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奴湯

TAO NU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千金》卷十七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10

熱/寒比例

偏熱 (1.70)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4%
脾經 17%
肝經 17%
肺經 14%
胃經 9%
腎經 9%
膽經 2%
心包經 2%
大腸經 2%
心經
脾經
肝經
肺經
胃經
腎經
膽經
心包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桃奴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活血: 當歸性溫,味甘辛,歸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之功效。桃奴湯主要治療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痛經等,而當歸能改善氣血運行,緩解疼痛,達到治療目的。
  2. 滋陰潤燥: 當歸還具滋陰潤燥之效,可緩解因氣血不足、陰虛燥熱引起的症狀,如口乾舌燥、面色蒼白等。桃奴湯中加入當歸,可滋養氣血,使氣血充盈,改善女性體質。

綜上所述,桃奴湯中加入當歸,能有效地達到補血活血、滋陰潤燥之目的,更好地治療婦科疾病。

桃奴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一、扶正固本: 桃奴湯主要用於治療脾腎陽虛,導致的女性不孕症。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固脫生津之功效,能夠補益脾腎之氣,改善患者氣血虧虛的狀況,爲孕育提供充足的能量。

二、增強藥效: 方中其他藥物,如桃仁、當歸、川芎等,均有活血化瘀、通經的作用,但同時也會耗氣傷陰。人參能夠起到補氣養血的作用,與其他藥物相輔相成,增強藥效,避免藥性太過偏寒而損傷脾腎陽氣,最終達到調理氣血、改善生育功能的目的。

桃奴湯是一個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婦女的月經不調、腹痛等症狀。乾薑在該方劑中的使用具有重要意義。首先,乾薑具溫中散寒的功效,能夠有效驅散體內寒邪,改善因寒凝而引起的腹痛,尤其適合因寒冷引發的症狀。其次,乾薑能促進腸胃蠕動,增強食慾,有助於調理脾胃,提升整體的消化功能,這對於身體的康復非常重要。此外,乾薑還有助於增強血液循環,促進血行,從而減輕疼痛和不適感。因此,乾薑的加入不僅能夠增強方劑的療效,還能調和其他藥材之間的力量,使桃奴湯更具整體協調性與治療效果。

桃奴湯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緩解疼痛。桃奴湯常用於治療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痛經等,川芎的活血作用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緩解痛經,促進月經順暢。
  2. 疏肝解鬱:川芎還具有疏肝解鬱的功效,可舒緩肝氣鬱結,改善情緒,解除胸悶、脅痛等症狀。桃奴湯中加入川芎,有助於緩解因肝氣鬱結引起的女性生理問題,改善精神狀態,提高生活質量。

桃奴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點考慮:

  1. 調和藥性:桃奴湯主治痰熱阻肺,其組成多爲辛涼解表、清熱化痰之品,性偏寒涼。甘草性平味甘,入脾胃經,能緩和藥性,避免寒涼之品過寒傷脾胃。
  2. 增強功效: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緩急止痛、解毒消腫等功效,能增強其他藥物的療效,如配合杏仁、瓜蔞等清肺化痰藥,可更有效地化痰止咳。此外,甘草還可調和藥性,使藥效更加平和,不易引起副作用。

桃奴湯中使用硃砂,主要原因有二:

  1.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之效。在桃奴湯中,硃砂可協助安撫心神,改善因心火亢盛而引起的煩躁、失眠等症狀。
  2. 解毒止痛: 硃砂亦具解毒功效,可輔助治療因毒邪侵犯所致的疼痛、腫脹等。桃奴湯中若含有其他具有毒性或刺激性成分,硃砂可發揮解毒作用,緩解其副作用。

桃奴湯方中加入麝香,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通經活絡,散寒止痛:麝香性辛溫,具有通經活絡、散寒止痛的功效,可改善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腹痛、經痛等症狀。
  2. 開竅醒神,安神定志:麝香具有開竅醒神、安神定志的作用,可緩解因寒邪凝滯、氣血瘀阻導致的頭痛、眩暈、心悸等症狀。

因此,桃奴湯中加入麝香,旨在通過通經活絡、散寒止痛、開竅醒神等功效,達到緩解女性經期綜合徵的症狀,改善患者整體狀態。

桃奴湯中加入茯苓,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桃奴湯治以脾腎氣虛,濕熱蘊結,症見小便不利、水腫、腹脹等,茯苓能健脾利濕,有助於化解水濕,改善水腫等症狀。
  2. 滲濕止瀉:茯苓能滲濕利水,並能改善腸道濕熱,對於因濕熱所致的腹瀉有止瀉作用。桃奴湯中加入茯苓,能更好地協調其他藥物,達到治濕止瀉的效果。

桃奴湯中使用犀角,主要基於兩個原因:

一、清熱解毒: 犀角性寒,味苦鹹,入心、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鎮驚安神之效。古人認為犀角能清熱解毒,尤其是治療熱毒入血、神昏譫妄、斑疹發熱等症狀,與方劑中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清熱解毒之效。

二、鎮驚安神: 犀角亦具有鎮驚安神之效,可治療熱病神昏、驚厥抽搐等症狀。桃奴湯中使用犀角,可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鎮驚安神之效,緩解患者躁動不安、神志不清等症狀。

桃奴湯中包含鬼箭羽,主要基於其藥性與方劑主治的契合。

鬼箭羽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消腫的功效。桃奴湯主治濕熱下注、小便不利、陰囊濕癢等症,而鬼箭羽的寒涼之性可清解濕熱,苦味能燥濕利水,並可消腫止痛,與方劑中其他藥物共同發揮作用,達到治療效果。

此外,鬼箭羽在臨牀應用中亦有治療泌尿系統感染、濕疹等病症的經驗,進一步佐證其在桃奴湯中發揮的藥效。

桃奴湯方中含有雄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解毒辟邪: 雄黃性溫,味辛,有毒,能解毒殺蟲,辟邪驅瘟。古人認為桃木、雄黃皆有辟邪之效,故將其配伍於桃奴湯中,用以驅除外邪,預防疫病。
  2. 消腫止痛: 雄黃亦有消腫止痛之效,可治療瘡瘍腫毒。桃奴湯中可能因病患患有瘡瘍或腫毒,故加入雄黃以輔助治療。

然而,雄黃有毒,需慎用,需由專業醫師指導下服用。

主治功效


桃奴湯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症狀

桃奴湯主治中惡毒氣,蠱疰,心腹猝絞痛。古文提及的相關症狀包含:

  • 五屍
  • 心腹暴痛
  • 伏連鬼氣:發作時四肢無力,日漸消瘦,時好時壞。
  • 小兒中惡:心腹堅脹疼痛,顏色青黑,大便不通。
  • 卒暴中惡客忤
  • 鬼刺鬼痱
  • 中蠱疰吐血
  • 心腹痛滿
  • 陰毒傷寒
  • 屍疰鬼疰:寒熱淋漓,精神不振,全身不適,久病不癒,甚至死亡,並可能傳染他人。

治療原理

桃奴湯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個方面:

  1. 驅邪解毒
    • 方中犀角清熱解毒,鬼箭羽祛風燥濕、殺蟲止癰,麝香開竅醒腦、闢穢除臭,皆有助於驅除邪氣,解除毒素。
    • 古文提到「中惡毒氣,蠱疰」,「蠱疰」可能與寄生蟲或毒物有關,這些藥物有助於對抗這些病邪。
  2. 溫中散寒,行氣止痛
    • 乾薑溫中散寒,川芎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當歸調經止痛、補血活血,這些藥物可以溫暖中焦,促進氣血運行,緩解心腹絞痛。
    • 古文提及「心腹猝絞痛」,「心腹暴痛」,這些藥物針對疼痛的症狀進行治療。
  3. 補益氣血,扶正祛邪
    • 人參健脾益氣、生津養神,當歸補血活血,茯苓健脾胃,這些藥物可以增強人體正氣,提高抵抗力,有助於驅除邪氣。
    • 古文提及「伏連鬼氣,發即四肢無力,日漸黃瘦」,這些藥物可以改善虛弱的體質。
  4. 鎮心安神
    • 硃砂鎮心安神,麝香開竅醒腦,這些藥物有助於安定心神,緩解精神症狀。
    • 古文中提及「屍疰鬼疰」可能伴隨精神異常,這些藥物可以針對這些症狀進行治療。

藥物組成分析

  • 當歸:調經止痛、補血活血。
  • 人參:健脾益氣、生津養神。
  • 乾薑:溫中散寒、行水消痰。
  • 川芎: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 甘草:和中緩急、解毒利咽。
  • 硃砂:鎮心安神、平喘定咳。
  • 麝香:開竅醒腦、闢穢除臭。
  • 茯苓:利尿消腫、健脾胃。
  • 犀角:清熱解毒、涼血止癲。
  • 鬼箭羽:祛風燥濕、殺蟲止癰。

總結

桃奴湯是一個以驅邪解毒、溫中散寒、行氣止痛、補益氣血、鎮心安神為主要治療原則的方劑。它針對中惡毒氣、蠱疰、心腹猝絞痛等多種症狀,通過多種藥物的協同作用,達到驅邪扶正、緩解疼痛、安定心神的目的。

根據古文記載,該方劑被廣泛應用於治療各種「中惡」、「屍疰」、「鬼疰」等症狀,並延伸至小兒中惡、陰毒傷寒等病症,顯示出其較廣的應用範圍和一定的療效。然而,由於現代醫學對這些疾病的認識和治療方法已發生巨大變化,因此桃奴湯的現代應用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驗證。

傳統服藥法


桃奴2兩,當歸2兩,人參2兩,乾薑2兩,芎藭3兩,甘草3兩,丹砂1兩,麝香1兩,茯苓1兩,犀角1兩,鬼箭羽1兩,桂心1兩(一方有雄黃1兩,無丹砂、芎藭)。
大便不通、腹滿者,加大黃3兩,芒消2兩。
上(口父)咀。以水丸升,煮取2升半,去滓。分3服,未食服。
《永樂大典》引《風科集驗方》無丹 砂、 茯苓 。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桃奴湯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桃奴湯, 出處:《外台》卷十三引《延年秘錄》。 組成:桃奴3兩,茯苓3兩,鬼箭羽2兩,芍藥2兩,人參2兩,橘皮2兩,生薑4兩,檳榔7枚,麝香1分(别研)。 主治:伏連鬼氣,發即四肢無力,日漸黃瘦,乍好乍惡。

桃奴湯, 出處:《千金》卷十七。 組成:桃奴2兩,當歸2兩,人參2兩,乾薑2兩,芎藭3兩,甘草3兩,丹砂1兩,麝香1兩,茯苓1兩,犀角1兩,鬼箭羽1兩,桂心1兩(1方有雄黃1兩,無丹砂、芎藭)。 主治:中惡毒氣,蠱疰,心腹猝絞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