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絡數據看秋季燥熱,解析咳嗽氣喘形成與改善!

- 最後更新:2025-09-03首次發表:

初秋的天氣依然炎熱,「秋老虎」果然名不虛傳。從夏季延續至秋季,體內累積的燥熱逐漸加重,常表現在三焦經與大腸經的能量運行上,進而引發咳嗽、氣喘等症狀。

除此之外,這段時期也較容易出現所謂的「太陽磁暴」,再加上季節變化的影響,更容易誘發胸中燥熱相關的疾病,值得養生人士特別留意。

秋氣濕熱與燥熱引發咳嗽

傳統中醫認為「秋氣通於肺」,秋季是容易咳嗽的季節,因為秋天以「燥邪」為主,而燥邪最容易損傷肺津,導致肺的宣發和肅降功能失調,從而出現乾咳、氣喘、喉嚨乾癢等症狀。

而事實上,在初秋的階段屬於「長夏」的季節,經常下雨所以天氣非常的濕熱,在進入深秋之後,才會感到燥熱。

秋天季節很容易出現咳嗽
秋天季節很容易出現咳嗽

而不論濕熱或是燥熱,嚴重火熱都可能進而引發咳嗽、氣喘,因為「肺為嬌臟」,非常不耐寒熱,尤其是體質較差的人肺部更加敏感,只要體內過熱或過寒,就會引發咳嗽。

從經絡數據理解濕熱與咳嗽

中醫的抽象理論,如果可運用數據化、畫圖化的方式來理解,就可以清楚理解秋季咳嗽、氣喘的關係。

秋季濕熱的咳嗽,主要發生在每年8-9月之間,從大量現代人的經絡數據看來,這兩個月最大的特點就是三焦經、大腸經實證嚴重到了極點,可先參考這篇文章。

這兩條經絡對於天氣是非常敏感的,只要溫度提升能量就會大幅提升,也可以說這就是體內火熱最明顯的訊息,尤其是三焦經。

人體的三焦經除了最常影響到耳朵之外,還特別會影響到胸部。依照《黃帝內經.靈樞》中提到:「三焦手少陽之脈...而交出足少陽之後,入缺盆,布膻中,散落心包,下膈,循屬三焦。」

三焦經通往胸部,影響到肺臟
三焦經通往胸部,影響到肺臟

所以,在最炎熱的季節,三焦經火氣到達最高,會影響到整個胸部,分支到達心包經區域,心包經與心臟緊密相關,保護心臟。

而大腸經與肺經本身,就是通往肺臟。所以在初秋「濕熱」的長夏季節以及之後的「燥熱」秋季,肺經、三焦經與大腸經很容易出現實證,胸部的肺臟、心臟受到大氣中的火熱影響,容易產生相關疾病。

實際觀察初秋火熱咳嗽

要從經絡數據理解火熱現象,透過實際案例來理解最容易。過去幾年來,持續都有會員回報天氣炎熱之後,出現的咳嗽,可見「肺為嬌臟」是真的,以下列出幾個案例:

案例一:秋季咳嗽

過去幾年來,每次到了初秋8-9月期間,就會有會員回報胸部發熱且咳嗽。

以2024年9月初為例,她出現夜間咳嗽,還感到有點喘,服用西藥可以短暫緩解,但是沒多久又開始咳嗽。

後來她換中藥「小青龍湯」服用,結果不但沒效果,咳嗽卻更加嚴重。她分享當時的經絡圖(見下圖)。

女性在初秋出現嚴重咳嗽
女性在初秋出現嚴重咳嗽

經常閱讀文章的人都很清楚,這就是「鐵三角化熱經絡型態」,偶爾會出現「手三陰經」(肺經、心包經、心經)虛證,持呈現極致現象。

由於系統自動分析顯示,這張圖的「寒熱指數」狀態是:「上半身非常熱」上半身三焦經、大腸經實證,可能出現上半身火氣相關症狀!

看到這張經絡圖,才知道難怪服用「小青龍湯」之後咳嗽更嚴重,因為她的體內火熱,怎麼可能再服用熱性中藥治咳嗽呢?

這段期間她覺得很熱、很口渴,尤其是好幾天早上起來她被熱醒,起床之後就一直咳不停。

巧的是,那個星期雲端中醫剛好發佈了「葶藶大棗瀉肺湯」,還提到了當代名醫倪海廈的臨床案例。

她查看了一下這個「葶藶子」本身也是很寒,馬上就到中藥房去買了一點點,加上一些「大棗」煮水來吃,非常簡單!

她分享說:「神奇的事情果然發生了,隔天早上確實就不咳了,就好像沒發生咳嗽這件事一樣!」

案例二:秋季失眠多夢心悸

2025年9月期間,台灣地區依然非常的悶熱,某會員就回報,她發現自己每天都覺得胸部很熱,而且非常的悶。

不巧的是,剛好這段期間太陽磁暴」很嚴重,科學研究發現,有些人會出現頭暈、頭痛、胸悶、心悸、失眠、夢多、睡眠中斷、情緒波動大、思緒混亂...等等

所以眾多原因複雜參在一起,也不知道到底是秋季的燥熱,還是太陽磁暴的影響,她分享當時的經絡圖如下:

秋季太陽磁爆下出現頭暈胸悶且心悸
秋季太陽磁爆下出現頭暈胸悶且心悸

她發現,服用中藥「四逆散」之後確實會有點改善,但是因為天氣太炎熱了,並沒有辦法根本解決。

後來她運用「麥門冬湯」、「炙甘草湯」之類的中藥保養,果然改善不少。因為這類中藥有「滋陰」的效果,所以可以緩解秋季燥熱的現象。

中藥改善咳嗽效果很好
中藥改善咳嗽效果很好

這裡還需要探討的是「太陽磁暴」氣場的本質應該是非常火熱,因為現在研究統計出來的症狀,完全與「鐵三角進入化熱極致」的症狀是重疊的。

研究發現,地磁干擾在每年的 3–4 月(春季) 和 9–10 月(秋季) 出現頻率最高,配合秋季的燥熱,更容易引發疾病。

改變內環境可以應付百病

本文提出一些會員的案例,並不是要讓大家依照著這些方劑來吃藥,這位會員服用的中藥也可能不是最好的選擇。

但是,有一點可以確認是,當我們知道體內的環境過於「火熱」,或是過於「陰寒」的時候,必須運用中藥或食物來調整寒熱。

從這些案例可以清楚看出來,初秋咳嗽是體內火熱所造成的,就不能吃熱性的中藥,反過來要服用寒涼性、滋陰的中藥。

當體內寒熱平衡之後,多數的疼痛、症狀或疾病就會自然消失,就算是沒有精確地找到中藥方,依然可以達到改善的效果。

食物方面,也可以運用梨子、銀耳、百合、山藥、白蘿蔔、蓮藕、西瓜汁、檸檬水、椰子汁、苦瓜、綠豆甘草湯來改善,不一定要服用中藥,每一個人都可以親身驗證

只要改善初秋體內過於火熱的內環境,咳嗽的現象就會大幅改善,本文提供給那些因為天氣炎熱,突然咳嗽的讀者作為養生參考。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