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早晚溫差大,白天很熱晚上卻轉涼甚至轉冷,因為這樣的溫度特性,造成多數人的經絡現象,在秋季已經逐步轉向「陽虛」而不自知,運用經絡檢測可以完全觀察出來。
本文記錄一些會員,在秋天實際觀察的經絡轉變成陽虛的過程,運用「溫陽」及「收攝心念」的方法,成功改善的經絡與相關症狀的過程,提供給中醫人士預防疾病養生參考。
實際體驗秋天的沉降寒涼
古代中醫經典《黃帝內經.素問》提到:「夫四時之氣,各有所據,故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氣之常也」
這句話指出,一年四季都有特殊的氣場變化,春夏是向上「生長」,秋冬是向下「收藏」,每個人都可以親身觀察這個過程。
秋季是個很特殊的季節,在白天時可以感受到夏季的炎熱,你依然還是想要穿短袖、短褲,而且依然還會流很多汗。
然而,在午後傍晚風吹到你身上時,有時候你就會覺得涼涼的,比較敏感的人,已經開始感受到寒氣入侵體內。
可惜的是,絕大多數人是不夠敏感的,在路上可以輕易地看到穿著清涼的男女,他們以為依然還是炎熱的夏天!
嚴格說起來,秋季可以區分前、中、後三段,進入「立秋」節氣後的第一個月,可以說依然還是夏季(長夏),中間還有「處暑」的節氣。
到了「白露」之後就比較像秋天了,晝夜溫差開始拉大,早晚涼爽。涼性(本質屬寒)的氣場,已經在悄悄地影響著人們體內的經絡,只是多數人還是沒感覺。
俗話說:「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意思就是,處暑還是會感到熱,每天都要用一盆水洗澡,這樣持續十八天之後,白露就到來了,氣溫下降,就不要將肢體裸露在外,避免自己着涼生病。
到了「寒露」之後,也就是深秋的第3個月,晝夜溫差更大,早晚有霜,天氣已經明顯轉冷,這時候才會開始意識到冬天已經即將來臨。
整個秋季的上半身的火氣依然還是很大,因為你的腦子就處於上半身,所以你不會感覺「寒氣」對你有什麼影響?
然而,這種秋季的氣場,從物理現象的角度來看,已經悄悄地拉低陽經能量,秋季的本身就是一種沉降寒涼的過程。
有一定比例的人,體內的經絡就會不知不覺地轉變成「陽虛」的狀態,這是一年之中非常巨大的轉變階段。
從經絡觀察秋季轉變陽虛
許多人不理解「陽氣」,大家可以把陽氣想成是一種精神旺盛的狀態,當一個人陽氣不足的時候,自然就會呈現沒有精神的狀態。
從經絡數據來探討「陽虛」的經絡現象,雲端中醫在一篇文章中有提出,有興趣的人可以連結參考。
秋季是人體從陽氣旺盛轉變成陽虛的關鍵季節,每個人都可以在秋季實際觀察這種物理現象,每年只有一次,錯過了就要等明年!
依照許多會員長達數年間的觀察,秋季體內轉變成陽虛,通常會經歷以下2個過程:
1.起初大家都沒感覺
要理解陽虛的經絡現象,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透運用「寒熱指數」,在秋季的時候「上半身寒熱指數」通常是很熱的,而且比夏季還熱。可以透過觀察三焦經、大腸經實證來印證。
然而,進入秋季之後如果幫自己經絡檢測,會開始發現「下半身寒熱指數」變成寒的,也就是觀察膽經、胃經出現虛證現象。
大家可以去查看膽經與胃經的圓運動數據(開啟頁面),可以清楚看到9月期間膽經、胃經能量大幅下降,尤其是胃經更加明顯。
多數人的實際感受是:「有差別嗎?」在下半身初步轉成為陽虛的時候,多數人是沒有明顯感覺的,甚至不會有什麼症狀。
這時候,多數人還是會吹電風扇、吹冷氣,因為上半身還是感覺很熱,有些人在晚上的時候睡到一半會被冷醒。
2023年9月的時有會員分享,他在入睡覺時覺得很熱,不吹電風扇睡不著。然而,夜間起床上廁所時竟然會感到發冷,隨即關了電風扇。
隔天他起床之後,發現自己的頭有點暈暈的,經絡檢測之後發現最明顯的是「體能數值」突然間降得很低,夏天的時候很容易都保持在70~80以上,結果現在降到36。
從上圖可以清楚看到,他的三焦經能量依然是非常的旺盛,但是膽經已經開始出現了虛證,除了感到有點頭暈暈之外,並沒有什麼明顯的不舒服。
2024年9月的白露期間台灣地區依然很熱,這位會員後續分享,他甚至晚上熱醒,嚴重口渴且舌尖刺痛,起床吃降火中藥才改善。
但是他卻發現:「奇怪,兩隻腳已經明顯出現有變冷的感覺,尤其是膽經與胃經的路線!」而他的膽經與胃經確實已經轉虛證。
所以,雖然白露前後天氣依然炎熱,無形中的氣場已經開始影響到身體,寒性陽虛經絡體質的人,體內的膽經、胃經能量就會開始降低。
白露之後,大氣逐漸轉涼,晝夜溫差慢慢變大,大氣忽冷忽熱,出現了非吊明顯的「秋八月,亂穿衣」的現象,所以很容易感冒或生病。
2.漸漸地有些人開始陽虛
名醫黃元御在《四聖心源》書中提到,人體的氣血運行會隨著時間變化而升降浮沉。原本浮在表面的脈象,到了秋冬就可能隱沒在深處,人體經歷沉降的過程。
2023年9月期間某位「寒性陽虛經絡體質」的會員回報,他自從進入節氣「白露」之後,之後連續2天都發現自己感到不明原因地特別疲累。
面對同樣的工作內容,以前都可以輕鬆勝任,這個兩天卻覺得腦力好像不堪負荷的感覺。
他嘗試著比較比較早睡,而且多睡一點,試了兩天也沒有改善,隔天起床之後精神還是感到疲累,有兩眼無神的感覺。
當時他進行經絡檢測呈現下圖,這是典型的「綜合經絡型態」,體內呈現上實下虛。尤其在進入秋季之後,這種經絡型態出現機率大幅提升。
2024年9月白露當天,北台灣地區在下午之後竟然下了暴雨,某會員分她在當天雨太大,在雨中撐傘依然淋到雨,竟然出現冬季的寒冷感。
回到家開始流鼻涕,進行經絡檢測呈現下圖,可以清楚看到膽經與胃經能量低下,腎經也是能量低下,這是冬季常見的經絡型態。
民間諺語總說「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穿上棉」這句話完全是真的。
秋季是由夏到冬的過渡時期,並且每場秋雨會伴隨氣溫下降,最終十場秋雨後,寒冷的冬季即將到來,人們需要穿上棉衣禦寒而進入冬季,每個人都可以仔細觀察。
秋季預防冬季疾病的方法
1.溫陽療法
2023年9月分享的會員,他在當時運用「遠紅外線烘腳機」進行了一個實驗。機器時間設定30分鐘,溫度在55度C。
在烘腳的過程中,他閉目養神,他說:「我甚至可以感受能量一直往頭上衝的感覺」、「精神確實就逐步轉好!」
30分鐘後,他那種完全沒精神,兩眼無神的感覺完全消失了。而後再度進行經絡檢測,結果「上實下虛」滿江紅的現象改善了一大半。
這種實驗,讓他清楚感受到陽虛的不舒服,以及改善陽虛之後,精神明顯變好的現象。這可以透過開啟3D經絡模式來理解。
下圖左邊是原本他的頭部經絡現象,整個頭都是異常經絡。右邊是烘腳之後的頭部狀態,只剩下右邊頭部有輕微氣血不通現象,頭部都是經絡阻塞現象大幅度改善,當然精神就會變好!
經絡陽虛現象對於頭部的影響最直接,而腦部的狀態,就會進一步影響到全身的健康狀態。同時膽經、胃經的氣血能量不足,也會影響到身體其他的部位。
事實上,你也不一定需要遠紅外線烘腳,用熱水泡腳、洗熱水半身浴,各種進行下半身的溫熱療法,甚至服用熱性的中藥,都可以快速改善秋季的陽虛現象。
因為在秋季的時候,大氣中的陽氣依然是很旺盛的,所以你只要輕易地運用各種溫陽的方法,就可以改善體內陽虛的狀態。
基於膽經、胃經虛證的各種經絡型態,奠定了接下來冬天發病的基礎,這都是源自於秋季經絡型態的變化過程。
在白露之後,要執行「薄衣禦寒」養生法,古人說「薄衣之法,當從秋習之」,意思就是在秋天添加衣服不宜過早,先穿輕薄的衣服防禦寒氣。
如果一個人從白露之後,就開始溫暖下半身,改善陽虛經絡現象,就可以精確地預防接下來深秋以及冬天即將出現的疾病。
2.閉目養神,收攝心念
上面提到進入秋季之後,通往大腦的經絡能量不足,《黃帝內經》所提到的:「秋收冬藏」包含心念收攝的養生,也可以改善各種疾病。
近代名家徐文兵、梁冬在《黃帝內經.上古天真》一書中的對話中提到,梁冬說「閉目養神...嗜慾不能勞其目,意思是說不能縱慾,不能讓你的神從眼睛裏跑掉了」。徐文兵說:「這句話對我們現代人有極其重大的現買意義...那些一直盯看電視、電腦屏幕的人,其買都處於一種半瘋的狀態」
某會員在2024年9月分享了他的經歷,表示自從進入秋季以來,他常感到大腦容易疲勞,眼睛非常疲累,突然間覺得自己沒能力思考了。
原本習慣一早起床後便開始查看並閱讀電腦和手機中的各種資訊,但現在因為腦子容易感到疲憊,他發現自己很難有足夠的動力和能量去吸收這麼多信息,常常覺得精神不振。
有一天,他決定進行一個實驗:減少閱讀電腦和手機上的信息。同時,每隔1至2小時他會閉目養神20分鐘,如果感到過度疲勞,他甚至會直接睡著。
經過幾次這樣的嘗試後,他發現自己的頭腦變得更清晰,精神狀態也有了明顯的改善。他分享說:「原來現代人的腦力消耗太大,導致神經衰弱!」
進入秋季後的這種心念收社的心靈調整,有助於改善季節變化可能帶來的各種不適,從而提升個人能量。
名醫黃元御在《四聖懸樞》書中提到,天地相應,天地間的寒氣和寒水氣無法斂藏,人體也會受到影響,產生寒氣和疫病,所以秋冬季節容易生病。
秋天是每個人體內轉向陽虛的關鍵過程,只要你可以延緩這個過程,就可以延緩、延遲疾病發作的時間,讓整個冬天呈現健康的狀態。
只要你理解其中的原理,就可以加以改善,精確地預防疾病,也可以改善已經出現的疾病,秋季確實是每個人都應該親自去觀察「陽虛」的好機會。
雲端中醫編輯組
雲端中醫開發團隊由一群熱愛研究中醫的軟體工程師所組成,專長: Python,T-SQL,NOSQL,Node.JS,TensorFlow,Pytorch,各種Javascript框架,各種雲端架構AWS,Google,Azure,立志推廣中醫及五術科學化,以延續傳統中國人博大高深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