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ght Evidence of TaiYang Syndrome

太陽病輕症之3種方劑組成、症狀及應用時機

- 最後更新:2021-08-25

太陽病輕證的傳統中醫證型介紹


同名證候:
太陽邪鬱肌表桂枝麻黃各半湯證桂枝二麻黃一湯證桂枝二越婢一湯證

太陽病輕症特點

太陽病輕症,又稱為「太陽邪鬱肌表」,是指外感風寒後尚未傳入裡,但是邪氣已經開始微弱,正氣奮起與外邪抗爭,出現有時熱、有時冷的症狀,屬於邪在肌表的太陽經之輕症。這是風寒客於太陽之表,不得汗出,表邪不解所致。

太陽病輕症有三個方劑
太陽經輕症主要有三種方證

太陽經輕症主要有三種方證,分別是「桂枝麻黃各半湯證」、「桂枝二麻黃一湯證」與「桂枝二越婢一湯證」,三證均屬於有表證不解,都有陣發性發熱、惡寒,熱多寒少的特點,方劑成分皆以「桂枝湯」為主。

「桂枝麻黃各半湯」由麻黃、桂枝劑量的各1/3組成,為發汗輕劑,適用於表郁輕證之略重者。「桂枝二麻黃一湯」量更小,為發汗微劑,適用於表郁輕證之輕者。「桂枝二越婢一湯」量亦輕,兼清裡熱,屬於解表清裡熱的輕劑。

太陽病輕症三種方證

一、桂枝麻黃各半湯

「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23)

古方組成,換算成現代克數:桂枝5g,芍藥、生薑、炙甘草、麻黃、杏仁各3g,大棗(2枚)

解釋:這是指得到太陽病之後,過了幾天邪氣已經開始微弱,但是表證卻沒有解,正邪交爭。發熱惡寒呈陣發性,沒有定時,好像有,又好像沒有。總體而言熱多寒少,指大小便也接近正常,代表外邪未傳入「陽明」。

由於不會嘔吐,所以代表外邪未傳入「少陽」,脈象不浮緊而趨於和緩。陰陽表裡呈現虛證,由於身體無法順利出汗,就會全身發癢,一天發作兩次。治療方法就是小發其汗(發小汗),運用「桂枝麻黃各半湯」。

藥物組成實際是由「桂枝湯」與「麻黃湯」各取原劑量的1/3,以直觀分數約之為1:1,所以稱之為各半湯。

二、桂枝二麻黃一湯

「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似瘧,一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25)

古方組成,換算成現代克數:麻黃3g,桂枝6g,芍藥6g、生薑6g、炙甘草4g、杏仁3g,大棗(2枚)

解釋:這是指得到太陽病之後,表證輕微,治療宜微發其汗(發微汗),用「桂枝二麻黃一湯」。

「桂枝麻黃各半湯」與「桂枝二麻黃一湯」,兩二方證均有表證不解、沒有汗出的現象,非桂枝湯的「汗出」,也非麻黃湯的「發汗」,所以故二方合用,小制其劑,則解表發汗而不傷正,調和營衛而不留邪。

就劑量而言,此方為桂枝湯原劑量的5/12,麻黃湯劑量2/9,以直觀分數約之是2:1,所以這樣命名。此與「桂枝麻黃各半湯」比較,桂枝湯量略增,麻黃湯量減少,故發汗力更小,目的在於微發其汗。

三、桂枝二越婢一湯

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 不可發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27)

古方組成,換算成現代克數:麻黃、桂枝、芍藥、炙甘草各3g,生薑5g、大棗(2枚)、石膏5g

解釋:這是指得到太陽病之後,發熱惡寒呈陣發性,總體而言熱多寒少。由於陽氣虛弱不可發汗,同時兼有裡熱,因此用石膏清熱,本方微汗兼清裡熱。本方也提示出陽虛正氣弱者,禁用汗法。

就劑量而言,其藥物組成是桂枝湯劑量1/4,與「越婢湯」劑量的1/8,以直觀分數約之是2:1,故以此命名。本方藥物多一味「石膏」,少一味「杏仁」,明顯是用來清裡熱。

現代中醫治療太陽病輕證之相關疾病

  1. 桂枝麻黃各半湯常用於皮膚搔癢證、皮膚病(蕁麻疹)、 全身性搔癢症、濕疹、急性扁桃體炎、感冒、風疹、產後發熱、水痘、 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血管神經性頭痛、月經期浮腫...等等。
  2. 桂枝二麻黃一湯運用於感冒、哮喘、急性腎炎、雷諾氏症等內科疾病及頑固性蕁麻疹,亦運用於小兒急性腎炎。
  3. 桂枝二越婢一湯,用於慢性風濕性關節炎、慢性腎炎。

造成太陽病輕證的1種主要原因


載入中...

太陽病輕證的舌相與脈相


舌相

舌苔淡薄白

脈相

浮脈緩脈

太陽病輕證的臨床症狀或疾病


不易流汗氣喘發熱(發燒)怕冷皮膚搔癢皮疹紅疹皮膚風疹月經期間四肢浮腫產後發熱幼兒水痘頭痛四肢關節疼痛腎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面部搔癢蕁麻疹扁桃腺炎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流感)異位性皮膚炎

太陽病輕證的相關證型


改善太陽病輕證的常用方劑


改善太陽病輕證的常用穴道


太陽病輕證的可能經絡型態或現象


探討「太陽病輕證」的經絡型態之前,必須先理解「有汗」與「無汗」的判斷方法,請先閱讀本文(點選閱讀)。

「太陽病輕證」的經絡型態,介於桂枝湯證與麻黃湯證之間,因此沒有一定的經絡型態,可以說是任何經絡體質皆有可能,主要以症狀(尤其是全身搔癢)為判斷主軸。列舉幾種經絡體質型態如下:

載入中...

太陽病輕證的相關典籍


本文參考之現代書籍

  • 熊曼琪主編,中醫藥學高級叢書《傷寒論》,人民衛生出版社
  • 中國中醫研究院,《中醫證候鑑別診斷學》,人民衛生出版社

歷代註解原文

  • 《註解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上》成無己:發熱惡寒,而熱多寒少,為陽氣進,而邪氣少也。里不和者嘔而利,今不嘔,清便自調者,里和也。寒熱......日二三發者,邪氣微也,.....今日數多而脈微緩者,是邪氣微緩也,故雲欲愈。脈微而惡寒者,表裡俱虛也;陽,表也,陰,里也,脈微為里虛,惡寒為表虛,以表裡俱虛,故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陰陽俱虛,則面色青白,反有熱色者,表未解也,熱色,為赤色也,得小汗則和,不得汗則不得邪氣外散皮膚,而為癢也,與桂枝麻黃各半湯,小發其汗,以除表邪。
  • 《傷寒貫珠集/太陽篇上》尤在涇:病在太陽,至八九日之久,而不傳他經,其表邪本微可知。不嘔清便欲自可,則里未受邪可知。病如症狀,非真是症,亦非傳少陽也,乃正氣內勝,數與邪爭故也。至熱多寒少,一日二三度發,則邪氣不勝而將退捨矣。更審其脈而參驗之,若得微緩,則欲愈之象也;若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當與溫養,如新加湯之例,而發汗吐下,均在所禁矣;若面色反有熱色者,邪氣欲表出,而不得小汗,而邪無從出,如面色緣緣正赤,陽氣佛郁在表,當解之熏之之類也;身癢者,邪盛而攻走經筋則痛,邪微而遊行皮膚則癢也。夫既不得汗出,則非桂枝所能解,而邪氣又微,亦非麻黃所可發,故合兩方為一方,變大制為小制,桂枝所以為汗液之地,麻黃所以為發散之用,且不使藥過病,以傷其正也。服桂枝湯,汗雖大出而邪不去(指25條),所謂如水淋灕,病必不除也。若脈洪大,則邪猶甚,故宜更與桂枝取汗,如前法者,如啜熱稀粥,溫覆取汗之法也。若其人病形如症,而一日再發,則正氣內勝,邪氣欲退之徵,設得汗出,其邪必從表解,然非重劑所可發者,桂枝二麻黃一湯以助正而兼散邪,而又約小其制,乃太陽發汗之輕劑也。
  • 《傷寒論本旨》章虛谷:此條經文(指27條),宜作兩截看,宜桂枝二越婢一湯句,是接熱多寒少旬來,今為煞句,是漢文兜轉法也。若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何得再行發汗?仲景所以禁示人曰,不可發汗,宜作煞旬讀。經文了了,毫無紛論矣。
  • 《傷寒準繩/太陽篇》王肯堂:首一節至寒少止(指25條),為自初至今之證。下文皆擬病防變之詞,當分作二截看:至欲愈也,是不須治;至吐也,是宜溫之;至末是小汗之。麻黃發,桂枝止,一發一止,則汗不得大出矣。
  • 《傷寒論類方/桂枝湯類一》徐靈胎:此無陽與亡陽不同(指27條),並與他處之陽虛亦別。蓋其人本非壯盛,而邪氣亦輕,故身熱而脈微弱,若發其汗,必至有叉手冒心,躋下悸等症,故以此湯清疏營衛,令得似汗而解,況熱多寒少,熱在氣分,尤與石膏為宜,古聖用藥之審如此。
  • 《傷寒論三/太陽下篇》周揚俊:風寒兩受,即所感或輕,而邪之郁於肌表者,豈得自散,故面熱身癢之由來也,於是立各半湯減去分兩,使之小汗,豈非以邪微而正亦衰乎(指桂麻各半湯)。
  • 《傷寒來蘇集/傷寒附翼/太陽方總論》柯琴:此因未經發汗,而病巳日久,故於二湯各取三合,並為六合,頓服而解之。兩湯相合,涇謂分明,......猶水陸之師,各有節制,兩軍相為表裡,異道夾攻也。
  • 《傷寒來蘇集/傷寒論注/麻黃湯證下》......若其人熱多寒少,面色緣緣正赤者,是陽氣在表而不得越,當汗不汗,其身必癢.汗出不徹,未欲解也,可小發汗,故將桂枝麻黃湯,各取三分之一,合為半服而與之。所以然者,以八九日來,正氣已虛,邪猶未解,不可更汗,又不可不汗,此和解法耳(指桂麻各半湯)。
  • 《絳雪園古方選注/汗劑》王晉三:桂枝銖兩多,麻黃銖數少,即啜粥助汗之變法。桂枝減用四分之二,麻黃湯減用四分之一,則固表護陰為主,而以發汗為復,假麻黃開發血脈精氣,助桂枝湯於衛分作微汗耳。第十六銖麻黃,不能勝一兩十七銖桂枝、一兩六銖白芍,則發汗之力太微,故又先煮麻黃為之嚮導,而以桂芍襲其後也(指桂二麻一湯)。
  • 《傷寒論條辨/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方有執:名雖越婢之輔桂枝,實則桂枝麻黃之合劑,乃大青龍以芍藥易杏仁之變制耳,去杏仁者,惡其從陽而主氣也,用芍藥者,以其走陰而酸收也,以此易彼而曰桂枝二,則主之以不發汗可知,而越婢一者,乃麻黃石膏之二物,則是寓微發於不發之中也。亦可識也(指桂二越一湯)。
  • 《醫宗金鑒/訂正仲景全書/傷寒論注/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桂枝二麻黃一湯,治形如症,日再發者,汗出必解,而無熱多寒少,故不用石膏之涼也。桂枝麻黃各半湯,治如茫狀,熱多寒少,而不用石膏,更倍麻黃者,以其面有佛郁熱色,身有皮膚作癢,是知熱不向里而向表,令得小汗,以順其勢,表邪寒少,肌里熱多,故用石膏之涼,佐麻桂以和榮衛,非發榮衛也。今人一見麻桂,不間輕重,亦不問溫復與不溫復,取汗與不取汗,總不敢用,皆因未究仲景之旨。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