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湯
LE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普濟方》卷一九九引《廣南衛生方》
熱性指數
30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5%
心經 19%
脾經 19%
腎經 9%
肺經 9%
小腸經 8%
心包經 8%
胃經
心經
脾經
腎經
肺經
小腸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方劑組成解釋
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甘草3寸(炙黃,為細末),人參半錢(為末),黑附子(去皮臍,末)半錢,淡竹葉14片,大棗5枚。
以水半升,煎10余沸,放溫,時時細呷。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較強的溫補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冷湯, 出處:《永樂大典》卷八○二一引《澹寮》。 組成:沉香、附子(炮)。 主治:冷痰虛熱,諸勞寒熱。
冷湯, 出處:《普濟方》卷一九九引《廣南衛生方》。 組成:甘草3寸(炙黃,爲細末),人參半錢(爲末),黑附子(去皮臍,末)半錢,淡竹葉14片,大棗5枚。 主治:瘴毒,內寒外熱,咽嗌間煩躁不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