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肝和胃丸

SHU GAN HE WEI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2%
胃經 20%
肝經 15%
肺經 13%
心經 6%
膽經 6%
大腸經 4%
腎經 4%
膀胱經 2%
三焦經 2%
心包經 2%
脾經
胃經
肝經
肺經
心經
膽經
大腸經
腎經
膀胱經
三焦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舒肝和胃丸中包含半夏,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降逆止嘔: 半夏性寒,味辛,入脾、胃經,具有降逆止嘔之效。可針對肝氣鬱結、脾胃不和所致的噁心嘔吐,起到緩解作用。
  2. 化痰止咳: 半夏能燥濕化痰,對於痰濕阻滯所致的咳嗽、胸悶等症狀,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因此,舒肝和胃丸中加入半夏,可針對肝氣鬱結、脾胃不和所導致的嘔吐、咳嗽等症狀,起到舒肝和胃、降逆止嘔、化痰止咳的功效。

舒肝和胃丸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健脾,和胃止嘔: 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和胃止嘔的功效。舒肝和胃丸主要針對肝鬱脾虛所致的胃脘脹痛、噯氣、食慾不振等症,陳皮能疏肝理氣,降逆止嘔,幫助緩解這些症狀。
  2. 燥濕化痰,行氣消脹: 陳皮還具有一定的燥濕化痰作用,能促進脾胃運化,減少痰濕的產生。對於因濕氣困脾而導致的胃脘脹滿、食慾不振,陳皮也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舒肝和胃丸中添加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藥性,調和諸藥: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緩解藥物峻猛之性,調和諸藥的功效。舒肝和胃丸中包含多味藥材,甘草可起到協調藥性,使其更好地發揮療效,減少副作用。
  2. 增強補脾益氣作用: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和中緩急的作用,可以增強藥方的補脾益氣作用,進一步促進脾胃功能恢復,從而達到舒肝和胃的效果。

舒肝和胃丸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緩解肝氣鬱結,疏肝解鬱: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的功效,可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滿、脘腹疼痛、食慾不振等症狀。其柔肝作用可使肝氣舒暢,減少肝鬱對胃的影響。
  2. 和胃止痛,養胃健脾: 白芍還具有養胃和脾的作用,能緩解胃痛、胃酸過多、腹痛等症狀,並能促進胃腸消化功能,增進食慾。

因此,白芍在舒肝和胃丸中發揮著疏肝解鬱、和胃止痛的重要作用,有助於改善肝氣鬱結引起的消化系統不適。

舒肝和胃丸中加入烏藥,主要基於其疏肝解鬱、行氣止痛的功效。

烏藥味辛、苦,性溫,歸肝、脾經,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止痛的功效。其辛散之性可疏肝解鬱,行氣止痛,解除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胃脘疼痛等症狀。同時,其溫性可溫中止痛,改善寒邪凝滯所致的胃脘疼痛、腹痛等症狀。

因此,舒肝和胃丸中加入烏藥,有助於疏肝解鬱、行氣止痛,改善肝胃不和所致的各種症狀。

舒肝和胃丸中加入鬱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鬱金味苦辛,性溫,入肝經,具有行氣解鬱、活血止痛的功效。可疏肝理氣,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悶、脅痛、胃脘脹滿等症狀,與方中其他藥物如柴胡、香附等共同發揮疏肝解鬱作用。
  2. 和胃止痛:鬱金還具有和胃止痛的功效,可緩解胃氣不和、胃痛等症狀。與方中其他藥物如陳皮、砂仁等共同作用,增強和胃止痛的效果。

因此,鬱金在舒肝和胃丸中扮演着疏肝解鬱和和胃止痛的重要角色,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治療肝胃不和、胸脅脹痛、胃脘疼痛等症狀的效果。

舒肝和胃丸中加入青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疏肝理氣:青皮味辛、苦,性溫,歸肝、脾經,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功效。對於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胃脘痞滿等症狀,青皮可起到舒緩肝氣、緩解疼痛的作用。

二、健脾和胃:青皮還能健脾和胃,促進消化功能,對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所致的腹脹、食慾不振等症狀,青皮能起到調理脾胃、促進消化的作用。

因此,青皮在舒肝和胃丸中的加入,既能疏肝理氣,又能健脾和胃,協同其他藥物共同發揮調理肝脾、和胃止痛的功效。

舒肝和胃丸中加入草荳蔻,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作用:

  1. 行氣解鬱,溫脾和胃:草荳蔻辛溫芳香,能行氣解鬱,溫脾和胃,對於肝氣鬱結,脾胃不和所致的脘腹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2. 佐使其他藥物發揮作用:草荳蔻與方中其他藥物如陳皮、香附等配伍,可以增強其行氣解鬱、理氣和胃的功效,使整體藥效更加協調,治療效果更佳。

「舒肝和胃丸」中包含「神麴」的原因主要有二:

  1. 消食化積: 神麴為麥芽的發酵物,性溫和,能消食化積,健脾開胃。舒肝和胃丸常用於肝鬱氣滯、脾胃不和所致的胸悶、脅痛、胃脘脹滿、食慾不振等症狀。神麴能幫助消解積滯,減輕胃腸負擔,改善消化功能,從而達到舒肝和胃的效果。
  2. 行氣止痛: 神麴具有行氣止痛的作用,能疏通肝氣鬱結,緩解胸脅疼痛,同時也能改善胃腸氣機不暢,緩解胃脘脹滿等不適。因此,神麴在舒肝和胃丸中,既能消食化積,又能行氣止痛,相輔相成,達到更好的療效。

舒肝和胃丸中加入枳殼,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理氣:枳殼味苦性寒,入肝經,能行氣消積,疏肝解鬱。肝氣鬱結是導致胃脘脹痛、食慾不振的重要原因,枳殼能通過疏肝理氣,緩解肝氣鬱結,改善胃腸功能。
  2. 和胃降逆:枳殼亦能降逆止嘔,對於因肝氣犯胃導致的胃氣上逆、噁心嘔吐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此外,枳殼還能促進胃液分泌,幫助消化食物。

因此,舒肝和胃丸中加入枳殼,能夠有效地疏肝理氣,和胃降逆,改善因肝氣鬱結導致的胃脘不適等症狀。

舒肝和胃丸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養血柔肝: 當歸性溫味甘,入肝經,具有養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之功效。肝喜條達,若肝氣鬱滯,則可導致胸悶、脅痛、月經不調等症。當歸能養血滋陰,使肝氣得以舒展,有助於緩解肝氣鬱滯所致的各種症狀。
  2. 和胃止痛: 當歸亦可入脾經,具有健脾益胃、調和氣血之功。胃喜溫喜潤,若胃氣不和,則可出現胃脘疼痛、食慾不振等。當歸能補益脾胃,溫潤胃氣,有助於緩解胃痛、腹脹等症。

因此,舒肝和胃丸中加入當歸,可謂相得益彰,既能舒肝解鬱,又能和胃止痛,有助於整體調理肝胃之氣,達到治療目的。

舒肝和胃丸中加入檳榔,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消食導滯:檳榔性溫,味辛,能消食導滯,行氣止痛,對於肝胃氣滯、食積不消引起的脘腹脹痛、食慾不振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2. 降逆止嘔:檳榔入胃經,可降逆止嘔,對於胃氣上逆、嘔吐不止的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

因此,舒肝和胃丸中加入檳榔,有助於消食導滯,降逆止嘔,改善肝胃氣滯所致的各種不適。

舒肝和胃丸中加入砂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消脹,和胃止嘔: 砂仁性溫,味辛,具有行氣消脹、和胃止嘔的功效。對於肝氣鬱結、脾胃不和所致的胸悶脹痛、噁心嘔吐等症狀,砂仁可以起到疏通氣機、緩解胃腸不適的作用。
  2. 溫脾暖胃,助消化: 砂仁亦能溫脾暖胃,助消化。對於脾胃虛寒、消化不良所致的腹痛、腹瀉等症狀,砂仁可以起到溫中散寒、促進消化吸收的功效。

因此,砂仁在舒肝和胃丸中發揮着行氣消脹、和胃止嘔以及溫脾暖胃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舒肝和胃的功效。

舒肝和胃丸中加入柴胡,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 柴胡性微寒,味苦,歸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升陽舉陷的功效。對於肝氣鬱結、胸脅脹痛、胃脘不舒等症狀,柴胡能有效舒緩肝氣,促進氣機運行,達到和胃止痛的效果。
  2. 調和脾胃: 肝氣不舒會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導致胃脘脹滿、消化不良等問題。柴胡能疏解肝氣,使其不犯脾胃,協調肝脾關係,促進脾胃運化,達到和胃止痛的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舒肝和胃丸」方劑組成介紹

舒肝和胃丸,是由多種中藥材組成的中藥方劑。具有舒肝理氣、和胃止嘔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肝氣不舒、胃氣上逆引起的嘔吐、呃逆、胸脅脹痛、噁心等症狀。

甘草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白芍

中藥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其平肝息風功能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半夏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能溫暖肺氣,使痰液化解,鎮咳祛痰,消除嘔吐,幫助降低血壓,減少水腫,散結消腫,適用於咳嗽、哮喘、嘔吐、腹脹、水腫等症狀。同時還可外用於治療皮膚腫瘤、毒蛇咬傷等。

檳榔

檳榔性苦能破滯,辛能散邪,具有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等功效。它可以殺滅絛蟲、鉤蟲、蛔蟲、繞蟲、薑片蟲等多種寄生蟲;祛除胃腸濕氣,調氣機而降;除煩解悶,祛除胸腹滿悶之氣;行胃腸之氣,消積、行滯;利水消腫,行氣通便,截瘧。檳榔常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以增強藥效,治療各種疾病。

草荳蔻

中藥草荳蔻具有芳香化濕、溫裡散寒、健脾胃、理氣行氣、降氣、燥濕等功效。草荳蔻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健脾益氣、芳香化濕、行氣止痛之功。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嘔吐腹瀉、脘腹脹滿、呃逆、痰飲、食積等症。

柴胡

中藥的傳統代功效,包括:

散風熱、發汗解表:柴胡能改善因風邪入侵人體而引起的氣血不暢、熱毒蘊結所致的症狀。可治療寒熱往來的半表半里之熱,寒熱往來熱象包括弛張熱與間歇熱。

止咳化痰:柴胡具有較強的鎮咳作用。

平肝息風:柴胡能疏散肝鬱之氣,改善肝氣橫逆所致之頭暈目眩,並能益氣清熱、調和血氣,緩解口苦口乾等症狀。

補陽:柴胡能升陽舉陷,可治陽氣下陷之疾,如久瀉脫肛。

清熱瀉火:柴胡味辛苦,氣微寒,芳香疏泄,尤善於疏散少陽半表半裡之邪,為治療少陽證之要藥。

疏肝解鬱:柴胡性微寒,味微苦,歸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調經止痛之功效。

陳皮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理氣行氣方面,陳皮能行氣、燥濕、化痰,常用於濕阻氣滯痰凝所致之肺失宣肅、脾失健運之證。止咳化痰方面,陳皮能溫化寒痰,宣肺止咳,常用於濕痰咳嗽,寒痰咳嗽等。健脾胃方面,陳皮能行氣止痛、健脾和中,常用於脾胃氣滯證。消食化積方面,陳皮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和排除腸內積氣,常用於食積、消化不良等。燥濕方面,陳皮能燥濕化痰,理氣健脾,常用於胸中痰飲、脘痞腹脹、脾虛食少、嘔吐泄瀉等。活絡止痛方面,陳皮能活絡止痛,常用於脾胃氣滯較甚,脘腹脹痛較劇者。

當歸

中藥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當歸能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其活性成分能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促進內膜生長,改善月經不調;當歸所含的維生素K等活性成分能增強血管壁張力,促進血小板聚集,達到止血效果。此外,當歸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補血生肌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達到活血化瘀的目的;同時,當歸亦有止咳平喘之效,其所含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鎮咳、祛痰、平喘的作用,可抑制氣管平滑肌收縮,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青皮

青皮性辛、溫、微苦,入肝、脾、胃經,具有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青皮可疏肝理氣,活血化瘀,適用於肝鬱氣滯、經痛、跌打損傷等症狀。青皮還可以消積化滯,降氣止痛,常與山楂、神麴、麥芽等同用,以增強消積化滯之功。青皮能促進氣血運行,緩解胸悶脹滿、呃逆等氣滯症狀。

砂仁

砂仁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等傳統代功效。主治濕濁中阻、脘痞不飢、脾胃虛寒、嘔吐泄瀉、妊娠惡阻、胎動不安、腹瀉、腹部不適、氣滯妊娠惡阻、胎動不安、脾虛濕滯、中焦氣滯之證、胃脘脹滿、噁心嘔吐等症狀。它芳香健胃,增強胃腸蠕動,促進胃液分泌,緩解胃脘脹滿、噁心嘔吐等症狀。

烏藥

烏藥性溫、味辛、苦,入脾胃、腎經,具有理氣行氣、補陽、行氣止痛、散寒止咳、消腫散結、祛痰等功效。可調理七情鬱結、氣血凝停、霍亂吐瀉、痰食稽留、寒凝氣滯的小腸疝氣、少腹引控睾丸而痛、偏墜腫痛、痛經、寒邪侵犯肺臟、肺氣失宣、乳腺炎、瘰癘等證。

鬱金

鬱金中藥具有多種傳統功效,包括活血化瘀、止血、清熱涼血、化腐生肌、理氣行氣、降氣、清熱利濕等。鬱金辛散性味有助於活血止痛、行氣解鬱。鬱金性苦辛,味寒,歸肺、肝、脾經,能清肝降火、行氣止血。鬱金性寒,味辛、苦,入肝、心及脾經,有清熱涼血、解鬱開竅之效。鬱金性溫,溫能祛寒,寒去則腐肉自消;又因其味苦,苦能燥濕,濕去則腐肉不生。鬱金通於肝膽心脾四經,辛開苦降,長於理氣行氣,和營活血,能疏肝解鬱,除濕利膽。鬱金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利於人體腸胃蠕動與分泌,可消除腸胃氣滯、胸脹、噫氣等問題。鬱金性寒,味苦,入肝膽經,具有清熱利濕、清熱退黃之效。

枳殼

枳殼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它能理氣寬中,行滯消脹,主治胸脅氣滯、脹滿疼痛、食積不化;其性寒

傳統服藥法


半夏3錢,陳皮3錢,甘草3錢,白芍3錢,烏藥3錢,鬱金3錢,青皮3錢,根樸3錢,草蔻3錢,神曲3錢,枳殼3錢,當歸3錢,檳榔3錢,砂仁2錢,柴胡2錢,瀉葉2錢,焦楂1兩。
上為細末,水泛為丸。
每服3錢。
孕婦忌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舒肝和胃丸具有和胃降逆、疏肝理氣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惡心嘔吐、嘈雜吐酸、胸脅脹滿等症狀,但不宜長期服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老年人及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消化道疾病患者慎用。

相關疾病


嘔吐胃潰瘍胃及十二指腸炎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胃腸脹氣噁心反胃

相同名稱方劑


舒肝和胃丸,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濟南方)。 組成:半夏3錢,陳皮3錢,甘草3錢,白芍3錢,烏藥3錢,鬱金3錢,青皮3錢,根朴3錢,草蔻3錢,神曲3錢,枳殼3錢,當歸3錢,檳榔3錢,砂仁2錢,柴胡2錢,瀉葉2錢,焦楂1兩。 主治:惡心嘔吐,嘈雜吐酸,胸脅脹滿。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