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鼻淵方

XIU BI YUAN F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便覽》卷一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8%
肝經 14%
脾經 14%
胃經 13%
心經 11%
膀胱經 5%
膽經 5%
小腸經 4%
大腸經 3%
心包經 3%
腎經 3%
三焦經 2%
肺經
肝經
脾經
胃經
心經
膀胱經
膽經
小腸經
大腸經
心包經
腎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嗅鼻淵方」

中藥方劑「嗅鼻淵方」的主要成分包括蒼耳子、白芷、薄荷、川芎、木通、羌活、黃連、黃芩、荊芥、防風、甘草、梔子、連翹、白朮、滑石、石膏、當歸、赤芍、大黃、沉香、皁莢等。

蒼耳子性溫、味辛、苦,歸肺、肝經,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的功效。

白芷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功效。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薄荷性辛涼,入肺、肝經。具有發汗解表、清利咽喉、透疹、止血、降氣、透疹、疏肝解鬱、清熱解毒、消暑等功效。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滑石性寒味甘,歸肺經、膀胱經,具有清熱利尿、利水滲濕、清熱瀉火、消暑的功效。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荊芥性微溫、味辛,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

連翹具有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散結、排膿、利水消腫、止嘔等多種功效。

木通具有清熱瀉火、清熱利尿、補血養肝、利水滲濕、排膿、通乳、利尿、利尿通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

羌活性辛溫,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

石膏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

梔子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包括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

皁莢味苦、性溫,歸肺、大腸經,具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殺蟲驅蟲之功。可用於治療寒性咳嗽、肺熱咳嗽、支氣管炎、哮喘、風濕痛、關節炎、痛風、腸燥便祕、蛔蟲性腸梗阻等症。

總 論

中藥方劑「嗅鼻淵方」具有清熱利尿、活絡止痛、發汗解表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鼻淵,是一種中醫病症,指鼻腔內有膿液或黏液積聚,引起鼻塞、流鼻涕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辛荑仁5分,蒼耳子3分,白芷1錢,薄荷葉5分,川芎5分,木通3分,羌活5分,黃連(酒炒)3分,黃芩(酒炒)3分,荊芥穗3分,防風5分,甘草3分,梔子3分,連翹3分,白朮5分,滑石5分,石膏3分,當歸5分,赤芍3分,酒大黃5分,沈香2分,皂角1分。
加蔥白1根,生薑1片,水煎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中,蒼耳子、白芷、薄荷、川芎、木通、羌活、黃連、黃芩、荊芥、防風、甘草、梔子、連翹、白朮、滑石、石膏、當歸、赤芍、大黃、沉香、皂莢等中藥均具有清熱解毒、通竅利咽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鼻淵。其中,蒼耳子、白芷、薄荷、川芎、木通、羌活、黃連、黃芩、荊芥、防風、甘草、梔子、連翹、白朮、滑石、石膏等中藥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清除鼻腔內的熱毒,緩解鼻淵的症狀;當歸、赤芍、大黃、沉香、皂莢等中藥具有通竅利咽的功效,可促進鼻腔內的血液循環,改善鼻腔的通氣功能,緩解鼻淵的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胃痛等症狀。因此,在服用本方前,應先諮詢醫生的意見。

相關疾病


鼻竇炎鼻咽腫瘤

相同名稱方劑


嗅鼻淵方, 出處:《便覽》卷一。 組成:辛荑仁5分,蒼耳子3分,白芷1錢,薄荷葉5分,川芎5分,木通3分,羌活5分,黃連(酒炒)3分,黃芩(酒炒)3分,荊芥穗3分,防風5分,甘草3分,梔子3分,連翹3分,白朮5分,滑石5分,石膏3分,當歸5分,赤芍3分,酒大黃5分,沉香2分,皂角1分。 主治:鼻淵。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