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膏

TAI PING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回春》卷四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22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0%
肝經 19%
心經 13%
胃經 13%
脾經 10%
大腸經 4%
腎經 4%
膀胱經 3%
小腸經 3%
膽經 2%
三焦經 2%
心包經 1%
肺經
肝經
心經
胃經
脾經
大腸經
腎經
膀胱經
小腸經
膽經
三焦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太平膏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其祛風止痛的功效。

防風味辛甘,性溫,歸膀胱、肝經,具有祛風解表、止痛的功效。

太平膏常用於治療風寒溼痹所致的疼痛,如肩周炎、腰腿痛等。防風可以散寒止痛,緩解因風寒濕邪入侵所致的疼痛症狀,與方中其他藥物協同發揮作用,提高療效。

太平膏中含有荊芥,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1. 解表散風: 荊芥性辛溫,入肺經,具有解表散風、宣肺止咳之效。可有效疏散風寒,緩解因風寒引起的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

2. 消腫止痛: 荊芥還具有消腫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外傷引起的紅腫疼痛。在太平膏中,荊芥可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消炎止痛的效果。

因此,荊芥在太平膏方中起到了解表散風、消腫止痛的功效,有助於治療相關病症。

太平膏中含有梔子,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 梔子性寒,味苦,歸心、肝、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功效。太平膏多用於治療熱毒熾盛、火毒內攻所致的瘡瘍腫毒、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等症,梔子能清熱解毒,散瘀止痛,幫助藥效發揮。
  2. 涼血止血: 梔子還具有涼血止血的功效,對於熱毒壅盛導致的出血症狀,如鼻衄、吐血等,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太平膏中加入梔子,可加強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太平膏中加入連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連翹性寒,味苦,入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的功效。太平膏常用於治療瘡瘍腫毒,而連翹能有效清除體內熱毒,消散腫脹,促進傷口癒合。
  2. 疏散風熱: 連翹亦能疏散風熱,對於外感風熱引起的發熱、咳嗽、咽痛等症狀具有一定療效。太平膏中加入連翹,有助於緩解患者的發熱症狀,並促進體內風熱之氣的散發。

總之,連翹在太平膏方劑中發揮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重要作用,有助於治療瘡瘍腫毒等疾病。

太平膏中包含黃芩,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解毒:黃芩味苦性寒,善於清熱解毒,能瀉火除煩,對於外感熱毒所致的瘡瘍腫痛、發熱口渴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太平膏多用於治療瘡瘍腫毒,黃芩的清熱解毒之效,可有效控制炎症發展,促進傷口癒合。
  2. 止血生肌:黃芩亦有收斂止血之效,能促進傷口癒合,生肌長肉。太平膏中常配合其他具有生肌功效的藥材,如當歸、白芷等,共同促進傷口癒合,達到止痛止血,消腫生肌的效果。

太平膏方中包含大黃,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大黃性寒,味苦,入胃、大腸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功效。太平膏多用於治療熱毒壅滯所致的瘡瘍腫毒,大黃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配合其他藥物,可有效控制病情。
  2. 通便排毒: 大黃亦有通便作用,可促進腸道蠕動,排泄體內毒素,減少毒素在體內積聚,從而降低感染風險。

因此,太平膏中加入大黃,可謂是清熱解毒與通便排毒的雙重功效,有效地促進瘡瘍腫毒的癒合。

太平膏方中加入羌活,主要原因如下:

  1. 祛風散寒: 羌活性溫,具有祛風散寒、止痛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因風寒所致的頭風、頭痛、肢體麻木等症狀。
  2. 疏通經絡: 羌活能通經絡,散瘀血,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減輕因經絡不通所致的疼痛和麻痺。

太平膏方常用於治療風寒溼痹、頭痛、肢體麻木等病症,羌活的加入可以增強方劑的祛風散寒、通經活絡的效果,提高療效。

太平膏中包含獨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濕止痛:獨活味辛、苦,性溫,入肝經,具有祛風濕、止痛的功效。太平膏多用於治療風寒濕痹、筋骨疼痛等病症,獨活能有效緩解風寒濕邪引起的疼痛,並促進氣血運行,舒筋活絡。
  2. 配合其他藥物:太平膏中其他藥物如當歸、川芎等也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絡的作用,獨活的加入能夠協同這些藥物,發揮更好的療效。例如,當歸補血活血,川芎行氣止痛,獨活則祛風止痛,三者相輔相成,共同改善風寒濕痹所致的疼痛和活動障礙。

太平膏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活血: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之效。太平膏多用於治療血虛所致的各種症狀,如面色蒼白、頭暈眼花、四肢乏力、月經不調等,而當歸能補血養血,改善血液循環,對於改善這些症狀有顯著效果。
  2. 潤燥止痛: 當歸還有潤燥止痛的功效。太平膏中常配伍一些具有燥性藥物,如川芎、白芷等,而當歸能中和這些藥物的燥性,避免其對身體造成損傷,同時也能潤燥止痛,緩解疼痛症狀。

太平膏中包含生地黃,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涼血:生地黃味甘性寒,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可有效緩解熱毒熾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症狀,如發熱、口渴、咽喉腫痛、血瘀等。
  2. 滋陰生津:生地黃還具有滋陰生津的作用,可緩解津液虧虛所致的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症狀。

太平膏方中加入生地黃,旨在利用其清熱涼血、滋陰生津的功效,達到治療熱毒熾盛、血熱妄行、津液虧虛等症狀的效果。

太平膏方中加入赤芍,主要源於其以下兩方面作用:

  1. 清熱涼血: 赤芍味苦性寒,入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之效。太平膏常用於治療熱毒蘊結、血瘀不通等症,赤芍能清熱解毒,涼血散瘀,協同其他藥材,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2. 活血化瘀: 赤芍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流通,有助於消散瘀血,減輕疼痛。太平膏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赤芍的活血化瘀作用有助於促進傷口癒合,減輕疼痛。

太平膏方劑中包含甘草,主要原因如下: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太平膏中可能包含多種藥材,甘草可以協調各藥材的藥性,使其發揮最佳功效。
  2. 保護胃腸: 甘草具有健脾益氣、緩解胃腸不適的作用。太平膏多為滋補類膏方,使用甘草可以保護胃腸,避免藥物對胃腸的刺激,提高藥物吸收率。

太平膏中加入金銀花,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個作用:

一、 清熱解毒: 金銀花性寒,味甘,歸肺、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散風熱的功效。太平膏多用於治療瘡瘍腫毒、口舌生瘡等熱毒症狀,金銀花能有效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有助於改善病患的症狀。

二、 抗菌消炎: 金銀花含有綠原酸、木犀草素等成分,具有抗菌消炎的功效。太平膏中加入金銀花,能抑制細菌、病毒的滋生,促進傷口癒合,減輕炎症反應,進一步增強其治療效果。

太平膏中包含五倍子,主要是因為五倍子具有以下功效:

  1. 收斂止瀉: 五倍子味苦澀,性寒,具有收斂止瀉的作用。對於腸胃不適,腹瀉,痢疾等症狀,五倍子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2. 生肌止血: 五倍子亦有生肌止血的功效,可以促進傷口癒合,減少出血。

在太平膏中,五倍子與其他藥材配合,共同發揮療效,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太平膏中加入血餘炭,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化瘀: 血餘炭為血竭的炭化物,性溫,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生肌的功效。在太平膏中,它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有助於傷口癒合。
  2. 止血止痛: 血餘炭具有收斂止血作用,能有效控制傷口出血。同時,其止痛效果能緩解傷口疼痛,使患者更舒適。

因此,血餘炭的加入,可以有效提升太平膏的活血化瘀、止血止痛功效,促進傷口癒合,達到治療目的。

太平膏中加入白芨,主要是考慮其止血生肌的功效。白芨性寒,味苦甘,入肺、肝經,具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的功效。

  • 止血生肌: 白芨能有效止血,並促進傷口癒合,對於外傷出血、創傷感染、潰瘍等病症,具有顯著療效。
  • 其他功效: 白芨還有潤肺止咳、消腫解毒等功效,也能為太平膏的藥效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因此,在太平膏中加入白芨,可有效增強其止血生肌的功效,促進傷口癒合,加速病患恢復。

太平膏中加入白蘞,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白蘞性寒,味辛,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有效治療外傷感染、熱毒引起的腫痛,與太平膏中其他清熱解毒藥物相輔相成,增強藥效。
  2. 活血化瘀,生肌止血:白蘞亦具活血化瘀、生肌止血之效,能促進傷口癒合,防止感染,配合其他藥物,可有效治療外傷、燒傷、燙傷等症,促進傷口快速修復。

太平膏中含有山慈菇,主要原因在於其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山慈菇性寒,味苦,入肺經,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對於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癰疽瘡瘍等症狀有顯著療效。太平膏作為治療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的常用方劑,加入山慈菇能夠增強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進一步緩解患者的病痛。

太平膏方劑中加入香油,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潤滑作用: 香油具有潤滑性,可使藥物更容易滲透肌膚,並促進藥效發揮。在太平膏中,香油可幫助其他藥材更有效地發揮療效,並減少藥物對皮膚的刺激。

二、保護作用: 香油具有滋潤和保護皮膚的作用,可防止藥物刺激皮膚,並減輕因外傷或疾病造成的皮膚損傷。在太平膏中,香油可形成一層保護膜,減緩藥物揮發,並維持藥效。

主治功效


太平膏

太平膏是一種中藥製劑,主要用於治療痔漏。痔漏是由於肛門周圍靜脈曲張所形成的腫塊破裂而引起的。

太平膏成分介紹

1. 甘草

甘草性味甘平,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2. 白及

白及味苦辛、氣寒,具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活血化瘀、止血、化腐生肌等功效。

3. 赤芍

赤芍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等功效。

4. 血餘炭

血餘炭性味苦溫,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溫中散寒、化腐生肌、清熱利尿、止血、化瘀利尿、生肌等功效。

5. 大黃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6. 當歸

中藥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7. 獨活

獨活是一種中藥,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

8. 防風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9. 黃芩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10. 金銀花

金銀花性甘寒,具有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解毒和透疹等功效。

11. 荊芥

荊芥性微溫、味辛,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

12. 連翹

中藥連翹具有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散結、排膿、利水消腫、止嘔等多種功效。

13. 羌活

羌活性辛溫,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

14. 生地黃

生地黃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15. 梔子

梔子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包括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

16. 白蘞

白蘞具有清熱解毒、解毒、清熱瀉火、化腐生肌、散結、活絡止痛、斂瘡等藥效。

17. 五倍子

中藥五倍子性味澀、微溫,具有清熱解毒、止血、止瀉、止咳化痰、固澀收斂、固表止汗等功效。

功效

太平膏具有生肌抑菌、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燥濕殺蟲、拔毒滅腐、清熱利尿、活血化瘀等功效。

適應症

太平膏主治痔漏,在中醫古籍中又稱「痔瘻」。「痔」是指肛門周圍的靜脈曲張所形成的腫塊,而「瘻」則是指這些腫塊破裂後形成的管道。痔漏可分為內痔、外痔和混合痔三種。

使用方法

太平膏通常外用,將藥膏塗抹於患處即可。

傳統服藥法


紫菀茸4兩,款冬花3兩,杏仁霜3兩,知母2兩,川貝母2兩,茜根2兩,薄荷末2兩,百藥煎1兩,粉草1兩,海粉1兩(飛淨),訶子肉5錢,嫩兒茶5錢。
上為極細末,煉白蜜攪和。
不拘時噙化。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扁桃腺炎坐骨神經痛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鏈球菌性咽喉炎皮膚癬菌病(鼠蹊肛門周圍)肺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急性會厭炎嘔吐胃腸出血咳血咳嗽咽喉痛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太平膏, 出處:《外科百效》卷二。 組成:片腦1錢,輕粉2錢,乳香2錢,沒藥2錢,麝5分。 主治:瘰癧。

太平膏, 出處:《回春》卷四。 組成:防風2錢,荊芥2錢,梔子2錢,連翹2錢,黃芩2錢,大黃2錢,羌活2錢,獨活2錢,當歸2錢,生地2錢,赤芍2錢,甘草2錢,金銀花2錢,五倍子2錢,兩頭尖2錢,頭發2錢,白及1兩,白蘞1兩,山慈菇1兩,香油1斤。 主治:痔漏。

太平膏, 出處:《活人方》卷二。 組成:紫菀茸4兩,款冬花3兩,杏仁霜3兩,知母2兩,川貝母2兩,茜根2兩,薄荷末2兩,百藥煎1兩,粉草1兩,海粉1兩(飛淨),訶子肉5錢,嫩兒茶5錢。 主治:男婦壯火炎上,消爍肺金,氣失清化,致乾咳煩嗽,痰紅,咯血、嘔血、吐血,咽痛喉啞,喉癬、喉痹,梅核、肺痿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