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醫養生
經絡圓運動
中醫資料庫
經絡檢測
系統教學
登入
首頁
/
中醫養生
/
所有關於〈季節養生〉的文章列表(2024年更新)
Articles For Health
所有關於〈季節養生〉的文章列表(2024年更新)
搜尋
秋冬季節水氣病系列一:胸部心悸、咳嗽、氣喘胸悶
現代醫學發現人體其實是個大水桶,70﹪是水,且90﹪的血液是水組成的,如果體內的水液循環障礙就會生病。因此,千年以來中醫對於水氣病相當重視。當體內寒水往上胸部沖時,就會出現胸部心悸、咳嗽、氣喘胸悶,本文提出相關分析與改善方法,提供中醫養生人士在秋冬季節進行疾病預防運用。
2024-09-16
秋收冬藏,白露節氣後可觀察經絡轉變陽虛現象!
秋季早晚溫差大,白天很熱晚上卻轉涼甚至轉冷,因為這樣的溫度特性,造成多數人的經絡現象,在秋季已經逐步轉向「陽虛」而不自知,運用經絡檢測可以完全觀察出來。本文記錄一些會員,在秋天實際觀察的經絡轉變成陽虛的過程,運用「溫陽」及「收攝心念」的方法,成功改善的經絡與相關症狀的過程,提供給中醫人士預防疾病養生參考。
2024-09-09
從經絡探討秋季燥熱,改善嚴重咳嗽原理及方法!
初秋的天氣相當炎熱,所謂的秋老虎確實名不虛傳。從夏季累積到這秋季這段時間,體內的火氣越來越嚴重,直接反映在體內的三焦經與大腸經的能量實證,進而引發各種咳咳嗽和氣喘症狀。透過本文分享一位會員,在這段期間藉由調整體內寒熱,改善因為火熱引起的咳嗽,希望能為有相同困擾的人士,提供中醫養生參考。
2024-09-05
原來初秋最燥熱,從經絡探討熱氣累積的5種現象!
在多數人的印象裡,直覺性地認為夏天很炎熱,冬天很寒冷。人體感到最陰寒的季節應該是冬季,最燥熱的季節是夏季。然而,從大量北半球現代人經絡數據中發現,這完全不是大家想像中的那樣!原來,人體最陰寒的季節是初春,最燥熱的季節是初秋。秋季的燥熱感會讓人產生至少5種常見的現象,每個人都可以預防這些現象的發生,本文提供給對於中醫養生有興趣的人士參考。
2024-08-27
從經絡看五運六氣之「太陰濕土」對健康的3類影響!
中醫是一種生活化的醫學理論,只要長期觀察經絡數據,配合紀錄每一個節氣對身體的影響,學習中醫就開始變得簡單起來。進入秋季之後的長夏季節,是觀察《黃帝內經》提到的「太陰濕土」最佳時刻,本文探討這對人體健康的3類影響,提供給中醫養生人士參考。
2024-08-26
長夏季期間身體濕氣重,6個特質塑造經絡體質現象!
中醫將一年分為五季,分別是春、夏、長夏、秋、冬。所謂「春應肝而養生,夏應心而養長,長夏應脾而變化,秋應肺而養收,冬應腎而養藏。」養生首重「脾胃排濕」。長夏濕氣重,濕困犯脾胃,濕屬陰邪,降低體內陽性經絡能量,濕氣粘膩停滯且重著,長年纏綿不愈,濕邪阻滯全身經絡,濕性污穢、重濁。良導絡經絡檢測法運用清楚的數據、圖像化呈現,看清楚濕氣對身體經絡的影響。
2024-08-21
從秋季的季節特性,理解什麼是中醫的「少陽病」?
「少陽病」是一種常見的病,因為描述過於抽象,所以讓人難以理解。如果可以從症狀、經絡來理解少陽病,一切就變得簡單多了。在秋季期間,多數人體內的少陽經、陽明經實證能量到達最高點,同時天氣忽冷忽熱很容易感冒,容易出現典型的「少陽病」。從大量現代人的經絡數據中發現,有些人的經絡體質也很容易出現少陽病,本文提供給中醫養生人士參考。
2024-08-19
炎熱季節不該出現的5種經絡現象,可推斷體質!
在進入炎熱夏季之後,多數的人都應該出現夏季常見的經絡型態,但是有一定比例的人卻不是這樣,代表在進入冬季之後會延續下去。因此,在炎熱夏天出現不應該出現的經絡型態,是判斷自己經絡體質最簡單快速的途徑,本文提供有心進行中醫養生的人士參考。
2024-08-06
從經絡觀察夏季濕熱造成腰痛的3種原因!
從古至今的中醫典籍,普遍認為腰痛是體內寒濕、腎虛、痰積、虛勞血瘀經絡不通,所造成的常見疼痛現象,尤其是「寒濕」所造成的影響較大。然而,在濕熱的夏季也會自然出現「濕熱腰痛」的現象,可以透過實際觀察經絡現象來理解背後的原因,供給中醫養生的人士參考。
2024-07-25
在炎熱夏季三伏天,探討膽經胃經的「冬病夏治」
每年從節氣「小暑」之後,北半球就熱浪頻傳,最熱的「三伏天」就是介於陽曆7月中至8月中,這段期間對多數人而言是地獄,而對「寒性陽虛經絡體質」的人卻是天堂。此刻,在一年之中陽氣最盛的時候,是驅除體內寒氣再好不過的機會,觀察膽經與胃經虛證的能量變化,就會是關鍵指標。本文專門寫給那些體內陽虛寒氣重的人養生參考,今年千萬別再錯過這個老天爺送來的大好禮物!
2024-07-22
從經絡理解「夏養心」的原理與方法中(飲食中藥)
夏季天氣炎熱,中醫提倡在夏季進行心臟的保養,這不僅可以通過按摩特定的經絡穴道來實現,還可以通過食療和中藥來進行。從經絡的角度看來,火熱的天氣確實對心臟不利,只要適當的選擇食物與中藥,就可以達到養心的目標,提供給中醫養生人士參考。
2024-07-17
炎夏季節脾弱胃強,5種策略讓你輕鬆應付脾胃病!
進入夏季之後,不少人都出現脾胃疾病,有些人一直感到肚子餓,吃完卻感到脹氣,口渴口乾,這都是「脾弱胃強」的主要症狀!從大量現代人經絡數據中發現,夏季至初秋期間「脾經弱」、「胃經強」成為一種常態,任何人都可以輕易印證。此時只要順勢調整經絡與臟腑,中醫養生就會變得很精確!本文下提出中醫面對「脾弱胃強」的5種常用策略,讓你在整個炎熱夏季輕鬆應付脾胃病。
2024-07-13
從經絡理解「夏養心」原理及方法上(經絡穴道)
傳統中醫認為「心通于夏氣」,在進入夏天之後必須「養心」。從經絡數據的角度看來,「夏養心」的養生概念是成立的, 但是每個人需要養心的背後經絡模型都是不一樣的。炎熱夏季必須要經常疏通心經與心包經, 有些人還要疏通更多的經絡,整個胸部與心情會格外舒緩,這就真正可以達到夏養心的目的,提供給中醫養生人士參考。
2024-07-11
從炎熱夏季偏頭痛,觀察經絡極端寒熱的8種現象!
在炎熱夏季有不少人都會出現偏頭痛,這與傳統中醫所說的「少陽頭痛」密切相關,可以觀察少陽經的能量變化與運行路線得到印證,不論是體內極寒或極熱的人都會受到影響。透過這篇文章探討夏季頭痛及經常伴隨的8種現象,並結合會員的實際觀察,從經絡探討夏天頭痛的背後原因,提供對中醫養生有興趣的人士參考。
2024-07-09
在炎熱夏季,觀察寒性體質的人將經歷的6種現象!
對於陽虛寒性體質的人來說,即便在炎熱的夏季,他們仍可能經歷膽經和腎經的虛證現象,一些人可能感受到更強烈的燥熱,而其他人則可能出現特定的症狀。這篇文章將探討寒性體質者在夏季常見的現象,提出夏天是利用高溫逆轉寒底症狀,實施「冬病夏治」的絕佳機會,提供給寒性體質的人作為養生參考!
2024-07-08
從經絡理解中暑,運用拔罐刮痧及5類中藥加以改善!
在炎熱的夏天裡,每個人都無法避免體內感到發熱,進而出現各種暑氣症狀,因此都需要解暑!而今運用經絡檢測,清楚地看到夏季中暑的經絡型態,破解大家都在刮痧背後的原因。本文同時分析過去千年來中國人運用5種類型解暑中藥,只要清楚掌握自己屬於哪一種類型,就可以輕鬆應付所有相關的暑熱症狀,提供中醫養生人士參考。
2024-07-04
1
2
3
4
5
6
注意:
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