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醫養生
經絡圓運動
中醫資料庫
經絡檢測
系統教學
登入
首頁
/
中醫養生
/
所有關於〈季節養生〉的文章列表(2024年更新)
Articles For Health
所有關於〈季節養生〉的文章列表(2024年更新)
搜尋
寒冷季節之「手三陽經」虛證,歸納10種類型常見症狀!
北半球在進入冬季及初春這段時間,大約有10%的人會出現「手三陽經」虛證,隨之產生一系列常見的疼痛、症狀與疾病。透過本文觀察數百張這種經絡型態,歸納出10種常見的疾病類型,整天疲勞沒精神,暈眩、頭昏、耳鳴、記憶力差,憂鬱或心情煩燥,打噴嚏、流鼻涕,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胃腸脹氣、腹鳴,便秘或腹瀉,睡眠障礙、夜間多夢、嗜眠症,脖子(頸項)酸痛、五十肩、腰痛,胸悶胸痛、呼吸不順暢、氣喘,異位性皮膚炎提供給進入冬天之後出現這種經絡型態的人士作為養生參考。
2025-02-10
初春引爆體內寒氣,流感及免疫力低下應對之道!
2025年進入冬季末期至初春期間,陸續有會員回報體內寒氣大爆發的情況,其主要特點是全身發冷並伴隨重感冒,不論服用中藥、西藥,改善效果都不如預期。在這段期間多數人體內陰寒且免疫力低下,人們更容易感染流感,且病程延長、不易痊癒,甚至可能引發嚴重併發症。
2025-02-04
寒冬季節較少出現的6種經絡現象,有3種要注意!
在進入冬天之後,隨著氣溫持續降低,多數人只會感受到自己身上出現的一些症狀變化。若沒有運用經絡檢測,完全不知道體內的經絡現象已經產生巨大的變化,與炎熱夏天是根本不一樣的。透過本文提出冬季較少出現,或是不應該出現的經絡現象,分析其背後原因,提供提供熱衷於中醫養生的人士參考。
2025-01-22
寒冬火氣比夏季大?從經絡型態,寒熱指數破解秘密!
每年冬季來臨後,總有會員持續反映,進入寒冷季節後反而感覺火氣更旺,這是一個令人難以理解的現象,不過卻是事實。本文將透過「寒熱指數」來觀察這些在冬季火氣較大的人群的「經絡型態」,找出背後的真實原因,並為相關人士提供冬季養生的參考建議。
2024-12-09
寒冷冬季溫暖小腿帶來的6種好處,一定要嘗試!
在進入寒冷的冬季之後,許多人的四肢都是冰冷的,尤其是腳部。這時候如果可以持續溫暖小腿,可以帶來很多的好處,每個人都可以親身驗證。本文紀錄會員在冬季體驗溫暖小腿之後的真實心得分享,並提出冬季期間最簡單溫暖小腿的方法,提供給對中醫養生有興趣的人士參考。
2024-12-02
五運六氣及經絡預測疾病,2024年預防5類疾病!
五運六氣《黃帝內經》中非常重視的議題,可用來預測天地氣場對人體疾病的影響,這是一種氣場預測,不是氣候預測。專家預測2024年冬季至隔天初春,基於「反聖嬰現象」將會很冷,如果結合2024下半年的五運六氣,這將會是一個嚴重「寒濕」的季節。透過本文提出5類可能即將被引爆的疾病,尤其是新冠疫情更需要注意,提供給相關中醫養生人士參考。
2024-11-11
從經絡理解,颱風下雨感到胸悶胸痛是怎麼回事?
現代醫學發現,有一定比例的病患在下雨天的時候容易胸悶,中醫也認為「濕氣」是造成胸悶的一個主要原因。在颱風雨天直接觀察胸悶的經絡型態,是找出背後原因最簡單途徑。透過實際的案例觀察,可以真實地理解濕氣對經絡造成的影響,進而找最精確的改善方法以預防疾病。
2024-11-01
應付季節轉換的5類中藥及改善原理(夏轉秋冬篇)
多數人因為沒有觀察自己的經絡數據,都不知道面對季節性的轉變階段,體內的經絡已經開始產生劇烈的變化,隨之產生各種不舒服的疼痛與症狀。只要理解自己的體質,在第一時間運用適當的中藥,只要運用1-3天就可以快速改善,每一個人都可以親身嘗試。此篇文章探討夏季轉入秋冬這個階段。
2024-10-21
秋季8-9月爆發偏頭痛,疏通少陽、陽明經絡即可改善!
偏頭痛是進入秋冬季節之後很常見的一種症狀,幾乎多數人都很難避免。若從經絡的角度來看,偏頭痛與膽經、胃經、肝經是密切相關的,從現代經絡數據也可以完全印證。本文從2020年發佈至今,持續有網友回饋運用本文所提出的簡單的方法,輕易地改善了偏頭痛。本文提供給進入秋冬季節之後,出現偏頭痛困擾的人作為養生參考。
2024-09-24
秋冬季節水氣病系列四:四肢關節炎、各種皮膚病
從大量現代人的經絡數據中發現,脾經與膀胱經異常的情況,在關節疼痛患者中出現的機率較高。這兩條經絡的能量密切連動,與水氣病息息相關。此外,難以治癒的各類皮膚病也與體內的水氣失衡有關。因此,當這兩條經絡出現異常時,往往會伴隨難治的皮膚病。這些疾病與現代醫學所提到的「自體免疫系統」有密切關聯,說明水氣病可能會引發免疫系統疾病,提供給中醫養生人士參考。
2024-09-19
秋冬季節水氣病系列三:水腫、腹脹腹瀉、小便不利
若你對一個人討論治療「水氣病」,他可能一點興趣都沒有,但如果討論「減肥」,多數人眼睛就會一亮。體內有水氣病的人,很容易下肢水腫而肥胖,許多愛美的女性對於下肢水腫肥胖而感到困擾,從根本必須改善體內水氣運化障礙。本文繼續探討水氣停留在胃腸、下腹部所造成的全身性水腫,以及出現大小便障礙,運用中藥的改善方法,提供給中醫養生人士參考。
2024-09-18
秋冬季節水氣病系列二:暈眩且疲勞無力、情緒障礙
要理解體內水氣運化所產生的「水氣病」,有一個重要的提示,不論古今人們都發現月亮對人類的身心造成影響,因月亮影響地球海洋潮汐變化,也包含人類體內70%的水分。一般人體驗到「水氣病」最常出現的症狀,會是暈眩、疲勞無力,最直接的感受是情緒不佳,本文從傳統中醫及經絡的角度來探討,提供給中醫養生人士參考。
2024-09-17
秋冬季節水氣病系列一:胸部心悸、咳嗽、氣喘胸悶
現代醫學發現人體其實是個大水桶,70﹪是水,且90﹪的血液是水組成的,如果體內的水液循環障礙就會生病。因此,千年以來中醫對於水氣病相當重視。當體內寒水往上胸部沖時,就會出現胸部心悸、咳嗽、氣喘胸悶,本文提出相關分析與改善方法,提供中醫養生人士在秋冬季節進行疾病預防運用。
2024-09-16
秋收冬藏,白露節氣後可觀察經絡轉變陽虛現象!
秋季早晚溫差大,白天很熱晚上卻轉涼甚至轉冷,因為這樣的溫度特性,造成多數人的經絡現象,在秋季已經逐步轉向「陽虛」而不自知,運用經絡檢測可以完全觀察出來。本文記錄一些會員,在秋天實際觀察的經絡轉變成陽虛的過程,運用「溫陽」及「收攝心念」的方法,成功改善的經絡與相關症狀的過程,提供給中醫人士預防疾病養生參考。
2024-09-09
從經絡探討秋季燥熱,改善嚴重咳嗽原理及方法!
初秋的天氣相當炎熱,所謂的秋老虎確實名不虛傳。從夏季累積到這秋季這段時間,體內的火氣越來越嚴重,直接反映在體內的三焦經與大腸經的能量實證,進而引發各種咳咳嗽和氣喘症狀。透過本文分享一位會員,在這段期間藉由調整體內寒熱,改善因為火熱引起的咳嗽,希望能為有相同困擾的人士,提供中醫養生參考。
2024-09-05
原來初秋最燥熱,從經絡探討熱氣累積的5種現象!
在多數人的印象裡,直覺性地認為夏天很炎熱,冬天很寒冷。人體感到最陰寒的季節應該是冬季,最燥熱的季節是夏季。然而,從大量北半球現代人經絡數據中發現,這完全不是大家想像中的那樣!原來,人體最陰寒的季節是初春,最燥熱的季節是初秋。秋季的燥熱感會讓人產生至少5種常見的現象,每個人都可以預防這些現象的發生,本文提供給對於中醫養生有興趣的人士參考。
2024-08-27
1
2
3
4
5
6
注意:
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