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湯

LE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30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5%
心經 19%
脾經 19%
腎經 9%
肺經 9%
小腸經 8%
心包經 8%
胃經
心經
脾經
腎經
肺經
小腸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冷湯

組成

甘草、人參、附子、淡竹葉、大棗

功效

整體功效:解表散寒,清熱利咽。

主治:瘴毒,內寒外熱咽嗌煩躁不解。

瘴毒,內寒外熱,咽嗌間煩躁不解。

瘴毒,是指在瘴氣環境中感染的疾病。內寒外熱,是指體內寒邪和體表熱邪同時存在的一種病理狀態。咽嗌間煩躁不解,是指咽喉部位感到煩躁,而且症狀難以緩解。

文獻參考

本草綱目

醫學衷中參西錄

傳統服藥法


甘草3寸(炙黃,為細末),人參半錢(為末),黑附子(去皮臍,末)半錢,淡竹葉14片,大棗5枚。
以水半升,煎10余沸,放溫,時時細呷。

方劑組成解釋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的功效。人參具有大補元氣、復脈固脫、益智健脾、生津止渴的功效。附子具有回陽救逆、溫經散寒、補火助陽的功效。淡竹葉具有清熱利尿、止渴除煩的功效。大棗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藥性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較強的溫補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肺結核多痰心情煩燥

相同名稱方劑


冷湯, 出處:《永樂大典》卷八○二一引《澹寮》。 組成:沉香、附子(炮)。 主治:冷痰虛熱,諸勞寒熱。

冷湯, 出處:《普濟方》卷一九九引《廣南衛生方》。 組成:甘草3寸(炙黃,爲細末),人參半錢(爲末),黑附子(去皮臍,末)半錢,淡竹葉14片,大棗5枚。 主治:瘴毒,內寒外熱,咽嗌間煩躁不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