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桂枝麻黃各半湯中包含白芍,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緩解麻黃發汗之燥邪: 麻黃性溫,辛散,發汗力強,易傷津液。白芍性寒,味酸,能收斂固澀,滋陰養血,可緩解麻黃的燥熱之性,避免汗出過多而傷陰。
- 調和營衛,疏通經絡: 桂枝溫經通脈,麻黃宣肺解表,白芍養血和營。三者配合,可使營衛之氣調和,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增強機體抗病能力。
因此,白芍在桂枝麻黃各半湯中起到重要的緩解燥邪、調和營衛的作用,使藥性更加平和,治療效果更佳。
桂枝麻黃各半湯中包含麻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宣肺解表,散寒止咳: 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發散風寒、宣肺止咳之效。對於風寒束表、肺氣不宣所致的咳嗽、鼻塞、頭痛等症,麻黃可以驅散寒邪,宣通肺氣,達到止咳化痰的效果。
- 溫陽化氣,通利水道: 麻黃也具溫陽化氣之效,能促進陽氣運行,溫化水氣,利尿消腫。對於寒邪客肺,陽氣不足所致的咳嗽、喘息,麻黃可以溫陽化氣,助其宣通肺氣,達到止咳平喘的效果。
桂枝麻黃各半湯中包含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散寒,宣肺解表: 桂枝性溫,味辛,入心、肺、膀胱經,具有溫陽散寒、宣肺解表之功效。麻黃性溫,味辛,入肺、膀胱經,善於發汗解表。兩者合用,可溫陽散寒,宣肺解表,治療風寒感冒、咳嗽喘息等症。
- 調和營衛,止咳化痰: 桂枝入營,麻黃入衛,兩者相配,可調和營衛,使氣血流通,達到止咳化痰的效果。
因此,桂枝麻黃各半湯中加入桂枝,是為了發揮其溫陽散寒、宣肺解表、調和營衛、止咳化痰的功效,以達到治療風寒感冒等症的效果。
桂枝麻黃各半湯為《傷寒論》中的經典方劑之一,由桂枝湯與麻黃湯兩方各取一半劑量組合而成。其組成包括桂枝、生薑、大棗、炙甘草、芍藥、麻黃及杏仁等藥材。其中加入杏仁的主要目的,在於其能宣肺利氣、止咳平喘之效用。
根據傳統中醫理論,杏仁性味苦、微溫,歸肺、大腸經,具有降氣化痰、潤腸通便的功效。在桂枝麻黃各半湯中,杏仁與麻黃相配伍,能增強發汗解表的作用,有助於開宣肺氣,使腠理得以舒展,汗孔開張,從而促進汗出。此外,由於本方主要用于治療風寒表證,患者常見頭痛、身痛、無汗等症狀,杏仁能輔助其他藥物調節肺氣,緩解咳嗽、胸悶等症狀,達到解表散寒的目的。
總體而言,杏仁在桂枝麻黃各半湯中的應用,不僅能夠增強方劑的發汗作用,還能通過宣肺利氣來改善患者的呼吸道症狀,是該方不可或缺的一味重要成分。
桂枝麻黃各半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1. 調和藥性: 桂枝與麻黃皆屬辛溫之品,容易燥烈傷津。甘草性甘平,具有緩和藥性、調和脾胃、益氣生津之效,可減輕桂枝麻黃的燥熱之性,避免傷陰耗氣。
2. 減輕毒性: 麻黃性溫,過量使用易傷肺氣,甘草可解麻黃之毒,降低其對人體的副作用,使藥效更加安全可靠。
桂枝麻黃各半湯中加入生薑,主要有兩個原因:
- 溫陽散寒: 生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解表發汗的作用。配合桂枝、麻黃等藥物,可以溫陽散寒,使表邪得解,並促進汗出,達到治療風寒感冒的目的。
- 調和藥性: 麻黃性寒,易傷陽氣,而生薑則可以溫和麻黃的寒性,使其藥性更加平和,避免對人體造成過大的刺激。同時,生薑也能減緩桂枝的辛燥之性,避免損傷津液。
因此,生薑在桂枝麻黃各半湯中,不僅起到溫陽散寒的作用,更能調和藥性,使藥效更加協調,提高治療效果。
桂枝麻黃各半湯中加入大棗,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調和藥性,緩解麻黃的燥烈: 麻黃性溫,發散力強,容易耗傷津液。大棗性甘溫,具有補益脾胃、養血安神、緩和藥性的作用,可減輕麻黃的燥熱之性,防止藥性過於猛烈,避免對人體造成損傷。
- 增強療效: 大棗與桂枝、麻黃相配,可以增強藥效。大棗可促進津液生成,有助於麻黃和桂枝發揮解表散寒、宣肺通竅的作用,提高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桂枝麻黃各半湯,這是一個來自《傷寒論》的古方。藥方成分包括:桂枝約37.5克(要去掉外皮),芍藥30克,生薑30克(要切成片),甘草30克(需要先烤一下),麻黃30克(要去掉莖節部分),大棗4顆(要掰開),杏仁24粒(先用水泡一下,去掉外皮和尖端,以及裡面的雙子葉)。
這個方子的主要作用是讓身體微微出汗,以驅除停留在體表的邪氣,調和身體的營養和防禦系統。它適用於太陽病,即感染風寒後七八九天左右,病人會有類似瘧疾的症狀,比如發燒怕冷,但發熱的時間比畏寒長。病人不會噁心嘔吐,大便正常,一天內會有兩三次的發燒惡寒交替。此外,臉色會比平時更紅,身體可能有瘙癢感。
此外,這個方子也適用於以下情況:比如兒童出水痘時,體內熱氣很重,感覺像被燒著一樣,皮膚表面的熱氣郁積,使得水痘不易顯現;或者水痘出來得太密集;或者出現了風疹,與水痘同時出現;或者是水痘發出來後不容易長大,同時伴有喘息、咳嗽和咽喉疼痛的症狀。
總的來說,桂枝麻黃各半湯用於治療那些有輕微發燒、畏寒交替、臉色發紅、身體瘙癢,或是兒童出疹子時熱氣過重、疹子出現異常的症狀。
傳統服藥法
桂枝9 麻黃5 杏仁12 白芍5 生薑5 炙甘草5 大棗8g
相關證候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桂枝麻黃各半湯, 出處:《傷寒論》。 組成:桂枝1兩16铢(去皮),芍藥1兩,生薑(切)1兩,甘草(炙)1兩,麻黃(去節)1兩,大棗4枚(擘),杏仁24枚(湯浸,去皮尖及二仁者)。 主治:小發其汗,以解表邪。小小汗之以和營衛。主治:太陽病,得之8-9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1日2-3度發,面色反有熱色,身癢者。痘瘡熱氣如灼,表鬱難以見點,或見點稠密,風疹交出,或痘不起脹,喘咳咽痛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