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絡探討,經方治療皮膚病的5類有效方劑!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4-10 首次發表:

2024年春季期間,有一位會員分享一篇關於經方治療皮膚病的中藥,是由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的臨床醫師所整理的清單,由於內容相當值得參考,所以透過這篇文章整理出來。

本文比較系統資料庫中,最常見的皮膚病經絡型態,並分析這些經方中藥的運用時機,提供需要的人士進行中醫養生參考。

經方治療皮膚病的原理

所謂的經方,就是指漢朝《傷寒雜病論》裡面提出來的方劑,至今已經被運用了大約2000年。

經方治病的思維模式,與現在多數的中醫診所都不一樣,多數不討論「五臟六腑」或是「中醫證候」,而是從「六經病」的角度來論治。

《傷寒論》將疾病區分為六種階段,依照病人的實際症狀找出相對應的中藥,就像是現代人理解「XX病要吃XX藥」一樣,思維模式是很直覺的。

經方認為皮膚病常見於三陽病(太陽、少陽與陽明病)
經方認為皮膚病常見於三陽病(太陽、少陽與陽明病)

由於皮膚病的疾病就是在皮膚,而且會出現皮膚瘙癢、發疹子,所以皮膚病多半是「表層」的疾病,病位以「太陽病」表證或「三陽病」(少陽、陽明病)居多

簡單說,古人認為皮膚病就是感冒傷寒沒有處理好,在體內留下來的一個症狀,如果能夠運用中藥去除傷寒,就可以順勢改善皮膚病。

如果去分析經方治療皮膚病的中藥,會發現幾乎都有「麻黃」成分,可見這個是經方治療皮膚病,其中非常關鍵的一味中藥。

皮膚病最常見的經絡型態

雲端中醫的文章都有一個特點,不論分析什麼疾病,都會從經絡來下手分析。

因為要了解皮膚病最務實的方法,就是找一位受到皮膚病困擾的人,直接去檢測他的經絡,分析最常見的經絡型態,那就是造成皮膚病的經絡模型

比對了相當多的經絡數據後發現,皮膚病出現的經絡型態有多種類型,其中最常見的就是下面這一種經絡型態,可以說是皮膚病的最核心模型。

以下這種經絡現象最容易出現在炎熱的夏季,現代醫學也發現,夏季很容易出現皮膚病,所以這之間一定存在一些關聯性。

皮膚病最常見的經絡型態
皮膚病最常見的經絡型態

這種經絡型態的特點,是「脾經」與「膀胱經」的能量非常低下,而「陽明經」(大腸經、胃經)及「三焦經」的能量相對高(實證)

如果不是從大量數據去比對,真的不會相信有這麼巧的事情,許多皮膚發癢的人,當下就是會出現這種經絡型態。

這裡提出這張經絡圖,不是要大家直接相信,而是要自己驗證。當你身體開始發癢的時候,只要幫自己經絡檢測,比對這張經絡圖就可以知道了。

2024年4月的時候就有一位會員分享,他說他連續觀察了幾年,發現只要天氣炎熱,或是小腿烘腳加熱之後,他的小腿「胃經」部位一定會馬上發癢,一直抓就會起疹子,幾乎屢試不爽。

這時候,只要馬上降溫,沒多久之後小腿胃經的發癢現象就會消失了。而在夏天持續很熱都無法降溫,小腿皮膚癢就很難改善。

只要天氣炎熱,小腿胃經就會發癢
只要天氣炎熱,小腿胃經就會發癢

而他的胃經在夏季就是實證,從他的觀察與實驗可以清楚的觀察到,「陽明經」(大腸經、胃經)一定與皮膚病有著密切的關聯

其他的經絡型態,例如「綜合經絡型態」,也有機會出現皮膚病,這其實就是在這種經絡型態之上,加上寒氣所造成的,所以也是這種經絡型態的延伸。

經方治療皮膚病的方劑

該篇文章整理出,運用經方治療治皮膚病的中藥方劑,主要清單是:葛根湯、桂枝麻黃各半湯等、麻杏薏甘湯、麻黃連翹赤小豆湯、越婢加朮湯、麻杏甘石湯、麻黃附子細辛湯、桂枝加附子湯、小柴胡湯、桃核承氣湯、三黃瀉心湯與附子瀉心湯。

以下針對這些方劑加以分類,從經絡型態的角度,來理解應用的時機。

1.膀胱經與太陽病

經方提到的「太陽病」,很有可能就是所謂的「膀胱經」異常,然而你如果在感冒的時候進行經絡檢測,卻不一定膀胱經會出現異常。

許多皮膚病的病患,最後經絡圖上都會呈現膀胱經虛證。所以,這也很有可能是一些複雜的因素,最後在體內呈現的一種結果

無論有沒有學過經方的人,都知道「葛根湯」是治療感冒很有效的方劑,而它常常被用來治療皮膚病。

葛根湯常被用來改善「蕁麻疹」、「急性濕疹」、「慢性皮膚濕疹」或「潰爛久不愈」、「蕁常疣」、「扁平疣」...等等。

另外一個也非常被運用,常被運用的就是「桂枝麻黃各半湯」,這尤其最適合感冒初期之後全身發癢,改善速度是非常快的,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運用這兩種方劑,可以說就是預防皮膚病最核心的方劑,在皮膚病發展之初,除了可以治療感冒之外,直接切斷皮膚病的源頭,改善的效果是非常快速的

2.太陽病化熱、化濕

如果每個人生病的時候都是太陽病,那就太簡單了,在實際上可能沒有那麼簡單,因為這些邪氣會一直往裡面跑。

當邪氣往身體裡面跑的時候,很容易轉換成火熱,再結合濕氣,皮膚病就會變得很難治,而且很複雜

這時候就要運用「麻杏甘石湯」去除體內的火熱,或是「麻杏薏甘湯」、「麻黃連翹赤小豆湯」、「越婢加朮湯」去除體內的濕氣。

身體裡面有火熱的人,經常口渴,痰是黃色的,尿也是黃色的。體內有濕氣的人,身體還會有沉重的感覺,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千萬不要覺得這些中藥方劑看起來好像很複雜,事實上成分都是很少的,例如「麻杏甘石湯」、「麻杏薏甘湯」,其實都只有4味藥。

尤其是「越婢加朮湯」除了可以改善皮膚病,還可以消除快速消除全身的水腫、尿道膀胱疾病,有一些會員曾經應用過,效果好到都成為居家常備中藥。

3.少陽病化熱

上面的經絡型態,就是所謂的「鐵三角經絡型態」,這幾乎與肝病是脫離不了關係的,因為這種經絡型態的肝經、胃經都是實證居多。

傷寒論提到,當傷寒進入體內化熱之後,結合胃部的火熱,很容易形成所謂的「少陽病」。

這時候最核心的方劑就是「小柴胡湯」,以小柴胡湯為核心加減的方劑改善皮膚病,可以說是經常被運用。

例如:「小柴胡湯」+「葛根湯」、「小柴胡湯」+「平胃散」、「小柴胡湯」+石膏,「小柴胡湯」+荊芥+防風...等等。

4.陽明病與瀉大腸

上面的這種經絡型態,就本質上是熱的,體內太熱的時候通常都會便秘,所以要瀉大腸。

因此,有一些醫生就會運用「桃核承氣湯」或「三黃瀉心湯」來治療皮膚病,這是透過瀉大腸的原理來改善皮膚病。

大腸火熱或濕熱時,也會造成皮膚病
大腸火熱或濕熱時,也會造成皮膚病

因為中醫認為肺與大腸互為表裡,而「肺主皮毛」,所以如果把大腸的火氣瀉掉,肺臟也會正常,皮膚病也會隨之改善。

5.少陰病(寒濕皮膚病)

上面提到「綜合經絡型態」也有可能出現皮膚病,這其實就是在鐵三角經絡型態之上,加上體內寒氣陽虛所造成的。

以下這張經絡圖,就是某會員分享他的朋友,持續兩年出現蕁麻疹,怎麼治療都無法治癒的經絡型態,這就是典型的「綜合經絡型態」。

持續兩年出現蕁麻疹,無法治癒的經絡型態
持續兩年出現蕁麻疹,無法治癒的經絡型態

從這張經絡圖可以清楚看到,三焦經、大腸經是實證,體內是有火氣的。然而下半身的膽經、胃經是虛證,寒氣也很嚴重。

尤其是那個胃經,在本質上是寒氣,但是又有火氣在那裡打架,所以出現左右差距的黃色狀態,所以問題是在胃經上。

體內有寒氣所造成的皮膚病,就要運用一些含有熱性中藥的方劑進行加減。例如「附子瀉心湯」、「麻黃附子細辛湯」、「桂枝加附子湯」...等等。

尤其是「麻黃附子細辛湯」,除了許多會員回報治療感冒效果非常好之外,確實有一些人的皮膚病是在服用這種中藥之後改善的。

所以不要以為看起來是火熱的症狀,其實本質還是很寒的,所以這類型的皮膚病才會那麼難治,才會持續兩年都無法治癒


總結:以上提到的中藥經方清單,都是中醫師在臨床實際運用來治療皮膚病的經方中藥,只要運用時機對了,都可以快速改善皮膚病。

這些中藥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很複雜,如果將中藥方劑的成分拆解,最多就是5-7味中藥,再依照體質加加減減,只要願意研究的人,也可以找出適合自己的中藥方劑。

如果你是那種長年皮膚病,到處看病卻治不好的人,建議可以運用經絡檢測,先定位自己的經絡體質。

有興趣的人可以自行研究中藥,配合分析自己的經絡體質,或許可以找到一條好出路。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