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是一種生活化的醫學理論,只要長期觀察經絡數據,配合紀錄每一個節氣對身體的影響,學習中醫就開始變得簡單起來。
進入秋季之後的長夏季節,是觀察《黃帝內經》提到的「太陰濕土」最佳時刻,本文探討這對人體健康的3類影響,提供給中醫養生人士參考。
節氣是學習中醫的基礎功夫
只要學習過一些中醫知識的人便會明白,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的中醫,治病時所討論的核心概念,都是圍繞著寒氣、濕氣以及五臟六腑等相對抽象的理論。
自古以來,無論疾病多麼複雜或難治,最終多數都歸因於經絡、五臟六腑與六氣(風、寒、暑、濕、燥、火)之間的不協調。
也因此,許多人總認為中醫缺乏科學性,像是在談論一些難以具象化的概念。
然而,若我們不將中醫視作一種醫學,而是將其看作一種生活方式,那麼這一切便會變得更為容易理解。
古代中醫理論,可以說就是源於古人對大自然與人體變化的細膩觀察,並將這些觀察詳細記錄下來。
因此,比起死記硬背中醫理論,不如直接觀察大自然的「氣」對身體的各種影響。古代《黃帝內經》就經常提到,如果在某季節未按照特定原則養生,下一季就可能會生病。
你可以說,古人講的都只是理論,現代人卻可以運用各種數據來記錄各種季節與身體的變化,要觀察這這些理論是很容易的。
每個人只要每個星期進行經絡檢測1-2次,同時記錄自己的身上出現的種種症狀,只要持續1年下來,就可以清楚看到每一個節氣對身體造成的直接影響。
更有趣的是,當你記錄一年之後,明年再來看一遍,你就會覺得奇怪,怎麼自己的身體照著劇本重演了一次。
後年再來看,你又會發現,怎麼又照著去年的劇本又演了一次。有些會員就真的這樣重複觀察了10年,確認自己的身體重複上演著相同的戲碼!
這個時候,你再也不會覺得古代的《黃帝內經》講的是抽象的理論,而是實實在在對身體會造成影響的一套系統。
中國大陸有一位王平旦中醫師,若你長期關注他的中醫頻道,就會發現他完全都是依照著節氣的腳步,逐步探討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他的每個醫療案例,都是順著節氣的特性來治療,印證治療的效果都是非常穩定且有效的。
什麼是五運六氣的「太陰濕土」?
若要了解節氣對身體的影響,就要學習《黃帝內經》中大量探討的「五運六氣」理論,這是一個用來描述自然界氣候變化及其對人體健康影響的複雜理論。
其中,六氣則指的是自然界中的六種不同的氣在反覆運行著,依序是:厥陰風木、少陰君火、少陽相火、太陰濕土、陽明燥金、太陽寒水,可參考下圖:
這六種氣會與人體的「經絡」及「五臟六腑」產生各種的相應的變化,進而形成各式各樣的疾病。
每年大約在7月23日至9月23日,也就是大暑到秋分這段期間,依照五運六氣理論,就是「太陰濕土」的主氣運行時間。
這個時候天氣由熱開始轉涼,是一個「下降」的過程,地面上的水分增多,空氣濕度增加,因此被稱為「太陰濕土」。
清代御醫黃元御在《四聖心源》書中提到,「濕者,太陰土氣之所化也,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人為脾...故胃家之燥,不敵脾家之濕」
白話的意思是,「濕氣」是由太陰土氣轉化而來的,在天上表現為濕氣,在地上表現為土,在人體反映在「脾臟」。
這段時間胃的燥氣,比不上脾的濕氣,疾病大多起因於土燥少,土濕多所造成的。
以上這抽象的文字,從大量現代人的經絡數據也可以證明,在每年「太陰濕土」的這段運行時間,幾乎每個人的脾經能量都到達最低點,胃經的能量在進入9月之後也是快速下降,整體趨向於下降的過程。
所以,從經絡的數據就可以清楚感受到「太陰濕土」是很生活化的,直接影響到你的身體健康,這並不是一種抽象的理論。
「太陰濕土」對健康的影響
除了觀察脾經、胃經之外,其他經絡在「太陰濕土」期間也會產生變化,共同組合出相關的疾病現象,所以有些人的病就會在這段期間內被觸發,列之如下:
1.濕熱相關疾病
北半球在進入「太陰濕土」這段期間,天氣其實是很熱的,多數人體內的三焦經、大腸經能量衝到了頂點,體內火氣很大。
某會員在八月底期間就回報,他是不喜歡吹冷氣的人,整個夏天都是遠離冷氣房的,但在進入8月秋季之後,他常常會熱到受不了,不待在冷氣房也不行。
他觀察最主要的差異是,夏季的熱還沒有那麼濕,進入「太陰濕土」之後的濕熱,會讓他全身流汗不止,感到很難受。
清代御醫黃元御在《四聖心源》中也提到,濕氣是「水」和「火」之間所產生的能量,上升的濕氣會轉化為火,成為熱症。
下降的濕氣會轉化為水,成為寒症。然而,上半身也會有濕寒,下半身也會有濕熱,進而產生各式各樣的疾病。
濕氣過盛導致氣血不暢,津液運行不暢,火氣旺盛的人,體內濕氣會被蒸發而產生熱痰,火氣虛弱的人,體內濕氣會泛濫而產生寒飲。
太陰濕土期間產生的疾病非常多,例如:消化系統疾病(食慾不振、腹脹、腹瀉、腸胃不適)、皮膚疾病(濕疹、皮膚瘙癢)、關節疾病(關節疼痛、沈重感、類風濕關節炎)、代謝疾病(體重增加、浮腫)、呼吸系統(咳嗽多痰、胸悶)、泌尿系統(小便不利、水腫)。
基於「太陰濕土」這段時間所產生的濕氣,會產生各式各樣基於濕氣的疾病,這種濕氣持續累積在體內延續冬季,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2.脾土無法提升水木疾病
傳統中醫認為「脾主升清」,當脾氣不升時,人的精神就會不好,容易感到疲勞。
大陸王平旦醫師就在案例中提到,其實從大暑開始,每個人的氣開始從頭往下降,秋氣的收斂能力更強,那麼氣更容易下降。
這段時間大家沒精神且沒有氣力,頭上的血氣轉少,人就會變得頭暈、眼睛昏花看不清東西,坐著突然間站起來就會頭暈。
黃元御在《四聖心源》提到:「太陰主升,己土升則癸水與乙木皆升。土之所以升者,脾陽之發生也,陽虛則土濕而不升,己土不升,則水木陷矣。」
意思是說,太陰脾臟(脾經)掌管著上升之氣,當土能量上升時,癸水(腎膀胱)和乙木(肝膽)也會隨之上升。
如果脾土的陽氣虛弱,土就會變得潮濕而無法上升。當土不能上升時,水和木也會隨之下沈。
這句話完全可以從經絡數據驗證,從大量現代人經絡數據中發現,脾經的能量與膀胱經的連動性極高無比,脾經能量上升時,膀胱經能量就會上升。
所以當一個人脾胃不好時,容易連帶產生中醫的肝臟相關疾病,也容易出現腎膀胱泌尿道系統的疾病,這是變化多端的。
2024年8月底期間就有會員分享,他原本是不用睡午覺的,但是在這段期間,竟然到下午的時候會非常累而必須小睡一下才能恢復,而他的脾經、膀胱經與腎經確實就是虛證。
由於2024年的五運六氣,影響下半年的「在泉」氣場也是「太陰濕土」,一整年都是「土運太過」,古書的解釋是「雨濕流行,腎水受邪」,更需要注意「太陰濕土」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3.感冒、流感及鼻炎發作
如果說一個人就算不受到病毒感染而感冒,在秋季轉入冬季的過程中,也很容易會出現一次感冒。
因為從「太陰濕土」轉入冬季的過程中,就是人體能量氣血一直往下降的過程。
大陸王平旦醫師提到,秋氣下降的太過人就會鼻塞不舒服,因為身體它會自我調節,你的氣下降太過,毛孔就關閉了。
毛孔一關閉我們就不容易出汗,人體的氣就開始往上衝,所以秋氣下降,人的氣下降,我們的身體為了糾正你這種下降的速度,那麼就會打噴嚏、流鼻涕、陣發型的出現咳喘,這種叫季節性鼻炎。
2024年8月底就有會員分享,他說晚上很熱,還是要開冷氣才能睡。然而,在夏天的時候起床的時候不會流鼻水,但是8月底的時候,起床的時候竟然開始會流鼻水,常有感冒的感覺。
事實上這也可以透過觀察經絡數據來印證,進入秋季之後天氣雖然依然炎熱,但是你會發現有些人體內膽經與胃經,能量已經開始下降了,出現最典型的「綜合經絡型態」。
這通常就是造成感冒及過敏性鼻炎的主要經絡,伴隨脾經、膀胱經與腎經虛證,許多這種經絡型態的人都難逃各種鼻炎的困擾。
在接下來的每個季節裡,我們會繼續探討其他的五運六氣對經絡的影響,直接印證中醫是一種生活化的理論,每個人只要用心都可以輕易地學習。
雲端中醫編輯組
雲端中醫開發團隊由一群熱愛研究中醫的軟體工程師所組成,專長: Python,T-SQL,NOSQL,Node.JS,TensorFlow,Pytorch,各種Javascript框架,各種雲端架構AWS,Google,Azure,立志推廣中醫及五術科學化,以延續傳統中國人博大高深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