽,可疏通氣機,驅散邪氣。
  • 「心腹脹滿,大小便不通」: 是氣滯、實熱導致的症狀。沉香、木香、吳茱萸等行氣藥可以疏通氣機,緩解脹滿。巴豆瀉下逐水,可通利二便,排出體內積滯。
  • 「心痛不可忍」: 可能是熱毒攻心,或氣滯血瘀所致。牛黃、犀角、硃砂清心安神,當歸、桂枝活血通絡,皆有助於緩解疼痛。

綜合分析:

救急五香丸整體藥性偏溫,具有強力行氣、溫陽、解毒、通腑、止痛的作用。

方中以沉香、木香、吳茱萸為君,行氣溫陽,散寒止痛,為主攻;臣以牛黃、犀角清熱涼血解毒;佐以當歸、桂枝活血通絡;巴豆瀉下逐水,通利二便;使以甘草調和諸藥。

諸藥合用,針對「毒」、「疰」、「氣滯」、「實熱」等病理因素,迅速緩解症狀。本方劑效力較強,針對急症重症而設,体现了古代医家在急救方面的智慧。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方中多味藥物在現代中醫臨床中已禁用或嚴格控管,如犀角、麝香、雄黃、巴豆、硃砂等。現代應用此方需經專業中醫師辨證論治,並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進行,不可自行服用。

傳統服藥法


牛黃(研)3分,犀角屑3分,升麻4分,沈香4分,熏陸香4分,當歸4分,桂心4分,青木香4分,麝香(研)4分,雄黃(研如粉)4分,鬼箭羽4分,巴豆(去心皮,熬)4分,訶梨勒皮4分,朱砂(研)4分,檳榔仁4分,乾薑4分,吳茱萸4分,甘草(炙)4分,豆蔻4分,桃仁(去尖皮,熬)5分,附子(炮)5分。
上藥治下篩,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5丸,以暖水送下。如不利,更服,以利為度。
忌海藻、菘菜、豬肉、冷水、生蔥、蘆筍、生血物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小孩、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心包炎心肌炎心臟病心臟痛心絞痛排尿困難尿道炎胃及十二指腸炎心肌梗塞肺性心臟病前列腺增生風濕性心臟病

相同名稱方劑


救急五香丸, 出處:《外台》卷三十一引《延年秘錄》。 組成:牛黃(研)3分,犀角屑3分,升麻4分,沉香4分,熏陸香4分,當歸4分,桂心4分,青木香4分,麝香(研)4分,雄黃(研如粉)4分,鬼箭羽4分,巴豆(去心皮,熬)4分,訶梨勒皮4分,朱砂(研)4分,槟榔仁4分,乾薑4分,吳茱萸4分,甘草(炙)4分,豆蔻4分,桃仁(去尖皮,熬)5分,附子(炮)5分。 主治:諸毒疰氣,心腹脹滿,大小便不通,鬼疰心痛不可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